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强;黄淑明;褚旭峰;兰树华;叶积飞;郑荣宗;吴泉州
近年来,随着口腔种植和全瓷修复的飞速发展,患者对义齿修复的功能和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修复高难度、高要求的患者,尤其是种植区域局部条件差、修复体美观要求高的前牙区域,系统配套的成品基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个性化基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与个性化纯钛基台比较,个性化氧化锆全瓷基台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美观性受到临床医生青睐。现对本研究两种个性化基台的效果作一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桂莲;陈鹤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壳聚糖人工泪液(LCH)治疗干眼病的疗效、量效及时效。方法将42只家兔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12眼),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滴用0.9%氯化钠溶液28d;阳性对照组:滴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28d;LCH低浓度组:滴用0.15%LCH 28d;LCH中浓度短时效组:滴用0.3%LCH 14d;LCH中浓度中时效组:滴用0.3%LCH 21d;LCH中浓度长时效组:滴用0.3%LCH 28d;LCH高浓度组:滴用0.6%LCH 28d。用药结束后以荧光素及琥红染色并计分比较,同时光镜及投射电镜观察角结膜的损伤及恢复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用药后各时点荧光染色及琥红染色评分(除阳性对照组用药后14d)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用药前比较,阳性对照组及LCH低、中、高浓度组用药后各时点荧光染色及琥红染色评分(除阳性对照组用药后14d)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CH终浓度短时效、中时效、长时效组用药后荧光素染色和琥红染色评分均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组间用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泪液,不仅可以改善干眼症状且可以修复角膜上皮损。
作者:王斌;朱婉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汗管瘤是一种汗腺管的瘤样病变,病因不明,好发于上下眼睑、额部及上唇皮肤,皮损为粟粒大、多发性,皮肤色或黄褐色小丘疹,稍高出皮面,影响美观。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电分解、电凝、液氮冷冻、化学药物、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笔者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处理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汗管瘤后创面,对比其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及色素沉着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尊敏;朱薛锋;杨晓松;游小恩;夏清;丁架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治疗是综合性治疗,包括鼻内镜手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术后术腔的处理和鼻腔冲洗也是必要的。目前,临床上采用的鼻腔冲洗液疗效不一,尤其是高渗盐水鼻腔冲洗的使用仍存在争议。近年来,我科采用高渗盐水对慢性鼻-鼻窦炎术后行鼻腔冲洗,现对其冲洗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钱亚昇;陈志凌;陈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前,螺旋CT应用已相当广泛,图像的后期处理技术在临床诊断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许多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加直观和逼真的影像学资料,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是阻生牙中常见的类型,常引起冠周炎、邻牙牙根吸收、龋坏等,一般建议拔除,但手术风险主要集中在下颌神经损伤上,发生率为0.4%~12.5%[1-5]。若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将更有利于治疗,更加精确的了解手术区域的细节也符合微创拔牙的理念[6]。近年来,笔者采用16排螺旋CT行颌骨检查后再作连续冠矢状平面重建的方法再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然后实施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结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喆;满术千;郑晚来;苏士文;占适龙;叶建青;蔡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老年急腹症是指年龄在60岁(美国为65岁)以上患者的急性腹痛[1]。老年急腹症患者往往伴随着基础疾病,病情复杂,变化快。输液是治疗急腹症患者的基本而又重要的措施之一,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护理隐患。因此老年急腹症患者输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责任制输液管理是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模式下,由固定的责任护士给患者进行全程、连续的优质输液护理服务[2]。本院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由责任护士为老年急腹症患者实施责任制输液管理,效果较好,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边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 PCR)对35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相应正常组织中stat3、cyclinD1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鳞癌组织中stat3及cyclinD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鳞癌组织中stat3mRNA的表达与cyclinD1mRNA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stat3、cyclinD1 mRNA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检测stat3、cyclinD1mRNA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临床分期的预测;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stat3基因在mRNA水平上对cyclinD1的调控作用不明显。
作者:洪珍珍;何欣;洪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胆石病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是治疗胆石病的有效方法。胆道系统解剖变异较多,胆树结构复杂,与胰腺、十二指肠、肝脏等周围脏器关系密切,损伤后呈过度愈合的特殊方式,决定了胆道手术有较高的再手术率[1],但胆道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一直是临床外科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我院共施行胆石病术后再手术6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永良;陈杨荣;周钱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自2013年3月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至2014年2月7日,全球已确诊308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者,其中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病例数占60%以上。进入2014年疫情有上升态势,短短1个多月报告的病例数就逼近去年全年报告的病例数[1],且散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数预计还会不断增加。因此,我们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首诊医师应提高警惕,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以缓解民众恐慌。
作者:李兰娟;朱春侠;高海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颜面再发性皮炎是女性面部常见的皮肤疾病,自觉瘙痒,症状反复,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近年来,笔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正强;李美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前交通动脉瘤约占全部颅内动脉瘤的1/3,其破裂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介入材料的迅猛发展,绝大多数前交通动脉瘤均可行血管内治疗。我院2009-10-2012-10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成丰;陈茂送;朱光耀;陈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比较ataxia- telangiectasia group D complementing gene(ATDC)在永生化胃黏膜细胞GES与胃癌细胞系MNK45、AGS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TDC在胃癌细胞系MKN45、AGS及永生化胃黏膜细胞系GES表达差异,利用慢病毒携带的siRNA下调ATDC在MKN45细胞表达水平,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以及transwel 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ATDC在人胃癌细胞系MKN45与AGS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永生化胃黏膜细胞GES(均P<0.05);转染siRNA慢病毒后,与Con- MKN45及MKN45比较,Si- MKN45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下调ATDC表达后MKN45细胞的生长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S期细胞明显减少、增殖指数克隆形成率及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慢病毒携带的siRNA下调ATDC表达后能够抑制胃癌细胞MKN45的生长、增殖与侵袭能力,可为胃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蔡炜龙;汪伟民;潘杰;王雁;许洪宝;马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涂层生物可降解支架对猪损伤后胆总管愈合过程中的α平滑肌动蛋白(α- 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泡法制作紫杉醇涂层生物可降解胆道支架。构建猪肝外胆管损伤修复模型,将紫杉醇生物可降解支架及裸支架分别置入猪胆管中,每组15只(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3、6个月各处死5只并取材,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行免疫组化测定吻合口α- SMA和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自行研制造的全新紫杉醇生物完全可降解胆道支架获得成功。实验组术后1、3、6个月α- SMA及TGF-β1着色强度及面积评分较高的分布均较对照组低,其中术后3、6个月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与术后1、3个月α- SMA着色强度及面积评分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个月仅与术后3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6个月与术后1个月TGF-β1着色强度及面积评分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术后6个月仅与术后1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涂层生物可降解支架能降低猪损伤后胆管α- SMA、TGF-β1的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胆管狭窄趋势。
作者:杨瑾;蔡秀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基转移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控制对照组(CG)、肺纤维化模型组(MG)、TSA早期处理组(EG)和TSA晚期处理组(LG)。MG、EG、LG予以博莱霉素溶液10mg/kg气管内注射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CG予以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注射。TSA处理组在造模后分两个阶段(早期:第1~14天;晚期:第15~28天)予以TSA溶液40 mg/kg腹腔内注射,每周2次;CG和MG则予以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腹腔注射。各组于造模后第7、14、28天分三批处死,观察肺组织大体,行HE和Masson染色, Szapiel评分,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th factor,VEGF)。结果小鼠造模均成功:CG小鼠未见蓝色胶原沉积;MG小鼠可见蓝色胶原沉积明显;并随着小鼠生存时间延长,蓝色胶原沉积加重,EG小鼠可见蓝色胶原沉积介于CG组与MG组之间;LG组蓝色胶原沉积较EG更重。与CG组比较,其他各组各时点HYP含量及VEGF的IOD值均发生显著变化(均P<0.01);与MG组比较,EG组第7、14、28天HYP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EG组比较,LG组第7、14、28天HYP含量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MG组比较,EG组第7、14、28天VEGF的IOD值均发生显著变化(均P<0.01);与EG组比较,LG组第7、14、28天VEGF的IOD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早期予以TSA可以抑制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新生血管形成,减轻肺间质纤维化,晚期干预则没有明显作用。
作者:黄旭晴;施长春;李旭;陈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RXM)经caveolin-1- p- ERK1/2对离体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cyclinD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以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复制哮喘气道重塑模型;采用Im-age- Pro Plus Version 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和支气管平滑肌层厚度;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大鼠ASMCs微囊表达情况;CCK-8检测不同浓度RXM[A组(只含0.1%DMSO)、R10组(含RXM10μg/ml+0.1%DMSO)、R25组(含RXM 25μg/ml+0.1%DM-SO)、R50组(含RXM50μg/ml+0.1%DMSO)、R100组(含RXM 100μg/ml+0.1%DMSO)]干预哮喘ASMCs后细胞的增殖情况, Western blot测定caveolin-1、p- ERK、cyclinD1的蛋白表达。结果哮喘组支气管壁和支气管平滑肌层明显增厚,而微囊表达匮乏。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壁与平滑肌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各RXM干预组ASMCs A值均低于A组,其中R100组明显低于A组(P<0.05)。R100组caveolin-1表达明显高于A组及R10组,cyclinD1表达明显低于A组及R1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R25、R50、R100组P- ERK表达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哮喘ASMCs增殖活性与caveolin-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p- ERK及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或0.01);caveolin-1与p- ERK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p- ERK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RXM可能通过上调caveolin-1表达、抑制ERK1/2活化,进而影响cyclinD1的表达,从而抑制哮喘大鼠ASMCs增殖。
作者:陈慧君;王瑞丽;戴元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探讨超声引导下眼眶内异物定位与治疗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兔眼眶内金属异物模型,采用超声对眼眶异物进行检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异物和用探针拨动异物,观察异物能被拨动确定异物在眼球壁外。并采用超声引导进行临床眼眶异物的穿刺定位诊治。结果11只兔(11眼)超声检查发现近眼球壁异物6眼,一般眼眶异物3眼,未检出眼眶异物2眼,与实际相符。其中近眼球壁异物6眼在超声引导下眼眶异物全被探及并被拨动,确定异物在眼球壁外。临床成功采用超声定位眼眶异物并取出。结论在眼眶内异物穿刺定位时使用超声检测能简便准确地判定异物与眼球壁的位置关系,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王啸澜;徐永根;张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 A)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60只大鼠,实验组45只,空白对照组15只。实验组大鼠均制作前列腺增生模型,1周后两组均随机处死5只大鼠观察建模是否成功。实验组剩余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注射10U/0.1ml BTX- A)、中剂量组(注射6U/0.1ml BTX- A)、低剂量组(注射2U/0.1ml BTX- A)、阴性对照组(注射0.1ml0.9%氯化钠溶液),术后各组继续给予长效雄激素(十一酸睾酮针4mg· kg-1·d-1)维持,空白对照组仍给予等量橄榄油皮下注射。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前列腺称重,免疫组化法检测比较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建立成功。实验组大鼠HIF-1α在细胞质与细胞核均有表达,在新生血管周围表达明显增强,而VEGF的表达主要在细胞质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均发生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均未见HIF-1α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VEGF及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及灰度值、阴性对照组VEGF灰度值均发生明显变化(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组VEGF及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和高、中、低剂量组VEGF及HIF-1α的灰度值均发生明显变化(均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中剂量组VEGF及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及灰度值均发生明显变化(均P<0.05);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灰度值和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均发生明显变化(均P<0.05)。实验组大鼠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575,P<0.01)。结论前列腺内注射BTX- A可以通过抑制HIF-1α和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前列腺组织的血管形成,促使前列腺缩小。
作者:周鹏;张心男;徐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胫骨Pilon骨折是指累及胫骨远端负重关节面和干骺端的骨折,约占所有胫骨骨折的7%~10%[1]。复杂的胫骨Pilon骨折系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易发生关节面压缩塌陷或干骺端爆裂,且常伴腓骨远端骨折和严重软组织损伤[2]。由于损伤常较严重,手术治疗后创口易并发感染、皮肤坏死,甚至钢板外露、遗留伤残等,使得临床处理较为棘手[3]。该类骨折为Rüedi-Allgower分型芋型与AO分型C3型,其特点为关节面压缩、塌陷,骨折块粉碎、移位,治疗时如何在减少并发症的前提下更好地重建与维持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完整结构,已成为骨科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4]。我们自2006-05-2012-01,采用克氏针软骨下排钉辅助治疗复杂胫骨Pilon骨折18例,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国强;黄淑明;褚旭峰;兰树华;叶积飞;郑荣宗;吴泉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检测BCL-2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116例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既往均接受过化疗,失败后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BCL-2基因多态性。结果11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25.9%,BCL-2各基因型间患者间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相比BCL-2其它基因型,AA型疾病控制率更低(40%vs 75.2%,P=0.005)。单因素分析中位PFS, AA型中位无进展时间短于其它基因型(2.6个月vs 6.0个月,P=0.025),而女性长于男性(10.2个月vs 4.6个月,P=0.04);不吸烟者长于有吸烟史者(11.9个月vs2.5个月,P=0.000);病理类型为腺癌长于其他类型(11.9个月vs 4.1个月,P=0.000),均达到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括性别、吸烟史、ECOG评分和病理类型,BCL-2基因多态性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49)。结论复治晚期EGFR突变状态未明的非小细胞肺癌BCL-2(-938C>A)基因型为AA者是提示近期疗效较差的指标。
作者:洪卫;林宝钗;张贝贝;余新民;王凯;毛伟敏;张沂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