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义
精液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育症中占70%~80%,其中以少弱精症为常见.少精症是指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ml,弱精症是指精子运动力差甚至无活动能力,检查精子活动力a级+b级低于50%或a级低于25%,精子成活率低于60%.近年来,中医药从多方面对少弱精子不育症进行了研究,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的相关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邹如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心房纤颤彭某某,男,70岁,1990年2月29日初诊.头面浮肿及下肢水肿3天,伴心慌气喘,动则加剧,不能平卧,小便短少,饮食减少,神疲肢软,唇绀,查心电图:心房纤颤,房内传导阻滞,顺钟向转位.在当地治疗未效.观此证,心主血属营,肺主气属卫,心血亏虚,肺气不足,营卫不调而发病,治宜调和营卫佐益气通阳,以桂枝汤加味治之.方药:桂枝、薤白、白芍、炙甘草各10g,大枣10枚,生姜四片,茯苓20g,党参、黄芪、丹参各15g,款冬花8g,3剂.
作者:易章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李某,女,68岁,2003年2月10日初诊.患者于2003年1月20日,因气候变化、情绪激动而发病.初见咽中如有异物,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咽喉部发痒,伴咳嗽,呈持续性,连续咳嗽达15分钟左右,时感胸闷,一天发作5~6次,已连续1周出现上述症状.待心情稳定后,则症状减轻至消失,发病以来,多次就诊西医,诊为慢性咽炎,服用消炎、止咳等药及雾化吸入治疗,未获明显疗效.
作者:张广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笔者临床运用该方治疗杂症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李培生先生医承家学、广撷博采,历经70余年临床体验与创新,在学术上自成体系,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伤寒学家和中医教育家.在先生9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回顾先生成才之路,研讨先生的学术思想,以启来者.
作者:成肇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伤寒论>不仅论述了外感热病,也论述了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其中,有关脾胃病证治尤具特色,约涉及四分之一篇幅.其内容丰富,方剂适用,奠定了后世脾胃病辨证论治的基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邱明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退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RP HPLC法,YWG G18(4.6mm×250mm 10μl)色谱柱,甲醇水冰乙酸(47∶53∶0 2)为流动相;流速:0 7 ml·min-1;柱温:35℃;波长:280nm.结果:黄芩苷在0 0796~0 398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回归方程为y=62285 56x+401 15,相关系数为r=0 9999,回收率为101 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作为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乔明;韩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证是人类对疾病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的认识.如何使病证有机结合,正确应用病证结合的方法诊治疾病,是提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科学意义.
作者:王阶;张兰凤;王永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湖北中医学院李培生教授,系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其幼承庭训,学贯中西,弱冠即悬壶乡梓,七十余年日临数十诊,药遣数百方,经验宏丰,技高术精,名闻遐迩;主研伤寒,博通古今,著作等身,见解精当,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数度主编<伤寒论>教材,广种桃李,门生满天下.业绩斐然,口碑载道,实为道深而技精者.适逢李老九十华诞暨从医七十四周年之际,仅从其大著<柯氏伤寒论注疏正>,浅谈点滴体会,实为挂一漏万.
作者:杜雨茂;张喜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迟至公元219年, <伤寒杂病论>成书.适逢三国鼎立,军阀混战,社会极为动荡不安,该书随之湮没散佚.时隔不久,有高平王叔和氏,搜采旧论,复辑成轶,使仲景之学得以流传后世,造福生民,厥功甚伟,其善至大.整理之后,至北宋林亿奉旨校正之前,其间时长800余年,因各种原因,该书时隐时现,分合反复,而难睹真容.笔者仅据有关史料,作一粗浅梳理如下.
作者:万晓刚;蔡文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李培生教授是全国知名老中医,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主编了全国多种<伤寒论>教材,声名远播海内外.1978年我考入贵阳中医学院首届中医研究班,学习<伤寒论>用的就是李培生教授主编的教材.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有全国名老中医袁家玑教授、李昌源教授等老前辈.袁家玑教授与李培生教授同年,是多年的老朋友.袁老也是李培老主编的<伤寒论>教材的主要编写者之一,教学中曾提及教材编写中的一些趣事,对李培老的学术风范、道德文章十分赞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作者:吴元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李培生教授,伤寒大师也,作为伤寒弟子,愧未能尽得其传,实属遗憾!在庆祝李老诞生九十周年之际,笔者系统地拜读了李老的著作,受益非浅.特以此文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作者:喻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仲师的学术思想既注重辨证也重视辨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加上君、臣、佐、使组方的严谨,体现出理、法、方、药的完整性和对疾病治疗疗效的显著性,说明仲师治疗疾病的精确性.本人有切身体验,兹举临床三则,介绍如下.
作者:郑昌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李培生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学验俱丰,精通内、外、妇、儿诸科,尤重伤寒,其立志高远,学风严谨,不尚空谈,颇多创见,诚为伤寒学界之一代宗师.余习医之始,即学其所编教材,后研读其大著,虽憾未亲聆教诲,然私淑其说,亦受益良多,除循其思而解伤寒原文外,临证每用其说而无不验.今适逢李老九十华诞暨从医七十四周年之际,余不揣愚鲁,仅将个人所悟点滴略陈于后,权作弟子所献微薄寿礼,敬请恩师教正.
作者:张喜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4例,并与7例激素组对照(简称对照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方生块根.具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能.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作者:黄江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加味小陷胸汤对实验性高脂血症(HLP)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料喂食建立大鼠HLP模型,自造模第1天起,灌胃给予加味小陷胸汤低剂量4.77g/kg·d,中剂量9 54g/kg·d,高剂量19.08g/kg·d,连续给药6周,应用酶法及免疫比浊法进行指标测定.结果:加味小陷胸汤三个剂量均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清TC、TG、LDL C、 Apo B水平(P<0 05,P<0 01),显著升高HDL C、Apo A1水平(P<0.01).结论:加味小陷胸汤能有效地调整血脂异常,对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
作者:叶勇;梅国强;刘松林;石拓;张茂林;田代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寒哮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寒哮的小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中药小青龙汤、西药氨茶碱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IgE、EOS、IL 4、IFN 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小青龙汤可显著降低血IgE和EOS水平,降低血清IL 4和增高IFN γ水平,其明显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细胞免疫紊乱状态,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作者:刘素文;刘昌玉;罗菲;张晶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组方常以药对配伍,在药简效宏的经方中包含有很多功效优卓的药对,用法独具特点,经验十分丰富,沿用至今,仍显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聂惠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余年,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喜选用经方,尤以<伤寒论>方为多,屡试屡验,颇得其旨.本文精选两则运用经方治疗急性热病的临床验案以飧读者,与其共勉.
作者:陈建平;李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