学术投稿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博士人才培养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曹锦丹;王伟

关键词:医学信息, 博士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摘要:分析我国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博士培养的基本问题,根据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探讨了我国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博士人才类型的需求特点,结合实际提出医学信息管理博士培养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旨在为我国的医学信息管理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及提升策略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拟定提升策略.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作为测量工具,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高校教师209人行大样本施测.结果:高校教师的专业教学效能感水平优于其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其职称、教龄、专业一致性和教学再培训对其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再培训对其教学效能感影响不大.结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自身应重视认知、归因模式和社会文化等观念的转变,从理论+信念、能力+认知、操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提升教学效能感的培训.

    作者:谢楠;周涛;钟跃勤;邓仁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血浆CPR和HCY检测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和酶转换法检测状125例动脉病变患者和加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CPR和HCY水平变化.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CRP、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进展,CRP、HCY含量逐渐增高(P<0.05),以AMI组HCY、CRP含量为高.结论:血浆CRP、HCY水平的变化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病情,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判断病情的有效指标.

    作者:严世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强化病理学实验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生的灵魂,必须早期开发培养,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强化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危晓莉;姚根有;周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以提高外科基本操作能力为主的临床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为提高医学生的外科基本操作能力,缩短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适应期,以无菌术为基本教学内容,革新课堂教学方法,采用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演示和讲解、学生练习、对学生操作录像、指导学生观看和讨论录像、对比识别自身缺点和再次练习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外科基本操作教学探索了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韩加刚;杨翔;王振军;孙继红;郭晓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阴道纵切横缝术修补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阴道纵切横缝术修补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lO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直肠前突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阴道纵切横缝术,对照组采用经阴道纵切纵缝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阴道疼痛2例,无感染、直肠阴道瘘、阴道狭窄发生.对照组发生阴道疼痛9例,感染2例,阴道狭窄2例.直肠阴道瘘1例.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纵切横缝术修补直肠前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青眉;张爱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案例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为了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在本科生病理学教学的部分章节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文章就案例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的优势,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初步探讨.

    作者:苏金玲;姜希娟;马东明;郭茂娟;卢斌;李广斌;范英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儿科门诊教学在综合医院儿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初探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教学在综合医院儿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总结病房+门诊实习组学生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各项成绩并与单纯病房实习组进行比较.结果:病房+门诊实习组的学生在临床病例特点提炼总结能力、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等方面较单纯病房实习组明显提高.结论:门诊教学在综合医院儿科实习教学中起重要作用,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病例特点总结等能力.

    作者:张晓蕊;刘捷;曾超美;刘瑶;左英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及浅析

    目的:为了解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状况,为健全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划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2009年10-12月,采用普查、系统抽样的方法,对南昌市五大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状进行调查.结论:南昌市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框架,但社区卫生服务相对较弱,医护比率失调,社区医疗分布不够完善,全科医师培养不足.应该提高市民素质及社区医疗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社区医疗可持续发展.

    作者:谢显慈;陈艳;郑联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PBL在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PBL在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第一临床医学院2009级研究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PBL组)和传统教学组(LBL组).利用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用SPSS 11.5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结果:共纳入103名研究生,其中PBL组52人,LBL组51人,基线资料可比.PRL组考试成绩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和LBL组对传统教学的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L组研究生认为PBL教学适合自己,其他课程也应该实施PBL教学.结论:与LBL教学模式比较,PBL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训练研究生各方面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循证医学课教学质量.

    作者:田金徽;刘爱萍;杨克虎;申西平;马彬;陈耀龙;石春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研究生卫生统计学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研究生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2009研究生共852人,随机分成PBL组和对照组.结果:PBL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对课程喜欢的比例、对实验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PBL组学生认为能够通过学习能够提高自学能力、增强获取知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研究生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胡冬梅;刘启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团队模拟教学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团队工作能力可以被定义为团队成员一起工作、有效交流、预测和满足彼此的要求和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的能力,是对团队及个人技能方面的多项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和评估.团队工作能力也是可以教授和评估的.我们对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尝试通过采用基于模拟训练(simulation-based Train-ing,SBT)技术进行临床技能教学,以期全面提高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邹扬;王道珍;周笑甜;王洪;袁克莉;李萍;刘引;芦开芳;顾倍丽;曹秋红;冯君兰;刘金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通过简单介绍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的成功范例,分析其特点和成功的因素,为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严重缺乏合格医生的现状提供建议,指出医学教育是解决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借鉴美国医学教育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美国医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是推动美国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为培养医学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人才,浙江大学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借鉴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及其医学课程,改革创新,为我国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俞方;夏强;罗建红;黄河;沈华浩;巴德年;来茂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PBL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通过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患者的诊治过程,组织学生开展PBL教学.结果发现PBL教学可以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和良好的互学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PBL教学的效果,应当在课前认真设计病案,设计巧妙提示问题,并选择合格的教师,在讨论结束后进行回顾总结.

    作者:贾蕊;屈秋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改良PBL模式在外科实验中的教学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PBL模式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09年9月-2010年6月在我校进行外科学实验学习的同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改良PBL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生期末进行实验操作考试、问卷调查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外科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值得在本学科推广.

    作者:王松;王高举;钟德君;康建平;王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构建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课程综合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为加强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评估教学效果,结合学科特点,构建课程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课程考试目标的定位,采取卷面考试、实验考核、平时成绩多种考核方式,突出课程讲授与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科学的考评,从而培养符合现代信息社会的创新性、实用性检验医学人才.

    作者:万莉;张庆莲;吴明泸;陈曼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粤西高等教育与广东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快速发展的轴心机构,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粤西高校教育尚有劣势,自我定位上有偏差,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这些都是制约粤西高等教育发挥作用的障碍性因素.为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粤西高等教育;从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到健全人格的转变;依靠民间资本搞活粤西高等教育.

    作者:沈玉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BL)在医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与思考

    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模式是现代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方向,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典型代表,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实践中也证实PBL存在一些缺点.为克服这些缺点,且保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优点,人们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TBL),它结合了课堂授课学生与教师比高的优点,同时兼顾PBL学生主动学习的优点,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TBL的教学模式,已在欧美多家医学院校使用,取得较好效果,已成为目前新的医学教育模式,我院初步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尝试此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姜冠潮;周庆环;陈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护理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护理要点总结经验.结果:对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出院前指导.根据不同的时期,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论:护理工作对手术终成功意义重大,护理人员要善于总结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丁慧月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新视角

    我校口腔医学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农村、城市各级医疗机构,能够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要打破原有学科界限,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加大与专业融合步伐,改革原有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满足口腔医学专业快速发展的岗位人才需要.

    作者:秦志华;张悦;李树香;苏蓓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