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新生儿勒雪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护理

张少燕;卢燕君;陈凯平;郑映芝

关键词:新生儿, 多脏器功能损害, 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罕细胞, 婴幼儿时期, 经验及体会, 抢救治疗, 勒雪氏病, 辅助呼吸, 呼吸机, 病死率, 死亡, 皮肤, 内脏, 浸润, 家属, 患儿, 骨骼, 发病
摘要:勒雪氏病是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一类[1],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在新生儿期发病极为少见,主要以内脏和皮肤、肺和骨骼等多脏器浸润为主,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我院2003年4月收治1例勒雪氏综合征(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患儿,经过9 d的抢救治疗,后需上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未得到家属的同意,抢救无效死亡,从中我们得到了一些经验及体会,现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9例

    1998年1月~2002年10月,我院共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 000例,其中术后并发精神障碍2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永芳;聂海英;李岩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腰椎穿刺束缚带的研制及应用

    我们根据临床工作需要研制了腰椎穿刺束缚带,并经过临床试验,证明了它可以确保腰椎穿刺的顺利完成,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鸿雁;李洁;金海珍;杜小红;刘爱斌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给氧方式对患者血气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给氧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气的影响,以选择佳的气管切开给氧方式,提高氧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5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式,于气管切开后给氧.在气管套管口覆盖双层盐水湿纱布,6 h后测定血气分析变化,然后改用自制气管切开罩给氧6 h,再次测定其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2组比较显示其血气分析,在酸碱代谢平衡(χ2值=7.778,P值=0.020 )、氧分压(t值=-5.651,P值=0.000)及碱剩余(t值=-3.408,P值=0.003)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同时在二氧化碳分压(t值=-2.584,P值=0.017)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气管切开后,气管切开罩能有效改善肺的通气功能,提高氧含量,维持机体酸碱平衡,预防和治疗呼吸性碱中毒和呼碱代酸中毒,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作者:黄燕萍;曹文峰;雷鹏;韩莉;王玉珍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翻身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何时开始取随意卧位对促进乳汁分泌、肛门排气、提高产妇舒适度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4年2月本院12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入院号为单号者60例产妇为观察组,在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房头垫枕头平卧后早期采取随意卧位,即侧卧、平卧、左右半侧卧位、低半卧位,术后产妇意愿选择.同时以入院号为双号者60例产妇为对照组,常规术后去枕平卧6~8 h后随意体位.观察2组产妇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随意卧位使产妇更舒适,肠蠕动恢复更快,乳汁分泌更早.

    作者:陈凌莹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举证责任倒置实施后护士职业紧张的调查研究

    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实施,使护士的职业紧张因素增加,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为了探讨该制度对护士职业紧张的影响和应对措施,2002年3月~2003年6月,我们对四川省和重庆市12所医院的护士进行了职业紧张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龙霖;王永玲;胡定伟;吴玉琼;李泉清;李健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精神科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的内容及方法

    现将我院精神科新毕业护士上岗前的培训内容及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燕妮;郑爱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钛金属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护理32例

    因肿瘤、外伤或炎症病变切除后致下颌骨骨质不同程度缺损,而钛是金属中已知组织相容性好、重量轻、耐腐蚀的金属材料[1],已成为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首选人工材料,成功率高达73%~93%[2].1998年7月~2001年7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以钛金属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庄爱琴;南福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护理16例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以及各种器械的开发应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正在逐步开展.2002年5月~2003年9月,我科成功应用腹腔镜完成低位直肠癌腹会阴根治术1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邵礼仙;金璐;郑春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实用型多功能架的研制及应用

    2003年,我院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一物多用,能取代现有输液架的可调式、可储藏、可与医用床连为一体的多功能架,有利于多种治疗操作集中进行,省时、省力,达到治疗、护理的佳效果,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已获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林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下颌骨外旋口咽部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护理10例

    目的探讨口咽部恶性肿瘤切除患者的佳护理程序.方法回顾分析1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并不断进行改进.结果 1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做好病情观察和口腔护理,细致观察皮瓣生长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饮食护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肖健香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甲状腺癌并发颅骨转移的护理3例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但在人体癌肿中却相对少见,不足1%.它具有广泛的恶性病谱,并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预后不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后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它常可累及腺外组织,发生远处转移,发生颅骨转移者则较少见.但应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如将原发灶与转移灶一并彻底切除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本院在近20年中收治25例甲状腺癌骨转移病例,其中有3例为颅骨转移,均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缪建平;祝鸣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门诊输液病人的查对管理

    门诊输液是门诊病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门诊输液病人密度大,时间紧,工作忙闲不均,难以做到计划安排,给查对带来一定的困难,是差错的多发场所.我院就门诊输液病人的查对加强了管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黎小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系统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早期干预及社区随访指导能增添患者的康复信心,降低社会功能残疾,对预防复发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1].因此,目前各大精神病医院均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早期干预手段,并取得了较好效果[2,3].我院自2001年开始实施院内康复和院外随访指导相结合的系统早期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青;陈冬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静脉穿刺针拔出速度的临床研究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解决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1~4],目前静脉穿刺拔针仍以快速拔出为通行[5], 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快速拔针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为减轻静脉穿刺针快速拔出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拔针,我们试用缓慢拔针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吉爱平;郜晓红;武国涛;梁文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1例新生儿勒雪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护理

    勒雪氏病是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一类[1],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在新生儿期发病极为少见,主要以内脏和皮肤、肺和骨骼等多脏器浸润为主,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我院2003年4月收治1例勒雪氏综合征(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患儿,经过9 d的抢救治疗,后需上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未得到家属的同意,抢救无效死亡,从中我们得到了一些经验及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少燕;卢燕君;陈凯平;郑映芝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全麻俯卧位2种操作方法效能的比较

    为深化护理改革,探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模式,我科护理人员全方位实施对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手术配合让手术医生100%满意.2003年5~12月,对50例骨科手术病人在全麻下行俯卧位的安置方法采用2种方式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文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静脉输液加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以往护士在进行加压静脉输液时,常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空气后,向输液瓶内注入,同时夹紧输液器通气管道使瓶内压力增高而达到快速输液的目的.其缺点是操作复杂,反复注入空气容易造成液体外流和微粒污染.为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液体外流和微粒污染,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我们于1999年6月设计了静脉输液加压装置,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娟;谭新玲;包新华;王雪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弹性排班与人力资源在中心ICU中的应用

    我院护理部从2001年起对ICU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经过3年实践,得到较好评价,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力群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单肺移植动物实验的手术配合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惟一有效方法[1],适用于双侧肺部均有严重病变、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内外科措施无法进一步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为确保人体肺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先期动物实验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是非常必要的.2003年4~9月,我院成功地进行了18次单肺移植动物实验,现将手术配合的有关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媛;陈素兰;李渭军;卫艳娥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床单制作革新及临床应用效果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传统铺床法存在一定弊端,为缩短铺床时间,节省护士体力,并随时保持床单平整、紧绷,我们将床单制作进行了革新,并且与传统床单的铺床效果进行比较,提示新床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先进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晓敏;朱云霞;万敏雀;段艳侠;李谧宁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