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英;汪四花;张丹群
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和(或)排出干硬粪质[1].它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还是诱发直肠癌、结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临床上常采用的护理措施为开塞露肛注和大量不保留灌肠,二者效果欠理想.为提高其疗效,减轻病人痛苦,我科自2000年以来尝试使用改良开塞露肛注治疗便秘,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蓉梅;冯先琼;杨蓉;罗珊霞;陈静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精神药物所致药源性肺水肿是指服用精神药物引起的肺血管外液体量过度增多而造成气体交换面积减少,肺换气量下降,使病人缺氧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1].有关精神药物引起的肺水肿护理的报道较少,为了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对策,作者对本院2001年5月~2003年5月住院患者中发生药源性肺水肿的28例及所用精神药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燕;田素英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渐成常识,精神病人住院后,由于病情发作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出现自杀、伤人、猝死等意外事件,因而可引发精神病院与住院病人的法律纠纷,国内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患关系,同时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思索[1].护理纠纷的发生给医院及当事人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深入探讨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对于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熊应菊;熊启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冠心病介入诊治术主要有经股动脉和桡动脉2种穿刺途径.经股动脉穿刺主要缺陷是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高,需砂袋压迫和术侧下肢制动较长时间,带给患者诸多不适和不便[1,2].经桡动脉途径虽可减少上述问题,但需桡动脉条件较好者才能采用,不适宜情况较多[3].为此,2003年7月,我院开展了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时置入Angio-seal封堵器技术,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庚;郭秀琴;德爱军;刘艳丽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的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90年代后期在我国开始使用.近年来,很多医院已陆续应用于经周围静脉输液困难的病人.其技术特点是用高生物相容性的、很细的导管由肘前静脉插入至上腔静脉[1].PICC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无严重并发症等诸多优点,其作用可替代中心静脉而无中心静脉置管的诸多并发症.本文就PICC的适应证、操作方法、置管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综述如下.
作者:黄红健;彭南海;柏屏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既达到吸净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又不引起病情变化较为理想的有效吸痰效果,现将2000年7月~2003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A、B 2组(在吸痰时间、压力、吸痰管大小、湿化液及其滴速均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采用使病人轻度咳嗽、剧烈咳嗽的方法进行吸痰,对血压(IBP)、动脉血气、痰量、听诊肺部情况变化进行对照观察.
作者:林伟芬;韦柳青;李丽菊;石萍;韦春开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肿缺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肿术后缺损的病人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采取合适的体位,严密观察移植皮瓣的情况以尽早发现血管危象,做好呼吸道、口腔及饮食护理.结果本组11例移植皮瓣全部成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对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肿缺损的病人采取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谭雁红;朱宝丝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氧气吸入疗法(以下简称氧疗)是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医疗护理技术之一,任何原因引起的人体组织缺氧均需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症状.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各项医疗记录资料均被要求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予以保存,氧疗作为急救和治疗的主要措施,尤其应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病人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自我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规范医疗收费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氧疗记录卡,既可以记录病人的用氧和护士的巡视情况,又可以快速查明输氧费用,现将设计与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樊俭;王裕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手术结束后的初几小时内较易出现麻醉并发症.尤其是婴幼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的耐受性及药物的分布、降解都与成人有很大的差距.共收治0~3岁婴幼儿唇裂、腭裂121例,均在静脉全麻下行唇裂、腭裂修复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岚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由于主动脉瘤内膜断裂,血液流入管壁夹层,容易造成大血管的破裂而死亡.依据其病变范围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分为Ⅲ型[1],其中Ⅰ型因侵及主动脉升、弓、降部,需行Bentall加全弓置换术,以人工血管取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由于手术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极高.本院于2003年下半年为2例患者成功施行了主动脉全弓置换加Bentall术,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金梅;刘新宇;石秀杰;王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长期卧床病人或由于疾病的限制不能或禁止翻身的病人,其基础生活护理一直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简易床架(见图1),将其应用于此类病人,通过近3年的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金英花;朱文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经口腔明视气管内插管术是临床危重病人常用的抢救手段之一,其插管应用的气管导管与牙垫之间的固定,尤为重要.如何保证安全有效的气道畅通,不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将插管拔除或插管脱落,包括医疗操作脱管),经过对2001年10月~2004年2月收治的120例经口腔气管内插管的病人随机抽样,对其中的60例改进了固定方法,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修红;宋文;郭鹏菊;薛丽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如何客观公正、妥善合理地处理好患者投诉,缓解护患矛盾,一直是护理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在处理护理投诉过程中,我院护理部严把受理接待、查实整改、信息反馈、事前预防4个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随着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飞速发展,眼科手术已经经历了从传统手术到显微手术的飞跃,显微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特点.现代护理学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护理新理念,为了减少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术后不适,提高病人术后的活动便利,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术后需双眼加压的包扎方法,对100例单眼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用不同的包扎方法做了跟踪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烨红;吴祎玮;黄茵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心肌顿抑是一种可逆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指再灌注心肌恢复血流后,其机械功能障碍却需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心肌顿抑具有可逆性.我科发生1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出现急性左心衰、血压不升,考虑为心肌顿抑,经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包淑媚;金小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现代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远远超过了传统领域,如何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智慧和潜力,实现护理水平的大跨越,是一个摆在全体护理队伍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中医护理专家建设则是这一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爱莲;张秀英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可以了解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酸碱度及血氧饱和度(SaO2),可协助临床诊断,是重要的治疗、抢救依据.临床上常用的采血部位有桡动脉、肱动脉和股动脉.对不适于采上述部位动脉血的患者,我科首选足背动脉穿刺.2003年1月~2004年2月,我科共采血7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华;王慧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笔者于2000~2002年被派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手术室进修学习,收获颇多,现就常见的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并结合新加坡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加以简单介绍,以供借鉴.
作者:谷迪丹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静脉化疗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四大手段之一,2001年11月~2004年1月,我科对收治的34例恶性肿瘤行表阿霉素静脉化疗的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清雪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非接触眼压(NCT)是利用气体脉冲力将恒定的面积3~6 mm直径压平,由光电压压平检测系统测定压平此面积所需的时间,经计标计调节,汇总各系统的反应,并处理数据得出眼压值.该仪器自动程度高,不与角膜直接接触,可避免角膜擦伤、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而且操作简便、省时,因此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刚开始操作时,因为焦距不易对准,常常浪费较多的时间,或操作失败,现将临床实践中总结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蒋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