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舜
目的了解肠球菌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治疗医院肠道菌群失调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2月至2003年6月住院患者肠球菌致腹泻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4例肠球菌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者平均年龄57.5岁,均有基础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占63.6%);感染的肠球菌以屎肠球菌居多(占40.5%);所有患者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主要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累计使用种类多,且多为联合用药.结论肠球菌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主要危险因素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注重对粪便标本中条件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及时分析腹泻原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郑佳音;周铁丽;李超;张雪青;王忠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时脑功能状态,指导早期干预.方法分别对不同病因(溶血、感染、母乳性黄疸)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和正常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出院后随访,并与本实验室相应年龄组正常儿童的BAEP值相比较.结果由溶血和感染因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BAEP变化明显;母乳性黄疸所致高胆红素血症BAEP无变化.结论早期新生儿因溶血、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力损害,应及早干预,并注意远期随访.
作者:张佩华;吴鸣;章爱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尝试一种新的方法诱导缓解治疗难治或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方法采用法国的Protocole L.A.M(2000)大剂量阿糖胞苷(2g/m2·d)联合抗肿瘤抗生素诱导缓解治疗难治或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结果2例均获得缓解,但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时间较迟.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抗肿瘤抗生素可以诱导缓解治疗难治或复发的急性白血病.
作者:黄强;杨天新;钱美华;王文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5月的住院糖尿病足患者35例的综合治疗.包括胰岛素控制血糖、抗感染、血管扩张、营养神经等.局部换药用高渗糖水加胰岛素加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加甲硝唑)加扩血管药物(盐酸川芎嗪或654-2),清创胶、溃疡糊、溃疡贴,凡士林,速愈平软膏等.结果痊愈15例(42.9%),好转20例(57.1%),其中好转者出院后经门诊换药,随访3~6个月后均治愈,无1例截肢.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必须早诊断、早综合治疗.应全面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同时根据不同个体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局部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
作者:朱麒钱;金华伟;楼大钧;俞钟明;官莉莉;斯徐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用纤维胆道镜和气压弹道碎石机联合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65例胆道残余结石病人行手术全程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仪器操作.结果本组病人结石1次取尽率为89.23%,2次取尽率为100%.结论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彩华;俞燕红;吴爱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Ⅰ(AⅠ)、血管紧张素Ⅱ(AⅡ)、心钠素(ANF)和醛固酮(ALD)水平,经美托洛尔干预治疗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62例EH组和48例非高血压组血清AⅠ、AⅡ、ANF和ALD水平,并进行比较研究.测定美托洛尔干预治疗前后上述血管活性肽变化.结果EH血清AⅠ和ALD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AⅡ和ANF无显著差异(均P《0.05).Ⅰ、Ⅱ、Ⅲ期EH组间四者血清水平的方差检验无显著差异(均P《0.05),23例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组与39例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间四者也无显著差异(均P《0.05).AⅠ与AⅡ,ALD与AⅡ间呈显著正相关(r=0.513,P《0.01;r=0.362,P《0.05),AⅠ、AⅡ、ALD均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r=0.443,0.469,0.513;均P《0.05).EH患者经美托洛尔干预治疗后血清AⅠ、AⅡ、ANF、ALD显著性下降(均P《0.01或P《0.05).结论EH患者血清AⅠ和ALD显著升高,经美托洛尔干预治疗后,血清AⅠ、AⅡ、ANF、ALD显著性下降.
作者:梅益斌;季乃军;樊必夫;王成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类别和部位、诊治手段及疗效.结果13例肿块完整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2例无法切除仅作活检术.术后住院死亡1例.结论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种类繁多,症状不典型,胸片及CT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一经确诊断需立即手术.良性肿瘤手术疗效良好,恶性、巨大肿瘤为外科治疗的难点.
作者:范庆浩;徐持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低位前切除手法一层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本院1998~2003年间采用低位前切除手法一层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5例资料回顾分析.结果35例中发生吻合口瘘1例,经引流愈合,结肠脾曲穿孔 1例,经修补横结肠造口痊愈,局部复发1例,吻合口炎6例,术后半年控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低位前切除手法吻合术对体形合适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作者:郑其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使食道贲门癌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方法采用静脉与肠内营养支持相结合并遵循按需渐进原则的同时,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营养知识宣教,鼓励病人配合治疗.结果84例食道贲门癌病人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食道贲门癌术后及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施苏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疑似病例,用目前公认较好的梅毒抗体确认试验TPHA结果为标准,与TRUST、ELISA、FQ-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RUST假阳性率为25%,假阴性率为23.3%;ELISA无假阳性,假阴性率为3.3%;FQ-PCR假阳性率为15%,其中30例TPHA阳性病例的定值在1.704×104~6.365×105copies/ml,而3例FQ-PCR阳性,TPHA阴性病例的定值在3.133×102~3.657×102copies/ml.结论FQ-PCR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特异性很强、敏感性很高,是目前诊断梅毒螺旋体的先进方法.
作者:屠秀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小儿副鼻窦支气管炎(SB)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SB诊断价值.方法将180例SB患儿按年龄分组,以胸片表现为参数分析各年龄组差异性,分析CT和X线平片诊断SB差异性(计算SB副鼻窦炎X线误诊率);将副鼻窦CT片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按年龄组测量黏膜增厚、积液程度与其垂直窦腔径比值(Pt值).结果CT和X线平片对SB副鼻窦炎诊断有显著性差异,副鼻窦X线片误诊率达35.0%,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周围浸润模糊影以小年龄组显现率为高,而肺炎样阴影显现率以大年龄组为高,SB胸片正常者占31.7%.结论小儿SB必须以CT诊断为标准,CT片上颌窦Pt值测定可正确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在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锋;李迎春;许崇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对急性胰腺炎(AP)诊断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AP伴HTG患者30例;AP不伴HTG患者38例;均在起病8小时、24小时测定其血清淀粉酶(AMY),比较两组AMY的差异性,并将AP伴HTG组按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分成轻、中、重度三组,比较它们的AMY的值.结果AP不伴HTG组较AR伴HTG组AMY升高程度明显,且TG升高的轻、中、重组,AMY升高程度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G升高可抑制AP时AMY的升高,HTG可影响AMY对AP的诊断.
作者:钟燕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在X线上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征象.结果直接征象:肿块或结节151例(97%),钙化65例(42%);间接征象:腺体结构紊乱、皮肤增厚内陷、乳头内陷、Cooper氏韧带角状增粗、乳后间隙模糊或消失等.结论高清晰的乳腺X线高频摄影是检查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分析不同组织学和不同病期的X线表现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冬女;杨爱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SIRS)胰岛素抵抗(I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检测了42例SIR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和TNF-α的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SIR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ISI明显降低,TNF-α明显升高,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SIRS患者存在IR,TNF-α可能是促进IR形成的一个因素.
作者:许国斌;饶高峰;李茜;孙仁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判断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深静脉瓣膜功能.方法检查80例患者的髂外、股总、股浅和腘静脉,股静脉瓣膜功能做Valsalva试验,胭静脉瓣膜功能行挤压远端小腿放松后,以CDFI观察血流颜色及频谱有无返向,并测量返流的持续时间.结果32例返流者管腔内径明显增宽,大流速加快,与无返流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经大隐静脉穿刺顺行性静脉造影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87%.结论CDFI诊断股静脉返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并能判断返流程度.
作者:叶新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的情况.结果103例中通过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2例,右侧副肝管1例,Mirizzi综合征2例.结论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可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减少胆道探查带来的损伤,有利于胆道解剖变异的诊断.
作者:沈蔚;毛根军;郑樟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病诱因和特点.方法对217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糖尿病急性并发症217例,占同期糖尿病住院患者(17.67%);DKA 146例,死亡31例;DNHS21例,死亡7例;低血糖48例,死亡8例;乳酸性酸中毒2例,死亡1例.结论DKA以女性、年龄小、病程短发病率高,以感染、停用胰岛素为多见.DNHS以年龄大、病程短发病率高,以感染及脑血管病为诱因.低血糖以年龄大、病程短发病率高,降血糖药物胰岛素及磺脲药过量为主要诱因.过量服用降糖灵为乳酸性酸中毒诱因.
作者:方少均;周建玲;潘光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定期用THP20mg加5%葡萄糖60ml膀胱内灌注,每次保留时间不少于45分钟.结果40例患者随访8~14月,无肿瘤复发38例,复发1例,1例出现尿道狭窄而放弃治疗.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作者:何小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8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结果一次穿刺成功75例,PTCD后胆红素、ALP、γ-CT均明显下降,以出院时为显著.结论超声引导PTCD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是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利民;贺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和外周静脉推注中5-氟脲嘧啶(5-Fu)的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为临床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SD大鼠222只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给药组和区域性动脉灌注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浆、胰液和胰腺组织中的5-Fu浓度,并计算穿透指数和治疗优势度.结果区域动脉灌注组胰液和胰腺组织中5-Fu的大浓度,存留时间90分钟分别为14.33±5.67mg/L,23.47±6.14μg/g,皆明显高于静脉推注组(5.89±1.57mg/L,9.68±2.63μg/g,50分钟)(均P《0.05).治疗优势度为2.56.结论区域动脉灌注5-Fu能明显提高5-Fu在胰液和胰腺组织中的局部浓度,改善ANP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行;戴利成;陆永良;李鸿伟;韩春蕃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