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雨;卢国浩;康利克;王小燕;李燕;卢一郡
病例女,52岁.主诉:左眼视力下降,双下肢活动障碍半年.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双下肢活动障碍,症状逐渐加重,病来无抽搐,无昏迷,无二便障碍.查体:嗅觉迟钝,左眼视力减弱,共济运动检查左侧差.CT平扫:松果体区见一类圆形等皮质密度肿块影,大小约为2.8 cm×2.3 cm,内部密度不均,见偏心的囊变区及斑点状钙化,第三脑室后部受压,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扩张.
作者:王勇;谭晓天;赵俊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定量评价Graves病(GD)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变化,并分析该变化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临床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T技术检测45例GD患者及40例正常者双侧颈总动脉的血管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及顺应性AC,比较两组参数.分别根据甲状腺肿大程度、甲亢病情严重程度对GD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弹性参数的变化.记录GD患者的病程,分析颈动脉血管弹性参数与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GD患者颈总动脉的Ep、β高于正常对照者,AC低于正常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的改变与甲状腺肿大程度及甲亢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关联性,但与病程长短显著相关.结论:G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应在病程早期积极治疗;ET技术简便、无创,可以作为评价G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新技术.
作者:于美丽;刘新;安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寻与肝功能血液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超声双多普勒先进测量技术同时对60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的血流速度进行检测,选择60例肝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血流变化情况.60例肝硬化患者均进行肝功能血液检测,探寻肝动脉阻力指数、以及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速度与其相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较正常人肝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高,阻力指数增加,但门静脉血流速度较正常人略有减低.当肝动脉阻力指数大于或等于0.7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血液检测指标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至少有一项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呈正相关性.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动脉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肝功能血液检测指标密切相关,有规律可寻,超声可以无创检测肝动脉与门静脉血流变化反应肝功能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及用药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特征与癌基因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造影特征,术后对肿瘤标本用免疫组织学方法测定p5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与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该组乳腺癌肿块p53阳性表达率为43.2%( 16/37).②该组乳腺癌肿块的增强模式均以快速增强、高增强为主,与p53表达无关(P>0.05).③p53阳性表达的乳腺癌肿块出现灌注缺损、穿支血管的几率增加,两者间有相关性(P<0.05).④乳腺癌肿块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表明,p53阳性表达的乳腺癌肿块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增大,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延长,与p53阴性表达的乳腺癌肿块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指标与p53阳性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较定性分析更能精确的评价乳腺癌肿块的内部血供情况,从而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李振洲;罗长锐;方凡;刘倩;许美权;陈胜华;李泉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是一种介于血管瘤和骨血管肉瘤之间的低度恶性肿瘤,发生于椎体者非常少见.现将我院影像资料齐全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病例女,66岁,胸腰部疼痛2年,加重伴双下肢乏力1月余入院.查体:脊柱生理胸腰段后凸畸形,局部皮肤无破溃,胸背部局部叩压痛明显.双下肢肌张力及皮肤感觉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作者:马新荣;夏兆云;徐有坤;刘彦秋;徐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10月21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情况,探讨手术适应证,操作技术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应对措施,评价动静脉联合溶栓术治疗CVS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①21例病例均行CTV或MRV检查并经DSA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患者,记录每位患者的发病时间、介入手术前的治疗情况及疗效.②血管内介入治疗:经皮穿刺股动脉、股静脉置鞘,全程静脉肝素化后给予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术中导丝、导管及球囊等辅助碎栓.③探讨手术时期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总结手术并发症及应对措施,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④随访.结果:21例患者从发病到手术治疗时间为1~10周,平均2.7周,术前均有过降颅压及对症治疗,有2例接受过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均不明显.21例患者入院后12~48 h内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给予动脉溶栓、脑静脉窦内接触溶栓、塑形导丝及球囊辅助机械碎栓及微导管留置接触溶栓等联合处理,14例完全再通,6例部分再通,1例无变化.疗效与病程有关,病程越短疗效越显著.2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碎栓球囊破裂,无特殊处理,1例浅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停止手术给予对症处理,于1周后二次手术溶栓治愈.2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2%(20/21),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2/21).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至2年,均存活,其中1例无变化患者的视力完全丧失并伴神经功能损害,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结论: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CVST是安全有效的;适应证是病程在8周以内的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显著,多种方法联合治疗能让病程超过2月的部分患者获益;并发症主要与操作有关.
作者:武国德;张振昶;李鑫;李健雄;曹骅;张廷华;藤庆兰;石正洪;罗福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病例男,14岁.患者以“右下颌膨隆伴尖牙未萌1月余”为主诉求治我院,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较好;体检:T 37.1℃,BP 109/72 mmHg(1 mmHg=0.133 kPa),R 26次/分,P 76次/分;神清、颈软,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CT表现为右侧下颌骨后磨牙区至乙状切迹下方、左侧下颌骨双尖牙区至乙状切迹和喙突均可见囊性密度减低影,边缘骨皮质连续,内含多颗埋伏阻生齿;病变区邻近牙根见轻度骨质吸收,牙根移位,下颌骨呈多房型膨胀性生长(图1~4).
作者:何志兵;陈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与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入院诊断为妊娠晚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妊娠早中期有胎盘低置、剖宫产手术史、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病例.超声及磁共振的检查结果后与分娩手术结果对照.结果:96例患者同时接受了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其中46例后手术结果证实为前置胎盘,25例为完全性前置胎盘,6例为部分性前置胎盘,8例为边缘性前置胎盘,7例为胎盘低置.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确诊断44例,灵敏度为97.92%,特异度为100%).磁共振正确诊断了46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对前置胎盘的分型上,经腹彩色超声误诊7例、漏诊2例,磁共振仅误诊1例.结论:MRI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前置胎盘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MRI对前置胎盘的分型上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
作者:鲁钊;刘兆玉;陈丽英;张军;畅智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SPECT/螺旋CT融合显像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扫描(WBS)显示颅骨放射性浓聚的21个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生独立阅片.患者同期接受MRI和/或CT检查,各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两周,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约9个月,随访结果主要根据随后的影像学检查(MRI、CT或随后的骨扫描)及临床信息.结果:根据同期影像及随访检查共10个病灶诊断为恶性病变,11个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SPECT/CT融合显像检出全部10个恶性病灶及8个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5.71%.1个病灶在SPECT/CT融合显像中诊断为恶性,而同期MRI及随访检查显示良性病变.另有两个病灶在SPECT/CT中难以确定其性质,同期影像及随访检查亦显示为良性.SPECT/CT融合显像在肯定性诊断为良、恶性病灶中诊断颅骨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88.89%、90.91%、100.00%.结论:SPECT/螺旋CT融合显像对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韩鹏慧;张书旭;葛永兵;任志刚;张国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05例中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91例(符合率86.6%).病理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超声诊断11例(符合率61.1%);病理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7例,超声诊断71例(符合率92.2%);病理诊断为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8例,超声诊断10例(符合率80%);阑尾周围脓肿1例,超声与病理诊断一致(100%).结论: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赵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检查中的应用.方法:以术中所见为标准,采用单盲的方法比较手持式声学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腓肠内侧动脉穿支数目、位置、血管直径检查及判断血管走行中的价值.结果:本研究移植8例皮瓣,共计24支穿支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声学多普勒超声分别确诊22支及17支,误诊为2支和6支,漏诊为2支和7支,二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血管直径与术中测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支血管主干分叉点16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术中所见一致,二者吻合率为100%.8例皮瓣存活良好,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检测和皮瓣设计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高皮瓣移植的可靠性.
作者:谭石;李敬府;白志勇;崔秋菊;毛驰;张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材料与方法:79例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和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的病人,其中39例为临床确诊为心肌梗死组(MI),另40例无急性心肌梗死作对照组,所有病人于1周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分析DSCT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对照组、心肌梗死组病人DSCT与超声心动图在评价LVEF上有较强的相关性(r=0.751,r=0.718,P<0.01),LVFS测量值两种方法相关度为中等(r=0.543,r=0.606).结论:DSCT在冠脉成像评价冠脉病变的同时可以定量评价左心室功能.
作者:龙斌;张东友;徐凯;胡春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地区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患者肝内静脉及侧支循环的超声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分析567例BCS患者肝内静脉及侧支循环的超声图像资料.结果:①肝左静脉(LHV)病变507例,肝中静脉(MHV)病变517例,肝右静脉(RHV)病变418例.LHV、MHV以膜性闭塞性病变多,RHV以条索状闭塞多.②567例BCS患者副肝静脉(AHVs)扩张403例,病变27例,AHVs有病变与无病变在下腔静脉(IVC)是否病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连续校正法).③肝内侧支循环类型8种.④567例BCS患者中395例肝内形成侧支循环,尾叶静脉与肝右后静脉在与主肝静脉(MHVs)形成侧支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00).⑤病变的LHV、MHV、RHV形成侧支循环例数分别为331、319、104例,三者在形成侧支循环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两两比较:LHV与MHV在形成侧支循环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234),LHV与RHV及MHV与RHV在形成侧支循环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①中国河南地区BCS患者MHVs病变发生率高,多伴有副肝静脉代偿扩张及侧支循环形成.②BCS患者肝内侧支循环类型丰富,尾叶静脉与MHVs形成侧支循环数量明显多于肝右后静脉;LHV、MHV侧支循环形成数量多于RHV,MHVs病变主要类型与侧支循环形成多少有关.③AHVs有一定的病变率,IVC病变不是AHVs病变的主要诱因.
作者:贺晓;秦石成;张瑞芳;程安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对肺部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为肺部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建立一种高性价比方法.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6月45例可疑恶性肺部病灶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受检者均于注射后10 min、2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对良、恶性肺部病灶摄取比值(早期:EUR,延迟:DUR)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并分别对EUR、DUR的诊断效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30例原发性肺癌,15例良性肺部病灶.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肺部单发病灶诊断灵敏度96.7%、特异性73.3%、准确性88.9%、阳性预测值87.9%、阴性预测值91.7%.恶性肺部病灶EUR为2.80±2.21(95%CI:1.97,3.62),良性肺部病灶为1.56±0.71(95%CI:1.17,1.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41).恶性肺部病灶DUR为2.93±1.86(95%CI:2.24,3.63),良性肺部病灶为1.64±0.81(95%CI:1.20,2.0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14).半定量ROC分析显示:以早期摄取比≥1.50为界值,对应灵敏度96.7%,特异性73.3%.以延迟摄取比≥1.459为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66.7%.结论: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对肺部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中小城市中低收入肺部病灶患者较为实用的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作者:刘长江;张旭;张庆;辛国华;张志民;董燕玉;张立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病例 男,23岁,2008年12月25日胸闷不适2周,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乏力及盗汗,纵隔肿物2天住院治疗.查体:左侧颈部、左侧锁骨上可及肿大淋巴结,较固定,大者大小约2 cm×3 cm,余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WBC 16.23×109/L ↑,HGB、尿常规、生化及凝血等未见明显异常.免疫球蛋白lgA 4.1 g/L ↑、IgG 15.3 g/L、IgM 2.3 g/L,LDH 134 U/L.
作者:李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膀胱平滑肌瘤5例,4例发生于膀胱三角区,1例发生于膀胱后壁,副神经瘤2例,1例发生于膀胱三角区,1例发生于膀胱后壁,血管瘤1例发生于膀胱侧壁.8例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均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锐利.密度及信号均匀,表面光滑.平滑肌瘤T2WI序列呈低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副神经节瘤及血管瘤T2WI序列呈高信号,且增强后明显强化.邻近膀胱壁及周围组织结构均无受侵.结论: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其诊断.
作者:孙晓东;白卓杰;丁怀银;卜顺林;汤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病例 例1,男,35岁,体力劳动后胸闷半个月,尿少,每日500 mL左右.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包腔内弥漫中等量液性暗区,脏层心包明显增厚,表面粗糙,可见纤维素形成,但无粘连,左右心室舒张无受限(图1).肺CT检查诊断为双肺陈旧病变,右肺中叶结节,结核可能性大.经抗结核治疗患者症状有改善.
作者:赵斓婷;马春燕;杨军;白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液囊空肠管在重症患者中进行幽门后留置可行性.方法:193例需要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6例使用超声引导液囊管置入,87例使用盲插方式置入液囊管.后两组均以X线照片显示液囊位于空肠为标准.再进行两组对比和分析.结果:超声引导组置入成功98例,成功率92.4%.盲插组置入成功61例,成功率70.1%.两组比较P<0.01.超声判定与X线判定符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液囊空肠管置入的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超声检测可作为判定液囊管头位于空肠的标准.超声引导液囊空肠管置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郑红雨;卢国浩;康利克;王小燕;李燕;卢一郡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耳部部分裂窝管的正常CT表现.方法: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以横轴位和矢状位互相结合对33侧正常耳进行研究.结果:岩鼓裂和鼓鳞裂有内外部之分,前者内外部相通,矢状位呈现弧线状;外鼓鳞裂横轴位近似三角形,矢状位近似牛角形;成人岩鳞裂呈细线状;内鼓鳞裂、岩鼓裂和岩鳞裂三者横轴位近似横置的Y形结构;鼓索隆起内后鼓索小管呈短细线状;砧骨窝深约1.5 mm左右,包含砧骨短脚尖和砧骨后韧带,横轴位近似楔形;镫骨肌管通过镫骨肌神经管与面神经管相连,分为乳突段和锥隆起段,乳突段横轴位近似圆形,锥隆起段近似弧带状.结论:64排螺旋CT能满意地显示耳部裂窝管.
作者:刘颖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病例 男,83岁,于2011年1月因咳嗽、咯痰入住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盆腔占位病变,约7 cm×10 cm,体检:盆腔内可触及大小约10 cm×7 cm×7 cm的肿块,活动度可,无触痛;直肠指检肿块位于直肠膀胱间,与直肠关系不密切,质地软.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92×1012/L,红细胞压积37.8%,凝血功能正常.既往无外伤史及手术史.
作者:李振辉;高德培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