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栓消融加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整体护理

孙红芳;吴培香;王伯霞;杨苏惠;姜红菊

关键词:血栓消融, 下腔静脉滤器, 植入, 术治疗, 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动脉介入治疗, 现报道如下, 肺动脉血管, 肺动脉栓塞, 整体护理, 心血管病, 危及生命, 力学状态, 护理程序, 有效率, 复发率, 发病率, 病死率
摘要: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肺动脉血管被栓子堵塞导致的疾病.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必须及时、有效地诊治,否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肺动脉介入治疗目前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它能更快更直接地清除肺动脉血栓,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降低肺动脉栓塞的病死率和复发率.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血栓消融加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PE患者共11例,同时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效率达100%,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血浆脑钠素水平升高患者的影响

    脑钠素(BNP)在心室合成,当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分泌增加,能独立、特异性地反映左室功能的变化,是心功能紊乱时敏感和特异性指标之一[1].心力衰竭患者往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加重病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还发现许多无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的患者,BNP值也较高,即处于所谓的潜在性心力衰竭期,患者及家属普遍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2],不能有效避免一些可导致明显心衰的诱发因素.2005年6-11月,我科对51例血浆BNP水平升高的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与2004年11月-2005年5月43例同类患者进行对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艳萍;李骥波;王丽英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局部注射肾上腺素高渗氯化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尽快进行有效的止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1].目前对上消化道出血除传统内科保守及外科手术治疗外,急诊内镜下止血因其疗效肯定、设备简单、费用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002年8月-2004年12月,我院行胃镜下局部注射肾上腺素高渗氯化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练红;王莹莹;吴碎秋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用于肝癌介入治疗后毒副反应的护理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基因工程抗肿瘤药物,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使肿瘤出血、坏死、体积缩小.通过肝动脉插管联合化疗药物栓塞,可大大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降低非靶区药物浓度,减少化疗药物毒副反应,但其本身可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身心带来较大的痛苦.2005年4-6月,我科对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rmhTNF与化疗药物联合栓塞治疗后引起的毒副反应实施了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尤国美;余先萍;周茜菁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患者股动脉穿刺拔针后压迫止血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股动脉穿刺拔针后的止血方法,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观察组107例穿刺部位采用硬纸卷按压3M胶布固定的方法止血,对照组106例则采用传统的人工按压砂袋加压的方法止血.观察2组出血/血肿等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制动时间.结果观察组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制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硬纸卷按压3M胶布固定的方法止血,能有效地减少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大大缩短了制动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更加理想的股动脉穿刺拔针后压迫止血方法.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青少年肾病综合征患者领悟家庭支持量表的编制

    目的编制青少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领悟家庭支持量表.方法进行小样本预试验,形成问卷初稿,调查192例患者.由专家对预试验结果进行评审,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结果终问卷共15个条目,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达到标准,领悟家庭支持与自理行为呈正相关.结论该问卷信度和效度符合要求,可用于了解青少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以及进行护理干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作者:罗志民;王思琛;谢文;梁海华;叶晓青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逆行引导气管插管的护理

    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积极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较好地缓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大多在保留自主呼吸下实施,给常规的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带来很大困难,有时难以成功,而采用逆行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同时可以减少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及其他并发症.本院对呼吸衰竭伴有困难气道者试行逆行气管插管,取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小宁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特、一级护理质量的量化控制与持续改进

    特、一级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和持续改进特、一级护理质量一直是护理管理者重视的课题.90年代质量管理迎来新的飞跃,即全面质量管理(TQMS)和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l),它们强调监督照顾的全过程,不断改进结果[1].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护理部将特、一级护理质量进行微机量化处理,结合JCAHO 10步流程图[2],完成特、一级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持续改进,经过3年的摸索逐步完善并建立了一套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素珍;卢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巧用贝朗安全留置针建立多个静脉通路

    贝朗安全留置针柔软,使用方便,不宜脱出血管外,避免了普通针因看护不到位或患者躁动不安所致的针头脱出,而且其管径粗,流速快,不易堵塞,保证了衰竭的患者能顺利地补充黏度较大的营养液.另外,留置针外套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进入血管后硬度又降低50%,质地柔软,组织相容性好,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贝朗安全留置针因上述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如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术中牵拉后致患者术后吞咽困难,需静脉给予氨基酸+脂肪乳行肠外营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为有效控制血压,血管活性药物依血压波动调节滴数,且需24 h维持.上述情况常须建立2个静脉通路.以往传统的做法是静脉留置2套留置针,建立2个静脉通路,这样既浪费材料,又增加了患者穿刺的痛苦.现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王翠莲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主动脉弓中断矫治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患儿主动脉弓中断(IAA)矫治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1999年5月-2005年11月16例行IAA矫治术后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在对患儿实施血压监测、积极镇静与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及时控制出血、监测并处理肾功能异常、纠正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监护、做好呼吸道管理后,13例患儿得以治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术后根据IAA特点进行严密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准确、及时防治并发症,提高手术生存率和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梁巧容;彭慕莲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运用IKAP理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又称X综合征(syndrome X)、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1],是一组与糖尿病、心血管病(CVD)密切相关的疾病.近年MS的发病率不断升高[2],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2003年9月-2004年9月,本研究对在我院体检中心被确诊为MS的患者运用IKAP理论进行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桂娟;王玉雪;于革华;宋宝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护士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方法对我院20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胃炎、胃溃疡、失眠、下肢静脉曲张、乙型肝炎、内分泌失调为职业护士高发性疾病.结论完善工作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自我调节,可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

    作者:余晓芳;高瑞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射频手术的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综合征,多以单侧的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发作性疼痛为特征,疼痛性质多为电击样,间歇期内可无症状,刺激触发点可以诱发剧烈疼痛[1].常规治疗采用药物控制症状,对药物控制无效的难治性三叉神经痛需要外科手术.近年来我们采用射频手术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燕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精达欣与肽灵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工作中,外科患者,特别是手术或是出血较多的患者,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的概率很高,护士在为患者行静脉输液时,如需静脉注射药物,护士一般先将一次性输液管的莫菲氏滴管橡胶盖消毒,然后从橡胶盖处注入,此操作方法简单方便.我们在行静脉注射时,发现精达欣(化学名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由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肽灵(化学名为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由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唐运香;赵东娥;张敏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重危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

    目的研究重危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及其关系.方法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测量重危患者家属需求和ICU护士对患者家属需求的认知.结果45条需求中有26条需求家属与护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19条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的家属对于获取信息、被接纳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不同教育程度和有无ICU经历的家属对病情保证需求的强烈程度上存在差异(P<0.01).其他因素各需求因子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ICU护士教育层次越高,对家属的需求越敏感.但年龄、工作经历、职称等因素与其认知家属需求的能力之间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患者家属需求大部分能给予满足,但仍有家属急待解决的需求被护士忽视.建议在护理课程中设置对家属需求认知和满足的相关内容,以达到更好满足患者家属需求的目的.

    作者:刘辉;王丽姿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护及护理

    应联合国请求,我国于2004年3月派出了首批43人的维和医疗分队赴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区,建立了中国在西非的第一所维和二级医院,为任务区的维和部队官兵、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联合国文职工作人员提供医疗保障任务,同时义务为当地民众提供一定的医疗服务.由于《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手册》规定,HIV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参加维和行动,仅艾滋病患者才必须遣返回国[1],因此我们的保障对象中有部分HIV携带者.2004年4-12月,我维和二级医院收治艾滋病患者共39例.在对艾滋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43名维和队员采取了正确的防护措施,无一人受到感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燕;苗京亚;饶本强;孙茹;汪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人工流产清宫术的围手术期护理7例

    以往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在临床上比较罕见,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增高[1],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由于孕囊着床位置过低使得宫体峡部增宽膨大,肌层变薄,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几率增高,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9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此类患者7例,在保守治疗的同时成功地为其行清官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梦醒;张敏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Brugada综合征腔内电生理术的护理配合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离子通道疾病,发作可引起反复晕厥和猝死.自从Brugada等[1]于1992年报道该病以来,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加强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已成为纠正心律失常领域的热点.目前认为,对所有的已确诊的患者均应进行完整的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以进行危险分层,为临床制订具体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2].2000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收治15例该病患者,顺利完成腔内电生理检查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芬;刘秀娟;王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阴道检查代替肛门检查监测产程的临床观察

    传统的观察产程进展的方法常是肛门检查(以下简称肛查),但是肛查时产妇疼痛便意感明显,并且常不能正确地判断产程进展状况.为此,2004年5月-2005年5月,我们对385例分娩孕妇采用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后进行阴道检查(以下简称阴查),代替传统的肛门检查来了解产程进展,并探讨产程中常规采用阴查是否增加母儿感染.与356例肛查观察产程者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阴道检查监测产程的可行性,尤其是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产妇的母儿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欢红;傅小英;卓琼霞;吴东方;张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婴幼儿听力筛查前的护理配合

    2004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儿童保健中心听力筛查室对1 436例婴幼儿进行听力筛查后认识到:要提高筛查通过率,减少筛查假阳性发生率,做好筛查前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转弟;莫秀青 刊期: 2006年第16期

  • 血栓消融加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整体护理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肺动脉血管被栓子堵塞导致的疾病.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必须及时、有效地诊治,否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肺动脉介入治疗目前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它能更快更直接地清除肺动脉血栓,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降低肺动脉栓塞的病死率和复发率.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血栓消融加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PE患者共11例,同时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效率达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红芳;吴培香;王伯霞;杨苏惠;姜红菊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