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陈荣歆;张从毕
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为重要的环节,在基础医学课程中增加社会实践的内容,将有利于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该研究率先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增加了社会实践的内容,并对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均得到了提高.因此,在基础医学课程中有必要增加社会实践的内容,但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还需不断完善.
作者:王英;张锡林;张艳玲;彭小红;周桃莉;黄复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学生随机分成PBL教学法组和LBL教学法组,比较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在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PBL教学法组学生终考的平均分与LBL教学法组无明显差异,但是PBL教学法组学生应用型题目平均分明显高于LBL教学法组.结论:P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李永芳;唐瑜菁;赵静;郭淼;齐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施学分制,是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我国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现状以及泰山医学院实践情况的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做一些必要的研究.
作者:王海洋;赵启会;王玉鹏;吴永;薛卫京;孟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象山县农村高中生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12%的学生近1年内有过伤害自己的想法,18.85%的学生曾吸过烟,29.71%的学生近30天内饮过酒,94.46%的学生近30天内不吃早餐,68.58%的学生近30天内中重度体育锻炼次数少于5次.结论:象山县农村高中生普遍存在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
作者:宋世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估传染病见习双语教学效果,以进一步寻求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方法:2005年9月-2007年9月,在每一次课后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传染病见习双语教学的6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6%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见习双语教学,97.7%学生接受见习双语教学,74.9%学生希望继续进行,85.2%学生喜欢以自愿发言的方式参与双语教学.而81.6%学生认为相对于发音标准和语法准确,双语教学的教师表达能力更重要.结论:学生认可见习双语教学方式的实施,教学取得一定效果.双语教学的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林潮双;赵志新;陈幼明;董晓梅;高志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毕业生采取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为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为了使更多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到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学生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作者:秦小云;梁升禄;何曲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培训在提高实习学生临床技能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责任制培训前后,两次多站式内科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的对比,总结责任制培训这一方法在提高实习学生临床技能中的作用.结果:通过责任制培训,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提高明显,各站点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上升(P<0.05),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更规范.结论:责任制培训在提高实习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方面有一定作用.
作者:马延生;于楠;马肖容;刘原;张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1例ALL初发未治患者及6例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bFGF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结论:ALL患者存在bFGF的异常高表达,检测血清bFGF对ALL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方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医学外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而翻译学习策略是影响翻译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发挥翻译学习策略的效能,从认知的视角,结合医学外语翻译教学实际提出几种既适合医学生学习特点又有利于提高翻译学习的策略.
作者:陈红;孙宏;郑慧文;许丹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结合国际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分析当前国际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分别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制度、非教学途径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大陆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及特征,通过对当前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作者:吴云;戴洁;王松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实习医师角色转换的可能因素.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50名临床实习医师进行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调查的五方面因素中,病人方面因素占第一位,社会方面因素占第二位,医院方面因素占第三位,实习医师方面因素占第四位,带教老师方面因素占第五位.结论:应因势利导,协助临床实习医师完成其角色转换.
作者:董炳庆;靳凤琳;肖爱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非预防医学5个专业大三本科生50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预防医学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要求.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8份,回收率为95.6%.其中,临床相关专业255份、中西医专业95份、药学35份、口腔28份、护理65份.结果:不同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要求不同,不同专业学生对不同篇章所占学时比例分配也不同,不同专业学生对各种类型实验的需求也不同.结论:各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不能完全一致,应视专业设置不同的学时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作者:张青碧;甘仲霖;李祥;汤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总结儿科学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教学活动,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帮助.体会到合作学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手段,它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又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作者:朱青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八年制医学生是一种新的培养方式,目标是毕业时达到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水平.结合八年制医学生自身特点及培养目标,内科临床见习由各三级学科主治医师带教.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品德和伦理学教育、重视三基训练和临床思维的培养、灌输循证医学观念和科研意识、促进医学英语学习,使学生全面提高,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周庆涛;解倩;祖凌云;徐志洁;黄静;贺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目前临床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
作者:高苹;雷红;吴小燕;陈慧芳;陈志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高校教育的大众化,辅导员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兼职辅导员因其自身特点,可部分改善此现况,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对兼职辅导员的优弱势进行分析,提出四点职业技巧,并对兼职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提出三点改善建议.
作者:黄葭燕;蒋虹丽;毛斓;周萍;胡敏;黄韵宇;郭奕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低年资主治医师是综合医院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的生力军,其临床能力的提高是医院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青年主治医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规范化培训.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规范培训管理,有助于低年资主治医师的成长及其临床技能、思维能力、医患沟通等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张景熙;徐晓璐;李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建设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也是确保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对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作者:岳国峰;李正关;王梨;谢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临床医学七年制外科学位论文,反映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及七年制研究生对文献的利用能力.方法:对2007年毕业的浙江大学医学院二系的七年制外科学全部学位论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67份学位论文均包括论文和综述两部分,论文部分临床分析占86.5%,实验研究占10.5%,疗效观察占3.0%.平均引文量为17.2篇,英文参考文献占77.3%,中文占22.7%,2002-2006年间的文献占41.2%;综述部分平均引文量为26.5篇,英文文献占83.0%,中文占17.0%,2002-2006年间的文献占47.6%.结论:七年制医学生外科学位论文引文量较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吸收信息能力.应从早期开始对七年制医学生进行科研训练,鼓励实验性研究.
作者:李国刚;陈力;苗超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直接以患者为对象进行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传统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严峻考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医学模拟教育已被引入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尝试将医学模拟器材应用于妇产科学生的实习教学和考核中,就其测试过程、结果分析、工作建议等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
作者:岳静;章汉旺;袁永群;梁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