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勤;刘丽华;李萍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实习中角色的转变又是影响其临床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从对知识输出不适应,缺乏沟通交流技巧,主动性思考能力薄弱,对护理专业的内涵认识不足,社会家庭影响,病人不乐于接受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护生角色转变的因素;并提出了组织岗前心理强化训练,改进带教方法及以身作则影响护生等决策,促进护生在实习中角色的转变。
作者:郭宏;石丽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特点为出血量较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40%~70%[1]。门静脉压力增高是其根本原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常有一定诱发因素。据估计,约30%~50%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可能破裂出血,约半数病人在1~2年内可复发大出血。病人常常不是死于出血本身,而是死于出血带来的肝昏迷和肝功能衰竭。因此,寻找诱因预防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重要的健康护理问题。对我院1997年3月~1999年1月收治的57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诱因调查分析,旨在认识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从护理环节提出积极措施,预防再次出血,降低病死率,延长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探讨如下。
作者:林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1 在护理工作中正确维护病人的自主权1.1大力增强尊重病人自主权的意识。珍视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健康权利是护士的天职,护理工作从本质上讲就是尊重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利,在具体工作中给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群体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病人自主权实现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病人是护理服务理念的高境界。护理工作者要把尊重病人自主权的意识自觉地融于日常护理工作之中,主动地改正那些与病人自主权相违背的言语和行为。从病人利益出发,让病人参与自身的医疗和护理实践,就能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护患关系,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杨巧兰;周波;李从贵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术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给予抗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改善脑微循环;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术后应及早发现和预防并发症,才能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
作者:陈晓青;郑曼艳;屈敏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采用2种肠造口袋更换方法对肠造口袋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方法 41例肠造口术后病人,按更换方法不同分成改良组、常规组。改良组更换造口袋时,用测量板、防漏膏,常规组则用目测法。结果和常规组相比,改良组造口袋使用时间延长,造口周围皮肤炎发生率低。结论更换造口袋应推广使用造口测量板确定造口大小,胶板圈不宜过大,对不平整皮肤应使用防漏膏。
作者:徐洪莲;王汉涛;喻德洪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共做玻璃体切割手术284例,284眼。其中男性196例,196眼,女性88例,88眼。年龄4~75岁,平均年龄41.8岁。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11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8例,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16例,眼内异物71例,严重玻璃体积血23例,严重玻璃体混浊17例,眼内炎14例,黄斑前膜4例,严重玻璃体机化2例,恶性青光眼1例。
作者:李丽;于丹平;郑春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癌症患者在实施放射治疗同时需化疗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由于颈部照射区皮肤不同程度地放射反应和损伤,以及周围静脉较差,常常采取股静脉置管输入药物。我科1997年5月~2000年4月共对207例放化疗患者实施了股静脉置管,其中6例股静脉留置导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勤;刘丽华;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1 医院护理概况 我院是一所以神经科为主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有床位856张。全院临床在编护士621人,其中护士187人,护师392人,主管护师59人,副主任护师2人。大专学历98人,其余为中专学历。
作者:王玉华;张悦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在国内外护理界同仁的倾情相携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编委的拥戴帮助下,在几代办刊人的精心营造下,《实用护理杂志》迎来了创刊17周年、出刊200期纪念日。藉此机会,我代表实用护理杂志社全体编辑向各级领导、护理界老前辈及广大读者、作者、编委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们于1998年开始进行社区护理实习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支持的基础上,我们积极主动地与工厂、街道、诊所、学校联系,建立起5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任组长的社区实习领导小组,聘请思想素质、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高的社区医生和老师作为实习带教教师,学生以每组10~12人的实习小组形式进入社区,在第4学期前2周落实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彭成;程少贵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自2000年1月以来,我们回收使用一次性1毫升注射器针筒(除各种皮试、注射针筒外)代替玻璃接头,经32例患者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法:将一次性1 ml注射器活塞拔出弃去,留下注射器筒部。将注射器乳头部及筒部尾端用剪刀剪去,保留注射器筒部长约8 cm,内径0.5 cm,经冲洗后置于器械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待洗胃时随时取用。
作者:谭亚红;杨敏;邓雅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行食管24 h pH与胆汁联合监测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在对20例行食管24 h pH与胆汁联合监测的患者进行身心状况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与检查指导,总结术中及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检查。结论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的解释与健康教育及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是检查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作者:林征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体温超过39 ℃以上者,称为高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高热期间病人代谢率和氧消耗量增加,易引起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选择适当的降温方法,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是很重要的[1],而物理降温是高热病人首选的降温方法[2]。现就其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鸿敏;杨秀芹;王艳玲;赵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意外拔管是指无拔管指征的患者,人工气管意外脱出,是气管插管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等,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本院ICU 1997年3月~2000年3月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调查,就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止意外拔管发生的护理对策。
作者:潘瑶;钟丽强;李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的盐耗综合征,还尚缺乏认识,国内报道甚少,国外报道其发生率在2.3%~25%[1]。此并发症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与尿崩症混淆,故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病情,综合分析,正确判断,才能及时有效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现将垂体瘤术后并发尿崩与盐耗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樊玉荣;徐雅;王冰;于巧秀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并查阅了有关资料,对影响胃管成功插入的因素和常见插胃管意外及其防范对策进行了总结,现概述如下。
作者:张惠玲;史秀卿;于黎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颅咽管瘤是鞍区肿瘤之一,病变通常累及下丘脑,手术易造成水、钠代谢紊乱,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60例颅咽管瘤全切患者的严密临床观察,及时发现水、钠平衡紊乱,并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各项检验结果,通过有效补液、调整饮食等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纠正,使38例尿崩症、52例血钠紊乱患者,除1例因严重尿崩症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
作者:段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应用诱发性排痰法协助心脏手术后患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方法观察286例患儿的排痰有效率、咳嗽后痰鸣音消失情况及术后肺不张的发生情况,并对29例拔除气管插管后动脉血气分析有CO2潴留的患儿作了2种排痰法的对比性研究。结果排痰有效率为94.06%(269/286),痰鸣音完全消失率为90.21%(258/286),肺不张的发生率为0.7%(2/286),与经鼻负压吸痰法比较,两者纠正CO2潴留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诱发性排痰法能有效地协助患儿咳嗽排痰,纠正高碳酸血症,预防阻塞性肺不张的发生。
作者:王曙红;熊玲香;黄琼辉;周建辉;林琳;刘晶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216例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为伤前常存在慢性疾病,合并损伤多,脑损伤严重,昏迷时间较长,伤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提出老年颅脑损伤后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观察颅内压和重要生命体征。同时,总结了老年颅脑损伤后预防各种常见并发症的方法,以及观察伤前慢性疾病和合并损伤的体会。
作者:周玉娟;蒋年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报告20例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根据微波凝固治疗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治疗前的准备、治疗中的观察及治疗后的护理。结果 20例病人1~2周B超显示肿块血流信号消失,增强CT检查无强化,AFP2~4周明显下降,无因护理不当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穿刺凝固类球体原位灭活治疗肝癌方法简单、安全,治疗效果确切,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不失为肝癌治疗的又一新手段。
作者:乐美芬;吴玉娣;徐文静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