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扣带袢钛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宫小康;阮建伟;孔劲松

关键词:锁扣带袢钛板, 锁骨骨折, 粉碎性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锁扣带袢钛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锁扣带袢钛板治疗14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共获得随访13例,随访时间5~9(6±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4.5±0.5)个月;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72~92(86.6±3.1)分,其中优7例、良5例,优良率为92.3%;均未发生内植物失效、骨折再移位、不愈合、畸形愈合等.结论 锁扣带袢钛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不干扰肩锁关节,可早期康复训练、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视力不良状况,为防治儿童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学龄前组视力不良率显著小于学龄期组,学龄期视力不良率随年龄增长,近视仍是青少年儿童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遗传对于近视进展程度有着统计学意义的影响.结论 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率较高,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预防学生视力不良.

    作者:徐海铭;赵海岚;余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肾脏肿瘤影像学技术的研究现状

    肾脏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常见疾病,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故存在较多的漏诊、误诊.近年来肾脏肿瘤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影像学技术.本文就近年来肾脏肿瘤影像学技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黄益麒;潘旭鸣;马红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临床肾病(Ⅳ期)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临床肾病(Ⅳ期)患者共245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16例,非感染1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二分类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发生医院感染,以泌尿道(457%)和呼吸道(35.3%)感染为常见.糖尿病肾病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间年龄、病程、住院天数、血白蛋白、24h尿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蛋白(OR=1.147,P=0.019)是糖尿病临床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血白蛋白(OR=0.799,P=0.000)是保护因素;年龄(OR=1.011,P=0.425)、性别(OR=1.221,P=0.492)、病程(OR=1.061,P=0.064)、血肌酐(OR=1.008,P=0.090)、GFR(OR=0.981,P=0.751)、HbA1c(OR=1.138,P=0.561)未见相关.结论 尿蛋白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白蛋白是保护性因素,对预测和预防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强;陈昊;邵一川;干正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肥胖肝癌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chemerin、APN和vaspin水平对术后3年病死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肥胖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脂联素(APN)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对术后3年病死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性收录132例肥胖的HCC患者,根据术后3年生存情况分为病死组54例、存活组78例.分别于术后1、3个月时检测血清chemerin、APN和vaspin水平,并分析其对术后3年病死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病死组比较,术后3个月存活组血清chemerin、vaspin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存活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血清chemerin、APN和vaspin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的水平(均P<0.05);而病死组变化不明显(均P>0.05). ROC曲线分析提示术后3个月血清chemerin水平对术后3年病死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754,95%CI,0.689~0.802,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83.7%);其他指标的预测价值均不大.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3个月血清chemerin> 52.6mg/L(0R=2.680,95%CI.1.163~6.178)是HCC术后3年病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HCC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chemerin水平对术后3年病死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欧宏亮;马莉;陈清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移植肾失功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分析

    目的 评价肾移植失功患者的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 选取因移植肾失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39例为移植肾失功组,选取同期未行肾移植而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6例为初发血透组.两组患者均在初次透析前行心脏多普勒超声和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Hb、血白蛋白、TC、TG、甲状旁腺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肾失功组患者血肌酐、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均低于初发血透组(均P<0.05),C反应蛋白高于初发血透组(P<0.05).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等心脏结构指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等心脏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移植肾失功组患者室间隔收缩及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后壁收缩及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均高于初发血透组[均P<0.05).移植肾失功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于初发血透组(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移植肾失功患者一般状态和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均较差,移植肾再失功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是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

    作者:陈丽莉;张萍;陈江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超声刀与冷刀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超声刀与冷刀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超声刀治疗的单发子宫肌瘤患者46例为观察组,应用冷刀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1d WBC值及Hb下降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缝合子宫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均P<O.05),术后1d WBC值、Hb下降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O.05).两组患者手术进展均顺利,术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均未发生术后感染、腹腔内出血、输血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刀有助于减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切口出血量、缩短缝合子宫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晏鹏;金素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20例双胎早产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220例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率、早产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早产组和足月组的年龄、产前肥胖、受孕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及绒毛膜性等,以及早产组不同孕周发生早产率及其原因.结果 220例双胎妊娠产妇发生早产率为60.45%(133/220),其中在孕28~31+6周发生早产率为4.54%,在32~33+6周为10.91%,在34~36+6周为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在不同孕周期间单绒双胎早产发生率分别为3.18%、6.82%、25.91%,明显高于双绒双胎(均P<0.05).3组早产产妇早产原因,如胎膜早破、单绒毛膜性、宫内感染、宫颈功能不全、早产临产、急性脂肪肝、子痫前期、ICP、肝功能损害、前置胎盘及胎儿窘迫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早产组与足月组在高龄、产前肥胖、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并发症发生率及绒毛膜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年龄、产前肥胖、受孕方式、伴有并发症及单绒毛膜性是双胎早产的高危因素,不同孕周早产的主要原因不同.

    作者:俞黎铭;胡文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神经内镜(观察组)、显微镜(对照组)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全切除率以及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均达90%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疗效相当,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士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58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密度是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较好,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密度与患者预后有关.

    作者:周密;刘锋;王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儿童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儿童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危险因素,以利于临床诊治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儿科院内感染轮状病毒的4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均为婴幼儿,其中婴儿26例(61.9%),幼儿16例(38.1%);以呕吐、发热、腹泻为主要表现,婴儿组的发热比例明显高于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季节以秋冬季节多见;原发病以肺炎、支气管炎多见;曾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同处一室的有18例(42.9%),所住病房入院前3~4d收住过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8例(19.0%).结论 基层医院因住院条件有限,对入院患儿除加强疾病分类管理外,还应加强卫生养护宣教和病房定期消毒,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尽量减少或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戴桂芬;褚珺琼;王丹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评分法分别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 160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术前比较,术后3d、3个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VAS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3d疗效优良率为81.25%(130/160),有效率为93.75%(150/160);术后3个月疗效优良率为75.00%(120/160),有效率86.25%(138/160).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近期疗效优的腰椎间盘突出微创介入手术.

    作者:王飞;王丹;王秋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智力状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智力状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33例符合ICD-10“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缓解状态”诊断标准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双相情感障碍组,127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智力状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双相情感障碍组情绪运用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情绪理解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人群的情绪感知、情绪管理及情绪智力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躁狂发作次数与情绪运用、情绪智力总分均呈负相关(r=-0.334、-0.297,均P<0.05);抑郁发作次数与情绪感知、情绪智力总分均呈负相关(r=-0.383、-0.257,均P<0.05);总病程与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管理及情绪智力总分均呈负相关(r=-0.372、-0.313、-0.182和-0.204,均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智力与一般人群存在差异,与其病程、发病次数和发作形式等相关.

    作者:郭辉;丁万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障碍及抑郁的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认知障碍及抑郁的临床特点.方法 连续纳入符合标准的SAH患者121例,发病2周及3个月时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价抑郁状态.结果 121例SAH患者发病2周时认知障碍(或伴抑郁)患病率为55.4%,明显高于发病3个月时的37.2%(P<0.05).发病2周及3个月时认知障碍均以注意力、语言流畅、抽象思维、延迟记忆等方面损害为主(均P<0.01).结论 SAH患者发病2周时认知障碍(或伴抑郁)患病率高于发病3个月时;认知障碍以注意力、语言流畅、抽象思维、延迟记忆等方面损害为主.

    作者:沈和平;王耿焕;张晓玲;官俏兵;翟丽萍;余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征.方法 收集18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149例(A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34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B组砂砾样钙化、淋巴结肿大、血流丰富等彩超特征发生率均高于A组(均P<0.01).B组结节大直径≥3cm、累计结节数≥4枚分别占58.8%、32.4%,均高于A组的26.2%、15.4%(均P< 0.05).两组患者TG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MA阳性检出率为17.6%,高于A组的5.4%(P<0.05).183例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5%、3.3%和22%;再次手术、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分别高于一次性手术、无淋巴结清扫者(均P<0.05).结论 对于彩超检查显示结节大直径≥3cm、累计结节数≥4枚、砂砾样钙化、血流丰富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尤其伴有同侧淋巴结肿大时,应警惕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能,以便及时选择合理的术式,术中精细操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锋;邱钧;项本宏;方寅;李志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肠腔充盈超声造影诊断乙状结肠癌1例报告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其中约1/4的患者发生于乙状结肠.目前影像学诊断主要利用CT、MRI检查,但是CT检查有辐射性,而MRI检查时间长、禁忌证多、费用高.肠腔充盈超声造影检查(BCUS)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大肠检查方法,可以弥补CT、MRI检查的不足.因此笔者就本院2015年12月26日收治的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BCUS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程祖胜;夏国园;俞鸿波;钱彩艳;马莉萍;秦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阴茎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23例临床报道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阴茎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行腹腔镜下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10~50(20±9)ml.一侧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60~ 100(75±9)min,平均清扫出淋巴结4~17(15±2)枚.8例患者淋巴结阳性,其中淋巴结阳性伴癌结节2例.术后出现双侧淋巴漏2例、单侧淋巴漏2例,单侧下肢水肿2例,单侧淋巴囊肿2例,单侧蜂窝织炎1例.随访期间出现单侧局部复发2例,阴囊皮下转移1例,肺部及骨转移1例.结论 腹腔镜下阴茎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宗平;徐一鹏;李方印;王华;陈贵平;朱绍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及其母亲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及其母亲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观察组,1 5例正常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正常组,ELISA试剂盒检测所有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为(9.12±1.88)ng/ml,低于正常组新生儿的(16.33±3.4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亲血清25(OH)D水平为(13.38±5.96)ng/ml,低于正常组母亲的(22.79±8.79)ng/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正常组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与母亲血清25(OH)D水平均呈正相关(r=0.8167和0.9263,均P<0.05).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10ng/ml更容易出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OR=4.25,95%CI:1.058~ 17.070,P=0.041).结论 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10ng/ml时即可作为出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危险的重要指征,产妇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可以减少新生儿的维生素D缺乏,进而降低出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作者:范良华;吴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宁波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儿耳聋基因热点突变筛查分析

    目的 筛查分析宁波地区非综合型耳聋(NSHL)患儿耳聋基因热点突变情况,了解该地区耳聋患儿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取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就读的重度、极重度NSHL患儿168例,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采用多重突变阻滞扩增系统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进行4个遗传性耳聋基因的29个位点的突变筛查.结果 本研究NSHL患儿中检出耳聋基因热点突变58例(34.52%),其中单-GJB2基因热点突变者43例,单-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者9例,GJB2基因合并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者3例,12S rRNA基因热点突变3例;GJB2、SLC26A4、12S rRNA基因热点总突变率分别为27.38%、7.14%和1.79%.在所有热点突变中,以GJB2 235delC突变率高(23.21%),其次是GJB2 299 del AT(5.36%).结论 宁波地区NSHL患儿热点突变耳聋基因以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为主,且GJB2 235delC是常见突变位点.

    作者:高薇薇;卢文翔;张雷;白云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茶多酚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在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培养器皿中分别加入用完全培养液稀释的40、60、80μg/ml茶多酚溶液,24、48h后通过细胞侵袭实验观察PC-3M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MMP-2、TIMP-2 mRNA、蛋白表达水平,并与只添加完全培养液的0μg/ml组比较.结果 茶多酚处理后的PC-3M细胞侵透基质胶,迁移至胶中或胶下表面的数量减少,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与0μg/ml组相比,40、60、80μg/ml组MMP-2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TIMP-2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茶多酚可在mRNA、蛋白水平下调MMP-2、上调TIMP-2基因转录,大致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均P<0.05).结论 茶多酚可在体外减弱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侵袭力,可能与下调MMP-2、上调TIMP-2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有关.

    作者:严正强;陈铁定;陈力;张琴;杨远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传统包皮环切术、商环与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传统包皮环切术、商环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传统包皮环切术152例、商环手术140例、DCSD手术196例的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外观满意度及围手术期费用等.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随访至切口愈合.传统包皮环切术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疼痛明显,但创面愈合快.商环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明显,易发生局部水肿、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DCSD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无切口感染或裂开等并发症发生.3组患者外观满意度、围手术期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SD手术组外观满意度、围手术期费用均高(均P<0.05).结论 3种术式疗效均令人满意,各有优缺点.其中DCSD手术简单快捷,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高,更适合在门诊成年患者中开展.

    作者:李健;李殿启;赵晓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