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陈英;肖春红
低分子右旋糖酐作为一种血容量扩充剂,因其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我科1995年~1999年,在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共有1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公丕欣;南秀荣;朱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进点教育:向学生介绍医院的创办发展史,优良传统,历届学生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护士素质及职业规范的教育,宣讲医院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以及临床实习工作中的要求,并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作者:田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自1992年以来,我院护理部把护士素质训练列为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活动,特别是近几年来组织全院护士自学、自编、自演护理工作各个环节中护士素质的行为规范,这一训练活动充分调动了全院护士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红;邓胜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其预后有积极作用.为了探讨早期营养与预后关系,对我院1997年4月~1999年5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缩短治疗天数,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效果显著,并结合环境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金芙萍;谭有娟;徐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常常发生阿托品指征的误判现象,从而导致过量中毒、反跳等而致抢救失败.我院1996年11月~1999年11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92例,发生阿托品指征误判17例,误判率为8.8%,17例误判患者中3例过量中毒死亡,4例反跳死亡,误判死亡率为41%.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桂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故术后并发症多.我科自1993年至今共行前列腺电切术86例,现将术后早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武海旗;张玉莲;杨庆;王淑娟;王东芝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化学指示剂是对高压灭菌的一种监测方法,利用化学指示剂在一定温度与作用时间条件下受热变色或变形的特点,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所需参数.指示卡(带)上印有热敏化学指示剂,其显色效应是以嗜热脂肪杆菌的耐热参数(121 ℃作用20 min)为依据而设计的,使用时将指示卡夹于物品中随同加热,根据指示卡变色情况来判断是否达到要求.此外尚有指示胶带主要用于物品包装的表面情况监测,每个灭菌包内外都应使用化学指示剂监测.
作者:卓碧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手术室作为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及抢救伤病员的重要场所,环境要求较高.如:清洁、无菌、安静等.但手术室的噪音却常常被忽视.所谓噪音,指不需要、不悦耳、紧张而有害的声音.它有许多测定方法,但大多数以db-A为单位分级,40-80db属中等声响;80-100db已很响.根据Shapiro等对手术室常规操作测定,结果见表1[1].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玻璃体切割、完全性气液交换术是90年代初开展起来的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的新技术.眼内充填气体的病人,术后必须采用强迫体位--俯卧位.
作者:王东叶;王瑛;王艾晶;刘莉;崔霞;吕雁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神经内科的病人大多数为偏瘫病人,护理不当容易并发褥疮.而导致褥疮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压力[1].我们对242例偏瘫患者(0~3级)受压点和时间(除外其他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马瑞华;郭冬梅;王飞;马学霞;刘英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手术是引起焦虑的常见原因之一.术前焦虑将增加手术过程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探讨术前指导对腹部手术病人焦虑的影响,对20例拟行全麻开腹手术的病人给予系统的术前指导,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分别于干预前后对病人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分.应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系统的术前指导能够显著地降低病人的术前焦虑(P<0.001).
作者:张秀月;曹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术前准备1.1 患者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耐心、亲切地与病人交谈,说清手术的目的与方法,解除病人紧张情绪,消除其恐惧心情,增强其手术的信心,使其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刘胜珍;沈金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近几十年来,高压氧医学有了迅速的发展[1],它作为疾病治疗的辅助手段(某些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减压病等是惟一首选治疗手段),以其独特的疗效,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高压氧治疗需要一定的次数和连续性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近几年来,我们发现在治疗过程中,病员往往因为某些原因使治疗中断.因此,探讨治疗中断的原因,研究并实施对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志云;马颖;谭杰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正常人摄入的营养物质经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利用,当人体不能进食或进食量不足时须进行肠外营养(TPN)或称深静脉营养.TPN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我院1997年11月~1999年11月在腹部外科手术应用门静脉置管的方法,经门静脉途径给予胃肠外营养,模仿正常生理过程,取得一定的疗效,具有安全、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的特点,对恶性肿瘤病人还可进行化疗,具有一管两用的作用.现将有关应用方法、结果、护理等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华;宋晓红;王惠云;张建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金霉素二甲基亚砜用于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金霉素二甲基亚砜湿敷,对照组使用33%硫酸镁湿敷.结果:金霉素二甲基亚砜组有效率明显高于33%硫酸镁组.静脉输液外渗应及时应用金霉素二甲基亚砜湿敷.
作者:宫英丽;肖适崎;肖丽;王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为临床测量血压气袋放置选择正确位置提供实验依据,进行自身配对实验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93名在校护生,在上臂不同部位放置气袋测量血压.结果:外位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总体趋势高于中位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气袋纵轴中线应放置于肱动脉上方.
作者:赵陈英;肖春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随着器官移植配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不断提高,然而,HLA配型标本的采集及抗凝方法、采血量、放置温度与时间、储存及运输,将直接影响配型结果的准确.我院1990年6月~2000年2月行肾移植1 030例,共进行HLA抗原分型、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PRA)1 356人次,标本合格1 026人次,不合格为330人次,合格率为75.66%,为了提高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减少相关因素的影响,现讨论如下.
作者:谭艺真;李留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998年1月~1999年6月共行尸肾移植术187例,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水电解质平衡问题进行恰当的观察、评估和调整,取得满意效果.认为术后早期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尿量、血压、中心静脉压准确掌握输液的速度和量,密切监测各项生化指标,对提高肾移植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丽珍;刘幼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口服给药在临床上是一种简便、无创和行之有效的给药方法.但要使口服药真正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护士在口服给药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蔡静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经临床观察发现,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较其它季节更易出现高热,高热作为阿托品中毒的观察指标之一,对指导阿托品的正确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高热的护理对抢救能否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宝瑛;孙秋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