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技术质量控制在无抗凝血气分析中的应用

徐英;杜伟;顾建华

关键词:护理技术, 技术质量控制, 血气分析, 护理质量管理, 实验误差
摘要:护理技术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护理技术的质量控制对减少实验误差尤其重要.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留置针针芯快速测量血糖的方法

    笔者在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摸索出一个在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利用留置针针芯内的回血快速测量血糖的简易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琼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医用皱纹包装纸与棉布阻菌效果及成本比较

    手术室灭菌物品质量的保证关系到多个环节,其中灭菌物品的包装材料是容易被忽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传统使用的双层30~40支纱制成的棉布包装,效果虽好,但有很多问题.

    作者:宫怡文;边秀莲;董梅;张海岩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约束背心的制作与应用

    在精神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严重兴奋躁动、伤人损物、自杀、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的精神病患者;或因脑炎、脑外伤所致的谵妄、昏迷、躁动不安的患者.

    作者:李留芝;李书光;楚平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欠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控制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是当前医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护士是临床工作的重要执行者,也是切断医院感染途径的具体实施者[1].

    作者:彭艳华;盛健玲;李蔚;周龙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2种鼻导管吸氧方式氧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鼻导管吸氧法是临常用治疗手段.有研究[1]认为,使用单腔鼻导管比双腔鼻导管氧疗效果好.

    作者:徐君;李勤;卜源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按摩乳中穴、乳根穴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按摩乳中穴、乳根穴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 选择分娩后的正常单胎初产妇237例,随机分为3组,A组70例,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B组77例,除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外,每天供给中药催乳汤;C组90例,除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外,每日早晚按摩乳中穴、乳根穴各1次.观察比较3组产妇乳汁分泌的情况.结果 C组产妇乳汁分泌明显多于A、B 2组.结论 产后按摩产妇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且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曾三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患者的护理

    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是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此类患者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和严重低氧血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全身脏器的损伤甚至坏死.

    作者:鲁欣;朱建丽;康津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物自我治疗技能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2组患者的依从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药物自我处置技能显著提高.结论 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

    作者:韩凤珍;张静;张建强;魏贵明;谷凤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胃肠减压患者胃管留置长度与身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实施胃肠减压时适当的胃管插入长度,并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且行胃肠减压的成年患者97例,在手术过程中,由外科医生确认胃管全部置人胃内后测量胃管实际置入长度.分别以鼻胃管和口胃管的长度为应变量(Y),以身高为自变量(X)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鼻胃管的回归方程Y=0.238X+19.72.口胃管的回归方程Y=0.275X+14.63.结论 在临床操作中可利用此方程根据患者身高推算出患者插管所需长度,从而减少临床操作的盲目性.

    作者:吴继红;陈雪茹;林建山;黎惠娟;张岚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透析液的细菌学监测方法探讨

    目的 对血液透析透析液细菌超标的原因和有效的监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在血透机开机运转正常5,15,30,60 min分别对透析进液采用3种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采集样本20,60,37份,透析出液采样97份,透析废弃液采样10份.对透析进液、出液和置换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按无菌注射法斜刺入透析进液管内抽取透析进液进行采样,细菌菌落数含量低为(19.5±18.0)CFU/ml,无菌注射器针头平行穿过接头器口抽取接头器内部透析液采样,其细菌菌落数增高至(122.5±87.5)CFU/ml,进液接头器自然流出法采样的细菌菌落数为(1280.0±120.0)CFU/ml.各组采样数据以经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采集透析液的细菌含量,透析装置经过反渗水的冲洗,冲洗了机器内部的细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数减少.结论 透析液进液细菌含量高于出液的原因在于采样时开放进液接头器装置时污染.所以,建议在血透机的透析进液接头器前10 cm处安装一进液采样口,使透析进液、出液采样标准化.

    作者:马玉英;殷惠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盐酸替罗非班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观察与护理

    盐酸替罗非班为一种新型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目前作用快、选择性高的血小板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静脉注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1].

    作者:付桂枝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动脉穿刺止血器止血患者的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后对股动脉穿刺处的止血方法,目前国内多采用人工压迫法止血.

    作者:李成剑;许辉;王若萍;石黎元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实用型床边护理台的制作与应用

    ICU病房内各种仪器设备多,工作人员多,占用空间较大,再加上患者病情重,除了中央监护站外还需要设置床旁监护台,为了节省ICU的空间,我科特制作了一种方便护士在监护危重患者时记录各种医疗护理文书的实用型床边护理台,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红英;李珍;曾玲;王风珍;郑轶凡;陈秀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眼眶肿瘤摘除术患者的护理

    对眼眶肿瘤患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由于眶内含有丰富神经、血管和肌肉,手术视野狭小,故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1].

    作者:吕彩玲;辛红霞;买玉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探讨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又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

    作者:梁小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预防阴道分娩巨大儿引起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于产妇死亡的4大原因之首[1].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70%[2],而巨大儿由于使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伸展,影响正常收缩及缩复作用易引起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作者:路潞;施蓓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应用牛心包补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心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的合并症[1],绝大多数VSD病例一旦继发AI,会造成左心室舒张期超负荷,重症患者左心腔高度扩张,终导致心力衰竭.

    作者:陈青;胡惠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无力征患者的护理

    胸胃无力征是指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在术后开始进食时出现的以胃收缩无力及胃潴留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功能性排空障碍,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杨江淼;刘长余;苏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一次性输液器过滤器位置的改进

    静脉注射是临床药物治疗的常用方法,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需要药物迅速发生药效,常使用静脉注射法,其操作简单、方便、起效快.

    作者:杨梅芳;彭德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自我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前角色转变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具有高度遗传倾向和致残率的慢性精神疾病.现在世界各国对慢性疾病实行自我管理计划(CDSMP)探讨,即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护协作来保持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的健康状态[1].

    作者:刁艳云;吴英丽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