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手术合并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的护理68例

潘丽华;黄心英;张瑞林

关键词:腰椎手术, 硬脊膜损伤, 脑脊液漏, 护理
摘要:硬脊膜损伤是腰椎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其发生率为1%~17%[1],如处理不当往往成为脑脊液漏,进而可形成脑脊膜假性囊肿、神经根损伤,严重者导致感染,引起蛛网膜炎或脑膜炎[2].1994年1月~1999年1月,在我科行腰椎手术的病人并获随访的共有68例发生硬脊膜损伤,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5例,对于不同类型的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采用不同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应用护理诊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院对护理诊断应用情况以及护士对护理诊断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1 资料来源1.1 为质量管理检查累积资料.今年1、2季度对全院整体护理病区质量检查4次,共检查护理病历204份,其中内科91份,外科113份,护理诊断853个.

    作者:陈洁;吴新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一次性针头毁形盒的制作和应用

    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一次性针头毁形盒,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现将制作方法和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施雁;瞿培桃;李小慧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认知障碍的卧床病人尿失禁节制性训练及护理52例

    国外对于临床能否应用护理技能,指导和陪护患者实施有效的膀胱控制达到生理排尿节制研究较多,而且有一套严密的陪护教育制度和对患者的完整训练计划.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多是从生活能力自然恢复和用物方面研究.

    作者:胡凤云;吕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消除静脉推注中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方法

    在输液中行小剂量的静脉推注,是临床上临时给药或抢救病人常用的给药途径.通常选择在输液管和头皮针连接处进行,但在分离接头的过程中,由于物理的空吸作用很容易在其两端产生微小气泡,随着静脉推注和输液进入静脉,增加感染机会和不必要的损伤.微气泡在0.02 ml/(kg体重*min)时,可以测出但不引起生理紊乱,连续进入易致静脉空气栓塞(VAE),其致死量为2 ml/(kg体重*min)[1].故此,为提高其操作的安全性,我们对116例静注病人中的60例,采用改良的静脉推注法,有效控制空气的产生,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锦媚;翟仁娟;李桂萍;刘晓艺;龚艳萍;唐梅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新加坡医院住院病人的财物管理

    现将新加坡陈笃生医院住院病人的财务制度及管理方法介绍如下.1 管理制度新加坡医院病人的财物管理由医院和科室共同负责,医院在住院部办公室设立病人财物等贵重物品的存放保险柜,在院安全办公室设立身份证、工作证、护照等的保存柜,病人住院后可直接存放在住院部或科室,金额超过500元的财物要统一存放在住院部,金额少于500元的可存放在护士站保险柜内,保存的手续在住院部由接诊护士负责处理,在科室由当班接诊护士负责处理,班班交接,责任到人.

    作者:刘星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科研小组在实施循证护理中的作用

    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提高护理活动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决策的依据[1],是护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我院从2000年以来,以科研小组活动形式,对循证护理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雅芬;沈蓉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天疱疮的护理2例

    我科2001年收治了2例病情严重、治疗困难的天疱疮患者,常规治疗无效,采用特大剂量CTX治疗并精心护理,使病情得以控制,报告如下.

    作者:杨燕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糖尿病病人服用降糖药物的指导

    糖尿病(DM)病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或过早死亡[1].我科2000年 1~12月共收治DM病人42例,服用降糖药物 32例,由于严格按照降糖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地服用降糖药物,并注意做好饮食控制及卫生宣教,32例病人血糖均降至正常,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宜凤;庞积岚;高荣慧;张杰;李继红;刘锐;张国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药穴位烫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40例

    肩-手综合征是指脑卒中后并发的以肩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及同侧手痛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症候群[1].严重影响病人的肢体活动,为此,加强本病的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功能康复有重要意义.本文对40例肩-手综合征采用中药穴位烫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超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病人术后更好地恢复自护.方法将105例LIDP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效率模型的自护成熟度分为M1、M2、M3、M4 4个层次,分别以补偿护理、部分补偿、辅助教育和自护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LIDP评分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型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可帮助护士提高职业素质,为护士从事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

    作者:杨志纯;方汉萍;刘芳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自体血回输的应用

    为了保证骨科手术用血安全,我院自1999年 5月至今,在骨科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一系列自体血回输的措施,包括术前血液的贮备和稀释,术中采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出血,术后采用血液回收器将引流血回收.达到了充分利用自身血,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目的,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芬;邹娟;曹晓燕;罗晶;王春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腰椎手术合并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的护理68例

    硬脊膜损伤是腰椎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其发生率为1%~17%[1],如处理不当往往成为脑脊液漏,进而可形成脑脊膜假性囊肿、神经根损伤,严重者导致感染,引起蛛网膜炎或脑膜炎[2].1994年1月~1999年1月,在我科行腰椎手术的病人并获随访的共有68例发生硬脊膜损伤,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5例,对于不同类型的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采用不同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丽华;黄心英;张瑞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人流后宫外孕破裂的护理1例

    人工流产后出现宫外孕破裂大出血十分少见,未见文献报道.该病起病突然,病情发展快,易引起误诊,潜在生命危险.妊娠部位一旦破裂,发生大量内出血,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白建萍;刘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增龄性改变与健康教育对策

    为了探讨中老年人不同年龄的骨密度(BMD)改变及骨质疏松(OP)的患病情况,我们对242例健康中老年人进行了BMD的测定,了解增龄与BMD及OP的关系,为我们在今后护理工作中指导中老年人对OP的防治、护理与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陈友华;颜晓东;朱敏嘉;黄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半坐卧位对产程活跃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心的影响

    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为2000年3月~2001年10月入我院分娩室正常待产的单胎头位的初产妇,孕周均为37~42周,在分娩前均无妊娠合并征、并发症、脐带绕颈、羊水量异常、头盆不称等异常因素,在分娩过程中活跃晚期至第2产程中出现胎心异常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3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岁,产妇身高(160±11) cm,产妇体重(72±9) kg.对照组50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4岁,产妇身高(158±12) cm,产妇体重(69.6±8) kg.

    作者:陈浩阳;刘丽;胡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重增加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对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服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入院时、3个月和1 a后测量体重及Quetelet指数的变化.结果抗精神病药可导致患者体重明显增加、Quetelet指数升高(P<0.05或P<0.01);氯氮平、舒必利等低效价药比氟哌定醇等高效价药更易增加体重.结论体重增加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做好心理及饮食护理,注意药物选择.

    作者: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严重烧伤合并精神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

    1985年2月~2000年2月,我科共收治了严重烧伤合并精神抑郁症的患者30例,通过精心的治疗与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焕霞;王朝娟;李转珍;申豫;肖文芳;吕建中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环节合理用药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在合理用药中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若该环节出问题,即使医生处方合理,药学调剂正确也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此,有必要强调在执行医嘱过程中护理环节合理用药问题.现将不合理的操作表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韧;张捷;周蝉英;毛艳;谭生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分离头皮针更换药液时消除微量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

    为了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在患者同一静脉通路上分离头皮针进行临时静脉给药或应急用药.此情况下头皮针栓内会有微量空气不易排除,且随药液迅速进入静脉,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笔者采用不同连接方法进行临床实践研究.现将600例患者临床实践研究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燕丽;曾秀丽;金江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急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雾化吸入选择及其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疗法辅助治疗阻塞性肺疾病(AOPD)时的利弊和护理特点,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2岁以内的AOPD患儿240例,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每组又分为氧气雾化吸入组和超声雾化吸入组,并以氧饱和度(SaO2)、心率、呼吸频率为观察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氧气雾化时各观察参数均无明显的变化,但超声雾化吸入组的重症组,其SaO2显著低下(P<0.05),其他参数均见较大波动.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比超声雾化吸入更适于AOPD患儿.

    作者:李锦燕;黄建芬;张正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