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鸥;王永钧;陈洪宇;朱彩凤;朱晓玲
软骨肉瘤是恶性原发性骨肿瘤中居于第三位的肿瘤,可为原发也可从骨软骨瘤或内生软骨瘤继发而来[1].临床上骨盆软骨肉瘤患者占软骨肉瘤总人数的40%~50%[2-3],然而软骨肉瘤对放、化疗皆不敏感,目前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仍然以外科边缘性或广泛性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4].由于骨盆复杂的解剖结构,手术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手术时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复发及转移率较高[5],因此,对本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及探索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骨科医生研究的重要目标.本文对11例骨盆软骨肉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治疗骨盆软骨肉瘤的疗效.
作者:陈剑;徐炜;朱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保肺定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身炎症反应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10只、吸烟组30只(其中保肺定喘汤预防组10只、保肺定喘汤治疗组10只、COPD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在自制熏烟箱内被动吸烟24周,并于第30天和第45天于气道内滴入脂多糖.预防组开始吸烟时每天即予2ml保肺定喘汤灌胃,而治疗组在COPD出现后开始以同等体积保肺定喘汤灌胃治疗4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瘦素、TNF-α、脂联素、甘油三酯等指标,肺组织标本行HE病理染色检查.结果 COPD组瘦素、脂联素、甘油三酯等均比保肺定喘汤预防组及治疗组减少,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TNF-α则显著高于保肺定喘汤预防组及治疗组(均P<0.01);瘦素与TNF-α、脂联素、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685、-0.652、-0.633,均P<0.05).结论 保肺定喘汤能够改善COPD全身慢性炎症反应及脂质代谢.
作者:徐志波;王璐;陈斌;何薇;胡敬献;刘贤忠;陈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肺癌目前居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首位.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疼痛明显、恢复慢,随着现代胸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报道采用该项技术治疗肺癌患者,效果良好.我院自2010年开展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以来,手术病例逐年增多,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03-2013-06我院收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5例.其中男29例,女36例,年龄30~78(58.9±9.8)岁.病变分布:右下叶17例,左下叶15例,右上叶13例,左上叶12例,右中叶8例.肿块大小:0.7~5.0(2.3±1.1)cm,≤3cm者56例.5例术前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未行放化疗.
作者:李冬;沈琦斌;李鸿伟;顾勤花;余才华;谢忠海;张建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作为外科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的金标准.胆道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将胆总管错认为胆囊管所致的胆道损伤常见且严重[1].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预防与早期发现胆道错认损伤,以利于提高基层医院外科医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巍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灌注前必须明确灌注管是否进入玻璃体腔.浓厚玻璃体出血,尤其是达到晶状体、睫状体小带的前段玻璃体积血,常规外光源垂直照明,光线几乎不能进入玻璃体,灌注管位于远周边暗区,贸然眼内送液可发生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我院采用内照明、圆棱镜接触镜、手术显微镜组合作眼内观察行眼内灌注,浓厚出血内灌注管及其反光清晰可见,灌注管与四周的关系明朗,灌注安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钢锋;林东晓;彭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早期患者二尖瓣侧壁处瓣环、室间隔处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lateral Em/septum Em,LEm/SEm)与左心房构型的相关性.方法 EH组160例,按病情进展将组织多普勒改变分为两组,EHI组:SEm<SAm,LEm> LAm,共80例;EH Ⅱ组:SEm<SAm,LEm< LAm,共80例;健康对照组40例.所有受检者均经胸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查.记录常规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左心室相关测量参数,脉冲多普勒二尖瓣口血流图E峰、A峰及E/A值,脉冲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室间隔处、侧壁处瓣环Em、Am及Em/Am值.分析LEm/SEm与E/A、E/SEm、等容舒张期(IVRT)及左心房前后径(LAD)的相关性.以左心房前后径40mm作为左心房增大的标准,通过ROC曲线分析LEm/SEm合适的诊断临界值.结果 (1)LEm/SEm与E/A、E/SEm、IVRT及LAD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P<0.01)、0.62(P<0.01)、-0.26(P<0.01)和-0.51 (P<0.01);(2)LEm/SEm评价左心房增大的截断点为1 33,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0%.结论 LEm/SEm与EH患者左心房构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评价EH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和左心房构型的新指标.
作者:陈双和;何鑫;王华;沈立新;潘翠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儿童肾小球疾病中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itic syndrome,PNS)为常见.该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但易复发.目前,国内外在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减量方法上一直存有争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病学组也曾先后出台过两个具有指导意义的诊治方案[1-2],但两者在激素的减量方法上大有不同.因此,笔者通过探讨两种减量方法对疗效、复发率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由于其具有病程久,疗程长的特点,同时因抗痨药物的毒副反应较多,使得患者在本病的诊治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继而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1-2].笔者对2010-2013期间来我院传染科就诊的294例肺结核涂阳初治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东方;宋乐欧;庄林英;赵辉;李中乐;郑欢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期间出现HBV再激活的疗效及化疗后乙型病毒肝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HBV感染的B-NHL患者在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肝损伤发生率及病死率.其中79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30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所有患者在化疗开始前1周开始接受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疗程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结果 拉米夫定组及恩替卡韦组HBV再激活率分别为31.6%、10.0%;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7.8%、6 7%;HBV相关肝炎发生率分别为24.1%、3 3%;化疗中断发生率分别为22.8%、3 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化疗过程中,出现HBV再激活的患者,多数为Ⅲ ~Ⅳ期的B-NHL患者.结论 恩替卡韦相较于拉米夫定在预防治疗B-NHL化疗期间HBV激活上,具有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分期较晚的B-NHL患者,恩替卡韦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陈伊明;钱申贤;谢亚萍;杨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我国是卒中大国,据2011年王拥军等[1]报道卒中已取代冠心病成为我国死亡和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每年约250万例新发卒中,160万人死于卒中.脑梗死是脑卒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占全部脑卒患者的70%[2].尽管经过治疗,脑梗死的患者病死、病残率仍较高,预后较差,社会负担大,部分存活患者并发躯体和非躯体功能损害,尤其是偏瘫等并发症可能对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早期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是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关键.我院纳入6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予以康复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舟娜;应红芳;何松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脑血管病是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的疾病.其中脑梗死约占75%~85%,而腔隙性脑梗死约占脑梗死的20%~30%[1].腔隙性脑梗死系指大脑深部白质或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导致的缺血性微梗死,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影像学改变为梗死灶< 1.5c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年龄在60~70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少见精神症状,无意识障碍.其病死率和病残率较低,但复发率较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增加,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吸烟、男性、糖尿病等[2].而有些因素如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个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异常生化指标.本研究探讨HUA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晓;刘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日趋完善,人们对白内障术后视觉恢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满足于远视力的恢复,摆脱眼镜的依赖,还希望术后能恢复人眼的自然状态,以达到视物清晰、舒适的目的[1-2].我们选择2011-09-2012-12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术的患者共78例88眼,其中38例42眼植入Acrysoft Restor+3D (SN6AD 1)折叠式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40例46眼植入Acrysoft SN60AT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体,并对两种术式的全程视力及视觉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智敏;李旭东;徐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脊柱损伤,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传统后路手术中大范围椎旁肌的剥离和牵拉,致使椎旁肌缺血坏死及失神经支配,造成术后的平背畸形和顽固性腰背疼痛.跨伤椎内固定手术治疗远期易出现矫正高度及角度丢失等问题.为此,我院近年来开展了肌间隙入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及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敏波;王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否通过调控血管外膜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促进血管重塑.方法 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PD98059(ERK1/2抑制剂)组、AngⅡ+PD98059组,取4~7代用于实验;使用含107mol/L Ang Ⅱ的DMEM培养液分别刺激成纤维细胞0、0 5、2、6、12、24h,研究Ang Ⅱ对CAT作用的时间关系;分别以0、108、107、106、105mol/L的AngⅡ刺激成纤维细胞24h,研究Ang Ⅱ对CAT作用的浓度关系;采用PD98059(ERK1/2抑制剂),研究ERK1/2信号通路对CAT表达的影响.结果 AngⅡ能够显著下调CAT的表达,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gⅡ能够通过ERK1/2信号通路下调血管外膜CAT的表达,阻断ERK1/2信号通路能够恢复CAT的表达.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下调血管外膜CAT的表达,进而促进血管重塑的发生,导致血管病理性重塑发生.
作者:沈凯;袁国裕;陈士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早期(EF> 50.00%)左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变化. 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PSG)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确诊为OSAS的患者共32例,其中轻中度组11例,重度组21例,PSG次日清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23例经PSG检查无OSAS的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局部纵向收缩峰值应变(RLS)及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结果 重度组与轻中度组及对照组比较,GLS下降[(-17.90±1.57)%vs(-22.34±1 70)%、(-21.90±1 44)%,均P<0.01],且基底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B-LS)[(-14.90±3.43)%vs(-18.40±1 75)%、(-18.20±1 82)%,均P<0.01]、中间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M-LS)[(-17.50±1.81)%vs(-21.10±1 58)%、(-21.00±1 29)%,均P<0.01]及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A-LS)[(-21.40±3.56)%vs(-27.60±3 84)%、(-26.70±4 02)%,均P<0.05]亦下降.结论 实时三平面自动功能成像技术可检测OSAS患者早期的左室心肌功能损伤.
作者:朱晓娟;陈斌;许丹霞;颜姣燕;张敏;刘丽萍;熊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高通量与常规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及血脂的影响,探讨高通量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M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分别采集第1天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血标本,检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 HFHD组治疗3个月后血磷、PTH、TG、LD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H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D组治疗后比较,血磷、PTH和TG明显下降,HD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与常规透析相比,HFHD更能降低MHD患者血磷、PTH、TG和LDL,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邵玲就;刘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腰椎退行性病变是腰椎自然退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当腰椎退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临床症状,进入到疾病的范畴.其好发人群多为中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工作和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Dynesys(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是一种新型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非融合性动力稳定装置[1].该系统可以保留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功能的完整性.维持或恢复节段间有益活动和改变运动节段的负荷传递方式,且对邻近节段无不利影响,更符合脊柱生理性稳定.我院应用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腰腿痛患者32例[2],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手术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爱君;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逐年增多.此类骨折常伴发其他心肺疾病,长期卧床的保守治疗往往并发症较多,治疗应争取早期下床活动,以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常见方法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及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椎体成形术.但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因置入管道困难,而成为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椎体成形术的相对禁忌证[1].而在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单纯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则固定不确切,易造成内固定松动而失败[2].我院近年开始采用椎体后凸椎体成形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胜华;陈成东;周国顺;范新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下腰痛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常见的原因之一,引起下腰痛的原因很多,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是慢性下腰痛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占其发病率的28%~40%[1].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chronic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CDLBP)的治疗是目前困扰脊柱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各种治疗手段均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方法得到缓解,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手术不可避免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如相邻间隙的退变、运动节段的丢失、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等[2].我院2011-11-2012-10采用椎间盘内脉冲射频治疗DLBP患者26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洪斌;季向荣;吴国林;葛金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电生理机制为局限于右心房、围绕三尖瓣环的大折返,三尖瓣环与终末嵴及欧氏嵴分别为心房激动向前与向后的阻滞线、缓慢传导区,在三尖瓣环峡部(Cavotricuspid isthmus,CTI)消融形成完全双向阻滞成功率较高[1].虽然开放式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已经广泛应用,但典型房扑消融如何缩短手术时间及能量损伤的深度等问题仍困惑着电生理医师.本中心旨在总结采用国内新上市的十二通道开放式冷盐水灌注导管(Contact TherapyTM Cool PathTM Duo,CTCPD)消融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世峰;沈才杰;孙立勤;储慧民;王健;陈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