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小儿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

郑中柱;刘杰锋;谢卫国;吴荣宗;周和平;宛士勇

关键词: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烧伤, 儿童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Ⅱ度烧伤创面应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的效果.方法对100例小儿烧伤患者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试验组加用rhEGF,对照组不加,同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局部刺激、全身毒性反应等.结果试验组浅Ⅱ度、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9±2.1)d、(15.7±3.4)d;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为(12.7±4.3)d、(20.9±3.1)d,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1),试验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rhEGF有促进小儿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无不良反应.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MIP-1αmRNA

    目的探讨天然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n-LDL,ox-LDL)能否诱导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 mRNA.方法将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暴露于n-LDL、ox-LDL后,分别用原位分子杂交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MIP-1α 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能表达低水平的MIP-1α mRNA,天然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增强平滑肌细胞表达MIP-1α mRNA,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n-LDL和ox-LDL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表达MIP-1α,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瞿智玲;朱大和;阮秋蓉;邓仲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β的检测

    目的探讨卵泡发育及生殖道局部白细胞介素lβ(IL-1β)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不孕的关系.方法对21例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B超监测卵泡发育,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排卯期血清、宫颈粘液中IL-1β的表达,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黄体期血清孕酮水平,并与18例正常组作对照.结果黄体功能不全患者(LPD组)与对照组优势卵泡直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优势卵泡直径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呈正相关(P<0.01).排卵期LPD组血清IL-1β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宫颈粘液中IL-1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宫颈粘液中IL-1β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呈负相关(P<0.01).结论排卵期生殖道局部IL-1β的高表达可能是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不孕的发病环节中的主要免疫因素之一,并可能间接地影响黄体发育导致黄体功能不全.

    作者:李红发;陆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汉坦病毒H8205株G1-人源IL-2融合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目的构建融合基因pcDNA3.1/His B-IL-2 G1,为进一步研究汉坦病毒新型裸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从含有人源IL-2的质粒中扩增出IL-2片段,将人源IL-2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s-B中,构建的质粒命名为pcDNA3.1/His-B-IL-2.同样采用PCR扩增汉坦病毒H8205株G1基因片段,将回收的G1片段经双酶切插入到pcDNA3.1/His-B-IL-2,构建成新的质粒pcDNA3.1/His-B-IL-2-G1.采用脂质体介导包裹,转入NIH3T3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采用原位杂交观察细胞内的基因表达,SDS-PAGE法作重组质粒pcDNA3.1/His-B-IL-2-G1瞬时表达产物的鉴定.结果融合基因可转录并表达一分子量为78 kD左右的蛋白,对照组则未见电泳条带出现.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His-B-IL-2-G1融合基因,融合基因能在真核细胞中瞬时表达.

    作者:孙辉;关武祥;黄汉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鼠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研究

    目的寻求一种体外稳定培养早期胚胎的方法.方法比较了不同培养基(M1 6、G1、CZB)从受精卵到囊胚的培养效果,并对CZB做了加糖与不加糖、加BSA与15%FBS的比较研究.对体外形成的囊胚做细胞记数以评估胚胎的质量.结果CZB无论加糖还是不加糖,均能有效克服2-细胞阻滞(70.0%~84.6%),加糖CZB囊胚形成率(46.1%~50.0%)更高.受精卵一直在无糖CZB中培养与第3 d后转入加糖CZB培养的桑椹胚和囊胚形成率无显著性差异.CZB中加BSA和15%FBS的培养效果相当.体外培养形成的囊胚较体内发育有迟滞现象,但是细胞记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昆明小鼠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CZB是较M16、G1更适合的培养基,且CZB中从一开始就应该加糖.CZB中加BSA足可取代FBS,其培养的胚胎无明显异常.

    作者:肖文伍;邹亚芬;刘登华;傅新巧;张苏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测定28例肺癌组织及其癌旁肺组织中HDAC1表达.结果在28例肺癌组织中HDAC1的蛋白质和mRNA的A值分别为0.21±0.02,0.18±0.03,而其癌旁肺组织中HDAC1的蛋白质和mRNA的A值分别为0.16±0.02,0.11±0.01,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DAC1在肺癌组织中呈过表达.

    作者:黄宏;张珍祥;徐永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改良面正中掀翻式手术治疗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

    目的探讨对侵及翼腭窝、颞下窝等处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改良面正中掀翻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鼻咽外受侵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改良面正中掀翻术.结果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好,面部无畸形,鼻腔通气好,1例张口稍受限.结论改良面正中掀翻术是治疗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一种很好的术式,具有面部无切口、术野清晰等特点.

    作者:陈建军;孔维佳;项济生;杨成璋;余青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当归挥发油对子宫的双向作用及其活性部位筛选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AN)及其酸性部位(A1)、酚性部位(A2)和中性非酚性部位(A3)对子宫的作用并筛选出具有佳抑制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离体子宫肌张力记录法,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结果①当归挥发油对正常离体大鼠子宫收缩功能呈双向作用,小剂量(≤20 mg/L)略有兴奋作用,大剂量(≥160 mg/L)则明显抑制之.较大剂量AN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缩宫素诱发的子宫兴奋作用,也可明显抑制高钾引起的子宫收缩.②色谱分析结果表明A3活性部位的组成明显不同于挥发油、A1和A2.在正常离体大鼠子宫标本,A1(0~160 mg/L)呈兴奋作用,仅在320 mg/L才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小剂量A2(≤10 mg/L)略有兴奋,而大剂量(≥20 mg/L)表现为抑制作用;A3(10~160 mg/L)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IC50为32.5 mg/L,抑制效价强度是挥发油的3.7倍.结论当归挥发油对子宫收缩功能的影响,依剂量呈现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的双向性特征;A3为抑制子宫收缩的佳活性部位.

    作者:肖军花;周健;丁丽丽;周全军;陈剑锋;王征;王嘉陵;向继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G2/M周期停滞及其机理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作用特点及其机理.方法将三氧化二砷与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作用后,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及活性,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三氧化二砷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②三氧化二砷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较弱,但可明显诱导K562细胞在G2/M期停滞,此效应也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③三氧化二砷作用后,细胞周期抑制基因p57表达明显上调,而细胞周期促进基因cyclinB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三氧化二砷能有效抑制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其机理主要为诱导细胞G2/M期周期停滞;该效应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有关.

    作者:陈智超;大西一功;游泳;罗建明;邹萍;大野龙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郁脾虚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60例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5(IL-15)及单核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ADCC)进行检测.结果肝郁脾虚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IL-15分泌减少,ADCC功能下降,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经加味四逆散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加味四逆散健脾舒肝,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彭汉光;邱明义;张茂林;崔天盆;刘玉茂;邱荣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多种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在无血清、无基质条件下对脐血干/祖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CF、Flk2/Flt3配体(FL)、TPO、IL-6及IL6受体的可溶性形式(sIL-6R)进行不同组合扩增脐血CD34+细胞.结果①SCF+FL+/-TPO组合能有效快速扩增脐血CD34+、CD34+Thy-1+、CD34+CD33+及长期培养启始细胞(LTC-IC);②该组合同时加入IL-6及sIL-6R后,脐血干/祖细胞显著增殖;单独加入IL-6(不含sIL-6R)时,早期CD34+细胞和LTC-IC含量无明显增加,而且CFU-Mix、BFU E的扩增不如CFU-GM明显;③通过细胞凋亡早期膜变化标记FITC-Annexin-V检测细胞凋亡率,加入Flt3L和/或IL-6+sIL-6R后Annexin-V阳性细胞由15.2%~19.1%降至2.8%~3.5%.结论在SCF+TPO+Flt3L+IL-6+sIL-6R组合的无基质、无血清悬浮体系中,脐血既能产生大量定向祖细胞,又能保持一定数量的早期造血细胞,这一体外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荣;杜欣;陈波斌;邹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在炎性和癌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应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automatic imaging cytometer,AICM)鉴别炎性和癌性腹水.方法63例腹水标本,经离心涂片,每例制成4张薄层细胞片.2张细胞片做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另2张经Feulgen-Thionin染色,用AICM进行细胞核DNA定量测定检查.每例标本受检细胞总数不少于4000个.结果63例腹水标本经临床或病理诊断证实,26例为炎性腹水,37例为癌性腹水.常规细胞学方法对炎性腹水和癌性腹水的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8%、84%,AICM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92%.癌性腹水的检测中,AICM可检出数量不等的DI>2.5细胞,而炎性腹水不能检出该类细胞.在癌性腹水标本中,异倍体细胞与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恶性间皮瘤3.4%,转移性癌9.7%)明显高于炎性腹水标本(<0.6%),而炎性细胞与受检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恶性间皮瘤5.8%,转移性癌4.8%)远低于炎性腹水(46.8%)和结核性腹水(8.8%).结论AICM用于炎性和癌性腹水的鉴别诊断较常规细胞学方法更客观、敏感.

    作者:刘树刚;孙小蓉;沈佳;李桂榕;张敏;李弢珩;晏想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胎鼠肺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原代培养

    目的建立一套可靠的胎鼠肺细胞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用于体外研究肺发育和早产儿肺部疾病.方法采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19 d胎鼠肺组织块,经差速离心和反复贴壁法,分离、纯化胎鼠肺泡Ⅱ型细胞(AECⅡ)和肺成纤维细胞(LF),并进行原代培养.用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对所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该方法所得细胞产量大、纯度高.免疫细胞化学鉴定,AECⅡ细胞cytoker-atin染色阳性,vimentin染色阴性,LF则相反.透射电镜观察AECⅡ,可见细胞内板层小体.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胎鼠肺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技术,可用于体外研究肺发育与早产儿肺部疾病.

    作者:祝华平;常立文;李文斌;刘汉楚;张谦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药金叶败毒制剂对巨细胞病毒调控IL-6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有感染性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和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UV)灭活丧失感染性的病毒(CMV-U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s,HLF)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中药金叶败毒制剂治疗HCM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IL-6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UV灭活丧失感染性的HCMV与有感染性的HCMV均可上调IL-6 mRNA的表达,中药金叶败毒制剂与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都可抑制HCMV诱导的IL-6表达的上调.结论IL-6 mRNA的上调不需要有感染能力的HCMV,中药金叶败毒制剂可抑制HCMV诱导的IL-6表达的上调.

    作者:张宏秀;闻良珍;凌霞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热休克蛋白60表达和一氧化氮在鼻咽癌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及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鼻咽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鼻咽癌癌组织中HSP60的表达,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中NO的水平.结果①18例慢性鼻咽炎和40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粘膜组织中HSP60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3.3%、85.0%,过表达率分别为11.1%、67.5%,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26例角化性鳞状细胞癌,8例未分化癌和6例非角化性癌的鼻咽癌组织中HSP60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0.8%、87.5%、83.3%,过表达率分别为69.2%、62.5%、66.7%,三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鼻咽癌患者血浆中NO水平[(117.871±31.920)μmol/L]高于慢性鼻咽炎患者[(57.162±22.037)μmol/L]及正常对照组[(40.938±13.474)u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HSP60表达和血浆中NO水平均增高,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肿瘤免疫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张明;刘立思;程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断指冷冻伤后再植的临床经验

    目的探讨断指冷冻伤后再植术前的复温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方法对在低温环境下丢弃或保存不当而致指体冷冻伤的9例11指,采取自然复温(22~28℃)和温盐水复温(38~42℃).对冷冻指体复温后,行再植手术.结果再植术后完全存活6例,部分成活3例.结论①温盐水复温方式值得推荐;②指体冷冻伤不应一概列为断指再植禁忌证;③术后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宏建;杜靖远;余立明;任有成;袁正江;崔永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羟氯喹对佐剂关节炎大鼠滑膜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氯喹(HCQ)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AA大鼠模型,并给予HCQ等治疗5个月,动态观测AA大鼠踝关节病理改变,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治疗8周后泼尼松组及HCQ组关节病理积分均比AA组明显减低(P<0.01),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AA组及萘普生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HCQ可明显抑制滑膜组织中TNF-α的表达,减轻关节的炎性反应.

    作者:王金荣;王宏伟;舒健翔;庄建新;韩秀珍;程佩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钙和鸡冠花黄酮提取物对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作用

    目的探讨钙和鸡冠花黄酮提取物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的作用,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40只,雄性.随机分为5组,第1、2组分别为正常对照和阳性对照,灌胃蒸馏水5 ml/(kg@d),第2~5组制造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第3、4、5组为预防组,分别灌胃等量鸡冠花提取物,碳酸钙,鸡冠花提取物加钙溶液.实验8周后,测骨密度(BMD),股骨CT值,测血清MDA、SOD及24 h尿钙、羟脯氨酸(HOP)、尿肌酐含量等.结果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股骨重、灰分重、CT值、血清钙下降,尿钙、尿HOP升高(P<0.05或0.01),预防组与阳性组比较股骨重、CT值显著增加,碳酸钙组、鸡冠花加钙组灰分重显著增加(P<0.05).与阳性组比较各预防组血清钙增加,尿钙、尿HOP减少(P<0.05或<0.01).鸡冠花组、鸡冠花加钙组与阳性组比较股骨BMD、血清SOD升高,MDA降低,单纯补钙组仅BMD升高(P<0.05或<0.01).结论鸡冠花提取物、钙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骨质代谢均有促进作用,两者合用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能延缓或减轻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李万里;吕清波;何群力;张永喜;宋笑飞;沈关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三维超声静态表面成像模式诊断胎儿脐带绕颈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全方位立体直观检测胎儿颈部表面解剖结构,并进一步精确诊断胎儿颈部脐带缠绕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静态表面成像模式,对215例胎儿颈部进行三维重建,以直接的镜面状效果显示其外表解剖结构特征.结果215例要求检测脐带绕颈的孕妇中,三维超声检测出脐带异常51例,发生率为23.72%.其中脐带搭颈23.53%,脐带绕颈1周52.94%,脐带绕颈2周13.72%,脐带先露9.81%.重建的胎儿颈部形态直观、清晰、层次分明,富有质感;重建的脐带形态生动,定位、走向明确;重建的脐带绕颈图像一目了然,并可显示和判断绕颈的松紧程度.结论三维超声能更全面、直观、形象地显示脐带绕颈的存在及其两者的空间解剖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包括全程脐带在宫腔内的走势轨迹及其机理.

    作者:许建平;闻良珍;乔福元;陈汉平;蔡敏;张青萍;周玉清;陈欣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性改变和意义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改变特征及其对脑功能损害程度及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1例ADHD患儿实验组.27例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病理对照)和23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进行了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观察各组成波的潜伏期和形态改变.结果ADHD儿童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较,N2、P2、N3等潜伏期延长、波形有缺失改变,右侧改变较左侧明显;MR儿童的SEP改变较ADHD更明显,且左侧改变较右侧明显,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HD的脑功能损害以皮层及皮层下为主,右侧损害重于左侧,MR儿童脑功能损害更严重,且以左脑为主.

    作者:黄亚玲;俞善纯;姚莉;王华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小儿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儿Ⅱ度烧伤创面应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的效果.方法对100例小儿烧伤患者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试验组加用rhEGF,对照组不加,同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局部刺激、全身毒性反应等.结果试验组浅Ⅱ度、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9±2.1)d、(15.7±3.4)d;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为(12.7±4.3)d、(20.9±3.1)d,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1),试验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rhEGF有促进小儿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无不良反应.

    作者:郑中柱;刘杰锋;谢卫国;吴荣宗;周和平;宛士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