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用于头颈癌化疗止吐中的临床效果

饶关武

关键词:化疗, 头颈癌, 止吐, 昂丹司琼, 帕洛诺司琼
摘要:目的 比较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用于头颈癌化疗止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头颈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相同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A组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止吐,B组应用昂丹司琼止吐,对比两组患者的止吐效果.结果 A组患者急性呕吐期和延迟呕吐期的止吐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头颈癌化疗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比应用昂丹司琼的止吐效果更好,且安全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止吐方案.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穴位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给予对照组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5d后的效果及其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3.0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1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的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治疗后动脉流速下降幅度、颅内压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动脉流速缓解颅内血压情况.

    作者:李爱霞;徐峰;朱封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手术切除标本纳入研究对象,入院后患者采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进行诊断,包括:固定取材、透明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封固及染色,将检测结果与常规石蜡切片进行比较.结果 快速石蜡切片固定时间、透明脱水时间、浸蜡第一次及第二次时间短于常规切片(P<0.05).快速石蜡切片的标本制作时间也明显短于常规切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楚度与普通切片无差异.结论 病理检验中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标本制作时间短,能清晰的显示细胞形态、细胞核及胞质.

    作者:刘细荣;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联合使用射频消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收治的64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将该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93.8%恢复窦性心率,术后12个月窦性心率维持率为65.6%,并发症发生率为6.2%;对照组相应数据依次为68.8%、43.7%、2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时采用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手术方式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窦性心律的稳定性,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成星;胡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三维适形放疗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临床效果,并评价预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行乳腺癌保乳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放疗方式为二维放疗,观察组放疗方式为三维适形放疗(50Gy/25次),对比两组乳腺美乳效果、不良反应和急性放射反应损伤情况,随访1年,了解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乳腺美乳效果达到良好者有25例(92.6%),高于对照组的15例(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对照组为77.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反应损伤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无局部复发25例(92.6%),无远处转移25例(92.6%),无死亡;对照组患者无局部复发21例(77.8%),无远处转移21例(77.8%),死亡2例(7.4%).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较二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美乳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罗凤玲;魏展福;毛进星;何柱光;余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鼻咽癌IMRT中脑干外放距离对靶区和各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分析

    目的 旨在找到较理想的脑干外放距离的参考范围,以提高放疗计划设计的精确度,为物理师提供方便.方法 我们挑选了10例原发性鼻咽癌IMRT患者的资料信息,在各类参数相同的同一计划下进行调强逆向运算,分析脑干的不同外放距离所引起的靶区剂量和其它各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 鼻咽癌IMRT放疗中综合权衡利弊,脑干外放距离为7野计划3~4mm,9野计划2~4mm是比较合适的.结论 物理师可直接参考这个数值,在这个范围内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即可,操作更简便,更可靠.

    作者:鲍艳;瞿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正畸-牙周手术-修复对保存残根患牙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正畸-牙周手术-修复在保留残根患牙中的治疗效果,为当前的牙科疾病治疗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保留残根患牙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给予正畸-牙周手术-修复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牙齿松动率(22.50%)低于对照组(45.00%),患者的满意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正畸-牙周手术-修复在保存残根患牙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列缺损、修复残根,更加受到患者的欢迎,值得推广.

    作者:程亚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04例早产儿骨密度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早产儿骨密度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严格按照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共收取10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次日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 年龄>30岁、文化程度高、规律补充维生素D、充足日晒的孕妇所产早产儿骨密度水平较高;早产儿骨密度不足的发生率为91.39%;不同性别早产儿骨密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骨密度值不同,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骨密度值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昆明地区早产儿普遍存在骨密度的不足,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加强对本地区孕妇监管,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避免早产,在怀孕期间注意合理补充钙和维生素D,加强户外活动,出生后及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预防早产儿佝偻病及代谢性骨病的发生.

    作者:刘旭;赵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创性快速产前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方法的研究进展

    染色体异常中约75%为非整倍体,常见的为21三体.核型分析为诊断性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提供了金标准.然而,羊水、绒毛膜等标本来源具有创伤性,且结果回报时间超过2周.妊娠母体血中存在胎儿DNA使无创性产前检测成为可能,其后发展了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近来,游离胎儿RNA、胎儿DNA甲基化、比较基因组杂交等技术也用于研究无创性快速产前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本文就无创性快速产前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程兰芳;丁洁琼;高彦茹;何智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然后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该组患者均使用钢板重建的方式进行内固定治疗,平均手术时间是(2.9±0.7)h,术中出血量是(682.3±21.5)mL,骨折愈合时间是(77.6±6.9)d.该组患者通过Matta评分系统和Torentta评分系统的评分,优良率为96.67%,骨折复位情况良好.该组患者通过Majeed评分系统的评分,优良率为93.33%,骨盆和髋臼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我们要对患者进行损伤的有效控制,同时要严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还要注意帮助患者进行术后的适度锻炼,这样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周炳康;郭庆功;杨广杰;肖亮;陈有;王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广东某高校在校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网络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生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控教育提供建议.方法 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网上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竞赛,对竞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参加艾滋病知识竞赛的3069名在校大学生中,对艾滋病知识贫乏、了解、熟悉和掌握的比率分别为35.42%、43.17%、12.15%和9.25%.大学一年级新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比率为13.84%,显著高于大学二年级的2.96%和大学三年级的6.11%(P均<0.05),美术、体育和音乐专业的术科生的掌握率为1.50%,显著低于文科生和理科的生掌握率13.88%和6.14%(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掌握程度较低,对大学新生开展艾滋病教育的效果较好,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防控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力度.

    作者:袁学文;佘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ICU男性患者围术期导尿燥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ICU男性患者围术期导尿燥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住我院ICU男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作为润滑剂导尿,对照组采用石蜡油作为润滑剂导尿.观察导尿插管过程中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导尿插管中及置管后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导尿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导尿前MAP、HR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尿插管时MAP、H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在插管中以及插管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尿道黏膜损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作为润滑剂导尿,能够维持血压稳定,减少躁动及疼痛不适感,可在ICU男性患者导尿术中使用.

    作者:林静丽;梁燕金;梁天英;廖伟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HbA1c与IL-1β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按照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3组(HbA1c≤7%组、7%

    作者:熊玉平;黄胜楠;汪云云;张晓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剖宫产和自然分娩产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产妇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后感染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产妇产后感染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满足条件的产科住院患者病例,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为剖宫产产妇,对照组为自然分娩产妇,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感染主要部位和因素,提出控制对策.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感染6例,感染率为6.00%;观察组初产妇和经产妇感染率分别为8.06%、2.63%.对照组产妇产后感染17例,感染率为17.00%;对照组初产妇和经产妇感染率分别为12.07%、23.81%.观察组总体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感染部位以宫腔、会阴切口、剖宫产切口为主,感染率分别为13.00%、6.25%和6.00%.结论 剖宫产较自然分娩在产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低,自然分娩后要加强对产妇会阴切口和宫腔感染的预防,规范化操作,以减少产后感染率.

    作者:杨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全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 总结全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33例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评价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给予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5.2±1.8)d.结论 对全肺切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保证手术安全,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林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价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59例经阴道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做综合分析,评价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出血时间、产检次数与产次等指标.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47例(79.66%);凝血功能差5例(6.33%);软产道损伤7例(11.86%).子宫收缩乏力和其他两种出血原因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时间<2h有46例,占77.97%;出血时间2~24h 13例,占22.0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产妇明显多于初产妇;产检次数<3次者明显多于产检次数≥3次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应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症状,并根据产妇情况给予护理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对产妇健康的危害性.

    作者:柯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使用经皮经肝经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探究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22例重症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分为A、B两组各61例,其中A组使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B组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L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使用经皮经肝经胆囊穿刺造瘘术效果较好,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

    作者:陈爱国;叶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对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影响

    目的 研究PDCA循环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对患者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们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妊娠糖尿病患者452 例,研究组222例,对照组2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法指导下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时血糖控制情况、妊娠母婴结局.结果 发现研究组血糖比对照组控制理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剖宫产、产后出血、肩难产、产钳助产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妊娠期糖尿病管理能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的依从性,降低妊娠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吴贤菊;石华;董晨;周俊;黄静;黄志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比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用于头颈癌化疗止吐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比较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用于头颈癌化疗止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头颈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相同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A组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止吐,B组应用昂丹司琼止吐,对比两组患者的止吐效果.结果 A组患者急性呕吐期和延迟呕吐期的止吐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头颈癌化疗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比应用昂丹司琼的止吐效果更好,且安全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止吐方案.

    作者:饶关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于6月龄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小于6月龄婴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8例小于6月龄婴儿KD患儿(A组),随机抽取同时段收治的6~12月龄婴儿KD患儿58例作对照(B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疗结果.结果 与B组相比,A组眼球结膜充血和草莓舌发生率低(P<0.05),皮疹出现时间晚(P<0.05),不完全KD比例高(P<0.05),冠脉损害比例高(P<0.05);A组患儿第1次应用IVIG后体温开始下降的时间长(P<0.05).结论 6月龄以下KD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对于原有不明的发热,应及早寻找炎症反应证据及观察冠脉病变,提高KD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蒋丰智;罗文秀;曾俊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结石切除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19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值以及术后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诱导后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min、拔管前即刻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明显(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中采用喉罩通气全麻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苏醒和康复,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友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