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惠;唐芳芳;梁德彦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几年来,我们重视对病人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年龄58~87岁,平均69.4岁;有排尿困难史2~10 a,其中有急、慢性尿潴留者 10例,经膀胱造瘘术2例,术前合并冠心病8例,高血压18例,慢性支气管肺气肿11例,糖尿病15例,尿路感染14例,均经肛门指诊及B超检测确诊.滴速减慢或不滴,考虑有大片堵塞或完全堵塞,应及时更换输液器.
作者:留淑惠;郭素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农民.2001年4月25日中午空腹服下低毒的抗生素农药井冈霉素约80 ml,即送入我院急诊.查体:神志清,血压120.0/82.7 mmHg,脉搏84次/min,呼吸 20次/ min,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既往无胃病史,考虑轻度农药中毒.立即给予电动洗胃 ,洗胃液清水约5 000 ml,后吸出胃内容物为血性液体,停止洗胃.终止洗胃后病人感腹胀、腹痛,呈持续加重.约3 h后予摄腹部平片报告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诊断为急性胃穿孔.即予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小弯后壁约5 cm长斜形裂口,腹腔内吸出2 500 ml液体,手术顺利.2 讨论
作者:周忠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随着腹膜炎的有效控制,营养不良成为腹膜透析的突出并发症,逐渐为人们重视.导致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因素有病人摄入较少、透析液中蛋白质的丢失等,有研究证实透析液中丢失蛋白质为5~15 g/d ,丢失氨基酸为2~4 g/d[1].Burkart发现49.6%的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8%[2].而我国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58%[3].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血白蛋白(Albumin,ALB)每下降1.0 g / L则住院的危险率增加5.2倍.营养不良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高.血ALB<25 g/L,则死亡的危险性增加18倍[2].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膳食进行指导,保证每天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是避免和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基本手段.因此,应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营养知识,但是抽象数字往往达不到使患者正确安排饮食的目的,所以每个患者均需具体的膳食指导.我们对腹膜透析中心随诊患者进行了营养问题调查与食谱调查,以了解我国腹膜透析患者膳食特点并制订更加有效的饮食指导方案.
作者:周紫娟;刘红;李莉;陈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产科病人剖宫产术后刀口疼痛,严重影响了术后活动及按时哺乳,从而影响了产妇术后身体的恢复及乳汁的分泌,甚至产生术后并发症.为了进一步探索佳止痛效果,自1998年6 月开始,我们对297例产科剖宫产病人术后刀口疼痛及止痛剂的应用,做了细致的观察, 主要用杜冷丁100 mg或杜冷丁和非那根各1 ml做肌肉注射,并采取主动止痛和被动止痛做对比,分别观察产妇用药后的表现,对止痛效果进行比较,并对主动止痛的临床效果及意义加以分析.发现主动止痛对于促进产后母婴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孟彦;吴洁;黄仙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近年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应用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1].我院1994年11月以来,已成功地进行了8例 ICD安置术,临床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人共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35~65岁,室速7例,室颤1例.其中1例室速病发生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后安装ICD,1例肥厚性心肌病,频发室速合并双束支阻滞,安装IC D合并DDD三腔起搏器.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血肿形成,经切开引流、对症处理后伤口痊愈,1例术后精神忧郁、焦虑,经心理疏导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恢复良好出院.第1代ICD 1 例,第3代ICD 6例,第4代ICD 1例.
作者:游群芳;朱玲玲;叶月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实习对护生整体素质及护理相关能力培养的影响,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参加社区实习的97级和98级173名护生进行调查. 结果调查显示:2届护生均认为社区实习对培养护生整体素质中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在护理相关能力培养方面,影响较大的前6位是:沟通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结论社区实习对护生专业、心理、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及护理相关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晓惠;唐芳芳;梁德彦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999年起,我院组建了泌尿科综合病房,集泌尿外科、血液透析、肾移植术后监护为一体, 同时进行多能护士的培养,要求护士掌握病房整体护理、血液透析护理、肾移植后护理等多方面技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郭燕和;黄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本人为福建省与日本冲绳友好城市交流选派的赴日研修护理人员,于2000~2001年在日本冲绳研修学习,受益匪浅.现简介如下.1 一般情况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全国人口约1.4亿,首都东京是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日本政府厚生省负责管理全国的卫生工作,日本的卫生资源丰富,结构合理.在医院和家庭之间设有介护中心及敬老院.一方面减轻医院和家庭的负担,同时有利于康复.日本的社区家庭护理与服务体制十分完善,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在日本,护理工作是比较受人尊敬的职业,属于国家公务员.护士们都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日本医院男护士的比例约为18%~20% ,而且很多男护士与女护士一样,对病人服务热诚、细心体贴,担任辛苦而又繁琐的护理工作.大量男护士从事护理工作,标志着日本护理工作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我国的情况一样,日本的护理工作也处在不断的改革之中,护士工作领域,贯彻护理程序,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作者:林雁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重症心肌炎常常在短时间内出现Ⅲ°AVB,严重危及患儿生命,虽经临床积极抢救,终因心室率过缓,血流动力学影响过大而死于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多脏器衰竭[1]. 我院1990年8月~2000年5月为因重症心肌炎伴Ⅲ°AVB生命垂危的12例患儿及时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使患儿赢得了抢救时间和机会.护士积极配合各项抢救治疗工作,并实施整体护理是患儿在应用心脏临时起搏器治疗转危为安的有效保证.1 临床资料急性重症心肌炎住院合并出现Ⅲ°AVB的患儿12例,均安装了心脏临时起搏器,男、女各6例 , 年龄在2岁7个月~12岁.其中大于3岁2例,~5岁1例,~6岁2例,~12岁7例,每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扩大,心电图示Ⅲ°AVB,伴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伴心源性休克7例,重症心力衰竭6例,晕厥发作(1~7次)10例,心搏骤停2例,急需应用心脏临时起搏器治疗.
作者:俞有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脉血压直接测量值与间接测量值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冠状动脉造影和PT CA及支架术病人,用Seldinger's法穿刺右股动脉并用多导生理仪直接测量主动脉根部的血压, 用标准台式水银柱血压计间接测量肱动脉血压值,二者进行比较.结果动脉血压的收缩压直接测量值与间接测量值有显著相关性(P<0.05),舒张压以变音为准的间接测量值与直接测量值也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比以消失音为准的间接测量值相关性更强.结论在老年动脉硬化患者间接测量动脉血压可以反映动脉血压的实际水平,但收缩压与动脉实际血压相关性好,克氏分期法,以变音为准的舒张压更能反映血压的实际值.
作者:陈泳;夏友雯;沈吉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静脉输液是目前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目前我院在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输液时 ,由于输液瓶的皮塞质量不同,经常出现橡皮塞堵塞针头的现象,导致液体滴速减慢,不滴 ,甚至出现输液管内液体返流的现象,使临床治疗的安全畅通性受到影响,为了避免输液时输液瓶堵塞针头现象的发生,我们通过研究选择了斜面垂直插入的方法,通过13个月的实验与观察,收集静脉输液200例共400针,经统计学处理和临床验证,效果显著.
作者:宁殿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系统性淋巴清扫、肾癌根治术是治疗早中期肾癌患者的重要手段,采用该术式有望提高肾癌病人的预后.通过对94例系统性淋巴清扫、肾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分析 ,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强调重视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预防与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游杰;唐培;左翼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 具体方法在91~95级5届学生中试点,在96~99级4届高护大专及97级护理本科学生中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以基础护理注射一节为例具体说明本教学法的应用.1.1 课前预习是学好理论课的基础1.1.1 上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下一次上课所讲的内容并带着问题预习如:肌肉注射的目的、物品准备、吸药方法、注射部位(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的几种定位方法、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找出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待上课时解答.1.1.2 分组方法.我们选择在91、92、93级护理专科学生中按传统法讲授,选择94~99 级护理专科学生和97级护理本科学生按新法讲授.
作者:李桂枝;姚云松;施月姗;奚月芹;赵淑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对在门诊输液后马上离开的患者,我们发现,在拔针后,如不对病人宣教拔针后的按压时间及一系列的措施,会直接影响病人静脉的完整性,造成不同程度的皮下淤血.为此在如何保护静脉问题上,我们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马玉玲;唐淑芬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 护理教育体制1.1卡尔加里当地的卡尔加里大学具备2个护理本科项目:(1)CCNP(the calgary conjoin t nursing programe)卡尔加里联合护理项目:该项目是加拿大卡尔加里培养职业护士的基本教育项目.由卡尔加里大学及当地一所名为Mount Royal College(皇家学院)的护理系联合完成.护生们在此经过4年的学习可获得由卡尔加里大学颁发的护理本科的学位证;或经过3年学习获得由皇家学院颁发的基本文凭证书-护理专业技术证书.想申请此项目的学生需高中毕业,完成英语、生物、化学、数学、社会科学,每科30分,共5门,平均19.5分以上,单科不低于15分以上.如成人学生申请,需英语、数学、生物、化学每科30分,共4门,平均19.5分以上, 单科不低于15分即可.即成人学生无须社会科学一门课程考试.整个本科项目共
作者:徐颖;卢桂芝;申秀芬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本研究试图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着重分析社会支持与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作者:徐习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开展无菌配置有利于提高静脉输液疗法的安全性;可提高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减少给药错误及药物浪费;增加病人及员工安全感.1 临床资料2000年7月~2001年4月,我院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共配置静脉输液32 866袋.临床应用反馈,无1例输液反应报告.
作者:周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前,PC通用计算机和日本光电6511型单导心电图机在我国各级医疗单位有很高的普及率, 但心电监护仪的设备配备率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却非常低.我们在不改变计算机和心电图机硬件结构及其各自功能的基础上,加装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使其增添了心电信号监护和记录功能.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用心电图机兼作心电监护仪,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作者:孙文琴;樊金焱;马文香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于30年前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10年前亚洲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已取代头皮针.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医院已相继在临床治疗中应用[1].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2].国内在这几年对留置针临床应用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本文现作一概述.1 适应症刘洋等报道,静脉套管血与肘静脉血WBC、Hb、BPC检测值无显著性差异 [3].有人报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采血中,用套管针比普通针节省了1.4 min/ 次[4].饶庆华等经30例患儿留置针输液并取血检验对照分析研究,效果满意[5].
作者:甘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多数病例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关 .特征为非对称型室间隔肥厚及二尖瓣前向运动(SAM现象)所致动态性左心室流出道(LVOT) 梗阻[1].临床上常有呼吸困难、心前区痛、晕厥和猝死等表现.近年来新发展的治疗技术里,室间隔消融(PTSMA)是治疗HOCM患者的一种新的介入性手术疗法.即用无水酒精注入供应室间隔的冠状动脉间隔支血管,使其闭塞,其所供应的肥厚的室间隔肌肉坏死,室间隔变薄,以达到解除梗阻,改善病人症状及预后的目的.我科1999 ~2000年施行21例室间隔消融,实践中我们体会该病的临床护理有其特殊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军;夏艳萍;韩巍;郭雅莲;张纯燕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