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正琦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时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方法中毒组52例和正常对照组25例分别于中毒后和清晨空腹时各抽取静脉血5ml,测定并比较各组胃泌素水平及与胃出血的关系.结果中毒组及各分组与正常对照组、合并消化道出血组与未出血组血清胃泌素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胃泌素测定可作为急性中毒患者病情监测的指标.
作者:张志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上颌骨埋伏尖牙用外科和正畸方法综合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视诊、触诊及X线曲面断层片提供上颌埋伏尖牙的位置及其与邻牙的关系,分析阻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利用方丝弓技术,留出足够的间隙,暴露埋伏尖牙牙冠,粘贴托槽,对15例患者的16颗埋伏尖牙进行正畸牵引.结果13颗埋伏尖牙萌出后排列整齐,牙髓和牙周情况正常.结论选择正确的外科手术和正畸牵引方法,能有效矫正上颌埋伏尖牙.
作者:章卓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serumhomocysteine,sHcy)水平,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病组74例,早期肾病组33例,临床蛋白尿组14例,比较各组间sHcy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s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肾病组又显著高于无肾病组(P<0.05).结论高sHcy血症可能与糖尿病肾病有关,sHcy水平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杨虹;卢学勉;叶成夫;陈良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院1998年3月至2003年5月,在应用垂体后叶素(PTT)治疗大咯血中出现低钠血症1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萍;裘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M型彩色多普勒测量左室内血流播散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8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49例E/A<1;31例E/A>1)和80例正常人的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Vp.结果高血压患者无论E/A<1或是E/A>1,其左室早期血流播散速度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用M型彩色多普勒测量左室内舒张早期正常血流播散速度Vp评价左室舒张功能,较二尖瓣口血流速测定可靠,无伪正常现象.
作者:杨继东;叶萌;蒋顺梅;洪勇强;余红萍;程芸;张赵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鞍区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青少年鞍区肿瘤的CT及MRI表现,其中13例经病理证实,2例经药物治疗随访病灶消失而证实.结果(1)颅咽管瘤8例,CT表现为鞍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部分囊壁蛋白壳样钙化;MRI T2W像表现为高信号,T1W像分别表现为高中低信号;(2)生殖细胞瘤5例,CT表现为鞍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大部分均匀强化;MRI T2W像表现为高信号,T1W像表现为等或低信号;(3)垂体微腺瘤2例,CT无异常发现,MRI T1W像表现为垂体内略低信号小结节.结论MRI在青少年鞍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祥兴;陈伟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所致双硫仑样反应的防治.方法对2000年11月~2003年11月使用头孢哌酮钠致双硫仑样反应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双硫仑样反应,轻者31例表现为颜面潮红、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不适.重者5例表现为全身发红、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胸闷出汗、甚或休克、心电图改变.结论应用头孢哌酮钠时及停药一周内要禁酒或大量饮酒后2天内要禁用头孢哌酮钠,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朱礼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与关节烧伤创面组织瓣移植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61例伴有骨与关节烧伤的患者,受伤部位70处,清创后共采用了78例次的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瓣面积小8cm×5cm,大52cm×22cm.结果72例次的组织瓣完全成活,2例次因组织瓣坏死进行了再次手术修复,4例次组织瓣远端小面积脱表皮,经换药治愈.结论选择恰当的组织瓣移植修复骨关节烧伤创面,能较好地防止深部组织感染和渐进性坏死,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元海;杨顺江;刘利平;蒋瑞明;叶春江;喻三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后尿道损伤早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后尿道损伤尿道会师牵引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5~10年,疗效满意33例,不满意6例,其中2例拔管后尿道扩张困难,后期行尿道吻合术,4例未定期尿道扩张,出现明显尿道狭窄,需Ⅱ期手术.结论尿道会师牵引术是治疗早期后尿道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咨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及其与中毒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97例记录心电图,轻、中度组中毒后3天内查血清心肌酶谱1次,重度组连续心电监护,并分别于中毒后第1、3、5、7天抽血查心肌酶谱.对照组抽血查心肌酶谱1次.结果心肌酶谱于中毒后逐渐升高,中毒后第3天达到高峰,随着病情好转,于中毒后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心肌酶谱活性随中毒程度加重而升高,中、重度中毒组与对照组间心肌酶谱各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心电图异常中重度组18例,中度组9例,轻度组7例,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AOPP常引起中毒性心肌损伤,导致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异常改变;(2)AOPP心肌酶升高与中毒严重程度有关,心肌酶水平极度升高,多示病情严重,预后欠佳.
作者:金细众;方光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通过对11例亚急性联合变性病例的临床分析、了解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及治疗预后.结果大多数病例血清维生素B12降低,表现为感觉缺失,肌力下降等.结论亚急性联合变性主要与血清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病变可累及中枢及周围神经,早期用维生素B12治疗对预后有明显好处.
作者:应忠明;丁美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胃炎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关系.方法对2118例各类型慢性胃炎的Hp感染与肠上皮化生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糜烂性胃炎Hp感染检出率为87.50%,萎缩性胃炎71.72%,浅表性胃炎62.38%,相互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p感染的胃炎发生肠化生:萎缩性胃炎58.2%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30.54%,糜烂性胃炎28.57%(P<0.01),浅表性胃炎的肠化生与糜烂性胃炎的肠化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p感染胃炎的肠化生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尤为显著68.15%(P<0.01).结论萎缩性胃炎Hp感染可致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并且与年龄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马先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探讨其对下腔静脉瓣过长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例下腔静脉瓣过长者进行心脏常规切面二维扫查并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下腔静脉瓣过长者均可在右心房内探及条索状增强回声,该条索一端附着于下腔静脉口,以右缘为多,另一端游离在右心房内,随心动周期而飘忽,彩色多普勒未发现该处有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下腔静脉瓣过长简单易行.
作者:史晓龙;周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静脉细小的动静脉造瘘术的成功率.方法对23例前臂静脉细小的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改进的动静脉造瘘术.手术时游离较长静脉段,反复剥离静脉外膜,直至静脉扩张良好.结果术后随访2~35个月,动静脉瘘均成功,满足血透需要,2例栓塞,1例及时再通,1例再造瘘,1例假性动脉瘤.结论静脉细小的动静脉造瘘,改进手术方法后,成功率高.
作者:朱建龙;章圣泽;朱雪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以下简称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CT影像的变化.方法应用OUR-QGD型体部伽玛刀分次大剂量照射肺癌肿块,照射后3个月左右行CT随访复查,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肺癌肿块经体部伽玛刀分次大剂量照射后,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肿块内部出现液化、坏死或空洞形成;其周围出现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部分中央型肺癌照射后出现相应肺不张;转移的肿大淋巴结均缩小.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近期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方金洲;姜忠于;陈立中;车晓玲;何帮志;张树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临床及结肠镜检查的表现.方法回顾396例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就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及病理作出分析.结果大肠癌男女发病率相当,≥60岁的大肠癌252例(63.64%),首发主诉症状为便血的有235例,部位依次为直肠癌198例(50%)、乙状结肠112例(28.28%),大肠癌伴腺瘤性息肉者51例(12.88%),病理明确提示腺瘤性息肉恶变者43例(10.86%).结论大肠癌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呈上升趋势,而与性别无相关性,临床表现以便血多见,发病部位以直肠居首,乙状结肠次之,且发病与大肠腺瘤密切相关.
作者:任爱群;柯建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接种前后年代麻疹临床特征的变化.方法对本院1965年麻疹住院患者27例和2000年的598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疫苗接种后,发病年龄增加了6个月以下及18岁以上两个年龄段;轻型麻疹患者增多,并发症减少,但仍有死亡病例.结论婴儿应适当考虑提前接种麻疹疫苗;人工免疫者应加强免疫;麻疹的并发症减少,但仍有死亡病例,应重视.
作者:陈洁;费小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了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的现象.当自身免疫引起自身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并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目前发现的自身免疫病有30余种,大多为原发性,少数为继发性.原发性自身免疫病原因不明,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分为器官特异性和非器官特异性.器官特异性AID的靶抗原和病变常局限于某一特定器官,非器官特异性AID的靶抗原和病变常呈全身性或系统性.
作者:杨亚冬;张文元;何浙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589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易感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6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71%,高于统计期间全院的平均医院感染率4.98%;患者的抗肿瘤治疗、侵袭性操作、并发症、中性粒细胞水平、抗生素的使用以及住院天数等为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占59.4%;感染病原菌中G-菌为53.1%,其中以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且直接影响预后,必须控制易患因素,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和钢;李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臂皮瓣行口腔癌术后多器官缺损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应用游离前臂皮瓣行口腔癌术后多器官缺损重建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游离前臂皮瓣无1例发生血管危象,全部成功,成功率100%.结论应用游离前臂皮瓣行口腔癌术后多器官缺损重建安全可靠,成功率高,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
作者:梁利荣;杨为江;阮方超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