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载脂蛋白E变化的临床意义

王志军;王茂峰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 载脂蛋白E, C反应蛋白,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载脂蛋白E(ApoE)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65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的血清ApoE、CRP水平,动态观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poE、CRP水平变化趋势,并比较好转者与未好转者间的差异.结果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组血清ApoE、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解脲支原体(Uu)感染组治疗后未好转患者血清ApoE水平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与治疗前和好转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CRP水平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和好转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人型支原体(Mh)感染组治疗后未好转患者血清ApoE水平与好转患者血清Apo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未好转Uu与Mh感染患者间Apo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ApoE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335,P<0.05).结论 ApoE是反映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潜在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ASCO2014新研究看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证据

    作为一年一度肿瘤学界的盛会,第50届ASCO年会为广大临床学者传递了大量肿瘤治疗新资讯.在乳腺癌领域,多项重量级的新研究探讨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尤其是ALTTO研究结果的公布,使抗HER2药物曲妥珠单抗再度成为本届年会关注的焦点.1 ALTTO研究证实:一年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标准治疗

    作者:滕月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三力合并复位法在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漂移中的应用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因其是一种居家治疗,易被患者接受,但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腹膜透析管漂移(简称漂管)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首要原因[1].漂管是指腹膜透析导管的腹腔内端向上漂移出真骨盆;腹膜透析管移位表现为出液缓慢,变换体位后仍可流出,腹部X线检查可见导管位置不当或移位[1].若能提高患者居家护理能力,有利于减少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降低住院率,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陈帼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密闭式吸痰管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救治工作中气管内吸痰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时吸出,以维持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对维持通气功能、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吸痰大多采用传统开放式吸痰方法[1],即每次吸痰过程中需要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并使患者气道与大气相通.为防止吸痰过程中患者缺氧,常在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前予纯浓度氧吸入2min,但增加吸痰过程时间,延迟了吸痰开始,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笔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发现能提高工作效率,且有效避免吸痰中患者机体缺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徐英;杨燕红;徐剑美;朱建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载脂蛋白E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载脂蛋白E(ApoE)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65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的血清ApoE、CRP水平,动态观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poE、CRP水平变化趋势,并比较好转者与未好转者间的差异.结果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组血清ApoE、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解脲支原体(Uu)感染组治疗后未好转患者血清ApoE水平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与治疗前和好转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CRP水平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和好转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人型支原体(Mh)感染组治疗后未好转患者血清ApoE水平与好转患者血清Apo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未好转Uu与Mh感染患者间Apo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ApoE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335,P<0.05).结论 ApoE是反映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潜在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志军;王茂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从新研究看EGFR突变基因型指导的靶向治疗价值汇总分析示阿法替尼一线治疗改善总生存

    第50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虽已落幕,但在期间公布的数项研究引起的热议尚未平息.数据源于2项阿法替尼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大型Ⅲ期临床研究(LUX-Lung 3和LUX-Lung 6)汇总分析首次证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基因型指导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阿法替尼靶向治疗给肺癌患者带来总体生存获益,此结果可能改变特定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临床实践.1 阿法替尼一线治疗改善EGFR突变肺癌患者总生存

    作者:吴一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液灌流治疗重度乌头碱中毒12例护理体会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心腹冷痛等[1].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其中乌头碱为其有效成分及主要毒性成分[2].中草药在山区农村使用普遍,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疾病,但其中毒剂量低,易服用过量导致中毒,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呼吸循环衰竭等重度毒性反应[3].对于重度乌头碱中毒,在洗胃、输液、利尿、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对抗迷走神经兴奋、抗心律失常治疗(包括电复律和胺碘酮)的基础上,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中毒症状.近年来,我院应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重度乌头碱中毒12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雅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自控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患者静脉自控(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模式镇痛组(Ⅰ组)和PCIA组(Ⅱ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Ⅰ组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Ⅱ组每侧注射等容量0 9%氯化钠溶液.术毕所有患者均行PCI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24h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PCIA的用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Ⅱ组相比,Ⅰ组术后2、4、8和12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 05),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 01),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升高(P<0 01),术后24h内PCIA量明显减少(P<0 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与TAP穿刺相关的并发症.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阻滞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能明显减少PCIA的需要量,增强了术后镇痛效应.

    作者:刘林;肖飞;张引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舍曲林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舍曲林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83例符合老年抑郁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给予舍曲林合并MECT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和8周末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套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研究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5例.研究组治疗后第1、2、4、8周末时的HAMD17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 05),对照组治疗第2、4、8周末HAMD17总分较治疗前下降(P<0 05).两组间治疗后第2周末时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治疗后第1个24h临床记忆量表甲套中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项目分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第2周末联想学习、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目分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第8周末除图像自由回忆项目外,其他项目分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0 01).研究组HAMD减分率(76.23±21.41)%,临床总有效率85.29%,临床痊愈率47.06%;对照组HAMD减分率(51.26±18.13)%,临床总有效率64.86%,临床痊愈率21.6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合并MECT治疗能提高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姜小琴;杨开仁;郑利锋;周波;杨志;王梅;郑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因素分析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K/DOQI血管通路的临床实践指南建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首选动静脉内瘘,其次可选用带涤纶套长期透析导管透析[1].部分患者由于高龄、糖尿病、心功能差等因素使血管条件受限或无法建立长期动静脉内瘘,导致长期透析导管使用率较高.但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笔者分析了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感染情况,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张一帆;郑约楠;邵国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

    子宫瘢痕妊娠是较罕见的异位妊娠,胚囊种植于子宫下段瘢痕部位,此处肌层薄,周围血供丰富,妊娠结局凶险,流产时常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逐渐增加,据文献报道,占所有异位妊娠的6.1%[1].传统保守治疗方法如甲氨喋呤(MTX)治疗存在疗效不确切、住院时间长、大出血等缺点,对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和保守治疗无效者,常需切除子宫;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具有损伤小、疗效高、止血快、保留生育能力等特点[2],为子宫瘢痕妊娠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易被患者接受.我院妇科于2010-05-2012-10对12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沈丽芳;韩桂花;陈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操作技巧的探讨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具有安全、经济、简便、准确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评估甲状腺结节首选的检查手段,被认为是评估甲状腺结节准确、有效的方法,是目前判定甲状腺结节性质及指导治疗的金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并未广泛开展,多数医师仍依靠术中冰冻结果决定手术方式,而不是在术前进行包括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在内的全面、认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笔者研究一种新的刺穿手法,使超声引导下FNAC操作熟练周期缩短、穿刺成功率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飞;李志安;刘庆孟;史赛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迅速稀释药物、解除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保护患者上肢静脉,减轻因反复穿刺及输注强刺激药物而引起的疼痛,因其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便于长期留置、经济、创伤小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在肿瘤化疗及静脉高营养治疗中[1].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出现部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肥胖(体重指数>28)、水肿、反复治疗等患者的血管条件不佳,肘部血管弹性差、无法直视或触及,导管使用时间短,评估困难,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等因素,影响治疗过程,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早由美国静脉注射治疗护士Royer于2000年开展,可明显提高PICC置管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已成为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2].我院静脉输液小组运用血管超声评估结合MST进行PICC置管,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晓英;吴清美;陈其云;唐淑娟;王敏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67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关系研究

    目的 观察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遗传因素在CSF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证实冠脉正常的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校正的TIMI帧数法(CTFC)分组为慢血流组(143例)和对照组(71例),应用焦磷酸测序法(Pyrosequencing)检测患者C677T基因表型,分析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CSFP的关系.结果 慢血流组MTHFR基因(TT+TC)基因型和T等位基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 2%、49.3%,x2=8.05,P<0.01;42.7%、29.6%,x2=6.87,P<0.01),慢血流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94%、36.6%,x2=9 90,P<0.01),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 01),慢血流组叶酸(FA)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TT+TC)基因型[OR=1.962,95%CI(1.049~3.669),P<0.05]、Hcy水平升高[OR=1.087,95%Cl (1.012~1.168),P<0.05]、男性[OR=2.507,95%CI (1.347~4.664),P<0.01]和UA水平升高[OR=1008,95%CI(1.003~1.013),P<0.01]患者CSFP发病风险增加.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CSFP发病相关,携带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吴坚;唐欧杉;秦丰明;成银宏;陈钟良;陈丽娜;周浩亮;陶枫;童海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功能与微炎症因子的关系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透出液中的IL-6、CRP与腹膜转运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规律随访且没有明显炎症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44例,入选患者在腹膜透析1个月时行腹膜平衡试验(PET).根据透出液/血浆肌酐浓度比值(D/Pcr)将患者分为L/A组(D/Pcr≤0.64)22例和H/A组(D/Pcr≥0.65)22例,腹膜透析6个月时再次行PET检查.检测腹膜透析后1、6个月的血清及透出液中CRP、IL-6水平,分析其与腹膜转运功能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残余肾功能和尿素清除指数(KT/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L/A组,H/A组患者夜间超滤量明显少于L/A组.L/A组和H/A组腹膜透析6个月后血清CRP水平均高于1个月;H/A组腹膜透析1、6个月血清CRP水平高于L/A组,腹膜透析6个月透出液CRP水平高于L/A组.L/A组和H/A组在腹膜透析6个月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高于1个月;H/A组腹膜透析1、6个月血清IL-6水平均高于L/A组.L/A组6个月后透出液IL-6水平明显高于1个月;H/A组腹膜透析1个月时透出液IL-6水平明显高于L/A组.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可能与血清CRP和IL-6相关,血清CRP和IL-6是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可能与血清CRP和IL-6相关,全身微炎症是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危险因素.

    作者:屠秋娣;张晓辉;寿张飞;陈江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温州地区献血者Kidd血型基因频率调查与输血风险评估

    目的 调查温州地区献血者Kidd血型基因频率的分布,对Kidd血型不配合的输血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尿素溶血试验,对36 235例献血者进行Jk(a-b-)稀有血型进行筛选,随机抽取672例献血者的标本采用微量板法进行Kidd血型抗原的鉴定,再用血清学方法对JK(a-b-)表型和可疑的Kidd血型抗原的确认.结果 在36 235例献血者中筛选出5例Jk(a-b-)表型,分布频率为0.014%,基因频率为0 012.672例献血者中,Jka和Jk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 44和0 56.Jka和Jkb不配合的概率分别为0 21和0 16,Jka和Jkb不配合的概率合计为0 37.结论 Kidd血型系统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群体遗传平衡法则;若怀疑为Kidd血型系统抗体时,应采用多种配血方法,以确保输血的安全.

    作者:陈荣仓;林碧;张锋;郑璐;徐思莉;陈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了解患者性功能与所服药物的关系.方法 选取单一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12例及健康普通男性296例,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412例患者服药期间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37 9%),与正常对照组(8 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服用不同药物之间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发生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抗精神病药物是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闫耀宇;隋爱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老年痴呆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痴呆类型、认知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老年(≥70岁)痴呆患者的营养状况,为临床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125例老年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82例、血管性痴呆4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痴呆;根据基本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将患者分为完全生活自理和轻度、中度和严重功能障碍.对痴呆患者进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测评和一些营养生化指标的检测,并以同期年龄匹配的因稳定期高血压、轻症冠心病及脑动脉硬化症等疾病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之间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痴呆患者血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痴呆患者血白蛋白水平低于轻度痴呆患者和对照组;重度痴呆患者MNA-SF值明显低于轻度痴呆患者;严重功能障碍痴呆患者血白蛋白水平和MNA-SF值明显低于轻、中度功能障碍痴呆患者和生活自理痴呆患者.结论 重度痴呆和严重功能障碍痴呆患者的营养状况较轻、中度痴呆患者明显恶化,临床上应作针对性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金煜;倪娇娜;吴炯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红景天苷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红景天苷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表达、TNF-α含量和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探索其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百草枯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后两组再分为1、6、24、72h 4个亚组,每组10只.百草枯模型组和红景天苷治疗组采用百草枯溶液1ml/kg一次性灌胃制备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模型,然后分别予等容积的0 9%氯化钠溶液、红景天苷1m l/kg腹腔注射.3组大鼠麻醉后,取股动脉血测定IL-6水平,处死后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测定肺组织中TGF-β 1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并测定肺组织中TNF-α含量.结果 百草枯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大片出血及坏死,红景天苷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较百草枯模型组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百草枯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肺组织6、24、72h TGF-β 1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但红景天苷治疗组较百草枯模型组为低(均P<0.05).百草枯模型组与红景天苷治疗组中毒后第1h起大鼠肺组织TGF-β 1mRNA水平开始增加,但红景天苷治疗组较百草枯模型组为低(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百草枯模型组及红景天苷治疗组肺组织中TNF-α含量、血清IL-6水平从第6h开始显著增加(均P<0.01),但红景天苷治疗组在各时点均较百草枯模型组为低(均P<0.05).结论 TGF-β1参与了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损伤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红景天苷能抑制TGF-β 1的表达,降低肺组织TNF-α含量、血清IL-6水平,从而减轻百草枯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

    作者:郑兰芝;张卓一;黄小民;徐俪颖;陆如凤;周晶晶;丁黎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MRI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MRI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PCa37例、前列腺增生42例和前列腺炎6例患者的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资料.比较PCa与非癌患者的T2WI、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DCE表现.组合上述3种技术形成以下4种方案:方案1:T2WI;方案2:T2WI+DWI;方案3:T2WI+DCE;方案4:T2WI+DWI+DCE.绘制ROC曲线,并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各方案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PCa在T2WI上多呈斑片状、结节状低信号(25/37),DWI上大多呈斑片状或结节状明显高信号(33/37),动态增强均呈Ⅱ、Ⅲ型曲线(37/37);前列腺增生T2WI上呈结节状高低混杂信号,DWI上大多呈等或稍高信号(33/42),动态增强大多呈Ⅰ、Ⅱ型曲线(39/42);前列腺炎T2WI上多呈不规则稍低信号(4/6),DWI上多呈稍高信号(4/6),动态增强大多呈Ⅱ型曲线(4/6);PCa与非癌患者的ADC值分别约(0.99±0.21)×10-3mm2/s、(1.75±0.25)×10-3mm2/s,两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各方案AUC从小到大依次是:方案1:0 741、方案3:0.905、方案2:0.930、方案4:0.974.方案1与方案2~4间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方案4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分别为94.59%、93.75%、94.12%.结论 MRI多参数成像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及诊断准确度,其中以T2WI+DWI+DCE的诊断效能高.

    作者:张永胜;陈瑶;陈祖华;乐玲;程凌霄;张士更;赵再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骨髓组织印片在浆细胞骨髓瘤形态学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了解骨髓组织印片在浆细胞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同步进行骨髓涂片、组织印片和切片检查的98例浆细胞骨髓瘤,比较骨髓涂片、组织印片和切片在有核细胞量、浆细胞百分比、浸润度及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 骨髓组织印片显示有核细胞量评估性能优于涂片(P<0 05),而与切片相近(P>005);骨髓组织印片显示浆细胞含量高于涂片(P<0 05);骨髓组织印片显示浸润度优于涂片(P<005),而与切片相近(P>0 05);骨髓涂片由于受稀释或干抽等因素影响符合率仅为83.7%,而骨髓组织印片诊断符合率高达98.9%,骨髓组织印片诊断符合率优于骨髓涂片(P<0 05).结论 骨髓组织印片兼有涂片和切片的特征;组织印片联合涂片互补性检查,对浆细胞骨髓瘤形态学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莫伟明;陆甜甜;楚旭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