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彤;尹雅芙;张晓群
硬皮病是一种胶原性疾病,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立体定位活检不能触及的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2例临床不能触及的乳腺病变进行计算机立体定位活检,包括计算机立体定位穿刺活检(SCNB)和细针活检切检(SNLB)两种方式.结果:以SCNB检查61例,诊断符合率95.1%;以SNLB检查41例,36例定位满意,满意率87.8%.结论:计算机立体定位活检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捷;孙国平;彭东红;王国红;麦沛成;周冬仙;傅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高频彩色多普勒可清晰显示甲状腺内部有无肿块,肿块的大小、形态,肿块内部的细微结构,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的状况.
作者:马灵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Menetrier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疾病.我们近期发现1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的X线影像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平;郑志刚;陈彩梅;田峰;许寿良;张学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27只荷VX2肝癌新西兰白兔分为射频消融组(10只)、酒精注射组(10只)和实验对照组(7只),观察荷瘤兔实验前后sIL-2R变化.检测2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射频消融前后CD4+、CD8+、CD4+/CD8+比值和sIL-2R,并与25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动物实验表明:射频消融组实验前后sIL-2R无显著变化;酒精注射组和实验对照组实验后sIL-2R显著升高.临床研究表明:20例HC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D4+、CD4+/CD8+显著降低,sIL-2R显著增高;射频消融治疗后CD4+、CD4+/CD8+显著升高,sIL-2R显著降低.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状态.
作者:罗葆明;王军华;潘景升;马健鸿;文艳玲;杨海云;戴晓宁;王捷;陈亚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影响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影像诊断客户机调用图像速度的关键因素,以选择适合的硬件配置方案.材料与方法:通过调换两组不同档次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随机存储器(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显卡、硬盘和主板来测试计算机各部分配件对速度的影响.结果:CPU和主板对速度的影响大,硬盘和内存对速度的影响较小,显卡对速度没有影响.结论:在配置客户机时应将主要资金投入到CPU和主板上,硬盘和内存只要容量够用即可,显卡则不用投入过多资金.
作者:周意明;郭启勇;郝富德;高玉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男性乳腺属于退化性器官,疾病的发生率远低于女性乳腺,常见病变为男性乳腺发育症、男性乳癌和转移性肿瘤等[1-4],有关的影像学表现已有文献描述[5-6].
作者:文亚;吕发金;罗天友;胡志华;李咏梅;袁书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优缺点.材料与方法:选取经手术证实且全部具有X线平片、CT、MRI、椎间盘造影后CT(CTD)、脊髓造影后CT(CTM)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9例,共有38个间盘行间盘造影,34个间盘经手术证实.结果:在34个经手术证实的间盘中,28个为侧后方突出,5个为后正中突出,1个为侧方突出.结论:MRI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脊髓造影及CTM高,间盘造影及CTD可以精确地反映椎间盘的病理学改变.
作者:屈辉;孙楠;程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病例男,50岁,全身多个关节肿胀不适,活动受限18个月,加重6个月.
作者:金丽梅;罗渝昆;王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椎管内积气极少见,近我们遇到4例,报告如下.
作者:许有生;顾东华;沈纪林;王土兴;杨其根;余强;吴金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FDG-PET)在鼻咽癌(NPC)诊断、疗效监测及转移灶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1例共53次显像分为2组.组1(9例13次)为无NPC病史而PET提示鼻咽癌.组2(32例40次)为临床确诊NPC,经放化疗后PET用于疗效监测.以标准摄取值(SUV)≥2.0定为葡萄糖代谢增高.将PET所示结果与临床及其它影像资料比较,并对每一病例进行了充分的随访(6~24月).结果:组1仅2例证实为NPC,余7例均为假阳性.组2中10例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与同期和/或随后的CT/MR及随访结果一致,PET预测NPC完全缓解的准确性为100%,PET预测完全缓解的时间至少可达6个月以上.余22例PET共发现11例鼻咽局部残留/复发病灶,40处全身转移灶,综合分析表明,1例残留/复发病灶假阳性,2例转移灶假阳性.患者追加治疗后,1例病灶消失,5例病情改善.结论:PET诊断鼻咽癌,准确性较差.对疗效监测,转移灶判定,PET拥有蚀特的优势.PET与其它方法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鼻咽癌的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王淑侠;唐安戊;乔穗宪;徐卫平;李东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病例男,20岁,右小腿疼痛1年余,近1月加重不能行走.
作者:贺芳;王爱珠;李泽波;张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骨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骨显像资料.结果:24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骨转移病例中,腺癌所占比例大,为47.6%,其次为鳞癌(36.6%),未分化癌(11.8%),鳞腺混合癌(4.0%);多发核素分布异常者占76.8%,两处核素分布异常者占10.2%,单发异常者占13.0%;转移的部位以胸部诸骨多见(81.7%),其次为胸椎(51.2%)、骨盆(44.3%)、腰椎(40.7%).结论:核素骨显像是公认的诊断骨转移的灵敏的方法,肺癌患者应常规进行骨扫描,这对疾病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彤;尹雅芙;张晓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前后的作用.方法:对40例有L5和S1神经根损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介入手术前后进行L5和S1的DSEP检查,测定其N40的峰潜伏期,并进行手术前后比较.结果:术前DSEP检测的异常率达90.0%(36/40),主要表现为N40峰潜伏期延长;术后DSEP复查异常率明显减少,为15.0%(6/40),术前DSEP检测异常者术后DSEP复查表现为N40峰潜伏期较术前明显缩短.结论:DSEP检查是在介入手术前判断神经根功能受损程度和术后神经根功能改善程度客观、敏感和可靠的检测方法,可协助评价介入手术的疗效.
作者:李鹤平;庄文权;杨建勇;陈伟;吴彩华;刘世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刘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病例女,34岁,于17岁时左踝扭伤,经治疗治愈,后无意中发现内踝部隆起并逐渐增大,但无不适感,仍能正常工作与劳动,近因肿大明显影响外观而就诊.
作者:宋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原发性肿瘤14例(神经鞘瘤11例,神经纤维瘤3例),肿瘤位于椎间孔、斜角肌间隙和腋窝等部位,T1WI呈略低信号~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高信号,不均匀性明显强化.邻近肿瘤侵犯5例,纤维瘤、弹力纤维瘤和白血病各1例,前二者位于斜角肌间隙至腋窝区域,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后者侵犯臂丛神经及相邻椎体,臂丛神经病变类似三角形,由椎体侧向外下延伸;肺上沟癌2例.乳腺癌转移1例,MRI表现类似白血病.结论:MRI可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对大多数肿瘤可以定性诊断.
作者:韩月东;孙立军;赵海涛;龚雪鹏;张劲松;刘凯;葛亚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病例24岁,孕4月余,轻度腹痛,伴阴道少量流血1天,临床诊断:先兆流产.
作者:毕元溪;李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人的正常生理性功能活动以及各种病理性活动与人体内血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获取人类活体组织微循环血流的灌注信息一直是医学影像学关注的热点.
作者:范国光;郭启勇;吴振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2例脑梗塞患者的脑磁图表现,探讨脑磁图的研究现状以及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塞的患者进行脑磁图检查.结果:患者于安静状态下行双侧腕部正中神经电刺激,所得手区体感皮质诱发反应,发现患侧半球M20诱发反应消失,M35反应波幅明显降低.结论:脑磁图能早期确定大脑功能损伤的程度和区域,对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和适时治疗很有帮助.
作者:魏慈;胡爱祥;吕佩源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