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穿刺束缚带的研制及应用

赵鸿雁;李洁;金海珍;杜小红;刘爱斌

关键词:腰椎穿刺, 束缚, 临床试验, 临床工作, 证明
摘要:我们根据临床工作需要研制了腰椎穿刺束缚带,并经过临床试验,证明了它可以确保腰椎穿刺的顺利完成,现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安瓿折断器的制作

    护理人员医疗职业伤害问题倍受护理人员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姜华等调查显示,玻璃伤与针刺伤占医疗锐器损伤种类的前2位,分别为54.5%和39.6%.不同级别医院玻璃伤的发生没有显著差异[1].医务人员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自2002年5月我院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安瓿折断器以来,在预防玻璃伤方面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玲;王顺英;杨隽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甲状腺癌并发颅骨转移的护理3例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但在人体癌肿中却相对少见,不足1%.它具有广泛的恶性病谱,并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预后不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后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它常可累及腺外组织,发生远处转移,发生颅骨转移者则较少见.但应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如将原发灶与转移灶一并彻底切除仍可获得较长期生存.本院在近20年中收治25例甲状腺癌骨转移病例,其中有3例为颅骨转移,均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缪建平;祝鸣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吸氧自动计时器的临床应用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生命的重要器官,如心、脑缺氧则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缺氧、血氧含量不足时,必须给予氧气吸入.目前在临床上对吸氧的收费多数是以时间来计算的.由于没有一个准确的计时装置,常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吸氧自动计时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艳;姜玉芝;马福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实用型多功能架的研制及应用

    2003年,我院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一物多用,能取代现有输液架的可调式、可储藏、可与医用床连为一体的多功能架,有利于多种治疗操作集中进行,省时、省力,达到治疗、护理的佳效果,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已获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林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方案中,急诊直接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具备心脏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接诊病人90 min内首选的治疗方案.其再梗死率、卒中发生率比溶栓治疗明显减少,尤其对溶栓有禁忌者,在直接PCI中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释放后的再灌注损伤[1]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需严密的监护护理.准备相关的急救护理预案及对策,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才能完成急救介入任务.

    作者:曲丽敏;冯文兰;崔雅铃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单肺移植动物实验的手术配合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惟一有效方法[1],适用于双侧肺部均有严重病变、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内外科措施无法进一步治疗的终末期肺病患者.为确保人体肺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先期动物实验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是非常必要的.2003年4~9月,我院成功地进行了18次单肺移植动物实验,现将手术配合的有关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媛;陈素兰;李渭军;卫艳娥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腕部内窥镜诊治的护理8例

    随着小口径内窥镜的研制和镜下关节手术技术的成熟,腕关节镜目前正广泛的应用于桡腕关节和腕中关节及腕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002年9月~2003年6月我院腕关节镜下治疗腕部疾病8例,我们对其实施良好的术前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饶世鸣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钛金属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护理32例

    因肿瘤、外伤或炎症病变切除后致下颌骨骨质不同程度缺损,而钛是金属中已知组织相容性好、重量轻、耐腐蚀的金属材料[1],已成为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首选人工材料,成功率高达73%~93%[2].1998年7月~2001年7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以钛金属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庄爱琴;南福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1例新生儿勒雪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护理

    勒雪氏病是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一类[1],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在新生儿期发病极为少见,主要以内脏和皮肤、肺和骨骼等多脏器浸润为主,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我院2003年4月收治1例勒雪氏综合征(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患儿,经过9 d的抢救治疗,后需上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未得到家属的同意,抢救无效死亡,从中我们得到了一些经验及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少燕;卢燕君;陈凯平;郑映芝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骨肉瘤的护理9例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ve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无创性局部高温治疗肿瘤的新技术.随着HIFU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研究的完善,对一些肿瘤治疗是确切有效的,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同样至关重要,2002年10月~2003年2月,我院对9例患者实施HIFU,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雪梅;张菁;李全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手术平卧位膝部固定带的改进

    在临床手术中,固定病人平卧体位时,常用长方形的布或皮革制成固定带,固定带拉得太松,病人烦躁时,小腿和脚易从固定带下挣脱出来,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拉得太紧,病人下肢处于过伸状态,长时间后,病人会感下肢僵直、酸痛,因此,我们将固定带做以下改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建红;秦二英;陈志兰;张敏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精神科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的内容及方法

    现将我院精神科新毕业护士上岗前的培训内容及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燕妮;郑爱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新护士长在ICU轮流锻炼的体会

    我院于2003年1月起实行新护士长在ICU轮流锻炼的尝试,实现了护理部的预期目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静脉穿刺针拔出速度的临床研究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解决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1~4],目前静脉穿刺拔针仍以快速拔出为通行[5], 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快速拔针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为减轻静脉穿刺针快速拔出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拔针,我们试用缓慢拔针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吉爱平;郜晓红;武国涛;梁文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PDCA循环管理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临床观察

    为全面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我们将1998年2月~2003年4月41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PDCA组,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振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弹性排班与人力资源在中心ICU中的应用

    我院护理部从2001年起对ICU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经过3年实践,得到较好评价,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力群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全麻俯卧位2种操作方法效能的比较

    为深化护理改革,探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模式,我科护理人员全方位实施对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手术配合让手术医生100%满意.2003年5~12月,对50例骨科手术病人在全麻下行俯卧位的安置方法采用2种方式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文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简易层流柜在配制化疗药物时对护士的防护作用

    化疗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大多数化疗药物为细胞毒剂,对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均有抑制作用.有报道,大多数化疗药物具有致畸、致癌、诱变及刺激性等毒副反应[1],不但使化疗病人出现毒性反应,而且护士在操作中反复接触,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吞食等途径受到污染[2].本次调查旨在观察自制简易层流柜对护理人员在配制化疗药物时的防护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应海珍;杨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鼻腔位置对提高置胃管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对100例胃肠手术病人采用探测鼻腔位置置胃管,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敏;周慧洁;舒少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护理16例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以及各种器械的开发应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正在逐步开展.2002年5月~2003年9月,我科成功应用腹腔镜完成低位直肠癌腹会阴根治术1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邵礼仙;金璐;郑春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