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王毅;吴昊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总胆同醇(TC)、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进行测定,并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APACHE Ⅲ评分,按分值分为三组(轻度组≤60分,中度组61~90分,重度组>90分);以28天为界,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血脂水平.结果 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TC、TG、HDL-C、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组TC、LDL-C水平较中度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死亡组TC,TG,HDL-C、LDL-c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TC、TG、HDL-C、LDL-c水平与严重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有关,TG、TC、HDL-C、LDL-C值对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罗良剑;何元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生大黄粉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对胃肠道残存农药的排泄效果,并与甘露醇、硫酸镁及恒康正清三种导泻药作比较.方法 36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生大黄粉组、甘露醇组、硫酸镁组及恒康正清组,比较生大黄粉与其他三种导泻药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用药后首次排便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毒反跳发生率、阿托品用量、住院天数等指标的比较.结果 生大黄粉组用药后首次排便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毒反跳发生率、阿托品用量、住院天数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大黄粉导泻有利于加快急性有机磷农药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减少中毒反跳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阿托品用量,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雷淑芬;陈朝晖;陈秀英;方伟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与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实验室检查结果中的差异.方法 选择11例非典型再障与15例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血象、骨髓象、骨髓活检及染色体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典型再障与低危MDS血象中WBC、Hb及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典型再障的MCV,RDW及MPV均低于MD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骨髓象均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但前者的淋巴细胞、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比后者增多,骨髓活检中造血细胞减少例数也多于后者;2例MDS可见染色体异常.结论 MCV、MPV及RDW可作为区别非典型再障与低危MDS初步鉴别诊断的依据;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及染色体检查也是区别两者的重要手段,多部位骨髓穿刺有助于鉴别诊断,对有双重特征及在疾病的发展中可相互转化的病例需考虑AA-MDS或MDS-AA综合征.
作者:彭来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因创伤、肿瘤所致的骨缺损、骨不连的治疗一直是骨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自体骨移植由于其来源有限且增加创伤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单纯使用同种异体骨及人工骨则有成骨能力受限、费用高等缺点[1].
作者:姚旺祥;马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口腔脱敏糊剂对洁治术后出现的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 用双盲法将184例患者共428颗患牙洁治术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口腔脱敏糊剂和普通牙膏刷牙,记录使用口腔脱敏糊剂及牙膏前及使用后2、4周的牙齿敏感指数,观察其疗效.结果 和普通牙膏相比,口腔脱敏糊剂对洁治术后出现牙本质过敏的患者时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口腔脱敏糊剂对洁治术后牙本质过敏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使用更方便.
作者:李永祥;唐慧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两种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3月间本院门诊患者所有的含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处方共1811张.记录了这些处方的正文,统计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各自的单用和合并用药处方数;这二种药物的合并用药处方中含有CYP3A4底物或抑制剂的处方数.结果 在辛伐他汀合并用药处方币,与CYP3A4底物和抑制剂合用的处方分别占45.5%、5.4%;在阿托伐他汀合并用药处方中,与CYP3A4底物和抑制剂合用的处方分别占46.3%、5.8%.涉及的GYP3A4底物和抑制剂分别有17种、9种.结论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的代谢性相互作用应引起重视,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程敏毓;陈国耘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性地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42例患者,术中行纤维胆道镜胆道探查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 42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日12天.术后发生胆漏3例,均经腹腔皮管引流治愈.结论 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及精细手术操作、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吴起珍;李鹏飞;胡志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前应用地塞米松联合产后应用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选择产科出生的早产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与观察3组,每组各42例.观察1组给予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观察2组仅给予地塞米松,观察3组仪给予盐酸氨溴索.观察三组早产儿RDS发生率.结果 观察1组NRDS发生率4.76%,明显低于观察2组(23.81%)及观察3组(2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观察2组与观察3组的NRD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联合产后立即应用盐酸氨溴索(静脉输注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两种给药方式合用)是预防NRDS的较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婉玉;陈莉亚;陈素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蕈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RIFLE分级、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整理6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一标准对ARF的RIFLE正分级、病因、发病时间(分两组.A组:0~2天,B组:≥3天)与预后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PF67例,死亡44例,死亡率高达65.67%.按RIFLE分层标准,ICU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以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多,占41.79%(28例).ICU中导致ARF的常见原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脑卒中、重度颅脑损伤、心源性疾病和肺源性疾病.A组死亡率为53.33%,B组为75.68%.结论 ARF是ICU中常见危重症,ARF患者的死亡率随RIFLE分层的增高而升高.入ICU 3天以后发生ARF的患者死亡率较高,但ARF发生的早晚不能预测患者的预后.
作者:朱宇;蔡继明;杨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置管反复硬化治疗高龄巨大单纯性肾囊的疗效.方法 选择15例高龄巨大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置管,反复注入95%无水乙醇的方法治疗.结果 本组硬化治疗后6个月复查B超,治愈12例(80%),显效3例(20%),成功率达100%.结论 B超引导下置管反复硬化治疗高龄巨大单纯性肾囊肿简单、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杨毅;王培乐;何文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改良隧道式充填在后牙邻面龋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邻面龋所致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牙200颗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0颗.治疗组在根管治疗后行改良隧道式充填,对照组则行普通Ⅱ类洞充填.对两组治疗过程中充填物的脱落情况和治疗后牙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改良后的隧道式充填无论在防止治疗过程中充填物的脱落还是防止牙折上均优于普通Ⅱ类洞充填(P<0.01及P<0.05).结论 改良后的隧道式充填作为治疗后牙邻面龋是一种好方法.
作者:童锦发;杜珊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类特殊的以CD117蛋白表达阳性为特征的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来源于Cajal 细胞(ICC)或具有向ICC分化功能的未分化细胞(干细胞)[1].现就GIST基因突变有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品南;刘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对判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预后的作用.方法 将9r7例心力衰竭患者按血清hs-CRP≤2.76 mmol/L(平均值)组和hs-CRP>2.76mmoL/L组,对两组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hs-CRP大于平均值的患者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s-CRP小于平均值的患者(P<0.05).在总体无事件生存的多因素分析中血清hs-CPP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8).结论 血清hs-CRP可作为心力衰竭预后判晰的指标.
作者:陈积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膈下脓肿CT表现及其特征,以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和提高其CT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或穿刺引流证实的17例膈下脓肿螺旋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13例(76%)位于肝周间隙,4例(24%)位于脾周间隙,CT平扫表现为局限性液性低密度区,形态椭圆形或不规则;6例(35%)脓肿内积气,其中2个伴较大液平.增强后扫描14例(82%)脓肿显示有较明确的脓肿壁,部分病灶内分隔明显.所有膈下脓肿术前定位全部正确,患者定性诊断正确9例,高度怀疑5例.结论 膈下脓肿CT表现有其特征性,CT诊断价值高.但由于膈下解剖结构复杂性及本症脓肿CT表现多样性,需与多种膈下病变相鉴别.
作者:王华;王伯胤;文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中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糖仪血红蛋白>8.5%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35例采用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每餐前口服那格列奈唐力片,每晚10时注射甘精胰岛素针.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仅2例发生低血糖.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胰岛素治疗中,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使用简便,安全性好,住院率低,有利于门诊早期开展.
作者:朱岚;傅莉萍;魏燕;洪郁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LPHP钢板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5例麻醉后清除骨折端软组织和血肿,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骨折端,再用LPHP钢板固定,用C臂机透视确定镙钉不在关节腔内、骨折位置佳后冲冼逐层缝合创口,术后康复锻炼遵循Neer的康复原则.结果 Neer评分标准:优1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 中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采用LPHP治疗能达到坚强固定早期行功能锻炼、避免术后骨折移位和恢复肩关节功能的目的.
作者:赵胜春;赵钢生;陈红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在严重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24小时内52例脓毒症及57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炎症指标、降钙素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项炎症指标在严重脓毒症组的表达都较脓毒症组显著升高(均尸<0.01).相关分析表明,PCT的表达与CRP和WBC的表达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260(JP<0.01)和0.443(P<0.01).ROC曲线下面积PCT为0.872,WBC为0.747,CRP为0.736.PCT与CRP及WBC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PCT诊断严重脓毒症时的佳临界值为0.9μg/L,此时敏感度为73.7%,特异度为84.6%.结论 PCT是诊断严重脓毒症价值较高的指标.
作者:冯勇智;刘加良;吕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手术的风险及防范.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院近10年行气管切开的烧伤患者258例.结果 210例气管切开顺利;48例手术出现风险:13例全麻患者中有2例插管失败后改紧急做了环甲膜切开术,全麻后改常规气管切开;3例麻醉后即出现低血压等休克症状;局麻的患者有43例气管切开困难,其中5例手术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此5例紧急做了环甲膜切开术;5例术后套管脱出.结论 对烧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手术易出现插管失败、低血容量性休克、术中呼吸暂停、气管暴露困难及术后气管套管脱出等风险,术前要有环甲膜切开准备,掌握好气管切开的时机、全麻术前给予有效补液及合理的改进操作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黄立真;张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测定心力衰竭婴儿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进一步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择心力衰竭婴儿、肺炎婴儿和正常健康婴儿各2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测定心衰婴儿心功能参数变化,并与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婴儿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心衰婴儿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有助于婴儿心衰诊断和评价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徐海滨;姜毅;黄建亭;徐茜茜;邵山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的一种独立的病种,伴以血管中心性病变、血管破坏和坏死为主的病理学表现.1994年国际淋巴瘤研究小组将其命名为血管中心性淋巴瘤,1997年WHO淋巴瘤分类提议改为NK/T细胞淋巴瘤,2001年出版的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正式采用这一命名[1].
作者:王文权;朱永林;朱淼勇;谢炳寿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