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燕;黄建芬;张正霞
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一次性针头毁形盒,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现将制作方法和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施雁;瞿培桃;李小慧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通过在香港理工大学学习<关怀照护概念>的课程之后,颇有体会,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谈了护理专业的本质--关怀照护.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不断的改进,为烦躁病人提供了心理慰籍与支持、满足病人身体舒适与安全的需求.通过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申屠敏姣;盛琴芬;吴丽华;冯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硬脊膜损伤是腰椎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其发生率为1%~17%[1],如处理不当往往成为脑脊液漏,进而可形成脑脊膜假性囊肿、神经根损伤,严重者导致感染,引起蛛网膜炎或脑膜炎[2].1994年1月~1999年1月,在我科行腰椎手术的病人并获随访的共有68例发生硬脊膜损伤,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5例,对于不同类型的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采用不同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丽华;黄心英;张瑞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步上升趋势[1,2],影响和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为此,作者就精神专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毕银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我院1989年10月~2001年6月对120例先天性手畸形患儿行矫形术,不但改善了外型,其功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满足了患儿生理及家属心理上的需要.现就其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安丰妹;慕维利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胃肠外营养(TPN)系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病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是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糖尿病人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易引起代谢紊乱,而出现各种并发症.故在进行TPN时,应做好各项护理,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预期的疗效.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在输液中行小剂量的静脉推注,是临床上临时给药或抢救病人常用的给药途径.通常选择在输液管和头皮针连接处进行,但在分离接头的过程中,由于物理的空吸作用很容易在其两端产生微小气泡,随着静脉推注和输液进入静脉,增加感染机会和不必要的损伤.微气泡在0.02 ml/(kg体重*min)时,可以测出但不引起生理紊乱,连续进入易致静脉空气栓塞(VAE),其致死量为2 ml/(kg体重*min)[1].故此,为提高其操作的安全性,我们对116例静注病人中的60例,采用改良的静脉推注法,有效控制空气的产生,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锦媚;翟仁娟;李桂萍;刘晓艺;龚艳萍;唐梅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门诊输液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健康需求内容,对342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在输液前、中、后,愿选择语言交流,通过广播、电视、阅读通俗易懂的医学资料等获得所需的健康知识.结论门诊输液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相关医学常识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是医院完善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作者:彭雅君;郑碧霞;黎小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996年7月~2002年3月,经310例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把传统的加中成药类的方法稍作改进.现将改进后的操作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路玉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利用婴幼儿绳肌松弛,在屈髋 90 °的情况下,进行双腿悬吊皮牵引,治疗 3岁以下小儿股骨干骨折.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小儿股骨干骨折,一般需牵引4~6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作了便携式双腿悬吊牵引床,有利于病人搬动,在医院或家庭治疗都很方便,可减少病人的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日,临床应用后很受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的欢迎.
作者:费冬儿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运用扩张阴道法与按肛法相结合保护会阴,降低了会阴裂伤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年1月~2000年12月住我院的孕37~42周、无妊娠合并症的头位初产妇320例,骨盆测量在正常范围内,胎心良好,无会阴切开指征,估计胎儿体重小于 3 900 g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用扩张阴道法和按肛法相结合保护会阴,对照组只用按肛法保护会阴.320例产妇均由专人操作.
作者:李爱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我们护理组在对32例急性重症胆囊炎病人进行超声导引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PC)治疗的过程中,经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霞;丁永斌;张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人工流产后出现宫外孕破裂大出血十分少见,未见文献报道.该病起病突然,病情发展快,易引起误诊,潜在生命危险.妊娠部位一旦破裂,发生大量内出血,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白建萍;刘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提高护理活动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决策的依据[1],是护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我院从2000年以来,以科研小组活动形式,对循证护理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雅芬;沈蓉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为2000年3月~2001年10月入我院分娩室正常待产的单胎头位的初产妇,孕周均为37~42周,在分娩前均无妊娠合并征、并发症、脐带绕颈、羊水量异常、头盆不称等异常因素,在分娩过程中活跃晚期至第2产程中出现胎心异常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3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岁,产妇身高(160±11) cm,产妇体重(72±9) kg.对照组50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4岁,产妇身高(158±12) cm,产妇体重(69.6±8) kg.
作者:陈浩阳;刘丽;胡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为了保证骨科手术用血安全,我院自1999年 5月至今,在骨科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一系列自体血回输的措施,包括术前血液的贮备和稀释,术中采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出血,术后采用血液回收器将引流血回收.达到了充分利用自身血,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目的,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芬;邹娟;曹晓燕;罗晶;王春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985年2月~2000年2月,我科共收治了严重烧伤合并精神抑郁症的患者30例,通过精心的治疗与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焕霞;王朝娟;李转珍;申豫;肖文芳;吕建中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婴儿从其出生坠地的那一刻开始便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生物和社会属性的完整的人.但婴儿与成人相比由于其大脑及其他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不具有语言能力,不能很好的与外界交流等因素使得婴儿作为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表现的相对模糊.这可能导致对婴儿护理产生一种误区,即只重喂养,只关注单个疾病的护理而不去考虑婴儿作为一个人的全方位的需求.这显然有悖于整体护理的思想.那么,怎样才能在婴儿病房体现出整体护理的护理理念,以下结合本院儿科实际工作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李乐毅;俞勤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为了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在患者同一静脉通路上分离头皮针进行临时静脉给药或应急用药.此情况下头皮针栓内会有微量空气不易排除,且随药液迅速进入静脉,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笔者采用不同连接方法进行临床实践研究.现将600例患者临床实践研究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燕丽;曾秀丽;金江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国外对于临床能否应用护理技能,指导和陪护患者实施有效的膀胱控制达到生理排尿节制研究较多,而且有一套严密的陪护教育制度和对患者的完整训练计划.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多是从生活能力自然恢复和用物方面研究.
作者:胡凤云;吕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