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胆泻肝汤内外合治急性湿疹临床观察

汪继敏;胡华琼

关键词:急性湿疹, 中医药疗法, 龙胆泻肝汤
摘要: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是一种皮损形态多样、瘙痒、糜烂、流滋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多形性损害,皮损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有湿润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笔者对20例急性湿疹患者采取龙胆泻肝汤内服加外敷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治疗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大者70岁,小者17岁;病程长者19天,短者5天.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贴敷结合拔罐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为主[1].我们应用穴位贴敷结合拔罐疗法治疗本病40例,与西药方法治疗本病40例进行比较,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畔;石拓;时昭红;张江春;石亮;李浩然;徐燕琴;徐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促进针灸学学科全面发展

    国家精品课程是指具备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2008年,我校《针灸学》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年11月,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和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研究会主持的第六届学术年会上,获得优秀课程一等奖.在课程负责人王华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借助课程建设,不断推动学科建设,带动了整个针灸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作者:孔立红;陈邦国;孟培燕;梁凤霞;周华;徐珉;曾晓玲;沈峰;廖正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的Meta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西医多从运动、控制饮食、降血糖、调节血脂、降压、透析、换肾等方面治疗.虽然效果肯定,但不能完全控制其发展,疗效仍不满意.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治疗DN主要从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方面着手,在控制血糖、尿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作者:梅莎莎;宋恩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李杲之“阴火”

    李杲内伤学说中提出的“阴火”论点,其内容、治疗、名称等问题,后人时有争论,有必要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探讨.1“阴火”论的来源 李杲的“阴火”论,渊源于《素问》“阴虚生内热”之语.如《调经论》这样讲道:“阴虚生内热奈何……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1].其“阴虚”之义,即内伤脾胃,中气不足.由于中气不足,清气下陷,谷气不得升浮,则心肺无所养.心肺无所禀受,则荣卫不足,不能卫护其外,形成“谷气不盛,上焦不行”的病变.

    作者:李成年;刘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泌感宁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探讨泌感宁胶囊的组方研究和制备工艺,建立质量标准.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进行组方研究.运用半浸膏制粒法制备胶囊剂.采用薄层色谱法( thin - layer chromatography,TCL)对处方中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川牛膝radices cyathulae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金钱草desmodium、半枝莲Sculellaria barbat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CL检出黄柏、川牛膝,经专属性、重复性考察,适合二者的鉴别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泌感宁胶囊中山奈素含量每粒不低于40μg/g,有效控制了成品质量.结论:本制剂组方合理,制备方法符合中医传统用药习惯,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泌感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控制.

    作者:崔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复方药动药效相关性研究的方法与思考

    药动学(Pharmacokinetc,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PD)相关性是结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体内药物按时间、浓度和效应三相同步进行的动力学行为.PK - PD的研究在为各类药物研究开发中阐明药物作用机理、能动设计药物剂型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PK-PD相关性研究还有助于解决药物临床反应的个体差异,用于探讨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以及临床试验的模拟等.PK - PD相关性研究已被广泛关注,在化学药的研究中甚为多见,但用于复方中药的研究较少,笔者现就复方中药PK - PD相关性研究作一简略概述.

    作者:袁瑾;钮英杰;王莹;安叡;王新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本咳喘片中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固本咳喘片中白术内酯Ⅰ和Ⅲ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HC -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2%磷酸溶液(5:52:43),检测波长为222nm,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结果:白术内酯Ⅰ和Ⅲ分别在0.8 - 15.0μg/mL(r=0.9995)和1.7 - 33.0μg/mL(r=0.9997)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2%,97.90%;RSD均小于2.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志浩;瞿京红;刘菁;郑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在祖国医学中 称为“痹证”、“历节”或“鹤膝风”.中医典籍中很早就有对其 病因的探讨,如《素问·评热病论》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 气至骨,人则伤五脏”.由此可见,本病发病的原因首先是正气 虚,感受异常的虚邪,轻则病在骨部.又如《素问·痹论》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灵枢·百病始生》日:“风雨 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 虚相得,乃客其形.”《素问·逆凋论》日:“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主寒甚至骨也……,病名为骨痹,是人当挛 节也”.从上述经文的论述可知,痹证的病因是人体正气虚而 易感六淫.

    作者:余炜;万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耐受的机理与治疗现状

    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一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是免疫应答的一种重要类型[1].目前,多数学者认为HBV感染慢性化的主要机制是宿主对HBV各种抗原产生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即免疫耐受.HBV感染机体后,机体免疫强度的高低,可能成为决定急性自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的标志.成人、儿童、幼儿感染HBV后分别有5%、30%、95%的患者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免疫耐受与机体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程度有关,成熟程度是决定HBV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2].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免疫耐受机理的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殷小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川芎嗪对低氧时肺癌A549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低氧时肺癌A549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肺癌A549细胞低氧环境下进行培养,并使用川芎嗪进行干预,应用MTT法检测川芎嗪对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 - PCR法检测川芎嗪对低氧时肺癌A549细胞HIF -1α表达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对肺癌A549细胞缺氧环境下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时间、剂量有关;川芎嗪能够使低氧时肺癌A549细胞HIF - 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减少.结论:川芎嗪能够抑制低氧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够下调A549细胞HIF - 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等有关.

    作者:胡家才;李清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乌梅炮制前后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法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乌梅炒炭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为乌梅炭的凝血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色谱条件:梯度程序,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ELSD温度:40℃,气流量:1.5 L/min.结果:乌梅经炒炭炮制后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其中生乌梅经炒炭炮制后一成分显著增加,另一成分消失.结论:采用HPLC - ELSD法可以较好的反映乌梅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为深入研究乌梅及乌梅炭提供依据.

    作者:许腊英;潘新;许康;石琪;余倩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葱白提取物纳米乳对急性心肌缺血兔血清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葱白提取物不同制剂对急性心肌缺血兔血清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评价葱白提取物纳米乳口腔喷雾剂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适宜性.方法:选用体重为2.5 - 3.0kg的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模型组、硝酸甘油组、葱白提取物组、葱白纳米乳组和葱白纳米乳原位凝胶组,每组8只.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术后及时给药.给药后观察3h,打开腹腔,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CRP、SOD、MDA的含量.结果:葱白提取物组、葱白纳米乳组、葱白纳米乳凝胶组均能降低血清中MDA、升高SOD水平(均P<0.05),且不同制剂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葱白提取物及其两种纳米制剂均能显著降低CRP水平(均P<0.05),而葱白提取物纳米乳凝胶组降低CRP的水平显著优于硝酸甘油组(P<0.05)和葱白提取物组(P<0.05).结论:葱白提取物纳米乳原位凝胶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可以降低CRP水平,但是慢性的氧化损伤没有疗效优势,说明纳米乳原位凝胶可以用于急性心肌缺血治疗,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何本鸿;张介眉;张耕;朱旭;郝建军;柯于鹤;杨祥良;祝红达;陈华兵;姜闪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泛福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2007年3月-2009年6月,我院运用中药玉屏风颗粒联合西药泛福舒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1.6)岁,病程(26.4±8.2)个月,每年反复感染(13.2±2.8)次.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0±1.6)岁,病程(22.8±8.6)个月,每年反复感染(11.6±1.7)次.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高学清;雷福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减生化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临床疗效观察

    产后恶露不绝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产后血性恶露持续2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称“产后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恶露不止”.中医认为本病与气虚、血瘀、血热相关,西医认为系子宫复旧不良,子宫轻度感染,胎盘胎膜残留[1].2010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应用加减生化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80例,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80例全部来源于南海妇幼保健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人.

    作者:吕凤冰;谢斯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槐杞黄颗粒对婴幼儿肾病复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婴幼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预防反复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56例婴幼儿肾病综合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观察两组治 疗后临床指标及1年内感染及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1年内感染及复发次数,尿蛋白转阴时间均较时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ALB、IgG、IgA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gE明显降低(P<0.05,P<0.01).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槐杞黄颗粒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明显调节作用,对婴幼儿肾病综合征有辅助治疗作用.能有效地预防感染性合并症及反复 发生.

    作者:王筱雯;栾江威;李弢;王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其发病机理涉及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神经递质等以及相互间的反应[1].近年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实验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现将近5年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江丽红;朱慧华;刘俊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针刺激督脉穴为主治疗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督脉穴位治疗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电针刺激督脉穴位;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以取督脉穴为主治疗肌筋膜炎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作者:路阳;胡卡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苍术及麸炒苍术高效液相图谱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苍术麸炒前后整体化学成分变化,为麸炒苍术炮制机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苍术及麸苍术进行分析.色谱条件:梯度程序,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DAD:检测波长300nm,ELSD:高纯氮,气流量:1.6L/min,温度50℃.结果:两种检测器之间检测结果有差异,但峰分布规律近似.两种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苍术麸炒炮制后部分化学成分出现量的增减,质变不显著.结论:运用HPLC法可对苍术麸炒炮制前后整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实验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李水清;许康;刘艳菊;潘新;陈雯雯;曾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SM MC - 7721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10μmol/L、30μmoL/L、9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 - 7721细胞48h,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基于AnnexinV - FITC/PI双染的流式细胞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SMMC - 7721细胞的凋亡率;基于AO染色的荧光显微镜方法观察姜黄素对肝癌细胞形态的影响和诱导凋亡的效应.结果:MTT检测显示,姜黄素对SMMC -7721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可诱导细胞凋亡,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肝癌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O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姜黄素的作用下,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呈现特征性的凋亡形态,凋亡细胞计数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凋亡细胞增加,提示姜黄素可诱导SMMC -7721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能抑制SMMC -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两种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王倩;赵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龙胆泻肝汤内外合治急性湿疹临床观察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是一种皮损形态多样、瘙痒、糜烂、流滋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多形性损害,皮损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有湿润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笔者对20例急性湿疹患者采取龙胆泻肝汤内服加外敷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治疗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大者70岁,小者17岁;病程长者19天,短者5天.

    作者:汪继敏;胡华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