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游泳对新生儿神经发育及适应行为影响的研究

邓文娟;黄小红;罗小杏;洪琦

关键词:新生儿, 游泳, 神经行为发育, 社会适应行为, 神经心理发育
摘要: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社会适应行为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顺产第一胎新生儿400名,按是否游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名.通过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社会适应行为及神经心理发育的测定,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新生儿在生后第4、28天的比较中,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新生儿在生后3个月的比较中,2组(高常+正常)与(边缘+轻度+中度)构成比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论是精神发育指数(MDI)还是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游泳在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社会适应行为及神经心理发育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科研流程管理

    目的探讨护理科研流程管理,促进护理科研工作开展.方法建立护理科研管理流程,健全组织机构,选用具有科研与写作能力的护理骨干参与,发动全员,聘请专家教授为指导老师,定期讲学、讲评,督促和指导护理科研与写作.结果激发护理人员的科研兴趣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结论加强护理科研的整体规划,使护理科研取得了成效.

    作者:李满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的护理25例

    脑脊液鼻漏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为2%~9%[1].脑脊液鼻漏多见于前颅底骨折,发生率高达39%[1].急性期脑脊液鼻漏大多在1周左右自行封闭愈合,延迟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外伤后数月至数年出现,常迁延不愈,时停时漏,可导致颅内感染,反复发作性脑膜炎,临床的观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997年10月-2004年10月,我科对25例延迟性脑脊液鼻漏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低能量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快速治疗褥疮的方法.方法选择2004年住院的褥疮患者30例使用碘伏治疗褥疮作为对照组,选择2005年住院的褥疮患者30例使用低能量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褥疮作为观察组.结果 2组治疗时间、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直接局部照射治疗褥疮,作用直接、迅速,效果明显,且操作简便,无创伤,是治疗褥疮可行的方法.

    作者:肖海霞;肖海云;苏惠霞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恶性肿瘤的观察与护理15例

    目前肝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局部或全身化疗等,尽管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术后5年复发率为43%~61%[1].为预防术后复发,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患者,2003年7月以来,我院开展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谭李军;唐黛青;任碧芬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游泳对新生儿神经发育及适应行为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社会适应行为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顺产第一胎新生儿400名,按是否游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名.通过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社会适应行为及神经心理发育的测定,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新生儿在生后第4、28天的比较中,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新生儿在生后3个月的比较中,2组(高常+正常)与(边缘+轻度+中度)构成比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论是精神发育指数(MDI)还是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游泳在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社会适应行为及神经心理发育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邓文娟;黄小红;罗小杏;洪琦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131 I-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复发性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护理18例

    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对常规放化疗较敏感,但易出现复发及耐药,单克隆抗体美罗华(Rituximab)的成功应用是近年来淋巴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1],但仍有部分无效.将单抗与细胞毒性放射性核素交联,利用单抗特异性靶向作用和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β射线的内照射效应,可大大提高放疗效果.2001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131I-美罗华治疗18例难治性复发性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兰英;缪景霞;张军一;魏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前颅底区肿瘤围手术期护理59例

    颅底肿瘤外科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跨多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由于影像学、显微手术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促进了我国颅底外科的发展,颅底区肿瘤手术已不再被人们视为禁区[1].我科1989-2003年共收治前颅底区肿瘤患者59例,经手术治疗后,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同时也改善了生存质量,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与此同时,相应的临床护理学也呈现多学科特点,并促进了该领域内护理学科的发展,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杨智蓉;梁英;黄敏;王静;谢晓清;任燕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落实《护理常规》对护士专科知识的影响

    目的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方法 2003年1月~2004年12月,以广东省卫生厅制订的<护理常规>为蓝本,结合专科新业务新技术,制订各专科的护理常规,护理部在每月对全院31个专科病房质量检查中,设专项检查专科护理常规落实情况.2004年12月随机抽查全院各科护士291名,进行护理专业知识考试;在2003年1月和2004年12月分别对全院31个专科病房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各310份作对照分析.结果担任责任护士2年以上的护士成绩与未做过责任护士的成绩差异有显著性,t值=4.06,P<0.05;大专护士成绩明显高于中专和本科护士,大专为(84.82±8.11)分,中专为(76.15±14.67)分,本科为(79.97±12.79)分,F=3.77,P<0.05;本科与中专护士成绩差异不明显;患者满意度由95.0%提高到98.6%.结论落实专科护理常规有利于提高护士专业理论水平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先;阳世伟;郑碧霞;常香慧;陈晖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

    痴呆是危害老年人健康常见的综合征之一,而其中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miers Disease,简称AD)约占总痴呆的10%.据国外资料显示,在西方AD患者已是继心脏病、肿瘤、脑卒中之后的第4位原因[1].而我国估计在21世纪,65岁的老年中每年约有数十万新发AD[2].由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问世,患者的有效护理就愈显重要.围绕需要护理的范畴不断扩大,对老年费用增长严重性的关注,美国老年学家认为:采用居家护理既可以使患者保持与亲友的联系,也可以使家庭经济负担大为减轻.其中,社会学家霍罗为茨(Horiwitz)将家庭养老功能概括为:(1)生活资料;(2)感情上的支持;(3)协助正式机构进行间接照料;(4)经济供养[3].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福利相对不发达,护理设施不齐全的阶段.因此,居家护理成为延缓AD的关键环节,现将近年居家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蔡林;刘秋洁;王慧新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是常见多发病之一(分为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三大亚类),其致残率、病死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1].根据国内外资料显示,脑卒中后患者因担忧治疗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等预后情况而23%~75%有抑郁情绪,抑郁会加重诱发躯体疾病,削弱机体对疾病的抵御能力,延长病程[2].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开展脑卒中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针对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宇;徐菲;杨威;黄澜;刘宇心;孙爱国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气流受阻为特征,反复咳嗽、咯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气道阻塞进行性发展,呈不完全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COPD常发展为肺心病,其病死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居第二位[1].为了缓解和控制症状,减少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和对心理的影响,减少发病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003年3月-2004年3月,我们对59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卫淑静;孙丽波;洪世茹;宋慧颖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老年精神科护理的规范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尤其面临着管理的挑战.管理是比科技、劳动、资本更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而规范化管理又是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基础,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和手段之一.因此,在老年精神科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自觉实行规范化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此就老年精神科护理的规范化管理作些探讨.

    作者:李岚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观察与护理11例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创伤大.Masura等[1]于1998年报道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获得成功以来,介入治疗PDA的技术日趋完善.该项技术因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易于操作,效果肯定,患者与家属更易接受,是目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理想方法.我们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11例PDA患儿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娄百玉;张三强;王乐丰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护理7例

    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不能直接缝合,需行肌腱或韧带移植修复.关节镜下行自体髌骨韧带、股薄肌腱或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是近年来兴起的手术方式[1].由于取自体韧带或肌腱可造成新的创伤和取材并发症,2003年11月-2004年7月,我科采用同种异体韧带关节镜下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创伤小、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的优点,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英;李润玲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全麻人工流产术后苏醒谵妄原因分析及护理13例

    目的探讨全麻人工流产术后出现苏醒谵妄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全麻人工流产术后出现苏醒谵妄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 13例苏醒谵妄的受术者经过对症处理后,符合门诊麻醉离院标准后允许出院.结论术前注意筛查高危人群,避免诱因可降低苏醒谵妄的发生率.术中术后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有利于患者痊愈.

    作者:利新妹;黄碧芳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指标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重症脑梗死患者早期常出现营养状况恶化,而营养状况恶化与病情加重的程度呈明显正相关[1].因此,目前认为对颅脑损伤患者,在经过早期的急救后,一旦生命体征稳定,应及早给予营养治疗[2].2004年12月-2005年3月对5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并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的变化及神经功能的康复状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晋平;高翠云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牙垫的新用途

    临床上,牙垫通常是用于气管插管患者支撑牙咬牙合面,防止患者咬扁气管插管以确保患者呼吸通畅.笔者在多年ICU的护理工作中,发现牙垫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有以下作用,并因一次性使用,杜绝了交叉感染.

    作者:朱小兰;王俊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1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致肝区皮肤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肝动脉化疗栓塞(简称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多采用碘油混合化疗药物经股动脉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用明胶海绵栓塞近端肝动脉,切断肿瘤组织的血供,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常见的并发症有股动脉穿刺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异位栓塞等,但化疗栓塞药物致肝区大面积皮肤损伤,临床非常少见,文献亦未见报道.近期我科发生1例TACE治疗后出现肝区大面积皮肤损伤的病例,经及时处理,19 d后皮肤损伤部位痂皮脱落,21 d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小芹;江志荣;罗莎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蛛网膜下隙再出血预防中的循证护理

    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中崭新的学科,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已成为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趋势.受它的影响响,循证护理也得以迅速发展,这对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危险的并发症是再出血,也是引起患者死亡危险的因素[1],因此,再出血的预防是SAH护理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在护理SAH患者过程中引进了循证医学的理念,以探讨循证护理在蛛网膜下隙再出血预防中的作用.

    作者:杨丽华;陈秋月;柯绍发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1例观察失误教训分析

    护理学科的进步,不仅需要从实践中的成功方面进行研究,积累大量的科学理论、技术、经验,而且还需要从失败的反面进行探索、总结,以吸取有益的教训[1].为了使护理工作尽可能地减少和防止失误,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现将临床护理中发生的1例观察失误报道如下.

    作者:卢丽琴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