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芬;郭燕梅
对30例耳鼻喉科同期住院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并加以分析,根据病人健康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使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充分体现个体化,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要,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调查1999年12月在耳鼻喉科住院的手术病人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69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5例,高中以上15例,干部5例,工人6例,农民19例,学生5例,其他5例。1.2 方法。由1名责任护士负责此项工作,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要求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只有一个选择。调查时,责任护士首先详细向被调查者讲明问卷的目的及要求,逐项解释问卷的内容,在病人充分理解后填写完成,然后收回调查表,进行统计学处理。 调查内容包括:(1)你需要了解病房及医护人员的哪些方面?(2)你需要了解有关疾病的哪些知识?(3)你认为哪种健康教育形式容易接受?(4)出院时你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指导。2 结果2.1 你需要了解医护人员及病房的哪些方面,见表1。
作者:丁秀娟;顾春联;徐立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从1998年6月~2000年2月收治了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病人,现将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9~72岁,平均52岁。全部病例均有患侧上肢疼痛、麻木无力、指端皮肤温度较低、血压测不到、无动脉搏动等症状。病程在20天~6个月。2例有动脉硬化病史,3例无任何诱因。2 结果 全部病例经锁骨下动脉狭窄经内支架置入术后即刻脉搏搏动恢复,血压能测清,指端皮温转暖,2 d后疼痛、麻木无力完全消失。血管造影显示开通良好。出院时超声显示:血管内血流通畅,经3~6个月随访,近期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发生。3 护理3.1 术前准备:一方面是临床资料的准备,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出凝血指标、心电图、超声等。另一方面是病人准备,做好手术协议的确认,向病人说明术前准备的内容。3.2 术后护理3.2.1 右侧股动脉穿刺刀口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经动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刀口的出血和皮下血肿。我们改变了用纱布绷带包扎砂袋压迫的方法和用布制粘膏包扎的方法,避免了因压迫不确切导致穿刺刀口出血和局部皮肤过敏的问题。选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每15~30 min巡视病人1次,查看穿刺刀口和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患者右下肢呈水平伸直位制动6~8 h,24 h卧床,48 h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穿刺部位出血,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可有效防止出血及皮下血肿,5例患者均未出现穿刺刀口出血及皮下血肿。
作者:陈淑杰;徐阳;杨波;齐玉春;王华;赵丽;付文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气道管理不仅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治疗护理方法,更是危重病抢救和监护的重要课题之一,因而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气道管理中湿化、抽吸、气囊的管理及防止感染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和观点。现报道如下。1 气道的湿化 正常时鼻腔、呼吸道粘膜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当建立人工气道时,结果吸入气的湿化和加湿功能由气管支气管树粘膜来完成,易引起气管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形成痰栓。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1]。由此可见,人工气道的管理中,必须强调给予充分的气道湿化,防止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1.1 通过临床证明,本人认为常规方法是生理盐水气管套管或气管插管内持续滴入,每小时5~15 ml。改良方法是用微泵控制生理盐水,先将滴入针头穿入在吸氧管前1/3至1/2处以同样的速度滴入湿化液,充分湿化吸入氧气,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湿化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1.2 采用短时间小雾量喷雾法。雾化可将药液变成直径5 μm以下的细微的气雾,随病人的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因为长时间雾化剂进入终末气道可导致肺不张,增加肺内分流,可引起患者血氧分压(PaO2)下降[2]。尤其是心肺功能较差或PaO2不稳定者宜采用小雾量短时间喷雾法,每隔2~3 h喷雾1次,时间是10~15 min。
作者:吕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8年12月~1999年12月,对32例放射性皮肤损伤采用美宝烧伤膏处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方法。14例Ⅰ度、Ⅱ度损伤者,出现皮肤反应即时用该药。18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皮肤损伤达Ⅲ度、Ⅳ度时开始使用美宝烧伤膏。(1)操作:Ⅰ度、Ⅱ度损伤者,照射野皮肤直接涂药,每4~6 h 1次,再次涂药前将原来的残留药物及渗出物沾净。Ⅲ度、Ⅳ度每4 h换药1次,涂药厚度约1 mm,用药后创面药物液化的白色代谢物在下一次用药前无损伤性的换药,可用棉签或纱布轻轻拭去;(2)注意事项:皮肤损伤者,尽可能暴露损伤部位,内衣要用软棉制品,破溃、疼痛较剧者用1%普鲁卡因100 ml+庆大霉素24万U湿敷,与美宝烧伤膏交替使用。2 结果。皮肤损伤者使用该药后自觉瘙痒、疼痛好转,Ⅰ度、Ⅱ度者3~4 d出现色素沉着减轻或脱皮、局部湿润感,继续使用该药并继续放疗,皮肤损伤未加重,Ⅲ度、Ⅳ度损伤者用该药后渗出减少,溃破处收敛,结痂,10~15 d损伤区皮肤修复,1例Ⅳ度损伤者未中止放疗,使用该药3周后皮渐结痂。3 结论。美宝烧伤膏的主要成分为黄芪、黄柏、黄连等,此3种药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能。因而可清热解毒,止痛生肌,对皮肤放射性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促使皮肤损伤修复,相对于康复新等药,使用方便、经济,疗效确切。对有皮肤损伤者,使用该药后能不中止治疗,按期完成放射治疗计划,减少由于延长治疗时间而对放疗效果的影响。(本文承蒙朱军医师指导,特此致谢!)
作者:徐德静;葛晓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下肢顺行性深静脉造影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造影可以了解深静脉内有无血栓,深静脉瓣膜功能以及交通支功能,对下肢深静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我院1999年至今应用DSA设备对26例患者共32条下肢进行了顺行性深静脉造影。现将有关术中、术后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26例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8~79岁,平均47.7岁。右下肢造影11例,左下肢9例,双下肢6例。具体方法如下:病人取半卧位,对造影侧的下肢采用6号半~8号头皮针穿刺足背浅静脉远端,止血带捆扎踝关节上方,缓慢手推38%泛影葡胺40~80 ml,透视下观察深静脉充盈情况,并分段摄片。造影过程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有无不良反应。造影完成后立即经造影通道注入生理盐水50 ml,拔管止血后嘱患者起床走动15 min。2 结果 26例患者造影均获成功,显影清晰,诊断明确。但其中3例因患肢肿胀明显,足背浅静脉远端不能充盈,故改用足背浅静脉近段逆血流方向穿刺,结果深静脉显影良好。造影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心率正常,立即给予50%葡萄糖40 ml+地塞米松10 mg静注,5 min后症状缓解,完成造影后留观30 min无明显不适。3 讨论3.1 穿刺点应尽量选择在足背浅静脉远端,这样有利于造影剂通过吻合支进入跖静脉,使小腿前、后组的深静脉均能良好显影。但是下肢深静脉病变患者往往合并下肢水肿、溃疡、色素沉着等,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这时给予热敷、局部按揉,使静脉充盈,有利于穿刺。对于少数远端穿刺确有困难者,则可选择足背中上部的浅静脉穿刺,但穿刺方向应向足趾端,使造影剂逆行通过吻合支后再向深静脉回流,目的也是为了促使胫前、胫后静脉都能显示出来[1]。本文中3例患者采用了这种穿刺方式,效果满意。
作者:杨慧君;庄少育;周汝明;刘闽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9年底,我有幸与协和医院护理部的同仁应邀赴芬兰进行了为期3周的考察学习活动。我们访问了4个城市,其中1个城市(ROVANIEMI)位于北极圈内;参观了这些城市的中心医院、社区保健中心、老年护理院、康复中心、厂矿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更多的时间我们是在几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参加有关护理专业的教学活动。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 芬兰的卫生保健和护理工作 芬兰政府十分重视卫生保健工作。国家议会下设“社会福利与卫生保健部”(MINISTRY OF SOCIAL AFFAIRS AND HEALTH)以负责指导、监督管理全国的卫生保健与社会福利工作。全民的卫生保健是通过各个省、各个行政自治区的卫生机构和社区保健网去完成的,其财政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地方税收和个人投保支付。自90年代以来,芬兰也象其他国家一样,在不断地进行着卫生工作改革,更多地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更多地减少政府性投入,提出更高的目标——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卫生服务(TOP-QUALITY SERVICE)。1.1 芬兰的卫生保健服务 其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分为2大类:即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和特殊卫生保健(SPECIALIZED HEALTH CARE)。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受到各个省、各个行政自治区政府极大重视,在组织机构、行政管理、经费投入、信息网络、人员配备、技术设备支持等方面都给予好的保证。每个公民在社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如:有自己的全科保健医生、定期体检与防疫检查,常见病的初步诊治,慢性病的康复、养老与急救服务等。我们所参观的各种不同的社区保健机构设备条件现代化,各类专业人员配备充足,与各个居民家庭建立网络化联系。这些机构除了提供常规服务外,还有计划地进行各专项调查研究和大量针对改变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据主人们介绍,近几年,许多医护人员自愿选择由医院转向社区工作。特殊卫生保健服务主要是向公民提供不同层次水平的综合性、专科性医疗服务。据介绍,芬兰全国有5个水平高、规模大的大学所属医学中心医院,担负着疑难重症的医疗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重任。此外,还有21个行政区级的大型医院及下属的几百个社区级的医院。这些机构一般专科设备齐全、先进,诊疗水平较高。病人多经初级卫生保健网的全科医生介绍而来,其医疗费用主要来自个人的此类服务的医疗保险。我们参观过一所位于北极地区的大型现代化医疗中心(THE LAPLAND HEALTH DISTRICT),它是专门为北极圈土著居民开设的,由2家医院和1个戒毒诊所组成。这个医疗中心非常重视手术成功率和病人平均住院日。手术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日仅为4.4 d。50%的手术都是通过“日间门诊”完成的,病人只需术后住在医院内旅馆式病房休息1~3 d即可回家康复。芬兰卫生法规特别强调特殊医疗服务必须与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很好结合,融为一体。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报告45例Rh母儿血型不合孕妇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提出Rh母儿血型不合的护理要求:(1)注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2)教育孕妇坚持孕期系统治疗,及时掌握胎儿在宫内的安危;(3)严密观察新生儿黄疸消长和一般情况;(4)光疗中加强婴儿护理;(5)换血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除1例死胎引产外,40例存活无并发症,4例死亡,治愈率达88.9%。认为:Rh母儿血型不合虽病情严重,但通过及时的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多可治愈。
作者:张连琴;史惠蓉;苗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普法教育逐渐深入,全民的法律意识不断被强化,特别是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病人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疗工作实践中,很明显地感觉到病人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投诉和付诸于法律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作为医务工作者就应加强法律学习,依法办事。在维护好病人的权力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手术室作为病人进行治疗的特殊场所在护理工作中有几个法律性问题应得到足够重视。1 严格考核,按职上岗 手术室应设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个别医院还有主任护师。在卫生部制定的医院工作人员职责中,明确规定了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所以一定要按职上岗。按职上岗是预防技术性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1.1 护理工作必须由护士干,护士只能干护理工作 在手术室有时麻醉医生有事往往会让巡回护士代为监护病人。有时手术医生人手不够会要求护士干一些不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护士往往会很愿意帮忙。这在以前被视为“团结协作好,护士积极肯干”。但往往由于能力不及出现一些“好心没干成好事”的情况。有时有些本应护士职责内的工作而让其他人员承担也容易引起纠纷。因此,护士必须干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必须由护士干,不可越职行事。任何护士需他人顶替时,必须由相当的技术职称的人员代替。1.2 工作安排要量力而行 新毕业护士必须通过国家进行的护士注册考试成为注册护士,并且在独立工作前要经过专门的手术室业务培训,严格考核,各项要求达到后才能单独值班。实习护士不能独立工作,必须在专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实习护士的工作责任应归带教老师。有些难度较大的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应由高年资护士承担。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显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高难度大手术越来越多,为保证组织器官的有效循环和血氧供应,气管切开已成为患者救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气管切开后,由于鼻咽部及皮肤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破坏,极易导致甚至加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为了有效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气管切开后,分泌物痰液的细菌学培养结果,是临床用药的重要指南。以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收集气管深部分泌物痰液较为困难,一是直接用无菌棉签采集吸痰管外的分泌物痰液,二是在吸痰管内采集分泌物痰液,此方法的缺点是:分泌物痰液量极少,易受多种因素的污染,如气管切开部位,咽喉部位的分泌物等,使培养的可靠性受到直接的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我科自制了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效果良好。 制作方法:取一次性无菌输液器1根,将输液器接头滤网处截取1~2 cm,莫菲氏滴管下的输液管截取5~10 cm,夹闭密封末端或直接打死结,莫菲氏滴液管上半部分的输液管留5~10 cm与输液接头过滤网相连,直接与吸引器相接,莫菲氏滴液管的侧孔接吸痰管。按常规吸痰方法,将吸痰管置入气管内深部收集分泌物痰液,见分泌物进入莫菲氏滴管内后,停止收集,留取标本,立即送检,进行细菌学培养。该收集器制作程序简单,无菌原则性强,经济实用,不易受其他因素的污染,培养结果极为可靠,并能做结核杆菌的培养等优点。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莫菲氏滴管的质地越硬越大越好使用。经临床使用发现分泌物痰液培养结果极为准确,能够及时早期发现下呼吸道的各种细菌、真菌等。为及时预防菌群失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重要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燕萍;王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痛觉是感觉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射机制[1]。疼痛影响着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2]。近年来,国内外控制疼痛的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3]。而护理人员对疼痛的正确判断和了解也将不断提高,本文就疼痛控制及护理的发展作如下综述。1 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感觉神经系统内部存在着疼痛的知觉感受器,痛信号传导神经及疼痛中枢整合释放痛信号的组织结构。痛觉感觉器即游离神经末梢遍及全身。这种感受器能感受机械性刺激及某些化学物质刺激,如缓激肽、五羟色胺、蛋白水解酶等,这些刺激神经纤维传至感觉神经元,然后沿脊髓丘脑束上传至大脑感觉中枢,经分辨及处理整合后形成痛觉[4]。2 疼痛的控制2.1 疼痛的药物治疗。WHO推荐阶梯用药止痛法治疗疼痛[5]。 第1阶段为非麻醉性止痛药,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非那西丁、阿斯匹林等。可治疗较轻的慢性疼痛,如类风湿、头痛、腰痛等。其副作用为使溃疡加剧,甚至出血,抑制血小板凝集而妨碍凝血机能。 第2阶段为弱麻醉性药物,如可待因、右旋丙氧酚等。适用于第1阶段止痛药效果不理想的病人。副作用为连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和成瘾性,宜控制使用。
作者:苗桂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索高血压病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减少脑血管等并发症,以106例高血压住院病人为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4例)。对干预组主要采取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基线(1996年)和终点(1999年)2次对干预组与对照组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心脑血管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KAB)都有增长,但干预组的增长更显著,特别是在“行为”方面有明显变化。关心重视高血压危险因素及保健知识的患者由基线时的68%上升至78.6%,经常性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由58.9%上升为71.4%,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和坚持规律服药情况干预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说明对高血压患者经常性地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切实有效的措施之一
作者:姚菊峰;张亚靖;孙静;张继敏;冯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超声雾化吸入是临床经常采用的一种祛痰、预防肺部感染、改善肺通气的治疗方法。传统操作中,进入病人呼吸道的液体及药物微粒温度均低于室温,尤其在冬季,骤然进入呼吸道的冷刺激使患者感到不适,甚至导致气管、支气管痉挛,造成排痰不畅,肺通气功能下降,不利于有效排痰及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我科自1999年1月起,以雾化后到达患者上呼吸道的适宜温度29~32 ℃[1]为标准,对心脏直视术后改善肺通气作用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选择需行心脏直视手术,且术前无严重肺部疾患,心功能不超过Ⅱ级的患者为对象,年龄37~75岁,共7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1.2 雾化药物。生理盐水30 ml,硫酸庆大霉素4万U,磷酸钠氟美松2.5 mg。1.3 方法。(1)实验组:将配制后的药液在恒温箱中加热至50 ℃倒入药壶行超声雾化吸入,持续20 min后帮助病人充分排痰,并记录排痰量,嘱患者卧床休息,吸氧15 min再予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大吸气量(经测试,经90 cm管道进入病人口咽部雾化后温度为30 ℃左右)。(2)对照组:以传统方式雾化后,获取数据方法同实验组。(3)2组均对患者雾化前后的排痰量、血氧饱和度值、DHD Coach肺活量锻炼仪参数、胸部X光片提示及术后血象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防护性因素的减
作者:潮欣畅;王美蓉;张磊洁;刘萍;项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52例,女8例;年龄70岁40例,71~73岁的20例。全组病人均采用全身麻醉插管,施行肺叶切除的52例,一侧全肺切除的8例。术后7d死于呼吸衰竭2例,术后并发肺不张1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复张,4例术后2d痰稠,咳嗽无力,双肺布满湿罗音,行气管切开而康复;8例出现多源性室性早搏,4例术后立即开始并持续1周呼吸机支持治疗后脱机痊愈出院。2 方法2.1 术前指导:术前指导是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故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掌握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具体方法,增加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并教育吸烟患者术前绝对禁烟:有报道[1]严重吸烟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非吸烟者高达二三倍,术前停止吸烟48 h可减低Co-HB含量而改善氧供,术前停止吸烟2周可以改善分泌物的清除能力。因此,应向患者讲明道理,并督促患者术前2周完全戒烟,使呼吸道分泌物减少,以尽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2 有呼吸道感染时应控制感染后方可择期手术,特别是高龄病人,全身免疫机能显著下降,抗感染能漏气时间。本组中有1例漏气达10 d,给50% GS严格无菌操作下行胸腔内注射,以促进粘连,减少漏气。本组胸腔引流管均未使用负压吸引。2.2.5 加强营养,由流质逐渐过度到软食。2.2.6 及时给予止痛剂,避免因疼痛而影响有效的咳嗽,甚至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本组于术后均给强痛定或杜冷丁止痛。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于1997年9月率先在内一、内四、内五、外一及妇科5个病区试点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通过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然后又在内二、外三、外四、外五4个病区推广,使我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病人及医护人员的称赞和认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做法1.1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 护理人员必须做到:(1)热情接待新病人,主动向病人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姓名,解释住院规章制度,帮助病人熟悉环境,建立康复信心;(2)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护理服务的同时要对病人倾注爱心,耐心听取病人诉说,并对各种疑虑给予合理有效的答复;(3)为病人进行护理时要解释自己的一切护理行为,使病人理解配合;(4)根据病情及病人的理解能力给予合适的健康教育,包括帮助病人家属获得照护病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宣教工作;(5)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精心做好心理护理。1.2 领导重视,护理部组织管理是关键1.2.1 整体护理在我院试点的前期阶段,院长、分管护理副院长亲自赴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考察学习。回院后立即建立以院长、分管护理副院长为正副组长,组织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及总务科长参加的整体护理领导小组。通过院长多次在中层干部及全院职工大会上进行开展整体护理的宣传与动员,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整体护理是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创建“省示范文明医院”和评选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与国际先进护理模式接轨的主要环节,也是我院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1.2.2 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业务骨干作用。护理部组织5个试点病区的护士长赴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单位进行短期跟班学习,并分别参加全国性及省级的整体护理学习班。回院后立即组织她们制定了与护理部相一致的护理宗旨哲理,并按护理程序的要求制定护士的工作职责,使各级护理人员责任明确,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按职上岗。
作者:王赛君;蔡玉英;周世娟;张美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心先安注射液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1],临床应用趋于广泛,但有文献报道[2],在用药过程中因用药途径、用药速度不同而出现头晕、心悸、恶心等不良反应。为探讨适宜的静脉用药速度,应用心先安注射液治疗CHF 84例,现将不同用药速度对疗效、安全性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取1998年3月~199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CHF患者84例,男58例,女26例,年龄32~83岁。其中冠心病4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肺心病4例,先心病3例。按NP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Ⅲ级59例,Ⅳ级25例。8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8例,常规治疗相同,具有可比性。1.2 方法:用药浓度:5% GS 250 ml加心先安180 mg(0.72 mg/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速度:A组15滴/min(0.54 mg/min),输液时间5~6 h。B组30滴/min(1.08 mg/min),输液时间3 h。C组40滴/min(1.44 mg/min),输液时间2 h。14 d为1疗程。1.3 观察指标1.3.1 疗效判断标准: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改善不足1级为无效。1.3.2 不良反应观察:用药后患者感觉头晕、心悸、恶心、呕吐、低热等不适或有其中2种症状为有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尚炳英;李翠香;韩业坤;孙吉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本组316例病人中,大年龄87岁,小年龄3岁。穿刺部位:颈内静脉148例,锁骨下静脉52例,股静脉47例,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69例。置管时间长102 d,短2 d,平均28 d。1次穿刺置管成功284例,2次以上更换部位32例。2 方法。术者消毒铺巾,便于掌握穿刺部位。助手抽吸麻药递给术者,用5 ml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5 ml,9号针头,局部麻醉并试穿,成功后改用穿刺包内的穿刺针,吸取带有25 U/ml肝素盐水,进行穿刺,注意各穿刺点的进针方向及角度,退针时回抽血,成功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送入引导钢丝,感觉进入钢丝是否顺畅,进导丝距皮肤20~25 cm,退出穿刺针,注意退针时固定引导钢丝,避免2人操作时不固定导丝,穿刺针退出,引导导丝也被拉出来。使用皮肤扩张器,动作不易过重过深,送入导管深度颈内静脉±12 cm;锁骨下8 cm;股静脉20~25 cm;上肢静脉更长,至上腔静脉即可,退出引导钢丝,回吸通畅见回血,确认在静脉内,固定导管,长期输液、躁动小儿患者采用皮肤缝线+3M胶贴固定法,末端接肝素帽并锁紧。3 讨论。深静脉置管术有广泛的适应症,但技术要求高,操作有一定危险和并发症,操作不当造成误入动脉,手术修补拔管、空气栓塞,损伤颈上神经、喉返神经,置管断裂遗留6 a等严重并发症,不应视为一般操作,必须有较丰富经验护师以上人员进行操作,熟悉解剖关系,双人操作利于以老带新。
作者:张海生;沈晓英;王茂娟;于晋建;张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如何防范医疗纠纷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山东东营 257055) 雍春玲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经济意识以及对医疗服务需求意识的增强,各种类型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不仅会严重干扰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同时也会降低医院的医疗信誉。现将如何防范医疗纠纷建议如下:(1)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2)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端正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诊疗规程;(4)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5)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医疗安全意识,注重自我保护;(6)增强医患双方的了解与信任;(7)规范病案资料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雍春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漂浮导管自1970年由Sw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由此计算出其他有关指标,为危重病的诊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是现代重症监护病房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近3 a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开展漂浮导管监测36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应用情况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7年1月~2000年4月收入EICU并行漂浮导管监测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6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26~59岁,平均(40.5±11.3)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9例,挤压伤5例,其他伤4例。36例患者共损伤112处,平均每例(3.1±0.9)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值25~66分,平均(36.7±9.4)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值18~39分,平均(26.7±8.5)分。入ICU时全部患者因急性呼吸衰竭行呼吸机支持通气,伴有创伤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21例。1.2 材料与方法:选用Arrow 公司的7.5F四腔漂浮导管和S & W Athena NT+多功能监护仪。患者做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开放静脉通道。取颈内静脉(左侧8例,右侧14例)或锁骨下静脉(左侧6例,右侧8例)径路,常规消毒穿刺部位、铺巾,以Seldinger法置入导管鞘。检查漂浮导管的气囊是否完整、对称,各管腔是否通畅并预注肝素盐水,连结测压系统。边观察压力波形边缓慢置入导管,深入15 cm后充足气囊使其顺血流漂入,屏幕上可依次看到右房、右室、肺动脉波形,一般在50 cm处出现肺动脉楔压(PAWP)波,放松气囊又出现动脉波形说明导管位置良好,否则需退出后重新漂入。此时可注射冰盐水测定心排量(CO),计算机根据输入的参数自动计算全套血流动力学指标,连续3次取其平均值。必要时还可抽取混合静脉血作血气分析,结合动脉血气结果计算氧输送(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等指标。测量完毕将导管退出少许,并作好固定,床边摄胸片检查导管位置。
作者:梁皎;陈建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大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大肠疾病常用的方法,由于检查有一定痛苦,使不少患者难以接受[1]。内镜室的医务人员早就意识到患者对内镜检查的心理反应。Gottuso等利用行为问卷表对患者的表现进行评估,发现内镜检查前得到适当心理帮助的患者比未得到者能较好地配合检查[2]。但心理护理对大肠镜检查时疼痛的程度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以下4个方面的观察,探讨心理护理对大肠镜检查病人干预效果,为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为我院1999年10月~2000年1月因便血、便秘、腹痛、腹泻等原因预行大肠镜检查的103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男39例,女14例;年龄8~91岁,平均(57.47±14.48)岁。对照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11~90岁,平均(56.17±16.21)岁。2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病人持大肠镜检查申请单到内镜室进行一般资料登记后和检查前,由专人(护士长)负责焦虑值的测量和血压、脉搏的测定。1.2.2 观察组病人在一般资料登记后由专人(助手)详细介绍内镜室的环境,肠道准备注意事项。通过交谈了解病人忧虑和担心的问题,进而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用患者可以理解的语言解释检查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以及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如疼痛等)。介绍检查者的情况,使患者对检查的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有所了解。同时还解释影响疼痛的因素:如情绪、性格和注意力集中等影响,教会病人通过想象,观看电视显像及阅读书报等分散注意力。交谈时语言诚恳,语调亲切,通过疏导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1.2.3 对照组病人不进行心理护理,2组病人统一医生和助手进行操作,观察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作者:薛萍;贾萍;王郁;李广钊;李强;宋云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婴幼儿、昏迷及不合作的病人多采用肛表测试,直肠内温度代表体核温度。体核温度较高且较稳定,健康人直肠温度为36.9~37.9 ℃,接近机体深部温度[1]。对肛温测试时间,既往曾规定为3 min[2]。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在肛表插入的初30 s内,水银柱上升快,并迅速趋于稳定。为探讨肛温测试所需佳时间,我们于2000年3月开始对本科住院患儿进行肛温测试的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1.1.1 对象:任选我科2000年3月~7月的住院患儿245例,其中男153例,女92例;新生儿56例,29 d~5岁患儿189例;发热患儿109例,体温偏低及正常体温者(36.3~37.9 ℃)136例。1.1.2 分组:将新生儿、29 d~5岁患儿、发热患儿、体温偏低及正常体温者(36.3~37.9 ℃)分别按1 min、2 min、3 min分组进行观察比较。1.2 测温仪器:水银柱式体温计,测温范围35~42 ℃,经严格校对后,体温表相差<0.1 ℃。秒表计时。1.3 测温方法:测量时,患儿屈膝侧卧,露出臀部,润滑肛表,轻轻插入肛门内3~4 cm,插入的同时,另一人按秒表。插入者一手扶托体温表,同时视线对准体温表,观察水银柱上升情况,并分别报记1 min、2 min、3 min时的体温数值。
作者:王冬梅;张雪辉;陈雪如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