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李法强;纪艾玲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中西医结合疗法, 银杏达莫注射液, 前列地尔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14d。比较两组疗效、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0.05);治疗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 <0.05);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干预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近年来细胞治疗技术利用骨髓干细胞介导血管及心肌的再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前景,中医药对干细胞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现针对几味中药干预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慧影;马亚珂;杨岳;王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院校信息专业现代医学知识培养模式的思考

    对中医院校信息专业学生医学知识的培养应有别于医学类专业,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医学素养,对所从事的工作发挥具有医学特色的作用。我国该类专业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于2004年左右进行了第一轮改革。经过近10年的教学和实践,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化中医院校信息专业现代医学课程的整合,在保持原有优势基础上,构建新的《现代医学概论》课程体系。

    作者:李萍;邓文萍;熊凡;姜霞;王秀莲;尹漾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采用温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上升更明显(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可作为治疗网球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朱启玉;吴芳华;黄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益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CSA)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00例CSA 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益心汤。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2月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水平和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高敏 C 反应蛋白(hs -CRP)较治疗前降低(P <0.05),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血脂情况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心汤治疗 CSA 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降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发挥作用的。

    作者:杨旭;颜新;胡文龙;李桃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肾中药联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腺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联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腺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腺细胞球蛋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中药联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腺细胞球蛋白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外周血象恢复快,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作者:闫昱江;傅薇;周进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当归-川芎药对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并比较不同配比药对抗炎、镇痛作用的差异。方法将当归-川芎药对分别按照1∶1、3∶2、2∶1、3∶1的质量比例配制水煎液,用二甲苯耳廓肿胀法、蛋清足趾肿胀法检测不同配比药对的抗炎作用;用热板法、甲醛法、醋酸扭体法观测不同配比药对的镇痛作用。结果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能减轻小鼠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及蛋清所致足趾肿胀度,以1∶1配伍比例效果佳;能提高小鼠热板疼痛痛阈值、降低甲醛疼痛舔足次数及醋酸疼痛扭体次数,以1∶1、3∶2配伍比例效果佳。结论当归-川芎药对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不同配比之间药效存在差异。

    作者:夏青松;孔靖玮;李德顺;李思思;邓倩倩;李文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第17卷)总目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会因素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观察社会因素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收集来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就诊临床诊断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并再次妊娠待产的孕妇400例,按其在分娩前愿意采取的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经阴道分娩组与再次行剖宫产组,分析其一般状况及各种社会因素对其影响,并比较两组对剖宫产近远期风险的了解情况。结果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影响大的因素为恐惧宫缩痛,再次行剖宫产组为70.0%,而阴道分娩组为35.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再次行剖宫产组孕妇对近期危害的了解率为52.1%,对远期危害的了解率为32.5%,而阴道分娩组孕妇分别为75.6%和65.6%,两组孕妇在近期危害及远期危害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会因素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作者:程春燕;潘颖;田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拟祛风宣肺方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祛风宣肺方辅助西药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祛风宣肺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拟祛风宣肺方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加快病情康复进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磊;冯高华;李宇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头穴透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头穴透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用艾司唑仑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采用 Spitzer 生活质量指数分别于治疗1个月后及3个月后评分患者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及3个月后的 Spitzer 生活指数积分呈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头穴透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疗效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副反应少、无药物依赖性的优势。

    作者:巴正兵;陈丽;吴群;吴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阳和汤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阳和汤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阳和汤治疗。两组均治疗5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症状积分改善更明显(P <0.01)。结论阳和汤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丑钢;王柯;张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国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统计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国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药统计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统计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需求分析和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填写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全国31个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中医药统计调查制度、中医药统计信息的主要来源、中医药统计报表系统等情况。结果31个省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中,仅有29.03%的省份有负责中医药统计调查工作的处室或人员,32.26%的省份建有本省专门的中医药统计报表系统,16.13%的省份制订有全省中医药统计调查制度。结论中医药统计管理部门和人员缺乏,中医药数据统计平台落后,统计分析数据来源复杂,需要建立中医药综合统计调查制度。

    作者:付文娇;沈绍武;肖勇;周婷;田双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专业低年级学生沙龙式课外学习模块

    基于中医专业低年级学生课外自学积极性不高、自学时间少的现象,在学生中开展了沙龙式课外学习模式实践,包括中医相关影视赏析、中医药谚语、中医医案视频赏析等模块。实践证实,沙龙式课外学习模式具有氛围轻松活跃、参与性强、适于长期实行等优点,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德顺;吴建红;张智华;吕银娟;王世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前愈”有效部位群的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

    目的:从中药复方“前愈”中提取分离有效部位群并将其进行纯化,建立各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多糖,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溶剂法分离纯化总生物碱有效部位;溶剂法结合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总黄酮有效部位;水溶醇沉法分离纯化总多糖有效部位;采用溶剂法结合大孔树脂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总皂苷有效部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分离提取液及纯化液中各有效部位的含量。结果提取分离所得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皂苷,总多糖含量分别为2.07%,8.87%,9.46%,2.82%。纯化后各部位含量分别为50.52%,57.04%,74%,67.8%。结论本实验确定的分离纯化方法操作简便合理,可显著提高“前愈”复方中各有效部位的含量。

    作者:柯敏;卢振;陈雯;李佩;于静;吴金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14d。比较两组疗效、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0.05);治疗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 <0.05);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李法强;纪艾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内科肢体经络病证分类方法探讨

    中医内科疾病大多根据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分类和论述,而肢体经络病证则是按照病变部位进行划分,独立于五脏分类体系之外。基于疾病脏腑定位和药物归经理论,以《中医内科学》中肢体经络病证的用药规律为切入点,试将肢体经络病证纳入五脏分类体系。

    作者:陈仁铭;潘静;覃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涂晋文教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肝郁脾虚证经验

    涂晋文教授对各种消化系统病证诊疗经验颇丰,对门脉高压性胃病肝郁脾虚证的诊治亦有着独特的见解。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药物配伍特点等方面介绍涂晋文教授诊治该病证的经验,丰富和发展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中医治疗理论。

    作者:肖峣;涂晋文;李天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吴献群从肾虚血瘀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介绍吴献群教授从肾虚血瘀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以肾虚为本,以血瘀为标,当采用补肾为主、活血为辅的治疗大法。

    作者:赵井苓;李成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为主配合推拿等理疗方法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以电针为主要治疗手段,辅以推拿方式治疗,对照组则以常规针灸为主,辅以推拿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整体治疗效果与治疗1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 PRI 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1, P <0.05)。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松解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效果尤佳。

    作者:金磊;高志成;闵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取微创穿刺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以及术后残余血肿量百分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P <0.05);术后10d、30d、90d 两组患者 CS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术后10d、30d、90d C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0d、30d、90d 两组患者 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术后30d、90d AD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0d、30d、90d 残余血肿量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够有效促进血肿的吸收,预防术后复发,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何卫春;朱敏;郭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