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团结奋进 阔步迈向新世纪--庆祝湖北中医学院建校40周年

湖北中医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关键词:湖北省, 住宅楼, 中医, 留学生, 进修学校, 综合楼, 医学院, 新校区, 图书馆, 实验楼, 教学楼, 职工, 武昌, 食堂, 培训, 马场, 架桥, 基础, 办学
摘要:40年前,湖北中医学院在原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的基础上,于1959年2月正式建立.1979年,我院从阅马场迁至武昌云架桥新校区,相继兴建了教学楼、实验楼、培训楼、图书馆、食堂、学生住宅楼、教职工住宅楼、留学生楼,以及今年投入使用的综合楼,办学基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中药对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痴呆临床是以记忆力减退、思维、定向障碍及脑的功能失调而致老年性常见疾病,并以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VaD)居多,目前认为VaD与脑梗塞、脑卒中、脑动脉硬化息息相关.今将近年来中医药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归纳如下.

    作者:张问渠;孙钰玮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继往开来再展宏图--我院中药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1 中药教育迅速发展,硕果累累湖北中医学院自1959年建校以来,至今已整整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为了加速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1971年以新药学专业之名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随即组成教学连队开赴兴山县和神农架林区开门办学,至1972年5月正式成立中药系,从而开创了湖北省高等中药教育的先河.在近30年中,中药学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赢得了中华沃土杏林之园的一席重要位置.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构架新世纪湖北中医药成人教育的开放性体系

    1 湖北中医药成人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湖北中医药成人教育事业是伴随着湖北中医学院的发展而逐步兴旺的.1960年开办的函授、夜大教育拉开了我校成人教育四十年发展的序幕.1994年以来,湖北中医药成人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湖北省中医药成人教育的基本框架,为新世纪湖北中医药成人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发展和规范湖北省地道药材生产的对策

    本文论述了发展和规范湖北省地道药材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主要对策.强调只有尽快实施我国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才有可能从源头上确保中药材的质量.提出要继续加大产业化、集约化的力度,建立和巩固一批过硬的名牌中药材产品生产基地;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继续实行多种地道药材生产模式;要建立信息网络,及时指导药材生产;要加大对地道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在发展地道药材生产中,要坚持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强调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应和中成药生产厂家建立比较稳定的供应渠道,还要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药材生产队伍的素质.

    作者:詹亚华;陈厚祥;陈家春;王克勤;方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我院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本文就我院教学改革中有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核心问题作一简要回顾,并提出面向21世纪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思路.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教务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普尔康口服液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普尔康口服液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重用补气药黄芪,配伍活血化瘀药三七、丹参、当归、银杏叶,通络熄风药地龙等.笔者对该药进行了有关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萍;汤超;马海平;万剑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加味四逆散防治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观察加味四逆散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一是采用四氯化碳一次性皮下注射造成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检测血清ALT、AST、SOD、MDA、GSH水平及肝组织MDA、GSH水平.二是采用D-氨基半乳糖造成急性大鼠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SOD、MDA、GSH水平,并作病理学观察.三是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①加味四逆散能降低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血清升高的ALT、AST及MDA值,并使降低的SOD及GSH值升高;②加味四逆散能降低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肝组织中升高的MDA值,并使降低的GSH值升高;③加味四逆散能降低D-GalN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血清中升高的MDA值,并使降低的SOD及GSH值升高;④加味四逆散能使D-GlaN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肝脏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尤以变性、坏死的程度减轻明显;⑤加味四逆散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05.80±32.55g/kg.研究表明,加味四逆散具有防治CCl4、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作用,其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与其降酶、抗过氧化作用有关,且该制剂口服安全无毒.

    作者:彭汉光;戴春林;魏屏;蔡淑清;黄坤堂;孙江桥;杨勤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230例心房纤颤病因及中医证型分析

    心房纤颤(以下简称房颤)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笔者对1986~1998年间230例房颤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中医证型特点进行了分析.现小结如下.

    作者:龚少愚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湖北中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就与展望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培养合格人才,多出科研成果的重要保证.为了尽快把我院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信念和良好的业务素质的队伍,多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速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人事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倪珠英论治小儿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是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因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称紫癜性肾炎.

    作者:张穗;刘晓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丹参液加肾灵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1例的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丹参液静脉滴注加肾灵片口服治疗CRF患者21例,获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1例中,男17例,女4例;年龄为18~69岁.按内科学CRF的诊断标准分类:氮质血症期8例,尿毒症期13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高血压肾损害6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

    作者:张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天钩灵胶囊含量测定法

    天钩灵胶囊主要由天麻、钩藤、防已等药组成,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病.我们通过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其中的汉防已甲素进行含量测定,并作为质量控制指标,效果较满意.现报导如下.

    作者:江俊;文莉;郭晓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团结奋进 阔步迈向新世纪--庆祝湖北中医学院建校40周年

    40年前,湖北中医学院在原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的基础上,于1959年2月正式建立.1979年,我院从阅马场迁至武昌云架桥新校区,相继兴建了教学楼、实验楼、培训楼、图书馆、食堂、学生住宅楼、教职工住宅楼、留学生楼,以及今年投入使用的综合楼,办学基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中西医学之异同--略论中西医结合的几个层次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健康地生活和繁衍种族,就要不断地与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作斗争.其实质也就是认识、了解以及防治疾病的过程.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这个认识过程也就日益深入,并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各种不同医学派别、体系,共同担负着维护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任务.

    作者:张大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

    1 丙肝患者的自身免疫与自身抗体HCV感染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受到众多学者重视.近年来,据文献报道,与HCV感染同时并存的自身抗体已有多种.1990年Mishiro等[1]在慢性HCV感染的患者中发现了抗-GOR抗体.GOR是一种核抗原,由宿主细胞编码.

    作者:蔡望喜;胡传芳;乐惠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抓住机遇拓展渠道开创外事工作新局面

    我院的外事工作起始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国际交流从无到有日趋频繁.目前的学院外事处与学院港、澳台办公室、国际培训部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肩负着湖北中医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接收和培养,外国专家的聘请及公派出国人员的派遣等工作.自外事处成立以来,共派出公费出国人员80余人次,其中出国出境讲学人员50余人次,出国出境考察30余人次,接待境外来访百余人次,聘请长短期语言教师和专家10余人次.分别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建立了分院,与比利时光明中医学院、瑞典北欧针灸学院、英国普茨茅斯大学、美国针灸中医研究院等单位有长期合作关系,一九九七年与韩国大田大学缔结为姊妹学校.聘请了6名外籍专家为我院名誉教授及客座教授.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外事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茎乳孔解剖学研究

    面神经在行经面神经管垂直段内和出茎乳孔附近的病变造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例临床上甚为常见.[1]临床医生在治疗该病时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即针刺茎乳孔将药物注射在其周围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笔者为配合临床医生开展这一新的治疗方法,研究如下.

    作者:聂绪发;韩永明;吴昌清;熊迎春;袁尚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湖北中医学院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光辉历程.值此校庆之际,认真回顾和总结我院学生工作的历史经验,展望学生工作的发展前景,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学生工作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建校4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显著成绩.我院自1978年起,即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中医药院校之一,.1981年,我院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位权,内经、伤寒、中医妇科学成为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3年,我院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内经博士学位授权点.

    作者: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部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值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初步观察

    正常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主要来源于胰腺和唾液.根据不同底物来设计淀粉酶、胰型淀粉酶测定方法,观察其总活性变化,有助于诊断急性胰腺炎.现将我院应用此法进行临床检测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梦丹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