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秦鹏;左天明;曲波;于晓松;孙宝志
目的: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寻找更加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中,选取2005级临床医学班40名学生进行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与进行传统教学的2004级临床医学班40名学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理论学习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产科学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作者:李淑文;赵长虹;史同庆;王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产科患者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隐私权,这给临床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若处理不当,势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损害甚至引起家庭纠纷以及法律诉讼.文章就当前形式下妇产科临床教学与患者隐私权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马俊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优秀医学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关系高等医学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认真研究当前医学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发展倾向,是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做好医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保证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基础.
作者:汪辉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关怀照护训练对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质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对2006届204名护理本科生开展关怀照护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知识、关怀的态度以及护理操作中表现出的关怀技巧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后关怀知识的掌握与关怀技巧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1),关怀的态度也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开展关怀照护训练是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质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爱华;高英丽;薛雅卓;陈惠珍;万学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特点,必须以特色求发展.地方院校应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经验,不断优化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突出重点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管理,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作者:曾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对中外作业治疗师教育发展情况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作业治疗师培养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加强和改革作业治疗师培养体系,加快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尽早与国际接轨的建设性意见.
作者:沈光宇;胡玉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对某医科大学327名临床专业大学生进行应付方式问卷和大学生行为抑制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在幻想、合理化、对求助的抑制和对支配的抑制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幻想、求助、合理化、自责和退避对行为抑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能联合预测行为抑制35%的变异量,即应付因子是影响医学生行为抑制的重要变量.
作者:王仲星;王欣星;周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PBL教学模式以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让学生变为自主学习者为特点,已受到众多医科院校的关注.然而,由于受教学资金、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因素限制,在地方医学院校开展得还不够深入,许多院校仍处在探索阶段.文章总结本校对部分课程进行PBL实践的经验,探讨适合地方医学院校特点的PBL实施策略.
作者:周芸;王斌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儿科医学人才,尝试进行了以PBL为主的儿科临床理论课与见习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为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及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临床教学质量控制的措施包括建立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教学规章制度,教师的培训体系及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正确协调医疗、教学、科研三者关系也至关重要.
作者:刘晓燕;于洁;苏庸春;吴道奇;洪思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数码显微网络互动实验室,把现代信息技术融进了高等教育的课堂.在师生共享清晰图像的同时,还有语音系统相互交流,存贮图像信息和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图像和资讯的异地共享等功能.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一方面消除了师生之间在显微图像上的沟通障碍,充分实现师生互动,另一方面使教师迅速而有效地对全体或个别学生给予指导或帮助,还可发挥计算机强大的图像处理和保存功能,为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提供了高效率的教学和沟通手段.
作者:李奇志;刘凌;云永玲;吴元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文章从我校青年教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的介绍,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法,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夯实基础.
作者:杜朝东;王沁;付延功;柏正华;胡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标准化病人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能力.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采用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训练和教学评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矛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沟通技巧及对疾病的认识,符合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作者:涂兵;成名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事法学专业是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专业,至今已有二十几所医学院校开办了此专业,该专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构建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培养高质量医事法律人才的关键,鉴于此,拟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对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新华;汪丽青;王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分析网络教育的特征,尤其是从学习者这个要素的转变入手,出网络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网络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现念率先转变的实践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确立,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将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终建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将处于平等的地位.同时,分析了多媒体网络教育中英语教师角色误区,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策略和建议.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为评价我国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质量,对该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研究.方法:信度研究采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和再测信度等指标,效度研究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等指标.结果与结论: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信度良好,具有一定效度.
作者:于惊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更好地适应当前医学研究生教学形势,医学院校需要在传统的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文章结合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对导师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论述了导师组模式的优点,探讨了在医学院校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者:周欣;张志毅;倪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高助产士助娩接生技术及综合素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照组54名护生采用抽考单项技能考核,观察组53名护生采用模拟全程顺产接生技能考核,并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入科的综合素质的满意度,比较护生出分娩室考核成绩.结果:现察组临床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出分娩室时,对照组与现察组全程顺产助娩技术成绩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虚拟平产接生操作考核的改革,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的环节,提高了助产士的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增强了护生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增加了就业信心,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必不少的措施.
作者:熊立新;赵明;黄菊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大学医院青年医生的培养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把握青年医生的特点,认真分析影响青年医生成长的因素,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青年医生尽快成长.
作者:贾敏;张申;杨练;张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作好部队卫勤保障和有效实施医学救援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生工作的重点.针时卫勤保障和医学救援工作特点,在院校教学、部队卫生训练中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提高保障水平和救治效果,更好地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作者:张宇辉;蒋鹤生;郑文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护理本科生实践考核中应用SP的可行性,推动护理专业考试方法改革.方法:以护理专业11名硕士研究生分别作为内科、外科、妇产科SP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应用于65名护理本科生的实践考核,分析SP考站考核的难度系数、信度与效度,分别比较教师对考生的评分与SP对考生评分的相关性及教师对SP的评分与考生对SP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P考站的成绩与护理综合考试成绩相关,教师对SP的评分与学生对SP的评分及教师对考生的评分与SP对考生的评分均呈现显著相关.结论:应用SP进行护理本科生实践考棱是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技能评价方法.
作者:安力彬;李文涛;赵静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