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弹性排班与人力资源在中心ICU中的应用

王力群

关键词:弹性排班, 人力资源, 中心, 排班制度, 护理部, 实践, 评价
摘要:我院护理部从2001年起对ICU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经过3年实践,得到较好评价,现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早期干预及社区随访指导能增添患者的康复信心,降低社会功能残疾,对预防复发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1].因此,目前各大精神病医院均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早期干预手段,并取得了较好效果[2,3].我院自2001年开始实施院内康复和院外随访指导相结合的系统早期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青;陈冬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无菌塑料粘贴膜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肾脏及腰椎手术常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穿刺部位往往用3 cm2大小的4层小纱布覆盖后再用一次性纸制胶带固定.由于麻醉穿刺部位大都在手术消毒范围内,术前消毒手术区皮肤时,往往会把小纱布及胶带浸湿,易造成硬膜外导管脱出,导致麻醉失败.由于其体位常为侧卧及俯卧,给麻醉医师工作造成被动.为此,1990年1月~1997年1月我科在硬膜外麻醉中使用了无菌塑料粘贴膜,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荣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巧除胶布印迹

    2004年3月以来,我们尝试使用石蜡油为患者清理胶布印86人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操作方法:将石蜡油涂抹在残留胶布印迹的皮肤上,保留约20 s,再用纱布或棉球轻轻将胶布印迹擦拭掉.

    作者:孙婷婷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甲状腺癌并发颅骨转移的护理3例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但在人体癌肿中却相对少见,不足1%.它具有广泛的恶性病谱,并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预后不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后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它常可累及腺外组织,发生远处转移,发生颅骨转移者则较少见.但应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如将原发灶与转移灶一并彻底切除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本院在近20年中收治25例甲状腺癌骨转移病例,其中有3例为颅骨转移,均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缪建平;祝鸣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10例4胎妊娠围产期管理及妊娠结局分析

    近年来,由于辅助生育技术及促排卵药物的临床应用,4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虽然有许多4胎妊娠经妊娠早期或中期减胎而变为双胎或单胎,但晚期4胎妊娠仍时有发生.4胎妊娠母体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1].1990年6月~2003年10月,我科通过对10例4胎妊娠孕妇的综合管理,减少或减轻了孕产妇的并发症,明显延长了孕周,显著改善了围产儿的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燕霞;高文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安瓿折断器的制作

    护理人员医疗职业伤害问题倍受护理人员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姜华等调查显示,玻璃伤与针刺伤占医疗锐器损伤种类的前2位,分别为54.5%和39.6%.不同级别医院玻璃伤的发生没有显著差异[1].医务人员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自2002年5月我院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安瓿折断器以来,在预防玻璃伤方面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玲;王顺英;杨隽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单肺移植动物实验的手术配合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惟一有效方法[1],适用于双侧肺部均有严重病变、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内外科措施无法进一步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为确保人体肺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先期动物实验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是非常必要的.2003年4~9月,我院成功地进行了18次单肺移植动物实验,现将手术配合的有关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媛;陈素兰;李渭军;卫艳娥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静脉输液加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以往护士在进行加压静脉输液时,常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空气后,向输液瓶内注入,同时夹紧输液器通气管道使瓶内压力增高而达到快速输液的目的.其缺点是操作复杂,反复注入空气容易造成液体外流和微粒污染.为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液体外流和微粒污染,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我们于1999年6月设计了静脉输液加压装置,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娟;谭新玲;包新华;王雪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介绍一种心血管药物用药剂量快速换算盘

    微量泵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护士的准确用药提供了方便.微量泵注药速率的单位是ml/h,而临床特殊药物医嘱剂量的单位是μg/kg体重*min、μg/min或mg/min.如何将二者统一起来呢?笔者结合临床心血管内、外科用药情况,总结出盐酸多巴胺、盐酸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鲁南欣康、硝普钠、利多卡因、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规范配制的剂量与微量泵的速率关系,设计成换算盘,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丰;曾桂英;史秀卿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人工肝持续血液滤过在肝移植术中应用的护理15例

    目前,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已用于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暂时取代严重病变的肝脏,使部分患者过度至肝脏再生而康复或为肝移植赢得时间[1].2002年12月~2004年3月,我院分别为15例肝衰竭患者成功地进行了肝移植术,因患者病情较重,其术中辅助应用了人工肝持续血液滤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俞守霞;谢海英;叶丽明;江艺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护理部对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做法与体会

    我院护理部为保证对患者护理过程和病情转归记录具有科学、简明、真实、客观性,结合<规范>要求,自2003年7月,对一般患者、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重新制订后应用于临床并逐步完善,使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基本符合<规范>的总体要求,现将我院护理部对<规范>落实的具体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美福;齐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脑室体外引流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脑室体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为快速抢救颅内压增高病人而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以往所用的引流管及引流瓶为护士自行制作高压消毒后备用,消毒有效期短,引流瓶不宜固定,易倾倒污染,使用不便[1].本装置在原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将引流管、连接管、引流瓶做成一次性、密闭、环氧乙烷灭菌的一整套装置, 外加床头引流瓶固定架,为临床使用带来了便利,增加了脑室体外引流的无菌性和安全性,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春兰;郝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手术平卧位膝部固定带的改进

    在临床手术中,固定病人平卧体位时,常用长方形的布或皮革制成固定带,固定带拉得太松,病人烦躁时,小腿和脚易从固定带下挣脱出来,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拉得太紧,病人下肢处于过伸状态,长时间后,病人会感下肢僵直、酸痛,因此,我们将固定带做以下改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建红;秦二英;陈志兰;张敏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骨肉瘤的护理9例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ve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无创性局部高温治疗肿瘤的新技术.随着HIFU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研究的完善,对一些肿瘤治疗是确切有效的,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同样至关重要,2002年10月~2003年2月,我院对9例患者实施HIFU,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雪梅;张菁;李全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实用型多功能架的研制及应用

    2003年,我院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一物多用,能取代现有输液架的可调式、可储藏、可与医用床连为一体的多功能架,有利于多种治疗操作集中进行,省时、省力,达到治疗、护理的佳效果,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已获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林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1例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

    运用肝胰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较少见,在亚洲国家尚未见报道.我院于2003年9月4日成功地为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了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手术,人/移植物存活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总结如下.

    作者:叶桂荣;杨晓燕;姚琳;赵代红;张玉兰;胡婉珍;白玲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静脉穿刺针拔出速度的临床研究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解决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1~4],目前静脉穿刺拔针仍以快速拔出为通行[5], 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快速拔针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为减轻静脉穿刺针快速拔出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拔针,我们试用缓慢拔针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吉爱平;郜晓红;武国涛;梁文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弹性排班与人力资源在中心ICU中的应用

    我院护理部从2001年起对ICU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经过3年实践,得到较好评价,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力群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吸氧自动计时器的临床应用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生命的重要器官,如心、脑缺氧则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缺氧、血氧含量不足时,必须给予氧气吸入.目前在临床上对吸氧的收费多数是以时间来计算的.由于没有一个准确的计时装置,常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吸氧自动计时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艳;姜玉芝;马福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全麻俯卧位2种操作方法效能的比较

    为深化护理改革,探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模式,我科护理人员全方位实施对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手术配合让手术医生100%满意.2003年5~12月,对50例骨科手术病人在全麻下行俯卧位的安置方法采用2种方式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文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