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桂芬;褚珺琼;王丹阳
目的 比较传统包皮环切术、商环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传统包皮环切术152例、商环手术140例、DCSD手术196例的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外观满意度及围手术期费用等.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随访至切口愈合.传统包皮环切术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疼痛明显,但创面愈合快.商环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明显,易发生局部水肿、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DCSD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无切口感染或裂开等并发症发生.3组患者外观满意度、围手术期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SD手术组外观满意度、围手术期费用均高(均P<0.05).结论 3种术式疗效均令人满意,各有优缺点.其中DCSD手术简单快捷,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高,更适合在门诊成年患者中开展.
作者:李健;李殿启;赵晓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锁扣带袢钛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锁扣带袢钛板治疗14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共获得随访13例,随访时间5~9(6±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4.5±0.5)个月;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72~92(86.6±3.1)分,其中优7例、良5例,优良率为92.3%;均未发生内植物失效、骨折再移位、不愈合、畸形愈合等.结论 锁扣带袢钛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不干扰肩锁关节,可早期康复训练、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宫小康;阮建伟;孔劲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生酮饮食(KD)对戊四氮(PTZ)点燃大鼠海马损伤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钯蛋白(mTOR)通路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5只雄性SD大鼠隔日腹腔注射PTZ制作癫痫动物模型直至完全点燃,另5只大鼠(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完全点燃后的4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食物(ND)+PTZ组、ND+PTZ+雷帕霉素(RAP)组、KD+PTZ组、KD+PTZ+RAP组,每组11只,均予侧脑室置管并再次给予隔日腹腔注射PTZ,共5次;其中ND+PTZ+RAP组、KD+PTZ+RAP组给药前30min侧脑室注射RAP,ND+PTZ组、KD+PTZ组予以等量人工脑脊液.观察并比较5组大鼠癫痫发作等级,海马区神经元密度,海马区pS6、S6、pAkt、Akt、pAMPK、AMPK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 KD+PTZ组大鼠癫痫发作等级明显低于ND+PTZ组(P<0.01);KD+PTZ+RAP组发作等级明显低于ND+PTZ组及ND+PTZ+RAP组(均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KD+PTZ组明显大于ND+PTZ组(P<0.05),KD+PTZ+RAP组大于ND+PTZ+RAP组(P<0.05),ND+PTZ+RAP组大于ND+PTZ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D+PTZ组pS6/S6、pAkt/Akt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其余4组pAMPK/AMPK蛋白表达均增高(均P<0.05);与ND+PTZ组相比,KD+PTZ组pS6/S6、pAkt/Ak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pAMPK/AMPK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ND+PTZ组相比,ND+PTZ+RAP组pS6/S6、pAkt/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KD+PTZ组相比,KD+PTZ+RAP组pS6/S6、pAkt/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ND+PTZ+RAP组相比,KD+PTZ+RAP组pS6/S6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AMPK/AMPK增高(P<0.05).结论 KD具有抗癫痫发作、减少神经元丢失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mTOR通路的抑制有关,且其上游可能通过抑制Akt通路的磷酸化、激活AMPK通路的磷酸化来调节mTOR通路.
作者:蒋艳;王宝辉;贾濛濛;卢裕强;裘涛;章正祥;侯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他汀类药物在血脂异常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防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20余年来的多项随机化临床试验为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研究证实,对于血脂异常和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ASCVD的一种严重表型,具有更高的不良事件风险.为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结局,有学者提出应用大剂量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方法,这一观点为临床医生带来很多困惑.如何正确认识ACS患者以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策略,是亟待澄清的一个问题.
作者:郭艺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microRNA-616(miR-616)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在H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qRT-PCR检测miR-616在60例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miR-616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iR-616在HCC及癌旁组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及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的表达情况;qRT-PCR检测miR-616在人正常永生化肝细胞(LO2)及5种不同肝癌细胞系(HepG2、SMMC-7721、Hep3B、Hu7)中的表达水平;使用miR-616抑制物作用Hep3B细胞,TranswellTM实验检测miR-616抑制后Hep3B细胞侵袭能力变化;应用miR-616抑制物及PTEN siRNA转染Hep3B细胞,qRT-PCR检测Hep3B中miR-616、vimentin、PTEN、E-cadherin的mRNA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癌细胞中vimentin、PTEN、E-cadherin的蛋白水平.结果 miR-616在HCC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对应癌旁组织;miR-616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表达均高于LO2细胞;miR-616高表达与低表达在血管侵犯、Edmonson-Steiner分级、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616高表达肝癌组PTEN及E-cadherin水平低于miR-616低表达肝癌组,而vimentin水平高于miR-616低表达肝癌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C组织中miR-616与E-cadherin、PTEN水平呈负相关,与vimentin水平呈正相关;在肝癌细胞中抑制miR-616后PTEN及E-cadherin表达水平上调,而vimentin表达降低,Hep3B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miR-616在HCC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与HCC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miR-616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PTEN表达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作者:刘欣;许秋然;张美齐;蔡文伟;刘青光;涂建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miR-630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630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37例肺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肺组织,通过RT-PCR检测各标本中miR-630、SOX4 mRNA的表达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miR-630与SOX4的相关性;通过转染miR-630mimic和miR-630NC至离体培养的A549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中COL1A1、COL1A5、SOX4的表达情况,划痕试验和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侵袭情况,荧光素酶素试验验证SOX4是miR-630的靶基因.结果 与癌旁正常肺组织比较,miR-630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P<0.05);肺腺癌组织中SOX4 mRNA的表达增加(P<0.01);miR-630与SOX4 m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r=-0.344,P<0.01).与对照组比较,转染miR-630mimic后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减少(P<0.01),细胞中COL1A1、COL1A5、SOX4的表达减少(均P<0.05);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miR-630能够降低SOX4-3’-UTR质粒的荧光素活性(P<0.05).结论 miR-630在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miR-630可能是通过下调SOX4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作者:谢铭芳;唐蒙蒙;丁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筛查分析宁波地区非综合型耳聋(NSHL)患儿耳聋基因热点突变情况,了解该地区耳聋患儿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取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就读的重度、极重度NSHL患儿168例,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采用多重突变阻滞扩增系统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进行4个遗传性耳聋基因的29个位点的突变筛查.结果 本研究NSHL患儿中检出耳聋基因热点突变58例(34.52%),其中单-GJB2基因热点突变者43例,单-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者9例,GJB2基因合并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者3例,12S rRNA基因热点突变3例;GJB2、SLC26A4、12S rRNA基因热点总突变率分别为27.38%、7.14%和1.79%.在所有热点突变中,以GJB2 235delC突变率高(23.21%),其次是GJB2 299 del AT(5.36%).结论 宁波地区NSHL患儿热点突变耳聋基因以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为主,且GJB2 235delC是常见突变位点.
作者:高薇薇;卢文翔;张雷;白云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其中约1/4的患者发生于乙状结肠.目前影像学诊断主要利用CT、MRI检查,但是CT检查有辐射性,而MRI检查时间长、禁忌证多、费用高.肠腔充盈超声造影检查(BCUS)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大肠检查方法,可以弥补CT、MRI检查的不足.因此笔者就本院2015年12月26日收治的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BCUS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程祖胜;夏国园;俞鸿波;钱彩艳;马莉萍;秦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给予常规护理+CBT(干预组)、仅常规护理(对照组)的CFS患者各60例,采用疲劳量表-14(FS-14)、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FS-1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周后,干预组FS-14、SAS、SDS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CBT能促进CFS的康复.
作者:金玉莲;黄海晓;赵娜;杨亚芳;杨晓丽;郑胜利;陈亚林;林崇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评分法分别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 160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术前比较,术后3d、3个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VAS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3d疗效优良率为81.25%(130/160),有效率为93.75%(150/160);术后3个月疗效优良率为75.00%(120/160),有效率86.25%(138/160).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近期疗效优的腰椎间盘突出微创介入手术.
作者:王飞;王丹;王秋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水平下膳食营养素尤其是膳食钙含量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及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207例T2DM患者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3组:血糖控制较好组(40例)、血糖控制一般组(65例)、血糖控制较差组(102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血糖水平、膳食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及供能情况之间的差异,并对影响血钙水平的膳食因素和生化指标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血糖控制较好组与血糖控制一般、较差组比较,摄入的膳食钙[(524,14±320.01)mg/L对(384.68±221.43)mg/L、(481.23±299.65)mg/L]、磷[(989.03±482.82)g对(761.79±333.93)g、(852.85±373.15)g]、蛋白质[(78.87±42.54)g对(56.85土24.07)g、(66.76±31.33)g]均明显增高(均P<0.05),甲状旁腺素(PTH)、空腹血糖(FPG)均明显降低(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校正钙值的主要膳食因素为脂肪(β=0.203,P<0.05),主要临床特征因素是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FPG、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25-羟基维生素D(β=-0.301、0.490、2.225、-1.800、0.211、0.281,均P<0.05).结论 T2DM患者由糖代谢紊乱引起钙、磷丢失增多,吸收障碍,以及膳食中钙摄入不足,可引发代谢性骨病.
作者:陈爱娇;胡浙芳;冯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分析应力性骨折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痛风的鉴别诊断,提高临床医生对应力性骨折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早期在基层医院误诊为痛风的老年绝经期女性跖骨应力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 结果 3例患者入院后经MRI检查明确诊断,转骨科保守治疗后基本痊愈. 结论 应力性骨折治疗效果和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明确诊断的早晚,对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绝经期妇女足背肿痛要警惕跖骨应力性骨折的可能,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田丽贞;杜红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肥胖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脂联素(APN)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对术后3年病死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性收录132例肥胖的HCC患者,根据术后3年生存情况分为病死组54例、存活组78例.分别于术后1、3个月时检测血清chemerin、APN和vaspin水平,并分析其对术后3年病死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病死组比较,术后3个月存活组血清chemerin、vaspin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存活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血清chemerin、APN和vaspin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的水平(均P<0.05);而病死组变化不明显(均P>0.05). ROC曲线分析提示术后3个月血清chemerin水平对术后3年病死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754,95%CI,0.689~0.802,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83.7%);其他指标的预测价值均不大.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3个月血清chemerin> 52.6mg/L(0R=2.680,95%CI.1.163~6.178)是HCC术后3年病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HCC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chemerin水平对术后3年病死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欧宏亮;马莉;陈清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神经内镜(观察组)、显微镜(对照组)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全切除率以及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均达90%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疗效相当,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士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在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培养器皿中分别加入用完全培养液稀释的40、60、80μg/ml茶多酚溶液,24、48h后通过细胞侵袭实验观察PC-3M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MMP-2、TIMP-2 mRNA、蛋白表达水平,并与只添加完全培养液的0μg/ml组比较.结果 茶多酚处理后的PC-3M细胞侵透基质胶,迁移至胶中或胶下表面的数量减少,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与0μg/ml组相比,40、60、80μg/ml组MMP-2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TIMP-2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茶多酚可在mRNA、蛋白水平下调MMP-2、上调TIMP-2基因转录,大致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均P<0.05).结论 茶多酚可在体外减弱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侵袭力,可能与下调MMP-2、上调TIMP-2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有关.
作者:严正强;陈铁定;陈力;张琴;杨远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视力不良状况,为防治儿童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学龄前组视力不良率显著小于学龄期组,学龄期视力不良率随年龄增长,近视仍是青少年儿童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遗传对于近视进展程度有着统计学意义的影响.结论 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率较高,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预防学生视力不良.
作者:徐海铭;赵海岚;余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Horner综合征又称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其特点是病侧眼球轻度内陷、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裂变窄及同侧面部少汗等,但对光反射正常;常见于中枢至眼部的交感神经通路受损、被压迫等,少数病例为先天性或无明显病因可查.反Horner综合征与Horner综合征相反,其特点是眼球外凸、瞳孔散大、眼裂增宽,但对光反射存在;它是交感神经通路持续受到刺激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临床上2种症状发生在同一例患者的病程上十分罕见,现将本院2014年2月18日收治的1例脑干出血后不同时间出现2种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作一分析.
作者:尹睿;邱彩霞;苏忠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征.方法 收集18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149例(A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34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B组砂砾样钙化、淋巴结肿大、血流丰富等彩超特征发生率均高于A组(均P<0.01).B组结节大直径≥3cm、累计结节数≥4枚分别占58.8%、32.4%,均高于A组的26.2%、15.4%(均P< 0.05).两组患者TG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MA阳性检出率为17.6%,高于A组的5.4%(P<0.05).183例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5%、3.3%和22%;再次手术、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分别高于一次性手术、无淋巴结清扫者(均P<0.05).结论 对于彩超检查显示结节大直径≥3cm、累计结节数≥4枚、砂砾样钙化、血流丰富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尤其伴有同侧淋巴结肿大时,应警惕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能,以便及时选择合理的术式,术中精细操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锋;邱钧;项本宏;方寅;李志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参数MRI(T2WI、DWI、动态增强)影像特征诊断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移行区前列腺癌(PCa) 48例、前列腺增生(BPH)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T2WI病灶形态、信号均匀度、边界、包膜、患侧移行区体积、患侧移行区与外周带的分界、前列腺包膜、DWI信号强度、ADC值及动态增强的曲线类型等10种影像特征,分析影响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病变的因素.结果 48例移行区PCa纳入81个癌灶,83例BPH筛选出142个结节;移行区PCa的ADC值为(0.938±0.223)×103mm2/s,明显低于移行区BPH的[1.195±0.19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侧移行区体积与移行区PCa诊断未见相关(P>0.05),其余9种影像特征均与移行区PCa诊断明显相关(均P<0.05).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9种影像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丁2WI病灶形态、信号均匀度、边界、患侧移行区与外周带分界、DWI的信号强度及ADC值与移行区PCa诊断均呈明显相关性(均P<0.05),其中ADC值与移行区PCa诊断呈负相关,其余影像特征与移行区PCa诊断均呈正相关.结论 多参数MRI上,T2WI病灶形态、信号均匀度、边界、患侧移行区与外周带分界、DWI信号及ADC值是影响移行区PCa诊断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永胜;史咏;崔凤;杨欢;汪银玉;张志田;赵再秋;郦妙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输尿管支架是泌尿外科常用的内引流工具之一.支架留置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这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除了改进输尿管支架的材料与设计外,药物干预也是预防与治疗输尿管支架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药物预防与治疗输尿管支架相关并发症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石兵;赵凡;曹益方;傅骏;马寅锋;吕伯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