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丰;曾桂英;史秀卿
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对100例胃肠手术病人采用探测鼻腔位置置胃管,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敏;周慧洁;舒少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方案中,急诊直接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具备心脏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接诊病人90 min内首选的治疗方案.其再梗死率、卒中发生率比溶栓治疗明显减少,尤其对溶栓有禁忌者,在直接PCI中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释放后的再灌注损伤[1]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需严密的监护护理.准备相关的急救护理预案及对策,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才能完成急救介入任务.
作者:曲丽敏;冯文兰;崔雅铃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以往护士在进行加压静脉输液时,常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空气后,向输液瓶内注入,同时夹紧输液器通气管道使瓶内压力增高而达到快速输液的目的.其缺点是操作复杂,反复注入空气容易造成液体外流和微粒污染.为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液体外流和微粒污染,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我们于1999年6月设计了静脉输液加压装置,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娟;谭新玲;包新华;王雪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肾脏及腰椎手术常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穿刺部位往往用3 cm2大小的4层小纱布覆盖后再用一次性纸制胶带固定.由于麻醉穿刺部位大都在手术消毒范围内,术前消毒手术区皮肤时,往往会把小纱布及胶带浸湿,易造成硬膜外导管脱出,导致麻醉失败.由于其体位常为侧卧及俯卧,给麻醉医师工作造成被动.为此,1990年1月~1997年1月我科在硬膜外麻醉中使用了无菌塑料粘贴膜,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荣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ICU危重患者入院后,为了快速序贯进行各项监测、医疗、护理操作,常需要脱掉患者上衣,甚至剪开患者衣袖,使患者上半身尤其是肩部长时间裸露,易受凉.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自2003年1月以来,经临床实践制作了披肩上衣,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赞扬与认可.
作者:侯俭;张荣泽;尹艳玲;马艳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生命的重要器官,如心、脑缺氧则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缺氧、血氧含量不足时,必须给予氧气吸入.目前在临床上对吸氧的收费多数是以时间来计算的.由于没有一个准确的计时装置,常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吸氧自动计时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艳;姜玉芝;马福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因肿瘤、外伤或炎症病变切除后致下颌骨骨质不同程度缺损,而钛是金属中已知组织相容性好、重量轻、耐腐蚀的金属材料[1],已成为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首选人工材料,成功率高达73%~93%[2].1998年7月~2001年7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以钛金属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庄爱琴;南福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我院于2003年1月起实行新护士长在ICU轮流锻炼的尝试,实现了护理部的预期目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ve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无创性局部高温治疗肿瘤的新技术.随着HIFU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研究的完善,对一些肿瘤治疗是确切有效的,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同样至关重要,2002年10月~2003年2月,我院对9例患者实施HIFU,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雪梅;张菁;李全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惟一有效方法[1],适用于双侧肺部均有严重病变、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内外科措施无法进一步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为确保人体肺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先期动物实验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是非常必要的.2003年4~9月,我院成功地进行了18次单肺移植动物实验,现将手术配合的有关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媛;陈素兰;李渭军;卫艳娥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在临床手术中,固定病人平卧体位时,常用长方形的布或皮革制成固定带,固定带拉得太松,病人烦躁时,小腿和脚易从固定带下挣脱出来,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拉得太紧,病人下肢处于过伸状态,长时间后,病人会感下肢僵直、酸痛,因此,我们将固定带做以下改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建红;秦二英;陈志兰;张敏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传统铺床法存在一定弊端,为缩短铺床时间,节省护士体力,并随时保持床单平整、紧绷,我们将床单制作进行了革新,并且与传统床单的铺床效果进行比较,提示新床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先进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晓敏;朱云霞;万敏雀;段艳侠;李谧宁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化疗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大多数化疗药物为细胞毒剂,对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均有抑制作用.有报道,大多数化疗药物具有致畸、致癌、诱变及刺激性等毒副反应[1],不但使化疗病人出现毒性反应,而且护士在操作中反复接触,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吞食等途径受到污染[2].本次调查旨在观察自制简易层流柜对护理人员在配制化疗药物时的防护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应海珍;杨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1998年1月~2002年10月,我院共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 000例,其中术后并发精神障碍2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永芳;聂海英;李岩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解决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1~4],目前静脉穿刺拔针仍以快速拔出为通行[5], 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快速拔针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为减轻静脉穿刺针快速拔出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拔针,我们试用缓慢拔针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吉爱平;郜晓红;武国涛;梁文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如饮食行为、服药、躯体活动和社会心理行为等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饮食的不依从行为、漏过或缩短透析治疗、抑郁和缺少社会支持等与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1~3].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为自我管理行为干涉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本研究中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是指血液透析患者为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和提升健康而采取的行为,包括饮食行为、躯体活动、社会心理行为和治疗行为.
作者:王爱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脑室体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为快速抢救颅内压增高病人而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以往所用的引流管及引流瓶为护士自行制作高压消毒后备用,消毒有效期短,引流瓶不宜固定,易倾倒污染,使用不便[1].本装置在原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将引流管、连接管、引流瓶做成一次性、密闭、环氧乙烷灭菌的一整套装置, 外加床头引流瓶固定架,为临床使用带来了便利,增加了脑室体外引流的无菌性和安全性,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春兰;郝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勒雪氏病是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一类[1],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在新生儿期发病极为少见,主要以内脏和皮肤、肺和骨骼等多脏器浸润为主,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我院2003年4月收治1例勒雪氏综合征(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患儿,经过9 d的抢救治疗,后需上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未得到家属的同意,抢救无效死亡,从中我们得到了一些经验及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少燕;卢燕君;陈凯平;郑映芝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但在人体癌肿中却相对少见,不足1%.它具有广泛的恶性病谱,并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预后不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后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它常可累及腺外组织,发生远处转移,发生颅骨转移者则较少见.但应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如将原发灶与转移灶一并彻底切除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本院在近20年中收治25例甲状腺癌骨转移病例,其中有3例为颅骨转移,均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缪建平;祝鸣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为深化护理改革,探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模式,我科护理人员全方位实施对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手术配合让手术医生100%满意.2003年5~12月,对50例骨科手术病人在全麻下行俯卧位的安置方法采用2种方式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文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