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不同年代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特点的对照研究

王俊英;纪香萍;邹锦萍;刘华;伍春香;王琰娉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 护理特点, 临床特征, 护理工作, 精神科住院患者, 治疗手段, 指导思想, 医学学科, 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 社会结构, 理论探讨, 精神疾病, 价值观念, 护理手段, 护理方式, 对照分析, 变化规律, 疾病谱, 经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精神医学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精神疾病的疾病谱、临床特征、治疗手段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护理方式、方法、护理手段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和改进.本文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不同年代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和护理特点的对照分析,以期找出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的变化规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及其情感表达的影响

    既往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矛盾突出,亲密度低,社会适应性差等,这对患者的康复和亲属自身的身心健康都产生消极影响[1,2].另有研究还表明,患者经过住院治疗返回家中,与高情感表达的亲属住在一起的患者,其复发率显著高于与低情感表达亲属住在一起的患者[3].若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集体精神卫生教育,改善其家庭环境,降低照料者的情感表达,便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复发率[4~6].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及其家属情感表达的影响.2000年6月-2001年12月,我们对64例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家庭教育,并与未实施家庭教育的64例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比较,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琳;任巧玲;岳淑英;卢世臣;詹来英;付凤珍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胰性脑病的个性化护理

    胰性脑病即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出现的意识障碍,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发病时间短、病死率高为特点[1].临床对胰性脑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个性化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桂春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一次性可控开关引流袋的研制及应用

    我们研制了一种一次性可控开关引流袋,自投入临床应用以来,取得满意效果,深受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建英;郭素珍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患者输液时的安全需要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结合患者对安全需要的迫切要求,我院输液室对输液患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钧莲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抢救及护理12例

    患者常因重度呼吸肌麻痹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正确及时的诊断和应用机械通气是抢救的关键.我院2002年1月-2005年4月共抢救IMS 12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芬;唐慧娟;李惠萍;卢中秋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观察与护理98例

    我院2003-2004年对98例患者(包括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实施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简称PTCA),现将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周德越;迟贤国;陈爱明;蒋立民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麻醉恢复室术后并发症的评估及护理

    手术结束后麻醉清醒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的时期.对进入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大多数患者而言,从麻醉中恢复是一个平稳的过程,但术后即刻的并发症可能是突发并危及生命.尤其多见于高危患者、高龄患者、实施复杂和重大手术的患者,因此,这段时间对患者的精心观察和及时处理格外重要[1].1998-2004年,我们采用PACU并发症指标模式[2]对我院PACU 9 623例成年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PACU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辉;陈红芳;李丹;费金华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1例水电解质紊乱诱发垂体瘤术后癫痫大发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开展,鞍区常见肿瘤全切或次全切已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但鞍区肿瘤特别是垂体瘤术后早期易并发较严重的尿崩症和低钠血症,而低钠血症作为经蝶垂体瘤切除的延迟并发症较为少见,其症状无特异性,常在出院后出现,特别是急性低钠血症致癫痫发作的报道更为罕见,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2004年11月10日,我院收治1例垂体瘤术后第7天,突发抽搐昏迷、癫痫持续状态2 h余的危重患者,入院后经及时控制癫痫持续状态、迅速明确癫痫诱因、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激素及支持对症治疗,使患者在短期内(2周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子榕;马玉芬;吕海瑛;张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先天性梅毒的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组织人员学习有关知识,根据先天性梅毒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传播途径等,在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严密的消毒隔离及防范措施,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解释药物治疗的疗效及随访监测的重要性等.结果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未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医务人员亦未出现感染现象.患儿经正规治疗好转出院.结论给予先天性梅毒患儿正确的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及传染他人.

    作者:谢素贞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精神科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

    精神病医院有其特殊性质决定:精神患者行为怪异,或者执行工作制度不严,以及医院防范措施不力,易出现问题.我院1994-2003年发生51起护理缺陷,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桂荣;张延恒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

    临床营养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2种.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用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提供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临床支持方法,管饲肠内营养被认为是一种标准的治疗方法[1].肠内营养以其利于维护肠黏膜完整性,并发症少,技术要求低,价格低廉等特点而更常用[2].为此,将近年来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管芝玲;韩敬莲;李绍莉;阎青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乳糜外瘘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管结扎加静脉分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6例

    乳糜外瘘(external chylous fistula)通常由于腹膜后淋巴管先天发育畸形导致的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手术结扎和切除腹膜后粗大的淋巴管并行淋巴管-静脉分流手术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围手术期护理是腹膜后淋巴管结扎加静脉分流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我院淋巴外科近期实施的6例腹膜后淋巴管结扎加静脉分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玲;张莹;王玉玲;周志刚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电脑化医嘱处理流程探讨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嘱已作为患者可复印的资料,如何提高医嘱执行得准确、及时、可靠、科学、先进,而且具有法律效应已成为首要问题.我院是一所市(县)级综合性医院.1998年12月以来,应用杭州东联软件公司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EAHIS),该系统在临床设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医生、护士均用个人用户名及密码分别登录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

    作者:胡永杏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可变流量鼻塞/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观察及护理34例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的普及和早产儿管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呼吸中枢不完善,呼吸问题为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机械通气(CMV)作为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此方法有创伤,易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且因技术、费用等原因,不宜广泛应用.

    作者:朱海虹;郑海娣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改进的局部悬空法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2个方面:一方面是持续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局部组织的耐受力减低.易受压部位,如骨隆突处可用气垫圈、棉圈、海绵垫等垫起,使受压处得以缓解[1].此项措施对于患者足部、内外踝、肩部等受力相对小的部位来说是一种好办法,但对于臀部、双侧髂关节等受力较大的部位,患者感觉不舒适,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护理效果,我科采用改进的局部悬空法取得了好的效果.

    作者:翟凤英;潘文丽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急诊医护人员搬运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

    笔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调查形式调查了90位急诊工作的医生、护士,旨在了解和分析急救搬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大家的重视与关注,引导大家采用正确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凤;成翼娟;高永莉;姜静媛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2种鼻腔填塞材料对患者舒适影响的比较

    鼻腔填塞是鼻腔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鼻出血、鼻窦手术后均需行鼻腔填塞,以达到止血目的.鼻腔填塞后鼻腔通气受阻,患者舒适受到影响,出现鼻塞、前额胀痛、头胀痛.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感受,它直接关系到患者休息、睡眠、活动、饮食.通过几年的临床观察发现,不同的鼻腔填塞材料对患者舒适的影响也不同,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芬芳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门诊患者抽血化验没结果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形象.方法相关部门实施责任制交接流程;发生问题主动采取应急流程;明确相关部门所担负的责任;培训门诊护士真空采血的技巧及熟悉试管用途.结果发生不良现象的几率由0.09%下降到0.008%;通过沟通技巧与人文关怀,患者为此而争执的为0例.结论加强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心,消灭了输送工作遗失或错送标本的现象,解决了检验室内部标本不到位的问题,明确了各部门所担负的质量责任关系.

    作者:李倩华;伍玉琴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根据溃疡性结肠炎健康教育量表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研究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达到佳的教育效果,都是尚待解决的课题[1],已有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2种健康教育方法的效果[2].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健康教育的佳模式,2003年6月-2004年6月,我们对7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应用溃疡性结肠炎健康教育量表及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效果进行比较,证明根据量表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优于传统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淑云;许玉华;郝玉娜;王瑾玫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抗氧化维生素抑制甘露醇对血管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抗氧化维生素对甘露醇血管损伤的作用.方法设A组为对照组,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B、C、D组在注射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E.结果血管损伤程度上,A组为重度;B组为中~重度;C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D组为轻度.结论抗氧化维生素可抑制甘露醇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且维生素C较维生素E作用明显.

    作者:戴晓娜;叶志弘;潘开宇;尚世强 刊期: 2005年第22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