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杨晓松;张雪洁;吴基良
目的 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入院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两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医院普通流质食物,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及预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TP、PA、Alb、Hb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脑出血患者机体营养状态,降低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灰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胆汁癌胚抗原(CEA)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筛选43例作为观察组;筛选经手术病理、胆汁细胞学检测等明确为良性病变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胆汁CEA水平;同时,以7.0ng/mL为诊断阀值,依据术前胆汁CEA水平对疾病良恶性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明确胆汁CEA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并记录不同分期胆管癌患者的胆汁CEA水平.结果 胆管癌患者所在的观察组胆汁CEA水平(102.37±9.69)ng/L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对照组(30.01±6.48) ng/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胆汁CEA水平=7.0ng/mL为阀值诊断胆管癌的准确率为89.77%、灵敏度为81.39%、特异度为97.77%、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为84.61%;且不同分期[Ⅰ期(96.38±7.9) ng/L、Ⅱ~Ⅲ期(114.59±7.08) ng/L、Ⅳ期(133.17±6.94)ng/L]胆管癌患者胆汁CEA水平对比及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胆汁CEA对胆管癌的诊断不仅具良好的诊断价值,且不同分期胆管癌患者胆汁CEA水平亦有显著差异,或可为胆管癌术前分期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王璐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比较两组血清NO、ET水平、血压变异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ET及血压变异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NO、ET水平,减轻其血压变异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史景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84例单节段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取显徽镜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对照组则常规实施ACDF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单节段CSR效果确切,术中对出血控制效果好,进而可降低术中出血量,提升患者康复质量.
作者:刘广生;王超杰;尤渊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8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无血肿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颈椎病脊髓压迫症状均显著缓解,且肌力恢复良好.结论 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时配合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有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参蛤定喘胶囊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270例门诊和住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3例、对照组92例、常规组75例.常规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参蛤定喘胶囊口服;对照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三组均足量用药6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临床控制有效率、肺功能变化情况及停药后6个月内哮喘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在临床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方面均高于常规组;观察组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和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方面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蛤定喘胶囊对支气管哮喘治疗有效,效果与孟鲁司特钠相当,且预防效果优于孟鲁司特钠.
作者:吴平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老年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七氯烷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手术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MAP、HR明显较对照组高,患者睁眼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且其心率过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七氟烷麻醉相较于丙泊酚麻醉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具有更好的优势,其具有麻醉效果好、患者更易接受等优势,可有效稳定患者麻醉后的脉压及心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安全性更高.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21、Bcl-2蛋白在正常膀胱、腺性膀胱炎(CG)以及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三种组织中表达水平和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免疫组化法,对正常膀胱、CG以及BTCC三种组织中P21、Bcl-2蛋白各自的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 ①正常膀胱、CG以及BTCC三种组织中P21检出的阳性率依次为0/15(0%),17/60(28.33%)和38/85(44.70%),而Bcl-2的阳性率依次为2/15(13.33%),40/60 (66.67%),42/85(49.4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P21表达上,低级别要比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组显著更高,但Bcl-2阳性表达上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G转交为BTCC的进程中,P21、Bcl-2或可担任重要角色,作为前者演变为后者的提示指标;P21、Bcl-2检出阳性的CG患者,需做好对症治疗和加强随访.
作者:汪洋;孔东波;郭宗华;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者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观察组65例患者则进行徽创血肿穿刺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各项指标、NIHSS评分、BI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脑内血肿清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血肿穿刺术能够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高寒冰;庞广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棕榈酸(PA)对H9C2心肌细胞造成的影响,建立H9C2心肌细胞脂毒性损伤模型.方法 不同浓度(0.025、0.05、0.1、0.2、0.4、0.8 mmol/L) PA刺激H9C2心肌细胞24h,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选择浓度为0.4 mmol/L的PA刺激H9C2心肌细胞12、24、48h,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不同浓度PA刺激H9C2心肌细胞24h后用ROS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氧发生情况、用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0.4mmol/L PA刺激H9C2心肌细胞24h时,细胞增殖水平明显被抑制.与control组相比,PA浓度为0.2mmol/L时,细胞ROS水平及Tunel凋亡水平均有所增加,另外,细胞出现轻微凋亡相关形态学改交;当0.4mmol/L PA刺激H9C2心肌细胞24h时,细胞ROS和Tunel水平均出现明显增加,细胞质与细胞核均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结论PA浓度为0.4mmol/L刺激H9C2心肌细胞24h时即可建立起脂毒性心肌损伤模型.
作者:周宇;刘涛;鲍翠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开窗术治疗鼻中隔黏膜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9例鼻中隔囊肿,均经临床确诊,囊肿直径0.52~2.3cm,边界清楚,鼻中隔软骨受压.采用鼻内镜下开窗术治疗.结果 9例患者术后鼻部症状消失,鼻内镜下囊肿消失,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开窗术治疗鼻中隔黏膜囊肿具有微创、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健勇;何本超;郑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灌注炭黑颗粒的浓度和体积对暴露式气管灌注小鼠存活状况的影响,从而提高染毒动物的存活率.方法 将108只雄性C57BL/6(体质量16~18 g)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2.5、25 mg/mL炭黑颗粒(Printex90)染毒组,每组分为3个亚组,采用暴露式气管灌注法,分别一次性灌注体积为0.05、0.10、0.15mL染毒溶液,灌注24h后颈椎脱臼处死,肉眼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变化,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当炭黑浓度为2.5 mg/mL,灌注体积为0.05 mL时,小鼠全部存活,肺组织出现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但随着灌注体积的增加,小鼠存活率下降至83.3%,肺部炎症反应逐渐加剧,支气管壁增厚;当炭黑浓度为25 mg/mL时,随着灌注体积的增加小鼠的存活率下降至66.7%,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内支气管壁增厚,沉积大量的炭黑颗粒,出现较明显充血和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论 当炭黑颗粒浓度为2.5 mg/mL,灌注体积为0.05 mL时,小鼠存活率高,该条件可为后期开展重复剂量气管灌注炭黑颗粒的慢性毒性实验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作者:蒋永红;舒涛;涂宏松;刘锐;陈倩;周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已婚,系广东深圳人,因“全身起红斑、鳞屑1月余”于2016年9月12日入院.患者自诉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四肢起多个粟粒大小的淡红色的丘疹,上覆少许银白色鳞屑,感瘙痒,后皮损逐渐增多变大并累及躯干等部位,在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银屑病”.予以药物口服及外用(具体药名药量不详),效果欠佳.门诊以“银屑病”收入我科.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及外伤史.
作者:余璐;张禁;易松柏;甄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钻孔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日常生活能力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末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丁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会阴保护与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方式对于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行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技术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会阴保护技术分娩,观察组选择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分娩,比较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侧切率及会阴Ⅱ度裂伤率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肩难产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讨论 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明显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温改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管护理模式在胆道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64例进行胆道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进行T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9.4%,对照组为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9%,对照组为71.9%,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外科手术患者进行T管护理模式治疗,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黎伟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联合稳定牙合垫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 将2014-2016年因患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48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并联合稳定牙合垫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稳定牙合垫的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大开口位、关节区疼痛指数及疗效评价上,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时,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联合稳定牙合垫明显优于单纯性的稳定牙合垫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结果 360例患者中共有47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3.06%;单因素分析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55岁,手术时间>2h,手术切口长度≥10cm;手术切口为Ⅱ、Ⅲ类切口以及恶性病变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55岁、手术时间>2h,手术切口长度>10cm以及恶性病交等是引发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率较高,其中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恶性病变等均是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方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的应用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36例非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QCC标准流程干预.比较2组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体重、血脂、足部神经病变及眼底变化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达标率达到77.97%,目标达标率达101.76%;观察组干预前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饮食、运动、药物、足部护理、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对比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显著差异(P均<0.05);所有无形成果均呈上升趋势,圈员的沟通协调上升为明显,QCC手法运用和团队精神也有显著改善.结论 运用QCC管理工具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平稳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房树华;白育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中的镇静疗效及其对剂量的节俭作用.方法 本院接收的90例全身麻醉病例,结合不同的麻醉辅助方式对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辅助使用氯化钠(0.9%)注射液+丙泊酚进行诱导麻醉;观察组: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进行诱导,比较两组病例的麻醉效果,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 麻醉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依次为(1.93±0.25)分和(3.25±0.68)分,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丙泊酚用量上两组依次为(36.12±0.67)mg和(109.22±15.67)mg,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有较好的镇静、镇定效果,剂量节俭,可以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杨丽;任贤俊;董文理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