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营理念在护理服务中的渗透与应用

龚素敏;廖嘉;章金媛

关键词:经营理念, 护理服务, 渗透, 医疗卫生服务, 生命质量, 生活水平, 人民群众, 企业经营, 经营方式, 接受服务, 基本理论, 满意度, 商品, 起源, 美国, 顾客
摘要:经营理念起源于美国,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理论,通过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使其购买公司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一种经营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生命质量愈加强烈的注重,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效果、及时性、方便性提出更高的要求[1].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

    压疮是脑卒中瘫痪患者易于发生又极难治愈的并发症之一,积极有效的预防是防止压疮发生的惟一途径.如何准确地预见压疮,对已有压疮进行及时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科对32例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压疮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营理念在护理服务中的渗透与应用

    经营理念起源于美国,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理论,通过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使其购买公司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一种经营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生命质量愈加强烈的注重,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效果、及时性、方便性提出更高的要求[1].

    作者:龚素敏;廖嘉;章金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例背阔肌游离肌皮瓣踝部移植术的护理

    肌皮瓣是一种复合组织瓣,其血液供应充沛,组织量丰富,抗感染力强,易于成活,常利用其修复复合损伤及深层重要组织结构或器官外露[1].近期我科开展了1例背阔肌游离肌皮瓣踝部移植术,此手术是利用背阔肌为供区,来修复踝部损伤部位,通过吻合血管来完成供血的一种手术方式.

    作者:房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4 500例成年静脉输液患者作为实验组;4 000例成年静脉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服务,2组采用问卷调查并比较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9.4%、83.3%;患者对健康教育覆盖率分别为100%、93.7%,知晓率分别为81.8%、72.3%;2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杜绝护理纠纷.

    作者:曾燕辉;曾平辉;赵雪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简易吸奶器的制作与应用

    产科经常遇到新生儿由于吃奶量少或患有某种疾病暂时不能吃奶,或产妇因疾病暂不能哺乳等原因,使产妇乳汁分泌过多,乳房胀痛难忍,如不及时将乳汁吸出,极易导致发生乳腺炎.根据临床需要,我们自制了一种吸奶器,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智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种新的甘露醇溶解方法

    看了贵刊2005年1月第1期上半月版<一种甘露醇结晶的溶解方法>,结合我们工作中的做法,特报道如下.

    作者:周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治疗妇科术后排便困难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治疗妇科术后排便困难的疗效.方法将152例妇科术后排便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采用开塞露4剂(80ml)不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塞露2剂(40ml)挤入法,比较2组服药后15~30 min粪便排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74例,有效率达97.3%;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率47.4%,经统计学处理χ2值=40.7,P<0.01,2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结论开塞露灌肠法用于妇科术后排便困难的患者,见效快,患者易接受,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平;钟小华;黄飘;陈凯;黄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白血病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便秘是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的重要原因,而长期反复便秘还可导致肛裂,肛周脓肿等疾病,在临床上已得到了高度重视.为了解白血病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对白血病患者便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的护理54例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是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概念的引入是鼻科疾病治疗的一次质的飞跃和革新.该手术避免了传统术式视觉效果差,病变清除不彻底易复发的缺点,特别是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虽然鼻内镜外科应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但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为一种小创伤高风险的手术,术后护理有其特殊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焕;穆秀琴;王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肢体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作用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呼吸衰竭的患者行机械通气,通常疗效差.为了减缓,减轻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出现的肌肉萎缩并保持一定的肌力和耐力,缩短通气时间,尽早脱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1],我科于2003年5月-2004年8月,对收治的COPD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8例,分组进行护理效果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群测体温计盒的设计与应用

    每一个病区每日常规给患者测量2~3次体温,但是每次护士做这个工作前,都必须将多个体温计放置到一个盒子内,这样容易造成相互间碰撞,容易造成体温计的破碎,测量完毕时,也容易相互搞混淆不清,不利于工作开展.现将一种群测体温计盒应用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生在供应室实习中的自我防护教育

    供应室是医院各种病菌污染集中的场所,同时又是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基地.护生在实习期间往往把学习重点放在熟悉临床操作技术上,常常忽视了对医院潜在有害因素的防护[1].基于供应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我们在带教工作中,不但要教会护生熟悉供应室的各项工作流程,同时也要加强其的自我防护的意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气管套管外口纱布覆盖新法

    2004年,我科改湿纱布覆盖法为干纱布覆盖颈部固定加局部湿润法,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华;连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腰脊髓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腰脊髓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也称腰穿持续外引流,是神经外科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排出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同时促进脑脊液循环.本研究为35例患者行腰脊髓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发生并发症15例,经精心护理,均得以纠正,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小玲;王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四肢骨折外固定患者不良行为的护理干预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中断,多因意外交通、工伤事故或生活中的不慎所致.骨折后复位只完成了骨折治疗的第一步,通过良好的固定,才能保持复位后的位置不变[1].对闭合性骨折通常采用夹板、石膏托、牵引、外固定器等外固定治疗方法.

    作者:唐凤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服的制作与应用

    我科自行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各种危重患者在任何一种体位下(包括四肢不能活动或关节不能弯曲、以及行石膏固定和牵引的患者)既能方便患者穿着,又不影响各种引流管、监护导联线和监护导管、牵引装置安置的患者服,经临床65例患者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红英;毛君晓;赖小芳;钟一鸣;危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在行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与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诊断和手术做适当的、有序的和时间性的照护计划,以减少康复时间的延长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护品质[1].我院是以骨科为重点专科的二级甲等医院,年收治骨伤患者5 000~6 000例,由于病种相对单纯,同类患者多,治疗处置差异小,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有着良好的条件.

    作者:谢秀霞;柴翠萍;张亚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肾上腺肿瘤患者72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了解心肺功能,配合药物治疗,并做好胃肠道和皮肤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并给予氧疗,预防高碳酸血症发生,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正确指导饮食.结果除2例转开放手术外均获得成功.术后1 d可进食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6 d.术后发生胸腔积液2例,Trocar穿刺孔皮下脂肪液化1例,感染1例,无出血、高碳酸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途径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术前积极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颖;徐建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促进新生儿脐部残端早期脱落的干预措施

    新生儿脐部是易感染部位,若处理不当,易引起局部感染及出血.一般残留的脐带自然脱落需1周左右[1],目前临床普遍主张二次剪脐[2],其优点是缩短脐部残端脱落时间,减少局部渗液和脐部感染.但剪脐时机及操作不易掌握,而且需要一定时间观察出血情况.本研究发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既能促使脐部残端早期干燥,缩短自然脱落时间,又能降低剪脐时出血的可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凤;杜秋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66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皮肤病.头面部感染疱疹病毒后,进入皮肤感觉神经未梢,沿三叉神经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以一种潜伏的形式长期存在于颅神经的感觉神经元,在免疫力低下、感冒、疲劳等诱因作用下发病.因病变发生在三叉神经易留下后遗症,所以临床护理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