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为霞;唐跃琼;郭小兰
成功的术前健康教育取决于病人是否完全理解和领会其要领,它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
作者:龚小红;王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创伤是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为了减轻皮肤开放性创伤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疼痛,缩短换药时间提高治愈率,解除患者的换药紧张心理,增加舒适感.
作者:刘世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本文运用当代护理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对1例皮肌炎患儿的个案进行分析.在对皮肌炎患儿的护理中运用ROY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指导,使患儿在生理调适、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各方面不断地适应[1],并获得良好的支持系统,使个案在住院期间能有较正向的经验感受,维持理想的自我形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999年10月~200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初发恶性肿瘤患者,对手术器械中沾有的肿瘤组织细胞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低渗液(重蒸馏水)中进行破损情况研究,旨在探讨术中无瘤操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惠萍;方国安;徐秋叶;刘波;金秀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对儿科PICC置管并发症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对1997年12月以来104例PICC置管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PICC置管发生并发症63例, 并发症发生率60.5%.其中静脉炎占并发症的39.6%(25/63),导管断裂占6.3%(4/63),导管漂移占7.9%(5/63),导管异位占 12.6%(8/63),导管堵塞占50.7%(32/63).经统计学分析:测量方法,剧烈运动,穿刺技巧与并发症有相关性.结论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1 cm的测量方法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穿刺技巧熟练、避免剧烈运动可降低并发症.
作者:周雪贞;李利华;冯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为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解决疑难护理问题,保证医疗护理救治及处置到位,于2002年成立了院内护理指导小组,对全院各病区在护理上难度较大的病人进行会诊并采取现场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对疑难病症的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院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赵桂莲;李爱芬;李登敏;凌敏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病人在入手术室前、中、后的整体护理已得到临床重视,尽管病人的手术过程在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所占时间比较少,但对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王玲;王伟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2002年1~12月,我科对112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行结肠镜检查术.针对老年患者体质弱,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特点,我们注重做好术前充分准备、饮食护理及急救物品准备;加强术中护理、病情观察及预防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除1例肠道准备不满意外,其他均到达回盲部,成功率达99%,无1例发生并发症.
作者:王秀娣;崔桂兰;石蕾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实用护理杂志>2003年第4期刊登的<普通头皮针短暂留置的临床应用>一文有几点不同看法,现提出与同道商榷.
作者:刘传玲;张依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2002年起,我科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一系列护理环节的沟通服务进行阶段式的培训,不但使病人的满意率明显上升,而且护理纠纷也显著减少,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建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phakic anterior chamber interaocular lens,PACLs)植入术是1986年Baikoff等人推出矫正高度近视的新型手术[1].目前应用于临床的phakic 6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新型的PACLs,较好地解决了以往PACLs的房角损伤引起术后眼压升高、角膜内皮损伤、瞳孔变形、眩光、白内障等术后并发症[2].
作者:周小美;孙静;陈伟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是指由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其派生的糖、脂肪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一群疾病或病症.IR是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主要为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生理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
作者:余峰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下肢静脉曲张积极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肢体外观和下肢静脉淤血状况.传统手术方法有一定缺点,激光腔内治疗(EVLT)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便,可在局麻下完成,以损伤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不留疤痕等获得较好的近期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处于领先地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洪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氩离子凝固术(APC)为一种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触性经内镜电凝固技术.APC装置是由一个高频电能发生器,一个氩气源及探头,一根远端陶瓷管口内装内钨丝电极的可屈式纤维teflon管组成 ,此管可以通过内镜的钳道,氩气通过离子化传导由钨丝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继而能量被传导至组织产生凝固效应,从而引起止血和破坏有关组织等治疗作用[1].
作者:吴美蓉;王新丹;蒋巧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举证责任倒置要求今后医疗诉讼由医院承担举证责任.新生儿疾病筛查(以下简称新生儿筛查)是近几年来产科开展的新项目.我院根据广州市1999年制订的<广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规定>(穗卫[1999]05号文,以下简称<规定>).
作者:刘婉如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初始和重症阶段,建立人工气道,以维持稳定、适当的通气和呼吸道引流,而在病情明显改善,且不能满足拔管和撤机的情况下提前拔管,改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继续解决呼吸肌疲劳及通气功能不良问题,避免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即序贯机械通气治疗[1,2].
作者:章亚平;陈慧敏;沈旭慧 刊期: 2004年第07期
2002年7月~2003年11月,我院血透室利用浅动脉直刺(桡动脉、足背动脉)87人次,刚成熟内瘘穿刺16人次(限内瘘前3次穿刺)行血液净化,发现动脉直刺角度选择不当是引血不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伟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的病发症之一,其发生与甲亢患者的年龄及病程显著相关,而与T3、T4水平无密切关系[1],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作者:周玲丽;周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颈椎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时头部需要用头架支托,由于全麻后的病人完全失去自控能力,如果头架的大小不合适或受力不均匀都可致病人的脸部甚至眼部受压,严重者可致单侧眼睛失明.
作者:俞幼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由于脐血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而且来源广泛,因此,脐血移植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张志灵;李俊英;王琨;毛宝玲;阎平;楮莹嗥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