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高静铮
目的:探讨经阴道纵切横缝术修补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lO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直肠前突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阴道纵切横缝术,对照组采用经阴道纵切纵缝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阴道疼痛2例,无感染、直肠阴道瘘、阴道狭窄发生.对照组发生阴道疼痛9例,感染2例,阴道狭窄2例.直肠阴道瘘1例.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纵切横缝术修补直肠前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青眉;张爱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南京医科大学通过依托高水平学科平台,创造优质学术环境,以高水平科研提升教师学术水平和育人能力,从而推进本科专业建设,促进附属医院内涵提升,提高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培养和造就卓越医学人才方面初显成效.
作者:陈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和酶转换法检测状125例动脉病变患者和加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CPR和HCY水平变化.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CRP、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进展,CRP、HCY含量逐渐增高(P<0.05),以AMI组HCY、CRP含量为高.结论:血浆CRP、HCY水平的变化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病情,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判断病情的有效指标.
作者:严世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前基础护理质量、手术室管理质量、手术消毒工作质量、术中急救物品完好率、基本护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呕吐、腹胀、腹腔内出血、胆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本科生科研方面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时加强检验专业本科生科研的必要性、我们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作一论述.
作者:王明永;毛兰芝;王辉;靳隽;贺志安;李平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教学情境是被优化的教学环境,而情境教学是既注重教学结果又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模式.为提高生理学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了在生理学教学中创设并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优点,方法及实践效果.
作者:郑学芝;金秀东;徐秋玲;张绪东;刘桂莲;孙卫;念红;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文章考察了我国台湾地区临床药学专业的办学体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习以及就业方向等现行做法,并与我校的临床药学教育模式相比较,讨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作者:张庆柱;邵伟;郝国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胃癌手术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5天测定患者CD3+、CD4+、CD8+细胞数量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并以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时照.结果:手术前,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以及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8+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IgG、Ig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IgM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手术后15天,胃癌患者CD8+显著降低,CD3+、CD4+以及CD4+/CD8+均显著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IgG、Ig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去除肿瘤负荷后免疫功能改善.检测T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评估手术疗效和预后.
作者:曹斌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通过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患者的诊治过程,组织学生开展PBL教学.结果发现PBL教学可以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和良好的互学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PBL教学的效果,应当在课前认真设计病案,设计巧妙提示问题,并选择合格的教师,在讨论结束后进行回顾总结.
作者:贾蕊;屈秋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制定内分泌专业实习医师出科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方案,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综合分析和沟通技巧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量化考核体系,将其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并针对该考核方式对实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提高内分泌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水平.
作者:钟健;倪银星;闫振成;陈静;赵志钢;何洪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良PBL模式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09年9月-2010年6月在我校进行外科学实验学习的同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改良PBL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生期末进行实验操作考试、问卷调查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外科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值得在本学科推广.
作者:王松;王高举;钟德君;康建平;王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手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水,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疗效较好,可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避免腹腔粘连形成肠梗阻,对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健康教育目前已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应用于临床,通过对胸心外科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消除术前术后的焦虑恐惧心理,减少病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奕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临床带教是大学附属医院的重要职能.加强临床见习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该院以见习医生制的改革为抓手,摈弃原有的大课课堂方法,从见习科室轮转和床边教学入手,在科室考评、教师奖惩、评价体系、教学保障、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如何在临床见习改革中强化对学生的考核,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作者:陆定;袁方;厉有名;胡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PBL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作为一种医学教育改革途径在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医学院校得到了应用和发展[1].文章就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习兴趣小组如何建立一套有效和切实可行的PBL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加强培养医科学生掌握基础科学和养成临床思维,从根基上提高医学人才的质量.
作者:李璟寰;田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可以使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良好品格,拥有一系列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主动学习的愿望和意识,能够将所学习的内容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懂得反思和评价自己,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培养护理职业素养,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创新护理工作,建立适应工作需要的各种品格[1].
作者:杨耀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教师素质是医学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和基础,但目前双语教师的匮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学院校需要积极对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进行培养.
作者:刘辉琦;马建忠;刘杰;王生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状况,为健全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划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2009年10-12月,采用普查、系统抽样的方法,对南昌市五大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状进行调查.结论:南昌市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框架,但社区卫生服务相对较弱,医护比率失调,社区医疗分布不够完善,全科医师培养不足.应该提高市民素质及社区医疗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社区医疗可持续发展.
作者:谢显慈;陈艳;郑联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教学在综合医院儿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总结病房+门诊实习组学生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各项成绩并与单纯病房实习组进行比较.结果:病房+门诊实习组的学生在临床病例特点提炼总结能力、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等方面较单纯病房实习组明显提高.结论:门诊教学在综合医院儿科实习教学中起重要作用,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病例特点总结等能力.
作者:张晓蕊;刘捷;曾超美;刘瑶;左英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七年制医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为减轻压力、改善其应对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某高校在校七年制医学生学生展开有关压力来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该人群压力主要来源为学习压力(41.3%),经济压力(12.71%);主要应对方式为反思自我调整(36.4%),运动一下(21.5%),找朋友倾诉(20.4%).结论:七学制医学生压力源广泛,大部分七年制医学生应对方式较积极.
作者:李税琪;孟艳举;丁艳霞;李月喜;孙渊;冯丽云;葛菊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