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
面神经在行经面神经管垂直段内和出茎乳孔附近的病变造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例临床上甚为常见.[1]临床医生在治疗该病时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即针刺茎乳孔将药物注射在其周围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笔者为配合临床医生开展这一新的治疗方法,研究如下.
作者:聂绪发;韩永明;吴昌清;熊迎春;袁尚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出人才、出成果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主要任务.我院的科研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重视基础研究的原则,积极探索科研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推动教学,医疗的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科研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 中药教育迅速发展,硕果累累湖北中医学院自1959年建校以来,至今已整整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为了加速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1971年以新药学专业之名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随即组成教学连队开赴兴山县和神农架林区开门办学,至1972年5月正式成立中药系,从而开创了湖北省高等中药教育的先河.在近30年中,中药学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赢得了中华沃土杏林之园的一席重要位置.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建校4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显著成绩.我院自1978年起,即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中医药院校之一,.1981年,我院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位权,内经、伤寒、中医妇科学成为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3年,我院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内经博士学位授权点.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部 刊期: 1999年第04期
40年前,湖北中医学院在原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的基础上,于1959年2月正式建立.1979年,我院从阅马场迁至武昌云架桥新校区,相继兴建了教学楼、实验楼、培训楼、图书馆、食堂、学生住宅楼、教职工住宅楼、留学生楼,以及今年投入使用的综合楼,办学基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痴呆临床是以记忆力减退、思维、定向障碍及脑的功能失调而致老年性常见疾病,并以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VaD)居多,目前认为VaD与脑梗塞、脑卒中、脑动脉硬化息息相关.今将近年来中医药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归纳如下.
作者:张问渠;孙钰玮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 丙肝患者的自身免疫与自身抗体HCV感染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受到众多学者重视.近年来,据文献报道,与HCV感染同时并存的自身抗体已有多种.1990年Mishiro等[1]在慢性HCV感染的患者中发现了抗-GOR抗体.GOR是一种核抗原,由宿主细胞编码.
作者:蔡望喜;胡传芳;乐惠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本实验旨在观察加味四逆散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一是采用四氯化碳一次性皮下注射造成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检测血清ALT、AST、SOD、MDA、GSH水平及肝组织MDA、GSH水平.二是采用D-氨基半乳糖造成急性大鼠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SOD、MDA、GSH水平,并作病理学观察.三是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①加味四逆散能降低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血清升高的ALT、AST及MDA值,并使降低的SOD及GSH值升高;②加味四逆散能降低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肝组织中升高的MDA值,并使降低的GSH值升高;③加味四逆散能降低D-GalN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血清中升高的MDA值,并使降低的SOD及GSH值升高;④加味四逆散能使D-GlaN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肝脏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尤以变性、坏死的程度减轻明显;⑤加味四逆散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05.80±32.55g/kg.研究表明,加味四逆散具有防治CCl4、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作用,其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与其降酶、抗过氧化作用有关,且该制剂口服安全无毒.
作者:彭汉光;戴春林;魏屏;蔡淑清;黄坤堂;孙江桥;杨勤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本文就我院教学改革中有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核心问题作一简要回顾,并提出面向21世纪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思路.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教务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培养合格人才,多出科研成果的重要保证.为了尽快把我院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信念和良好的业务素质的队伍,多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速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人事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白塞氏病(BD)又名口、眼、生殖器三联征.笔者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丹参与昆明山海棠联合用于治疗BD患者2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磊;张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庞安时,字安常,生于1042年,卒于1099年,宋代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麻桥)人.北宋著名医药学家与名医.
作者:王国奇;李永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湖北中医学院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光辉历程.值此校庆之际,认真回顾和总结我院学生工作的历史经验,展望学生工作的发展前景,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学生工作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成立于1987年.目前,该系下属8个教研室,一个中心实验室;拥有30多名专业教师,其中正教授6名,副教授19名;设有针灸推拿、骨伤两个专业,在校本科生约600人.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过敏性紫癜是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因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称紫癜性肾炎.
作者:张穗;刘晓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健康地生活和繁衍种族,就要不断地与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作斗争.其实质也就是认识、了解以及防治疾病的过程.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这个认识过程也就日益深入,并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各种不同医学派别、体系,共同担负着维护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任务.
作者:张大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笔者采用丹参液静脉滴注加肾灵片口服治疗CRF患者21例,获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1例中,男17例,女4例;年龄为18~69岁.按内科学CRF的诊断标准分类:氮质血症期8例,尿毒症期13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高血压肾损害6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
作者:张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中药天花粉和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疗效差别.方法:中药天花粉和氨甲喋呤分别治疗输卵管妊娠48例和3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hCG和B超监测输卵管妊娠直径大小.结果:中药天花粉治疗成功率(83.3%),高于氨甲喋呤(62.5%)(P<0.05);中药天花粉治疗成功时间14.5±3.8天,明显短于氨甲喋呤21.3±4.6天(P<0.05).结论:中药天花粉治疗输卵管妊娠,其疗效优于氨甲喋呤.
作者:梁逢奇;文晓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 湖北中医药成人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湖北中医药成人教育事业是伴随着湖北中医学院的发展而逐步兴旺的.1960年开办的函授、夜大教育拉开了我校成人教育四十年发展的序幕.1994年以来,湖北中医药成人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湖北省中医药成人教育的基本框架,为新世纪湖北中医药成人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临床教学是高等中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造就合格中医人才的基本保证.在庆祝湖北中医学院建校四十周年之际,回顾临床教学四十年的发展过程,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启示未来,对推进临床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北中医学院教学办公室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