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利萍;薛荣亮;娄百玉;石玉中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淡漠评定现状,探讨提高对情感淡漠评定一致性的方法.方法调查85例精神分裂症情感淡漠的出现率,并按不同病期、不同临床类型、不同性别分组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淡漠出现率为54.12%,多见于慢性期、单纯型、紧张型及男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情感淡漠多见,但临床有过高评定的倾向.
作者:李植荣;周青;黄玉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病人现状并与既往比较.方法:通过自拟调查表对住院病人一般情况及诊断情况进行调查,并与1978、1982、199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住院病人年龄大于40岁百分率较前有明显提高.无业和其它情况明显增高,特别是其它比率上升较快.离婚、丧偶比例逐年增大.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比率增多.结论:离婚患者精神障碍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加强对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的防治可以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褚庆文;宋峥咏;江开达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洪涝灾害后群体的心理应激、社会支持与心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1996 年山东菏泽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随机抽取受灾重的两个县乡镇进行调查,分为轻灾组 (A组)和重灾组(B组),设立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受灾情况和经历、生活事件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病史及灾后急性心血管病发病情况等.结果①受灾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A组和B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②受灾群体急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A组高于B组;③良好而有效的社会支持可降低急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急性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灾害事件是重要诱发因素之一.结论洪涝灾害与急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灾后尽早给予有效干预,对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新华;彭化生;陈海洋;孙翠云;朱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通过对市属三家综合医院5349例门诊病人时点调查发现, 患心身疾病的1138人,占门诊总数的21.28%.主要分布在皮肤料、内科,以干部患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认为对心身疾病的治疗应采取躯体和心理的综合治疗.
作者:燕殿学;刘浅荣;李红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探讨影响婚姻满意度的有关因素,用ENRICH量表对南京四所医院的241名职工及家属进行评定,发现婚姻满意度与过分理想化、解决冲突方式、性生活、夫妻交流和经济安排呈中度显著相关,而夫妻之间的角色分工、婚姻观念、业余兴趣爱好、对子女教育以及社会关系对婚姻满意度并无决定性的影响.
作者:陈震华;喻东山;彭昌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混合相极不典型,许多症状从表面上看相互矛盾,易被误诊.加深对混合相的认识,做好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可有效防止误诊.治疗上要多种药物配合,双相兼顾,找出病人适宜的治疗和巩固方案,效果显著.
作者:刘丰团;田海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于健康人的人格特征以及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选取住院哮喘患者68例,接受16PF问卷测试.结果男性哮喘患者与一般男性相比,在G因素的得分偏向高分一端,在A、E、L等因素的得分偏向低分一端;女性哮喘患者与一般女性相比,在Q4因素的得分偏向高分一端,在B、Q2得分偏向低分一端.在X3方面,男性哮喘患者得分高于均值,女性哮喘患者在X1方面得分高于均值,男、女患者在X4方面得分均低于均值.结论帮助患者克服心理上的弱点,进行人格特征的重建,以成熟的防御机制面对社会、人生
作者:曾伟杰;陈莉文;叶汉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神经症临床表现多样化,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多见,常常到综合医院非精神科诊治,必然影响神经症的诊断及治疗.本文对92例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陈振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研究观察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在氯丙嗪或氯氮平治疗前后第1、2、5 周末的血清催乳素(sPRL),及BPRS、SAPS、SANS评分,结果发现,病人组与对照组sPRL无差异,氯丙嗪引起sPRL显著升高,氯氮平则不影响;sPRL基础值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其基础值及治疗前后的变化不能预测临床疗效;氯丙嗪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阳性症状疗效均好,但长期治疗时氯丙嗪的阴性症状有加重趋势.
作者:吴玉琴;杨玲玲;李秋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脑梗塞是老年期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除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引起感觉障碍、失语、失明、智力损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功能缺损,还常常影响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使患者精神活动异常,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情绪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对脑梗塞患者进行了焦虑、抑郁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杨佩玲;陈田孜;孙中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丁螺环酮(Buspipone)是一种新颖的抗焦虑药,不具有苯二氮艹卓类(BDZ)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如镇静、运动和认知功能损害和产生躯体依赖、戒断综合征等不良反应[1].本文临床观察各种焦虑症42例,报告如下.
作者:叶春生;赵云;严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精神病人HBV感染现状.方法对179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病人进行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H),对标本进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检测.结果精神病人(首次住院)HBV的感染率为5.3%,年龄分布有显著差异.结论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减轻精神病人及家属的顾虑,促使其及早就医,以减少HBV的感染机会.
作者:李艳红;张存良;师凤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对在我院住院的92例抑郁症病人进行随访调查对比,结果表明,老年组和成年组抑郁症在住院率、家族史及HAMD平均总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但在诱因、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上、临床症状、预后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所以,对老年组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更应注意.
作者:于丽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中小学生学习障碍者的家庭环境、教育、父母文化、临床特点及短期治疗效果,探讨防治办法.结果父母关系紧张或离婚的27.42%,父母教育子女态度不一致的38.71%,父母中小学文化占74.19%,79.03%的儿童有心理问题,不良学习行为以注意力不集中(72.58%)为多;35例接受短期心理和药物治疗,40.0%疗后学习成绩均分提高20%以上.结论改善家庭环境和父母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父母文化水平,及早防治儿童的心理问题,学校老师应加强素质教育,认真开展心理和药物治疗,进行综合干预有利于防治学习障碍.
作者:王文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和对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HAMA和HA MD评定患者的心理障碍.结果心理障碍发生率为61.74%,焦虑和抑郁症状共存者为34.78%,仅有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27.83%,差异无显著性.心理障碍的发生与性别、心理应激、病程长短及并发症的存在有关,并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心理咨询和心理康复治疗.
作者:石晓燕;许良碧;邱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酒依赖的形成原因.方法对27例酒依赖者(研究组)和27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MMPI调查比较.结果研究组人格偏离等分量表分数明显增高,剖析图为4.7.1图型,而对照组则呈常态分布.结论酒依赖者具有较明显的人格特征方面的异常.
作者:秦龙圣;沈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特点.方法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临床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老年期精神障碍以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AD及神经症较多见.生活事件与老年期精神障碍关系密切,发生率高达33.33%,常见的首发症状有失眠、记忆力减退、多疑等.结论加强老年精神卫生的研究对提高老年人精神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方煜;吴明飞;万承龙;武慎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解癌症患者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采用SCL-90、EPQ 测查120例,并以1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癌症病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分,较正常人显著增高,EPQ神经质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作者:唐振坤;陈德彩;杨永信;王志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性质.方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液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存在高粘血症,推测可能与病因有关.
作者:缪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解慢性肝炎患者的情绪障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84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4.3%患者存有轻至中度抑郁情绪,有60%患者存在肯定的焦虑情绪,表明慢性肝炎患者存有明显的情绪障碍.精神卫生工作者应提供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 ,必要时使用合理的抗焦虑、抗抑郁剂.
作者:赵相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