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通液术前药液加温探讨

沈珍民

关键词:输卵管通液, 输卵管, 痉挛
摘要:输卵管不通是造成不孕的常见的原因.输卵管通液术不仅可初步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而且对输卵管内腔有轻度粘连或部分阻塞,起到治疗作用,以恢复输卵管通畅.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防止受冷刺激所致的输卵管痉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精神病人泌尿系统感染的分析及护理

    医院内感染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泌尿系统感染率的高低反映了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如何大限度地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我院精神科住院病人泌尿系统感染情况作初步分析如下.

    作者:毛月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感染性结膜炎的感染因素分析

    感染性结膜炎是新生儿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文献报道约有40%的婴儿感染上此病[1].为了采取更好的防治措施,我们对34例重度患儿做了眼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分析感染因素.并根据感染因素制定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发病率由原来的35.1%降至16.2%,而且无重症发病患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孟彦;王司娥;赵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发展高职护理双语教学

    随着WTO的加入,我们既要看到护理教育面临挑战和冲击,也不可忽视其机遇所在.这就给我们的护理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要求.现就新形势发展高职护理双语教学提出一些想法,以供各界同仁共同探讨.

    作者:李伟;商磊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护理见闻

    受香港关怀行动执委会的邀请,赴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骨外科康复技术培训学习近1个月,感受深的是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的护士敬业精神很强,护士对病人的护理非常细心、精心、耐心,有着很强的责任心和爱心,她们以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工作态度,为病人创造了安静、整洁、温馨、方便、安全的住院环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应兰;熊华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生法律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为了解护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通过调查结果提出有效的培养对策,对中专4年制4年级护生及3年级护生各1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杭州护士学校4年制4年级临床实习中期护生和3年级在校学生各100人.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包括护生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情况.发出问卷200份,由护生无记名填写,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100%.

    作者:王华芬;沈晓如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无菌包有效期限的研究

    笔者1997年到香港特区部分医院参观学习,仔细观摩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特别是无菌物品的保存方法,受到很大的启发,因此,从1999年初开始,我们对无菌包有效期限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消毒供应室供应临床治疗护理用的胸穿包、腰穿包、缝合包、产包、气管切开包、导尿包、棉垫包、纱布包等所需用的物品,主要有止血钳、镊子、针头、注射器、刀柄、杯子、碗、孔巾等.把以上物品按常规清洁、烘干.备封口机1台、消毒的聚乙烯塑料以及检验科作细菌培养所需的一切设备.

    作者:韦瑞兰;赵小平;黄芳艳;罗秀壮;汤丽霞;韦秀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优化门诊就诊秩序重塑医院为民形象

    1 门诊就诊难1.1 门诊近40个专业科室,病人从挂号到完成就诊,少则数小时,多则二三天.就诊过程中,由于场所拥挤,病人的要求和咨询问题较多,使得候诊大厅的就诊秩序混乱.

    作者:刘瑞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前壁按压阻断脐出血在特殊脐带剪除中的应用1 558例

    新生儿脐部是易感染部位,近年我科对新生儿脐带进行2次剪脐法,大大地减少了脐部感染的发生,但是脐带本身的原因或脐带结扎不当等特殊脐带,按传统方法剪脐极易并发脐出血,或剪脐不彻底,造成潜在的脐部感染的危险.本科1年多来,对特殊脐带采用腹前壁按压下剪脐,配合50%三氯乙酸局部烧灼,减少脐出血和脐残留,进一步降低脐炎的发生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希秋;陈水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甲亢、肺栓塞、产后出血的护理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自诉3 a前患甲亢,经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现因妊娠36周,近2个月来出现心悸、气促,活动后加剧,夜间难以入眠.于2001年11月1日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8 ℃,P 104次/min,R 24次/min,Bp 128/90 mmHg,甲亢面容,多汗,胎心音正常.入院后给间断吸氧,高氧液及能量合剂静滴.11月2日下午5时30分,改变体位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发绀、三凹征明显,左肺下叶呼吸音消失,心率148次/min,R44次/min,Bp 45/30 mmHg,神志尚清,烦躁,左下肺野区疼痛,经内科会诊确诊为左下肺动脉栓塞,立即给高流量吸氧,镇静止痛,利尿,尿激酶溶栓治疗,晚9时,呼吸明显好转,三凹征消失,心率126次/min,R 26~28次/min,Bp 120/75~128/90 mmHg,胎心音消失.11月3日早8时,孕妇出现规律宫缩,2pm顺娩一男性死婴.产后阴道出血不止,血液不凝,病人出现心慌、气短、头晕、四肢无力,考虑为溶栓后引起的出血并发症.立即按摩子宫,止血药物联合应用,分次输血1 200 ml后,产妇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阴道血性恶露量少,产后第3天,转为浆液性恶露,病情平稳,表明此患者抢救成功.

    作者:丁风霞;张玲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临床的初步实践

    循证护理发生、发展在西方,我国护理界正在逐步认识与实践.我科护士于2001年4~12月在6项临床新疗法(肺组织瓣代气管行气管成形术、高渗液注射治疗下肢小隐静脉曲张、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经尿道前列腺剥脱术、一次性经肝动脉可植入性注射)系统化疗方法的改进,对术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如以胸外科肺组织瓣代气管行气管成形术病人的护理为例,由于该疗法是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后首次应用于临床,国内外尚无治疗与护理的经验报道.

    作者:宋敏;王鸿雁;王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他们不仅要具有完备的专业素质,更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有超前的意识观念,保护护理人员的生理、心理健康;作为护理人员本身要学会不断调整自身,使其达到并保持佳的身心健康状态.

    作者:曲梅;张春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烧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葡萄球菌性烧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绝大多数发生在新生儿,系属新生儿重症性疾病.国外报道即使合理使用抗生素,儿童死亡率3%,成人死亡率大于50%[1,2].该疾病较少见,有关临床护理国内外报道很少涉及.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预后与护理直接相关,护理质量要求较高,临床护理有一定的困难[3].本文将结合该病的临床特点讨论其相关的护理问题.

    作者:熊珍玉;冯贵碧;程红;李萍;刘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无合并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

    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于发病第5天已下床活动[1]. 而且有结果表明,这一方案并不增加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加快患者体力及心理状态的恢复,提高以后的生活质量[2]. 我国目前多数医院,主要是基层医院AMI患者仍卧床3~4周.本文介绍56例无主要合并症AMI患者于发病第4天下床活动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作者:范巧珍;邱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我国21世纪医疗体制改革与护理发展趋向

    1 医疗体制改革的原因1.1 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我国原有的医疗体制已不适应国家医疗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发展.以往,国家医疗体制建设的重点是在城市,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配偏重于城镇,而造成广大的农村地区医疗建设和供给薄弱,多数人不能享受正常的医疗待遇,城乡差别甚大.比如,医院等级的问题,三级医院如中央直属、省市级和一些教学医院,医疗设备先进,专业人员相对集中,有较好的医疗环境和完善的住院服务,因此吸引了大量病人;而小一些的一二级医院主要面向社区,由于医疗设施欠缺和专业人员较少,很难得到病人的信任,因而出现大医院病人拥挤不堪,住不进去,小医院空床的局面.这就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所造成的后果.

    作者:林菊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静脉推注药液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实验分析

    目的了解小容量静脉推注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污染情况,探讨控制的对策.方法用ZWF-4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检测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目.结果 3组未经过过滤的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 结论应重视小容量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静脉推注药液应该滤过,以提高静脉推注的安全性.

    作者:谢小华;李立新;郑碧霞;陶金成;吴建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患儿的护理50例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应用于儿童肾脏病的诊断已广泛开展[1],现将我院行肾穿刺活检术患儿的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2001年1~8月住院患儿病例共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3~15岁.其中单纯性血尿30例,紫癜性肾炎5例,难治性肾病3例(激素耐药1例,依赖2例),单纯性蛋白尿2例.所有患儿均予经皮肾活检术.

    作者:唐亚玫;孟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护理

    病人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程中常常体验许多痛苦和不适,本文根据对机械通气病人感受的调研结果[1],从增加病人舒适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护理建议.1 气管导管的舒适护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常常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适和痛苦.调研提示除有效地支撑呼吸回路外,要经常检查牙垫的位置是否得当.另外,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辅助呼吸反而感到呼吸费力的现象,如果有,要及时建议医生及早撤离呼吸机.对于长期辅助呼吸的病人,教会病人进行呼吸锻炼,树立信心,争取尽早撤机.

    作者:李学兰;刘化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呼吸机湿化器加水方法的改进

    1997年11月以来,我们改进了湿化器加水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用物瓶装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蒸馏水、无菌输液器( 末端外径与加水口内径相适,无头皮针)、网套、开瓶器、输液架.2 方法`采用常规输液法进行操作至排气结束.然后打开呼吸机湿化器加水口,把输液管末端插入此口,打开输液器调速夹,使蒸馏水流入湿化器至所需刻度,后关闭输液器调速夹.再次加水时,只需打开此夹.

    作者:张春燕;杨春玲;赵凤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是机械性辅助循环的方法之一,其作用为辅助功能衰竭的心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左心室功能[1].1998年10月~2001年8月,我院CCU病区在抢救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时使用了IABP辅助循环技术,由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上机,并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严格操作规程,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保证了抢救的成功.

    作者:蔡丽;鲍丽;陈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心脏病致血管迷走性反射的护理体会

    介入治疗心脏病可能导致与心脏病相关的并发症,而血管迷走性反射(即临床常称的过度迷走神经反射)是少见却极危险的并发症[1].因此,系统掌握血管迷走性反射的临床特征,有效的预防和抢救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章洁苓;熊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