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32例患者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胡玲;高静铮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08年入PACU的患者1832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观察不同年龄组并发症发生率的特点.结果:PACU常见的并发症中,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醉恢复室要特别注意患者呼吸循环方面的观察和护理,尤其要加强对小儿、老年患者的护理.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从学生视角探讨医学生在实习轮转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实习是医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临床理论、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的重要时期.文章旨在时全日制医学实习生实习轮转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完善医学生实习、提高教学医院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并以此探讨适合以两周为轮转周期的全日制医学实习生的实习规划.

    作者:胡敏;程艳香;洪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实施无痛人流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在我院门诊采用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2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对患者的血压、呼吸、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呼吸、脉搏、疼痛、人工流产并发症(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有利于人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以预防手术及麻醉的并发症,大限度地提高护理安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军医大学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

    第三军医大学在科学发展观和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全过程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完善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保障措施.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的教学环境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黄建军;尹加帮;黄继东;倪平;胡伟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内分泌科实习医师出科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体系的研究

    制定内分泌专业实习医师出科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方案,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综合分析和沟通技巧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量化考核体系,将其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并针对该考核方式对实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提高内分泌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水平.

    作者:钟健;倪银星;闫振成;陈静;赵志钢;何洪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种辅助教学工具在皮肤科教学中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辅助教学工具在皮肤科教学中的作用,探讨提高皮肤科教学质量的方法.方法: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并分别以示意图、彩照影集、多媒体为主要辅助教学工具对三组学生进行授课,随后进行考试,将三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示意图组学生成绩为76.95±4.59,影集组学生成绩为79.39±4.42,多媒体组学生成绩为89.19±4.71.三组学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突出的优势,但三种教学工具各有优缺点,我们应该根据内容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辅助教学工具或者联合应用.

    作者:张玉杰;于娟;李建华;舒春梅;王忠永;张建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经LEEP治疗的多种宫颈疾病.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2.3)ml,平均手术时间(6.2±2.1)min:LEEP标本病理与术前阴道细胞学、阴道镜检查结果相符的177例(95.7%);随访3-6个月,治愈率97.3%(180/185).结论:LEEP治疗宫颈疾病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治愈率高,安全有效.

    作者:刘辛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探讨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中配备荣誉卡的优势

    妇产科临床教学活动受到多方面原因的阻碍常常难以顺利开展.荣誉卡的提出及应用,积极改善了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同时为实习生提供了更多积累临床经验的机会.荣誉卡创造了一个互利的环境,总体使得临床教学环境和质量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者:郭婉茹;张蔚;易跃雄;周琦;朱俊勇;王丽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胃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胃癌手术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5天测定患者CD3+、CD4+、CD8+细胞数量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并以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时照.结果:手术前,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以及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8+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IgG、Ig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IgM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手术后15天,胃癌患者CD8+显著降低,CD3+、CD4+以及CD4+/CD8+均显著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IgG、Ig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去除肿瘤负荷后免疫功能改善.检测T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评估手术疗效和预后.

    作者:曹斌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构想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于提高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有攀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一定问题.应当从学生实习教育、实践教师培训、健全反馈机制、建立评估体系等方面入手,对实践教学进行科学改革,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应用人才.

    作者:孔瑞珍;郭文秀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借鉴美国医学教育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美国医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是推动美国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为培养医学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人才,浙江大学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借鉴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及其医学课程,改革创新,为我国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俞方;夏强;罗建红;黄河;沈华浩;巴德年;来茂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产科护理工作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总结产科护理中的可能不安全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目前主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产科本身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硬件设施的不安全因素、孕产妇及家属的不安全因素等.结论: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完善护理工作管理体制,建立风险管理及应急预警机制;加大对产科知识的宣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合理布置病房环境,定期维护医疗设备;实行人本管理,实施安全护理模式.

    作者:王妙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加强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本科生科研方面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时加强检验专业本科生科研的必要性、我们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作一论述.

    作者:王明永;毛兰芝;王辉;靳隽;贺志安;李平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以临床常见症状和基本病变为核心的 PBL学习小组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PBL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作为一种医学教育改革途径在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医学院校得到了应用和发展[1].文章就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习兴趣小组如何建立一套有效和切实可行的PBL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加强培养医科学生掌握基础科学和养成临床思维,从根基上提高医学人才的质量.

    作者:李璟寰;田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通过简单介绍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的成功范例,分析其特点和成功的因素,为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严重缺乏合格医生的现状提供建议,指出医学教育是解决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德眼科专科医师培训的比较和思考

    在我国对眼科专科医师的培训正处于试点阶段,有诸多方面待进一步探讨完善,德国眼科专科医师培训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着稳定的培训体系和制度.文章旨在介绍其培训模式和特色,借鉴其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寻培养高素质合格眼科专科医师的良好途径.

    作者:孙靖;Haroon Haj Ismail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护理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护理要点总结经验.结果:对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出院前指导.根据不同的时期,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论:护理工作对手术终成功意义重大,护理人员要善于总结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丁慧月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生物制药工艺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制药工艺学是我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海洋药学等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理论课,该课程教学对这些专业人才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紧密结合生物制药行业需求,在教学团队、教学平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作者:高向东;郑珩;何书英;劳兴珍;孔毅;吴梧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团队模拟教学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团队工作能力可以被定义为团队成员一起工作、有效交流、预测和满足彼此的要求和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的能力,是对团队及个人技能方面的多项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和评估.团队工作能力也是可以教授和评估的.我们对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尝试通过采用基于模拟训练(simulation-based Train-ing,SBT)技术进行临床技能教学,以期全面提高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邹扬;王道珍;周笑甜;王洪;袁克莉;李萍;刘引;芦开芳;顾倍丽;曹秋红;冯君兰;刘金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联合吸入皮质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治疗COPD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加重期COPD病人60例,给予吸入布地奈德干粉400μg,2次/d,同时吸入福莫特罗干粉9μg,2次/d.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并测定痰液中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IL8)的含量,并对肺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肺功能治疗前后有明显提高(P<0.05),呼吸症状均有所改善,尤其是喘息症状改善明显;痰中IL8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症状均有改善,痰中IL8水平降低,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加强了对气道炎症的作用有关.

    作者:叶宏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案例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为了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在本科生病理学教学的部分章节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文章就案例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的优势,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初步探讨.

    作者:苏金玲;姜希娟;马东明;郭茂娟;卢斌;李广斌;范英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