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珠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以头痛剧烈,反复发作,搏动样疼痛为特征,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在国内的发病率约为6%,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约为11%.近年来,笔者采用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阴道加德纳菌(GV)所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病(BV)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妇科常见疾病.该病为隐性炎症反应,大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是引起的并发症后果严重.为了解本地区GV的感染率及耐药情况,笔者对随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病人326例的分泌物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输卵管妊娠是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本病发病率上升,且趋于年轻化,尤未生育患者明显增加[1].为减轻异位妊娠造成的伤害,我院于2007年-2008年,采用甲氨蝶呤(MTX)辅助中药保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高校社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区,具有人口相对集中、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居住条件相对较好、经济收入较高等优势.但同时又具有脑力劳动者居多、工作压力较大、老龄化明显、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因病就医及护理等出现困难等特点.因此,提高高校社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尤其是改善老龄人群的保健条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荣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Sa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同时各给药组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Sal和Nim,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脑梗塞范围并测定脑含水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神经功能评分2.13±0.31,Sal大、中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均P<0.01).模型组脑梗塞范围达(29.7±6.3)%,脑含水量为(86.55±0.45)%,Sal大、中剂量组脑梗塞范围显著缩小(P<0.01,P<0.05),脑含水量显著减少(P<0.01,P<0.05).结论 红景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德森;丁莉;李浩浩;纪刚剑;曾繁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一篇文章初稿写成后如何进行修改,才能使它逐步完善?笔者已在<从写作实践谈论文的修改>[1]一文中就标题的锤炼、内容的充实和词语的斟酌三个方面作了介绍.现就前言、布局和结语的修改再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作者:舒鸿飞;徐云祥;张书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药处方是载有药品名称、数量、用法、用量等内容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中医治病用药讲究组方配伍,处方书写尤需严谨规范.中药使用历史悠久、品种广杂,使得药名和剂量的使用存在较大的灵活性,以致处方中药物名称使用不规范现象常有发生.笔者经大量调查,发现许多基层中医院存在处方中药物名称不规范的情况.现就临床处方中常见的药物名称辨析如下(见表1):
作者:陈仁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当前,普通高等中医院校大量扩招,护理专业已经成为医学相关专业中招生人数多的专业[1].在学生数量剧增、课程门类增多,各门课程课时数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临床护理课程的实验教学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就我院临床护理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谈几点看法.
作者:高小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教育界把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称之为反拨效应.英国应用语言学家把这个概念引入到应用语言学领域,特指语言测试,尤其是外语测试对相应的教学产生的影响.
作者:刘雄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症状较重、反复发作的病人,手术治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手段.从1989年10月至2006年10月,笔者共施行了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3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三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的一种病证.我国发生率在10%-15%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发生人群的18%-23%,且随年龄的增长,便秘的发生率和程度也随之增加.便秘不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与结肠癌、老年性痴呆及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关,因此积极、正确、规范、合理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良胜;廖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系统研究绞股蓝抗诱变作用及剂量效应.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N)试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染色体畸变试验,对绞股蓝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的抗诱变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绞股蓝低、中、高剂量组对2,7-AF诱发的TA98回变菌落数增加效应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高剂量组作用十分显著(P<0.01),抑制率达到58.0%;对NaN3诱发的TA100回变菌落增加效应,绞股蓝中、高剂量组也具有抗诱变作用,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1),抑制率为47.2%.绞股蓝中、高剂量组能抑制由MMC诱发,淋巴细胞SCE率的增高(P<0.05);绞股蓝三个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由MMC诱发人淋巴细胞MN率的增高,中、高剂量组效果十分明显(P<0.01).绞股蓝三个剂量组均能降低由MMC诱发的CHO染色体畸变率,各组间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且中、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1),高剂量组抑制率达到49.15%.结论 绞股蓝在遗传毒理学的体外测试系统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诱变性.
作者:倪娅;徐云丹;赵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脑缺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挽救缺血半暗带濒临死亡的神经元和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然而,对于大多数脑缺血患者而言,神经元死亡在所难免.
作者:张红星;张晓艳;周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白花前胡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凋亡相关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组用药后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脑组织切片P53蛋白表达.结果 复方白花前胡能减少模型大鼠P53蛋白的表达(P<0.01,P<0.05),减轻或消除脑缺血级联反应中的炎症反应.结论 复方白花前胡具有抗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作者:周小莉;董梦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筛选水飞朱砂的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朱砂HgS的含量和可溶性汞盐的含量为指标,筛选朱砂水飞的佳炮制工艺参数.结果 佳炮制条件为加10倍量的水,研磨30min,研磨6次.结论 优选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刘艳菊;王萍;夏艺;熊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综合实地采样、标本查阅和文献研究结果,应用ArcGIS和气候数据库提取栀子各样点生态因子,通过统计学手段分析得出生态因子的适范围:活动积温54387.43℃-56816.57℃;年均温19.98℃-24.02℃;相对湿度75.35%-85.05%;年均日照时数1668.27h-1705.73h;年降水量1445.63mm-1481.37mm;6月均温20.82℃-25.18℃;3月均温:10.87℃-11.13℃;10月均温:17.82℃-18.18℃;7月均温25.38℃-31.42℃;7月高温30.50℃-36.30℃;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水稻土等,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因子综合分析确定因子权重,并以此为依据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平台(TCMGIS-Ⅱ)对栀子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栀子生态因子相似度为95%-100%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国的东南部地区,以江西为中心,主要包括湖南、浙江、福建、广西等省份,适宜面积为335878.10km2,占总适宜面积的92.24%,其中江西适宜面积大,包括86个县市,面积达123318.40km2,占总适宜面积的 33.87%;相似度为90%-95%的区域共涉及约647个县市的357404.12km2,其中湖南适宜面积大(面积50553.49km2,比例28.04%),福建分布面积次之.总体来讲,栀子适宜区集中在长江流域下游的江南山地区和江南丘陵区,基本涵盖<中国常用中药材>记载栀子的分布范围,并预示了新的和潜在的适生区,为栀子GAP科学选址、引种栽培及合理规划生产布局等提供参考.
作者:索风梅;谢彩香;陈士林;孙成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选用高分子材料制备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DS)脉冲控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并解析其释药机制.方法 采用压制包衣技术制备DS脉冲控释片;用RP-HPLC法测定制剂含量;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结果 HPMC用量或黏度增大,释药时滞延长;稀释剂用量增大,释药时滞缩短;在一定范围内,EC黏度对释药行为无影响.结论 DS脉冲控释片能实现体外定时脉冲释药,并可通过调整处方实现不同时滞的控释效果.
作者:张怡;屈勇;林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大鼠是现代医学科研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实验动物,如何抽取大鼠血样成为科学研究中一项基本、也是重要的技术和方法.目前已有的采血方法,如剪尾采血、眼眶后采血、舌下静脉采血、阴茎背静脉采血等,往往因其操作问题导致溶血、采血量不够或不能重复采血而影响实验进程和结果.
作者:周利;万文俊;刘灵光;李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理、心理负荷明显增加,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健康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高校体育工作,培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接受新世纪高科技挑战的人才,已成为摆在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晓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痛风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痛风性关节炎常表现为跖趾关节、踝关节等处红肿热痛,甚至活动障碍和关节畸形,迁延难愈,令人苦不堪言.
作者:丁庆余;宋恩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