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上腺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

张力;叶笃筠;吴萍;万敬员;张代娟;吴涛;周小燕

关键词:肾上腺素, 脂多糖, 炎症介质
摘要:目的研究肾上腺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环加氧酶-2(COX-2)等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0 ng/ml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1×10-6,5×10-6,1×10-5,5×10-5 mol/L)孵育24 h后,收集培养上清并提取细胞总蛋白,酶联免疫法测定上清中TNF-α浓度,Griess法检测上清NO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总蛋白中COX-2的表达量.结果10 ng/ml的LPS明显诱导TNF-α、NO、COX-2的产生,这一效应可被肾上腺素抑制;而单独加入肾上腺素时,对上述3种炎症介质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肾上腺素下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可能对炎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肾上腺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环加氧酶-2(COX-2)等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0 ng/ml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1×10-6,5×10-6,1×10-5,5×10-5 mol/L)孵育24 h后,收集培养上清并提取细胞总蛋白,酶联免疫法测定上清中TNF-α浓度,Griess法检测上清NO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总蛋白中COX-2的表达量.结果10 ng/ml的LPS明显诱导TNF-α、NO、COX-2的产生,这一效应可被肾上腺素抑制;而单独加入肾上腺素时,对上述3种炎症介质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肾上腺素下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可能对炎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力;叶笃筠;吴萍;万敬员;张代娟;吴涛;周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柴胡颗粒的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大柴胡颗粒的体外抑菌和体内抗菌效果.方法测定大柴胡颗粒在体外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又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感染小鼠,口服大柴胡颗粒以判断其体内抗菌效果,并计算其半数有效量(ED50).结果大柴胡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种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体外抑菌作用.口服一定剂量大柴胡颗粒的感染小鼠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其对小鼠的ED50为9.60 g/(kg·d),95%置信区间为6.57~14.02 g/(kg·d).结论大柴胡颗粒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均明显,此实验结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药效学依据.

    作者:蔡昌学;常燕子;姚海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多孔陶瓷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和软骨缺损提供依据.方法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复合并体外培养,然后进行形态学、细胞增殖、DNA含量、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贴附在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孔隙内生长,其DNA复制和蛋白合成功能不受β-磷酸三钙的影响.结论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用于骨和软骨缺损的修复.

    作者:张玉富;王常勇;廖文;李章华;赵强;郭希民;段翠密;夏仁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氧化氮对心外膜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的调节作用

    目的评价一氧化氮在β-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心外膜冠状动脉扩张中的作用.方法于6只健康杂种犬冠状动脉内注入一氧化氮合酶特异性阻断剂单甲基精氨酸(L-NMMA,1 mg/kg)前后,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静脉内注入多巴酚丁胺[5μg/(kg·min)]前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的内径.结果多巴酚丁胺注入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内径从(2.46±0.27)mm扩张到(2.75±0.15)mm,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冠状动脉内注入L-NMMA(1 mg/kg,5 min内注入)后,多巴酚丁胺诱导扩张的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内径从(2.75±0.15)mm缩减到(2.43±0.37)mm(P<0.05).结论血管内皮通过一氧化氮的产生在β-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心外膜冠状动脉扩张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好意;邓又斌;毕小军;李天亮;王林;向慧娟;刘静华;黎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职业人群亚健康现状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教师、铝作业和养路作业3组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表格对1 421名志愿者作答卷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SA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亚健康状态总发生率为66.22%;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不同职业人群50~岁年龄组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教师、铝作业职业人群随工龄延长,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明显增高.电解工、一线养路工和毕业班教师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分别为81.03%、92.10%、79.12%,分别明显高于所属职业人群中的其他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3组职业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有:社会的激烈竞争,工作、生活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处理欠妥,缺乏体育锻炼和自我保健意识差等,故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采取相应防治对策.

    作者:陈国元;邓菁;程建安;李华文;杨涛;郭立海;鲁翠荣;王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母婴ABO血型不合母体高效价IgG的低温分离与纯化

    目的分离和纯化母婴血型不合母体的特异性高效价的IgG抗体.方法采用半饱和硫酸铵低温沉淀法分离IgG抗体,Sephedex A50层析柱纯化,然后用B型红细胞(RBC)吸收放散IgG,用聚乙二醇(PEG)沉淀,真空泵脱水回收IgG.结果200 ml血浆经半饱和硫酸铵低温沉淀后得IgG粗制品2.26 g,Sephedex A50层析柱纯化后得纯制品1.84 g,经B型RBC吸收放散后得特异性IgG 0.55 g,回收率达29.89%(0.55/1.84).结论采用半饱和硫酸铵低温沉淀法分离高效价IgG抗体,可以获得高纯度的IgG.

    作者:余忠清;胡丽华;刘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氧化氮对胃粘膜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胃粘膜保护因子的影响,探讨其胃粘膜保护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进行4项指标的检测,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即对照组、L-arg组、L-NAME组、L-NAME+L-arg组,各组经不同药物处理后,检测:①无水乙醇所致胃粘膜糜烂面积和深度;②通过Grees-reaction方法检测胃粘膜一氧化氮含量;③中性红分泌法及胃粘膜池模型方法检测胃粘膜血流;④血气分析检测胃粘膜中HCO3-分泌.结果L-arg组大鼠给予无水乙醇灌胃后,其胃粘膜溃疡面积和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L-NAME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NAME+L-arg组胃粘膜溃疡面积和深度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arg可显著增加胃粘膜一氧化氮浓度、胃粘膜血流及胃粘膜HCO3-分泌,给予L-NAME后该促进作用消失,而单独给予L-NAME可显著减低胃粘膜一氧化氮浓度、胃粘膜血流及胃粘膜HCO3-分泌.结论一氧化氮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胃粘膜血流和促进HCO3-分泌有关.

    作者:刘劲松;侯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种新型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一种新型原核表达载体,使之表达带有His和GST标签的融合蛋白.方法以质粒pGEX为模板,将PCR扩增出的GST基因插入到载体pQE-30中构建pQE-30-GST,经IPTG诱导GST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 blot鉴定.分别将huNSEl88-354、huPrP23-91和huDoppel24-152基因插入pQE-30-GST,转化E. coli M15并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采用Ni Sepharose 4B和(或)Glutathione Sepharose 4B纯化融合蛋白,并用羟胺裂解.结果重组表达载体pQE-30-GST可有效地表达各种His-GST融合蛋白,并可用两种方法纯化不同大小的融合蛋白;利用羟胺可将目的蛋白肽段与His-GST蛋白有效裂解.结论新型原核表达载体pQE-30-GST可进行多种蛋白质的表达,表达的蛋白质可经两种方法纯化以提高蛋白质的纯度,融合蛋白可经羟胺裂解获得目的蛋白质单体.

    作者:姚海兰;聂凯;韩俊;肖新莉;陈岚;王小凡;周伟;姜慧英;蔡昌学;董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子宫浆膜下间皮囊肿误诊附件包块的临床分析

    子宫浆膜下间皮囊肿在妇科肿瘤中发病率极低,文献报道不多[1,2].临床医生对之认识不足,且因其症状、体征及超声表现特征不明显,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本院近10年来仅诊治2例子宫浆膜下间皮囊肿患者,术前均误诊为附件包块,现结合病例复习如下.

    作者:闵洁;聂秀;赵虹;王泽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儿童心源性心前区不适cTnI与MPI改变的研究

    目的对心源性心前区不适的病例提供较客观的临床诊断依据.方法对52例心源性心前区不适的患儿行血清学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测定,同时采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G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将MPI结果分为4个等级:Ⅰ级为心肌灌注显像正常;Ⅱ级为以1个节段心肌灌注减低为主;Ⅲ级为以2个节段心肌灌注减低为主;Ⅳ级为以3个或3个以上节段心肌灌注减低为主和(或)心功能减低.等级相关分析cTnI与心肌灌注减低程度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资料中MPIⅡ级以上cTnI异常者33例;另16例MPI Ⅰ级者中9例cTnI异常,且与病程有关.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PI减低程度与血清cTnI平均值呈正相关,rs=0.974.结论心源性心前区不适急性期以cTnI升高为主,而病程较长者则MPI可明显异常.cTnI测定和MPI在疾病的诊断上具有互补性,结合检查可提高心肌受损的检出率.

    作者:郑孝清;姜剑斌;张永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交感神经分布和室颤阈值的影响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家兔扩张型心肌病交感神经分布和室颤阈值的作用.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扩张型心肌病组、卡维地洛组和正常对照组.阿霉素静脉注射8周造成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卡维地洛组给予口服卡维地洛8周进行干预.体内用非程序刺激方法测定室颤阈值,体外对3组家兔心脏进行病理分析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交感神经分布.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和卡维地洛组较正常对照组各心腔明显增大、室壁变薄、交感神经数量显著增多.扩张型心肌病组室颤阈值较卡维地洛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卡维地洛组交感神经分布与扩张型心肌病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卡维地洛能提高扩张型心肌病室颤阈值,对交感神经分布无明显影响.

    作者:易桂斌;邱兰;张存泰;刘念;卜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水杨酸钠对新生小鼠下丘核区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在体外培养新生小鼠下丘核区NSCs的基础上,研究水杨酸钠对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收集新生昆明小鼠下丘核区脑组织,体外经EGF和bFGF刺激下培养;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和水杨酸钠给药后分化为神经元的细胞的GABA和Glu蛋白表达.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在特定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可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在撤除生长因子后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中的GABA和Glu蛋白表达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在无水杨酸钠组两类递质阳性着色细胞数没有明显差异;水杨酸钠给药后Glu阳性着色细胞数较GABA阳性着色细胞数明显增加,吸光度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小鼠下丘核区存在着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②水杨酸钠具有促进NSCs分化为Glu阳性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尹时华;龚树生;鄢开胜;李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不同亚型的表达,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抽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骨髓标本,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按Trizol-氯仿-异丙醇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检测Cyclin D不同亚型(D1、D2、D3)的表达.结果Cyclin D1在两组标本中都没有表达,而Cyclin D2、Cyclin D3有表达,且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表达率及表达水平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yclin D的表达显著降低可能是再障造血抑制、骨髓衰竭的原因之一.

    作者:白鸽;孙汉英;刘文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先天性长QT综合征KCNQ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在原核表达载体pSP64-KCNQ1的基础上,构建KCNQ1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先将pSP64-KC-NQ1通过限制性酶切得到KCNQ1 cDNA,将后者克隆人pEGFP-N1中,构建中间过渡载体pEGFP-KCNQ1;将pEGFP-KCNQ1和pIRES-EGFP分别用NheⅠ和EcoRⅠ双酶切,把KCNQ1 cDNA克隆到pIRES-EGFP,即构建了pIRES-EGFP-KCNQ1.然后利用Effectene转染试剂介导将pIRES-EGFP-KCNQ1转染HEK293细胞.结果在原核表达载体pSP64-KCNQ1的基础上,获得了KCNQ1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KCNQ1,并使其在HEK 293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该法可成功构建、表达KCNQ1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伟;杨钧国;任法鑫;杜戎;袁国会;桂乐;王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抑制骨水泥微粒诱导的骨吸收

    目的观察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对骨水泥微粒诱导的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制作的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微粒和骨水泥微粒分别加入鼠骨髓单核细胞培养体系中,经10-8mol/L 1α,25(OH)2D3和10-7 mol/L地塞米松诱导培养,于培养9、12 d时观察多核、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样细胞和形成的骨吸收陷窝数量.结果鼠骨髓单核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微粒后,形成的破骨样细胞以及骨吸收陷窝数量明显少于不加或仅加入骨水泥微粒组(P<0.01).结论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能够释放出阿仑膦酸钠,抑制骨水泥微粒诱导的破骨样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作用.

    作者:廖晖;李锋;陈安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氟对人胎肝细胞细胞周期、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氟对人胎肝细胞(L-02细胞)细胞周期、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接触40、80、160 μg/ml氟化钠24 h后,MTT法检测L-02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周期构成比,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氟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染氟组S期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多(P<0.01),中、高剂量氟染毒组细胞凋亡率和p5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可使L-02细胞S期细胞数增多,诱导人胎肝细胞凋亡和p53表达,并呈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李晓燕;褚启龙;夏涛;刘俊玲;陈学敏;杨克敌;王爱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食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附9例报告)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0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病例,收集并总结了其中9例食管再狭窄的介入治疗.结果9例介入治疗中,3例再次支架置入,1例校正支架位置,3例球囊扩张,2例清除支架腔内食物,均保持食管再通.结论对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接受支架置入术后再出现狭窄,仍可再次行食管球囊扩张治疗和食管支架再置入术,其效果良好.

    作者:陈绍红;徐安辉;张青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癫痫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6免疫反应性的变化

    目的探求白细胞介素6(IL-6)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1只Wistar大鼠分成3组,实验组侧脑室注入马桑内酯(CL),2μl(0.05 mg/kg体重),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中对大鼠的行为及脑电图(EEG)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海马IL-6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侧脑室注射CL过程中即诱发癫痫,且测到痫性脑电图,生理盐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无癫痫症状及癫痫样脑电图出现;实验组大鼠海马CA1、CA2区IL-6免疫反应性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表现为海马CA1、CA2区阳性反应细胞数目增多,着色明显加深;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癫痫的发病过程中海马神经元内的IL-6含量有显著的变化,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向赟;许晓莉;董大翠;刘庆莹;朱长庚;雷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老年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老年患者共施行了123次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83次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0次行Lichtenstein手术,单侧疝及双侧疝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6 min,73 min.术后并发症仅1例小的皮下血肿,无切口感染,无围手术期死亡.腹股沟疝患者均于术后3~9 d痊愈出院.75%(79/105)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50个月,无术后复发,仅1例有腹股沟区疼痛.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是安全的,其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对双侧腹股沟疝的患者可同期进行手术,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屈新才;刘端盛;郑启昌;张寿熙;陈道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北人群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研究湖北人群Toll样受体4(TLR4)Asp299Gly和Thr399Il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限制酶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TLR4 Asp299Gly和Thr399Ile基因多态性.结果在所有的253例中国湖北人群样本中,没有检测到TLR4 Asp299Gly和Thr399Ile基因多态性存在.结论TLR4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地区和人群发生的频率是不同的,与白种人相比,中国湖北人群的TLR4Asp299Gly和Thr399Ile的基因多态性非常罕见.

    作者:谢志强;吕斌;邹立君;尚学兰;周宜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