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成谙练 经验丰富--读李培生教授《柯氏伤寒论注疏正》点滴体会

杜雨茂;张喜奎

关键词:李培生, 柯氏伤寒论注疏正, 学术思想
摘要:湖北中医学院李培生教授,系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其幼承庭训,学贯中西,弱冠即悬壶乡梓,七十余年日临数十诊,药遣数百方,经验宏丰,技高术精,名闻遐迩;主研伤寒,博通古今,著作等身,见解精当,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数度主编<伤寒论>教材,广种桃李,门生满天下.业绩斐然,口碑载道,实为道深而技精者.适逢李老九十华诞暨从医七十四周年之际,仅从其大著<柯氏伤寒论注疏正>,浅谈点滴体会,实为挂一漏万.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方生块根.具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能.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作者:黄江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少弱精子不育症临床研究进展

    精液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育症中占70%~80%,其中以少弱精症为常见.少精症是指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ml,弱精症是指精子运动力差甚至无活动能力,检查精子活动力a级+b级低于50%或a级低于25%,精子成活率低于60%.近年来,中医药从多方面对少弱精子不育症进行了研究,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的相关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邹如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病证结合理论源流及临床应用

    病、证是人类对疾病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的认识.如何使病证有机结合,正确应用病证结合的方法诊治疾病,是提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科学意义.

    作者:王阶;张兰凤;王永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4例,并与7例激素组对照(简称对照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李培生治疗肝炎病湿热证的经验

    李培生教授时年90高寿,仍每周坚持带教应诊,伏案写作,堪称师之楷模,苍天大医.笔者跟师学艺,耳濡目染,随诊摘记.李老认为甲型肝炎(甲肝)、乙型肝炎(乙肝)多属中医湿热疫毒证的范畴,且善于参合使用伤寒温病之法,对诊治肝炎病湿热证疗效卓著.现将其论述整理如下,使李老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

    作者:王俊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解读李培生先生

    李培生先生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和伤寒学家,为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的研究和学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生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吕文亮;谢沛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当代伤寒学一代宗师

    李培生先生医承家学、广撷博采,历经70余年临床体验与创新,在学术上自成体系,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伤寒学家和中医教育家.在先生9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回顾先生成才之路,研讨先生的学术思想,以启来者.

    作者:成肇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白虎汤证辨治阐微

    白虎汤始见于<伤寒论>,是治疗阳明胃热津伤之主要方剂.清代温病学家吴瑭在<温病条辨>中划分适用与禁忌界限,成为清气分热的主方.其后历经诸温热医家拓展、阐微,使本方有墨可循而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程方平;邢燕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规律探讨

    <伤寒论>不仅论述了外感热病,也论述了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其中,有关脾胃病证治尤具特色,约涉及四分之一篇幅.其内容丰富,方剂适用,奠定了后世脾胃病辨证论治的基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邱明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四逆散治验三则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笔者用以治疗偏头痛,顽固性失眠,崩漏取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余广林;文宗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讨红花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72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A)组36例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对照(B)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 05);A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P<0 01),在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等五项指标的改善上,A组优于B组(P<0 05~0 01).结论:红花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血液微循环,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玲;王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李培生先生行医治学的漫长生涯

    李培生先生1914年出生于湖北汉阳县一个中医世家.父为儒医,通晓诗文,系前清秀才,然因家境贫寒,仕途险恶,终生郁郁不得志.先生六岁进学,从父习文,诵读<四书>、<五经>类,兼读医学启蒙书,如<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年岁稍长,即攻读<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等文史书籍.因家学熏陶,先生有志于医,父始授以医学经典,旁及各科.15岁便随父外出应诊,待人谦和,仁慈博爱.翌年父病逝,先生遂独自悬壶于汉阳城乡,自此开始了他行医治学的漫长生涯.

    作者:李家庚;李家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伤寒论》针灸疗法运用探析

    <伤寒论>为辨治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而设,其载方113首(缺一首),用药不过92味,验之临床,效如桴鼓.而书中所载针灸疗法之运用,则为中医有史以来记录之早者,极具重要临床参考价值.今试为探析于次:

    作者:马骏;王彦春;李家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记与李培老交往二三事

    李培生教授是全国知名老中医,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主编了全国多种<伤寒论>教材,声名远播海内外.1978年我考入贵阳中医学院首届中医研究班,学习<伤寒论>用的就是李培生教授主编的教材.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有全国名老中医袁家玑教授、李昌源教授等老前辈.袁家玑教授与李培生教授同年,是多年的老朋友.袁老也是李培老主编的<伤寒论>教材的主要编写者之一,教学中曾提及教材编写中的一些趣事,对李培老的学术风范、道德文章十分赞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作者:吴元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1例

    李某,女,68岁,2003年2月10日初诊.患者于2003年1月20日,因气候变化、情绪激动而发病.初见咽中如有异物,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咽喉部发痒,伴咳嗽,呈持续性,连续咳嗽达15分钟左右,时感胸闷,一天发作5~6次,已连续1周出现上述症状.待心情稳定后,则症状减轻至消失,发病以来,多次就诊西医,诊为慢性咽炎,服用消炎、止咳等药及雾化吸入治疗,未获明显疗效.

    作者:张广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寒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寒哮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寒哮的小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中药小青龙汤、西药氨茶碱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IgE、EOS、IL 4、IFN 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小青龙汤可显著降低血IgE和EOS水平,降低血清IL 4和增高IFN γ水平,其明显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细胞免疫紊乱状态,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作者:刘素文;刘昌玉;罗菲;张晶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李培生教授一直影响着我的几句话

    在中医学界,<伤寒论>领域一直是一个名流辈出、群星灿烂的地方.当代中国,这一领域又耸立起一座座高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湖北中医学院李培生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座,而且在我心目中,他是十分突出的一座.十多年前,我有幸考取了李培生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获得三年随师学习的良好机会.在三年的时间里,李老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作者:傅延龄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运用临证二则

    1冠心病心绞痛梁某,女,58岁,2001年11月7日初诊.患冠心病8年余,两年前曾并发心肌梗死.近年来,长期服用消心痛等西药,病情时缓时剧.近20多天,因气候变化病情加重,故求治于中医.诊见:心前区疼痛,且发作频繁,甚时其痛彻背,不敢随意活动,伴胸闷气短,窒闷不舒,时欲长吸气以缓其苦,心慌时作,神疲体乏,纳差便调.血压16 6/10 6kPa,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脉弦细,舌暗淡,苔白腻.心电图示:陈旧性心梗,V3-5QRS呈QR型,ST段V3-5下移0.12mV,T波倒置.中医诊为胸痹,证由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致浊阴内聚,化为痰浊,弥漫壅塞胸膺,以致胸阳痹闭使然.治拟益气通阳,宣痹化浊,兼以活血,方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黄芪、党参、丹参各30g,瓜蒌皮18g,薤白24g,郁金、茯苓、桂枝各15g,法半夏、石菖蒲、枳壳、檀香各12g.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作者:金道学;聂玉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味小陷胸汤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加味小陷胸汤对实验性高脂血症(HLP)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料喂食建立大鼠HLP模型,自造模第1天起,灌胃给予加味小陷胸汤低剂量4.77g/kg·d,中剂量9 54g/kg·d,高剂量19.08g/kg·d,连续给药6周,应用酶法及免疫比浊法进行指标测定.结果:加味小陷胸汤三个剂量均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清TC、TG、LDL C、 Apo B水平(P<0 05,P<0 01),显著升高HDL C、Apo A1水平(P<0.01).结论:加味小陷胸汤能有效地调整血脂异常,对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

    作者:叶勇;梅国强;刘松林;石拓;张茂林;田代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伤寒论》辨治头痛探析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伤寒论>中对头痛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有多处论述,其理、法、方、药之完备,实开头痛辨证论治之先河,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现将<伤寒论>论治头痛的特点规律浅述于下.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