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世鸣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给氧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气的影响,以选择佳的气管切开给氧方式,提高氧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5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式,于气管切开后给氧.在气管套管口覆盖双层盐水湿纱布,6 h后测定血气分析变化,然后改用自制气管切开罩给氧6 h,再次测定其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2组比较显示其血气分析,在酸碱代谢平衡(χ2值=7.778,P值=0.020 )、氧分压(t值=-5.651,P值=0.000)及碱剩余(t值=-3.408,P值=0.003)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同时在二氧化碳分压(t值=-2.584,P值=0.017)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气管切开后,气管切开罩能有效改善肺的通气功能,提高氧含量,维持机体酸碱平衡,预防和治疗呼吸性碱中毒和呼碱代酸中毒,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作者:黄燕萍;曹文峰;雷鹏;韩莉;王玉珍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前,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已用于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暂时取代严重病变的肝脏,使部分患者过度至肝脏再生而康复或为肝移植赢得时间[1].2002年12月~2004年3月,我院分别为15例肝衰竭患者成功地进行了肝移植术,因患者病情较重,其术中辅助应用了人工肝持续血液滤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俞守霞;谢海英;叶丽明;江艺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为深化护理改革,探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模式,我科护理人员全方位实施对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手术配合让手术医生100%满意.2003年5~12月,对50例骨科手术病人在全麻下行俯卧位的安置方法采用2种方式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文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在临床手术中,固定病人平卧体位时,常用长方形的布或皮革制成固定带,固定带拉得太松,病人烦躁时,小腿和脚易从固定带下挣脱出来,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拉得太紧,病人下肢处于过伸状态,长时间后,病人会感下肢僵直、酸痛,因此,我们将固定带做以下改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建红;秦二英;陈志兰;张敏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门诊输液是门诊病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门诊输液病人密度大,时间紧,工作忙闲不均,难以做到计划安排,给查对带来一定的困难,是差错的多发场所.我院就门诊输液病人的查对加强了管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黎小云 刊期: 2004年第15期
运用肝胰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较少见,在亚洲国家尚未见报道.我院于2003年9月4日成功地为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了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手术,人/移植物存活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总结如下.
作者:叶桂荣;杨晓燕;姚琳;赵代红;张玉兰;胡婉珍;白玲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TH)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基础上,由于甲状旁腺受到持久性刺激,过度甲状旁腺增生转变成能自主分泌甲状旁腺素(PTH)的腺瘤,常导致肾性骨病和异位钙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表现为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需手术切除甲状旁腺.2002年以来,我院共施行了4例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由于长期透析患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护理亦有其特点,现总结如下.
作者:梅晓蓉;王绿萍;邱雪慧 刊期: 2004年第15期
ICU危重患者入院后,为了快速序贯进行各项监测、医疗、护理操作,常需要脱掉患者上衣,甚至剪开患者衣袖,使患者上半身尤其是肩部长时间裸露,易受凉.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自2003年1月以来,经临床实践制作了披肩上衣,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赞扬与认可.
作者:侯俭;张荣泽;尹艳玲;马艳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对100例胃肠手术病人采用探测鼻腔位置置胃管,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敏;周慧洁;舒少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口咽部恶性肿瘤切除患者的佳护理程序.方法回顾分析1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并不断进行改进.结果 1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做好病情观察和口腔护理,细致观察皮瓣生长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饮食护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肖健香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现将我院精神科新毕业护士上岗前的培训内容及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燕妮;郑爱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1997~2002年,我院采用带主干血管段的胎儿睾丸移植术,为9例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施行了胎儿睾丸移植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高质量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田青;匡远凤;姚利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留置尿管是全麻手术前的常规准备之一,目的是解决手术中、手术后患者不能自解小便的问题.临床上为了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焦虑程度及留置尿管带来的不适,从人文角度考虑,大都采取在进手术室麻醉后留置尿管.然而,我们在近1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回病房后尿路刺激症状明显,有些患者因无法忍受只好即刻拔出尿管,有些患者还需再次导尿.为此,我们对2003年7~12月100例全麻留置尿管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芬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我们根据临床工作需要研制了腰椎穿刺束缚带,并经过临床试验,证明了它可以确保腰椎穿刺的顺利完成,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鸿雁;李洁;金海珍;杜小红;刘爱斌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焦丽;崔朝勃;高秀玲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方案中,急诊直接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具备心脏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接诊病人90 min内首选的治疗方案.其再梗死率、卒中发生率比溶栓治疗明显减少,尤其对溶栓有禁忌者,在直接PCI中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释放后的再灌注损伤[1]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需严密的监护护理.准备相关的急救护理预案及对策,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才能完成急救介入任务.
作者:曲丽敏;冯文兰;崔雅铃 刊期: 2004年第15期
2003年,我院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一物多用,能取代现有输液架的可调式、可储藏、可与医用床连为一体的多功能架,有利于多种治疗操作集中进行,省时、省力,达到治疗、护理的佳效果,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已获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林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以往护士在进行加压静脉输液时,常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空气后,向输液瓶内注入,同时夹紧输液器通气管道使瓶内压力增高而达到快速输液的目的.其缺点是操作复杂,反复注入空气容易造成液体外流和微粒污染.为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液体外流和微粒污染,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我们于1999年6月设计了静脉输液加压装置,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娟;谭新玲;包新华;王雪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扩张型心肌病为原发性心肌病中为常见的类型,其主要特征为左/右心室或双心室心腔扩大和收缩功能损害,产生心力衰竭,80%~90%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有各种心律失常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是本病患者常见猝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等[1,2],但长期药物治疗,面临较重的经济负担和依从性等问题.近,国外有人作了自体骨髓干细胞(h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研究[3,4].我院借鉴国外的经验,对2003年6月~2004年1月1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实施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对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全身监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金金花;沈富玉;马金琦;张红英;虞雪琴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传统铺床法存在一定弊端,为缩短铺床时间,节省护士体力,并随时保持床单平整、紧绷,我们将床单制作进行了革新,并且与传统床单的铺床效果进行比较,提示新床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先进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晓敏;朱云霞;万敏雀;段艳侠;李谧宁 刊期: 200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