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产地初加工方法对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

严宜昌;黄鹤;万明

关键词:木瓜, 产地初加工,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研究两种产地初加工方法 对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Krome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乙酸铵水溶液(83:17);检测波长为205nm;流速1.0mL/min,柱温25℃.结果 两种产地初加工方法 对木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 初步试验表明,两种产地初加工方法 对木瓜药材的质量影响不大.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胃宁冲剂治疗肝郁气滞型腹胀痞满证疗效观察

    腹胀痞满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患者自觉胃脘部痞塞、胀满或胀痛不适,反复发作在2个月以上,伴有食少纳呆、嗳气、大便稀溏或排便不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胃肠病症.

    作者:俞秋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妇外洗剂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妇外洗剂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B-C18分析柱(4.6mm ×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322nm.结果 蛇床子素在0.015μg-0.2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7.65%,BSD为1.20%.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妇外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祥胜;陈海霞;陈燕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药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途径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城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信息技术时代,要求中医药人才应具备知识广博、文理兼备、博专结合,以及即时跟踪、获取、应用新科技成果的能力.

    作者:邹开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Medical Molecular Cell Biology,MMCB)是我院近三年来在七年制各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的一门现代基础医学课程,内容涉及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两大学科.

    作者:赵刚;倪娅;徐云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护理学的几点思考

    在21世纪,中国护理界致力于引进、改革、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呈现出一派繁荣局面.笔者认为,作为中国护理学一部分的中医护理学,应该在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的中医护理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吸收西方护理理论中优秀的观点和方法,实现与西方护理理论的融会贯通和良性互动,构建能体现护理特点,又符合中华民族文化的护理体系.

    作者:胡慧;王云翠;周慧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低体重儿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中西医治疗与护理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或刺激性药物的静脉输液治疗.

    作者:朱梅芳;朱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和观念,使学生在道德、情操、精神方面得到升华.

    作者:胡新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唇疱疹疗效观察

    口唇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或局部受机械或药物的刺激而伴发[1] ,表现为口角、唇缘出现红斑或小丘疹,之后形成小水疱、糜烂、结痂.

    作者:李红;檀华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议问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问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医生通过有目的地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来获得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内容涉及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和家族史.

    作者:戴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院紫外线职业的卫生防护

    我院根据卫生部有关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医院使用中的紫外线消毒灯辐射强度每半年进行1次检测.我院每次监测灯管数>100支,以往监测人员常因没有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长时间地暴露在紫外线灯管照射中,造成眼睛、皮肤不同程度的损伤.

    作者:施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辅助提取—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甘草和黄芪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目的 建立中草药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超声提取后,采用顶空固相徼萃取富集、净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甘草和黄芪中六六六、滴滴涕、五氯硝基苯等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结果 使用丙酮作为{取溶剂,超声30min后用水稀释(4:21),在80℃时,固相微萃取60min,综合效果佳.方法检测限为0.495ngL-16.6ng/L,回收率为50.9%-119%.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环保,适用于批量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筛查.

    作者:黄璐;杨敏;乔明;杜华夫;黄文瑜;孟军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药用载体胶原的提取与鉴别

    目的 对胶原蛋白这种新型药物载体的提取、纯化与鉴别作较为全面的研究.方法 采用酸提法从鼠尾肌腱中提取I型胶原蛋白,并用紫外扫描法、SDS-PAGE和IEF进行分析和鉴别.结果 实验证实从鼠尾肌腱中提取的胶原为Ⅰ型胶原蛋白并得到其相应的分子量及等电点PI.结论 本实验为药物载体胶原的提取与鉴别、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陈振江;殷丹;于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治疗颈髓损伤所致高热的临床研究

    颈髓损伤,尤其是完全性颈髓损伤,使交感神经麻痹,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环境气温的变化丧失调节能力,而皮肤血管扩张,汗腺麻痹分泌功能下降,同时促进了细胞的新陈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出现体温异常,其中大多数以高热为主.

    作者:戴晓婧;江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完善《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的临床疗效和用药者的生命安全.中药鉴定对中药的品种的确定及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中药鉴定技术是药品检验所、医院中药房、中药材经营部门、中成药或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的中药质检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

    作者:张秀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丸对脾虚证大鼠血浆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丸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血浆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用清洁级SD大鼠3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脾虚模型组(n=12)、补中益气丸组(n=12),采用大黄水煎液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补中益气丸组同时灌服补中益气丸,连续20天,观察各组动物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各组动物体质量及脏器指数.结果 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浆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cGMP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脾脏、胸腺组织质量及脏器指数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与脾虚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丸能降低脾虚证模型组大鼠体内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P<0.01),并使胸腺组织质量与其脏器指数升高(P<0.05,P<0.01).结论 补中益气丸能增强脾虚证大鼠的免疫机能,可能与调节环核苷酸系统有关.

    作者:李志强;赵慧;陈津岩;陆卫娟;陈芝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ELSD测定湖北贝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

    目的 用HPLC-ELSD法测定湖北贝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ELSD法以依利特ODS(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缓冲液(0.3%二乙胺的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0%,压力3.5bar);柱温:25℃.结果 贝母素甲在1μg-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3%.结论 利用HPLC-ELSD法能很好地测出湖北贝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并可以控制湖北贝母的质量.

    作者:李水清;陈智国;许腊英;熊娟;许康;潘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损伤中的观察

    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损伤是糖尿病常见而又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然而早期肾小球损伤是一个隐匿的过程,因此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就是早期发现肾小球损伤.

    作者:冯琴;徐万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论《本草纲目》分类体系的科学性

    <本草纲目>是历代诸家本草中有影响的医药学巨著.全书内容丰富,详而有要,而且撰写体例革旧鼎新,标纲列目,条分缕析,使本草学丰富的博物内容与科学的组织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

    作者:丁艳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不寐的临床观察

    老年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易引发其它慢性疾病.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不寐,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柳繁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痛风胶囊治疗痛风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痛风胶囊治疗痛风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酵母浸膏灌胃同时腹腔注射乙胺丁醇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采用踝关节注射尿酸钠制备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白细胞介素Ⅰ(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复方痛风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中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P<0.01);复方痛风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消除痛风性关节炎肿胀、疼痛等症状,减少炎性介质IL-1β、TNFα的释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复方痛风胶囊能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中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减少尿酸钠在关节部位沉积,减少IL-1β、TNFα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李从容;李东凌;陈仁美;颜军;周继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