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水林;钱琪
2型糖尿病(DM)患者其冠心病的发生率为非DM普通人群的2~4倍.Haffner[1]对1373例非DM与1059例DM者进行了7年的随防,发现DM者心肌梗塞的相对危险性与已患有心肌梗塞的非DM者无显著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增加.据1994年WHO报告,在DM的死因中,心血管疾病占75%.
作者:张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资料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18例Ⅱ型糖尿病人,其中男6例、女12例,病史4~18年,年龄40~62岁.9例行胆囊摘除术.1例行悬吊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激光烧灼术、3例骨科手术、2例膀胱癌行膀胱次全切除术.3例子宫切除术,18例患者均于手术前一天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作者:饶碧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灯盏花素是从云南特产灯盏花全株植物分离出的黄酮类有效成份,其主要成份为黄酮、灯盏甲素和灯盏乙素.
作者:曾娇娥;宁尚侠;王景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999年8月至2000年3月入院糖尿病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0~75岁.
作者:刘英新;简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现,在临床上治疗是很棘手的,我们应用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臧贻凤;李萍;谢桂贞;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陕西利威尔制药有限公司,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法从苦瓜中纯化出有效的植物胰岛素,临床前试验资料表明,此制剂具有活性稳定(58℃以下有活性)无需冷藏,安全无毒且胶囊壳不含色素,每粒胶囊含有植物胰岛素不低于180μIU.对此绿色降糖药物我们由2000年12月~2001年2月进行了30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倪安民;于香安;朱秀贞;崔裕详;施鑫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象①84例甲亢病人,41岁~50岁24人,51岁以上5人.②41例正常人,41岁~50岁10人,51岁~55岁1人.受检者分三组,A:正常组(n=41),B:甲亢治愈组(n=30),C:甲亢发病组(初发和复发),其中C1组(n=30),T3、T4均升高,C2组(n=7),T3升高,T4正常,C3组(n=17),T4升高,T3正常.
作者:王晓青;尹致文;罗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糖尿病(DM)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全球第五大死亡率疾病,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继心脏疾病,肿瘤后列第三位的死因.它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而且它在全球的患病率日渐增长已成为一个社会公众问题,已涉及到医疗保健,保险,劳动力及就业等各方面问题.糖尿病以2型为主,肥胖者居多,发病提前,并发症多,心血管疾病比非糖尿病者多2~4倍,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残和死亡原因.DCCT及UKPDS研究提示重点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后可预防大部分血管并发症.
作者:申延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糖尿病足(DF)常见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我们采用前列腺素(PG)E1治疗糖尿病足共3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伊继锋;孙瑞霞;林庆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采用培哚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现其降低血压的同时,还有明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继良;张欣然;王东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资料1993年~2000年间,21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9例,女11例,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87岁,平均74.6岁.昏迷9例,嗜睡5例,抽搐1例,偏瘫1例,行为异常1例,心悸、大汗4例.21例患者血糖均在2.8mmol/l以下(血浆真糖法),低者测不出.其中15例系服优降糖所致,3例使用胰岛素不当所致,2例服糖适平所致,1例为糖尿病肾病(Ⅴ期),未用任何降糖药.除1例入院时已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其它均抢救成功.
作者:王波;张良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病例简介:患者,男,47岁,腹泻粘液血便一周,发热神志不清1天入院.追问病史,一周前开始发病,腹痛腹泻粘液血便,日7~8次,入院当天上午在卫生院补液中开始发热、神志不清而急转入我院.
作者:方水林;钱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Friedreich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FRDA)是遗传性共济失调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国外报道的发病率1~2/10万,携带者发生率约为1%.进行性加剧的共济失调伴腱反射消失以及深感觉障碍为其典型的临床特征.Friedreich在1863年首先报道,我国自1953年冯应琨报道3例以来,迄今已有多例报道.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病例选择符合WHO(1985)诊断标准Ⅱ型糖尿病患者98例,男43例,女55例,年龄34~70(52.9±7.8)岁,病程1年至10年.以空腹TG<1.7mmol/L,餐后TG<2.0mmol/L为标准分组:空腹及餐后TG正常组(30例),空腹正常餐后增高组(33例),空腹及餐后均增高组(35例).
作者:喻昆林;蒋绿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象随机选择我中心糖尿病患者205例.男127例、女88例,平均年龄54±16.7岁,平均FBG9.2±4.8mmol、平均FBG血糖13.5±4.2mmol/1.其中Ⅱ型糖尿病196例、Ⅰ型15例:观察时间历时2年,从1998年4月~2000年4月.
作者:朱江;陆跃武;宋家明;周玉良;张淑华;朱丽;姜杰;陈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及临床所见报道探讨如下:例一,男,35岁,1型糖尿病,应用普通胰岛素(RI)及长效胰岛素(PZI)混合注射,40U/天,血糖控制在6.5~8mmol/l左右,用药二年多,一般情况尚可.无意中发现右臀部注射部位一小块皮肤凹陷,考虑注射胰岛素引起局部脂肪萎缩,未与特殊治疗,更换注射部位,未再发展.
作者:蓝新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对48例Ⅱ型糖尿病人头发铬元素进行测定,并与37例正常人进行比较,以探讨铬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余清;王守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2型糖尿病(DM2)晚期多并发大血管病变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大血管病变主要指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涉及的血管有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髂股动脉等弹性动脉和肌性动脉.临床常见疾病是冠心病(CHD),脑卒中和下肢动脉硬化,糖尿病足等.近些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在医院初诊的DM2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报告显示已有较高的CHD患病率.本文对初诊DM2的CHD患病率的研究结果调查分析并探讨我国DM2并冠心病的患病状况.
作者:赵志刚;王艳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采取培达治疗糖尿病性末梢血管障碍取得异常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文舒;崔晓光;张丽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一般资料40例糖尿病病人均为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糖尿病诊断均符合WHO1985年标准,伴有腹胀、胃排空延迟,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35~70岁.24例伴有末梢神经病变,8例伴有视网膜病变,6例伴有肾病,2例伴有心脏病变,以上病例中有6例同时伴有视网膜病变、末梢神经病变、肾病.全部病例均经上消化道钡透,排除胃肠道的器质性病变,胃内有中到大量的潴留液,本组病例中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38例,病程3~20年.空腹血糖10.2~27.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3.4~27.8mmol/L,糖化血红蛋日10.2~17%.
作者:于晓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