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珍
现代的伤口敷料常被设计为对伤口组织只有低黏性或不黏性,但临床状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当伤口干燥时,伤口敷料对伤口组织的粘连是损伤肉芽的主要原因.
作者:蒋琪霞;周国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耐量减退(IGT)几乎是2型糖尿病发病前的必经阶段,包括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但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组人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IGT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表明,IGT不仅有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而且常与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肥胖、高血压等代谢异常综合征并存,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度危险因子.然而,IGT患者β细胞仍有足够的代偿能力[1],所以在此阶段进行合理的早期干预,促使部分IGT逆转为正常糖代谢(NGT), 或防止、延迟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2002年6月~2003年1月,我们对69例IGT患者进行1年的早期干预性治疗,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张红梅;常淑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先天性小耳或无耳畸形多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属耳重度畸形,患者外耳畸形伴听力差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80年代以前国内外对此类患者均采取耳外科与整形外科分而治之的原则,如先行耳科听力重建,则切口瘢痕影响后期耳廓整形,若先行外耳整形则再造耳占据了外耳的解剖位置,致使耳科听力重建手术难以施行[1].为解决这一临床难题,达到听力与耳外形兼顾的目的.我科于1983年9月开始行全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同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项手术具有难度高及风险大,不仅需要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而且需要高标准的护理.严密的观察和精细的护理与手术的成功密切相关,现将本病的护理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曲荣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在临床上,因性知识缺乏而引发的异常行为所致膀胱异物,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损害.现将我院1997~2004年收治的32例膀胱异物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单丽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所致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但手术的危险性较大,术后恢复缓慢[1].由于此类疾病的患者术前病情较重,手术费用较高,后续治疗时间长,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服药,患者出院后家庭是康复的主要场所,家庭作为患者护理照顾的提供者,其支持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患者康复质量的高低[2].本文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做了调查,旨在帮助患者认识家庭支持功能的重要性,更好地发挥家庭支持功能,缩短术后康复所需的时间.
作者:尹桂荣;薛淑英;郭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急诊护士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继兰;龙福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应在短时间内确定出血部位,及时有效地给予止血处理.临床常用也是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凡士林纱球压迫止血,为了达到佳治疗效果,我们与临床医生经过多次反复磋商试验,将原用的枕形纱球改制成了锥形纱球.适用于鼻腔填塞止血仍未止住或鼻腔后部出血者.这种纱球质地柔软,不易损伤皮肤黏膜,病人感到舒适,同时与后鼻孔生理曲线贴合严密,止血效果也非常好,深受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欢迎,现将制作方法简介如下.
作者:刘爱萍;陈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防治策略日显重要.有关我国慢性心衰流行病学资料尚缺乏,因而科学研究和评估病因、治疗、转归等流行病学的变化及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成为当务之急[1].因为,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表明,心衰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住院总数的20%,死亡率占40%[3].近几年来,无论是在疾病发展机制、还是在治疗用药及临床护理的研究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作者:青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禁食水患者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极易繁殖,发生口腔感染.传统护理方法是常规进行口腔护理[1].而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又存在着诸多局限性[2].针对消化科大部分禁食水患者能自理的特点,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们对80例患者采用了2种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即温水漱口与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试图探讨消化科能自理的禁食水患者采用温水漱口进行口腔护理的可行性.结果,采用温水漱口进行口腔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秀娟;赵美娥;李学琴;许美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小儿术后镇痛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效的镇痛治疗不仅能减轻小儿术后疼痛或免受痛苦的折磨,更主要的是小儿术后镇痛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切口的愈合及术后康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
作者:肖仁梅;赵洪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经皮下隧道贵要静脉置管用于危重病患者在防止导管性感染和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面的经验. 方法选择120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采取经皮下隧道右贵要静脉穿刺置管,而对照组采取直接经皮右贵要静脉穿刺置管,观察2组在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导管性感染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试验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经皮下隧道贵要静脉置管用于危重病患者可以有效的防止导管性感染和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梁琼;邓烈华;李秀莲;姚华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几十年来,脊柱外科的诊断、治疗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过去许多不可治愈的疾病今天也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颈椎前路、颈椎后路手术成为临床治疗颈椎疾患的基本的术式.头颈部制动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但颈椎术后是否使用颈椎枕说法不一.
作者:高小雁;陈静;孙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物)或血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护士应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操作技能.随着护理专业要求的不断提高,整体化护理必然对静脉输液有更高的要求[1],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以促进康复.
作者:赵秋月;原红;李春艳;张金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10%,在儿童紫绀型心脏畸形中则居首位,占50%~90%[1].我科对1999年1月~2003年1月312例TOF术后离开ICU到普通病房的患儿康复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效民;尤伟;顾雁;丁孝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持续性点眼是眼科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以往传统的操作方法是:无菌操作下配制点眼液,按静脉输液方法操作,排气备用.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患眼侧,受水器或弯盘紧靠面颊部放置,去掉输液器上的头皮针,胶布固定输液器前段于患眼眶上适当部位,打开调节器,使点眼液以适当的滴数滴入眼内,告知病人保持体位,用手把持受水器,以保证点眼液能准确滴入眼内、溢出的点眼液能回流入受水器或弯盘内.由于这种点眼方法需要持续进行,往往因为病人疲劳,活动身体,而使药液不能有效滴入眼内或回收的液体污染被服,病人常放弃此项治疗,严重影响预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研究改进了这套点眼装置和一些操作方法,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学习环境是临床环境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临床工作人员、学生、服务对象、教学机会、学习资源等,是影响学生学习经历的重要因素[1].因此,临床工作人员应尽力为护生创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其中,护士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贺爱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膀胱前列腺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近年来常用且较为理想的膀胱癌根治术术式[1],由于该术式操作复杂、手术难度较大,而使用腹腔镜开展此手术技术要求更高.此手术优点是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及并发症少.2003年4月~2004年3月,我院开展此手术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沈新映;罗敏;林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以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但是其效果具有时间依赖性[1],发病距再灌注时间越短,梗死相关血管越易再通,降低病死率的效果越明显.溶栓疗法在发病6 h内实施有效[1~4],然而,相当一部分病人(23%~32%)就诊延误时间≥6 h[5,6].因此,我们对影响患者就诊延误的因素综述如下,以期对今后的健康教育策略和社区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李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为一名病区护士长,通过对病区经济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并收到了良好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敏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对手术疗效和术后生存质量的追求,对于不能耐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高龄及高危因素患者,行壶腹部肿瘤局部切除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尽管壶腹部局部切除术相对胰十二指肠切除较小,但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华;巩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