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结石切除中的应用评价

李友安

关键词:喉罩通气全麻, 气管插管全麻, 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 血氧饱和度
摘要: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19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值以及术后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诱导后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min、拔管前即刻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明显(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中采用喉罩通气全麻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苏醒和康复,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IMRT中脑干外放距离对靶区和各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分析

    目的 旨在找到较理想的脑干外放距离的参考范围,以提高放疗计划设计的精确度,为物理师提供方便.方法 我们挑选了10例原发性鼻咽癌IMRT患者的资料信息,在各类参数相同的同一计划下进行调强逆向运算,分析脑干的不同外放距离所引起的靶区剂量和其它各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 鼻咽癌IMRT放疗中综合权衡利弊,脑干外放距离为7野计划3~4mm,9野计划2~4mm是比较合适的.结论 物理师可直接参考这个数值,在这个范围内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即可,操作更简便,更可靠.

    作者:鲍艳;瞿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瘢痕子宫前壁下段情况对分娩方式指导价值

    目的 分析运用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瘢痕子宫前壁下段情况对分娩方式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有一次剖宫产史且为子宫下段横切口的孕妇78例,其中剖宫产8~24个月的38例设为对照组,≧25个月的40例设为观察组.运用腹部不同频率超声的方式对两组孕妇的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进行扫查,观察其愈合情况.就观察结果进行瘢痕分级,分别比较Ⅰ级和Ⅱ、Ⅲ级瘢痕的剖宫产率和阴道自然分娩率以及两组孕妇的子宫破裂率.结果 随着剖宫期延长,Ⅰ级瘢痕子宫出现增加.观察组Ⅰ级瘢痕数(31例)明显比对照组(2例)多,相应Ⅱ、Ⅲ级瘢痕数较少;观察组较多出现Ⅰ级瘢痕,Ⅰ级瘢痕剖宫产率(30.30%)明显较Ⅱ、Ⅲ级(95.56%)低,阴道自然分娩率(69.70%)较Ⅱ、Ⅲ级(4.44%)高(P<0.05);跟踪孕妇妊娠结局后发现,观察组孕妇术后总子宫破裂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P<0.05).结论 评测瘢痕分级情况可为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对降低子宫破裂率、降低剖宫产率和增大阴道自然分娩率以及预防生产风险的发生都有显著意义.

    作者:孟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频彩超诊断睾丸扭转11例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睾丸扭转的重要性.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对我院收治的11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1例确诊睾丸扭转患者睾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回声不均、睾丸上方精索明显增粗呈团状等超声图像改变,CDFI显示睾丸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8例发病10h内采用睾丸保留术,3例发病大于12h睾丸坏死行切除术.结论 高频彩超无创、快捷、可重复检查,能较准确判断睾丸扭转的程度及病情发展程度,为临床医师选择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

    作者:卢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然后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该组患者均使用钢板重建的方式进行内固定治疗,平均手术时间是(2.9±0.7)h,术中出血量是(682.3±21.5)mL,骨折愈合时间是(77.6±6.9)d.该组患者通过Matta评分系统和Torentta评分系统的评分,优良率为96.67%,骨折复位情况良好.该组患者通过Majeed评分系统的评分,优良率为93.33%,骨盆和髋臼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我们要对患者进行损伤的有效控制,同时要严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还要注意帮助患者进行术后的适度锻炼,这样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周炳康;郭庆功;杨广杰;肖亮;陈有;王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04例早产儿骨密度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早产儿骨密度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严格按照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共收取10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次日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 年龄>30岁、文化程度高、规律补充维生素D、充足日晒的孕妇所产早产儿骨密度水平较高;早产儿骨密度不足的发生率为91.39%;不同性别早产儿骨密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骨密度值不同,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骨密度值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昆明地区早产儿普遍存在骨密度的不足,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加强对本地区孕妇监管,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避免早产,在怀孕期间注意合理补充钙和维生素D,加强户外活动,出生后及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预防早产儿佝偻病及代谢性骨病的发生.

    作者:刘旭;赵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手术切除标本纳入研究对象,入院后患者采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进行诊断,包括:固定取材、透明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封固及染色,将检测结果与常规石蜡切片进行比较.结果 快速石蜡切片固定时间、透明脱水时间、浸蜡第一次及第二次时间短于常规切片(P<0.05).快速石蜡切片的标本制作时间也明显短于常规切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楚度与普通切片无差异.结论 病理检验中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标本制作时间短,能清晰的显示细胞形态、细胞核及胞质.

    作者:刘细荣;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常见趋化因子的变化

    目的 检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生长相关蛋白(GRO-α)、白介素-8(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调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PCV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30例PCV患者血清,并以35例无眼底疾病的白内障患者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多因子检测试剂盒对两组血清中的Eotaxin、GRO-α、IL-8、IP-10、MCP-1及RANTES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各因子在两组血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在PCV患者血清中Eotaxin平均浓度为(48.90±24.76) pg/mL,高于对照组(37.49±14.3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几种趋化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otaxin在PCV血清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Eotaxin可能在PCV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亚芳;操盛春;张晓斌;李青春;胡彩平;吴开力;文峰;李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心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心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功能临床指标、活动能力及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D)、 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而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则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心率、LVEF及收缩压的变化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1周两组六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恢复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活动能力(MA)、疾病影响(DA)项目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率、再住院率分别为18.87%、11.32%,对照组分别为48.08%、46.1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死亡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郭劼琳;张灿强;何继宏;张芳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使用经皮经肝经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探究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22例重症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分为A、B两组各61例,其中A组使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B组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L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使用经皮经肝经胆囊穿刺造瘘术效果较好,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

    作者:陈爱国;叶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逆行软输尿管镜联合不同通道经皮肾镜对老年多发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老年多发性肾结石患者采取逆行软输尿管镜联合不同经皮肾镜(单通道、双通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60例老年多发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通道组和双通道组.单通道组采取逆行软输尿管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双通道组患者采取逆行软输尿管镜联合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结石的清除率.结果 单通道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双通道组相当,两组差异不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清除率双通道组较单通道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行软输尿管镜联合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相比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老年多发肾结石而言,结石清除率较高,以逆行软输尿管镜联合双通道方法进行老年多发性肾结石患者的手术为好.

    作者:汪洋;孔东波;饶志刚;赵克栋;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对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影响

    目的 研究PDCA循环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对患者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们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妊娠糖尿病患者452 例,研究组222例,对照组2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法指导下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时血糖控制情况、妊娠母婴结局.结果 发现研究组血糖比对照组控制理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剖宫产、产后出血、肩难产、产钳助产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妊娠期糖尿病管理能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的依从性,降低妊娠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吴贤菊;石华;董晨;周俊;黄静;黄志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016年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合随机抽取的480份出院病历,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使用金额等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该院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AUD为49.9 DDDs/(100人·d).头孢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的使用依次排在前三位;其中,头孢呋辛钠AUD所占比例高.结论 该医院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选药级别过高,用药时间长,少数品种使用过于集中,联合用药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加强管理.

    作者:饶志威;龚亚红;梅同荷;夏松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芒柄花黄素对小鼠体内SOD、MDA、GSH-Px和BUN的影响

    目的 验证芒柄花黄素对小鼠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血尿素氮(BUN)的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四个组,将芒柄花黄素按不同浓度腹腔注射到小鼠体内,连续给药7d后进行小鼠游泳实验,小鼠在水中游泳10min后将其捞起,颈椎离断致死后立即抽取血清样本制作肝脏匀浆,检测血清样本中的BUN和肝脏中的SOD、MDA、GSH-Px等指标.结果 芒柄花黄素在浓度为32mg/kg时,能有效的降低小鼠体内MDA活性,并且提高小鼠体内SOD、GSH-Px的活性,还能降低小鼠体内血清BUN的含量(P均<0.05).结论 芒柄花黄素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生成、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对小鼠起到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作者:梁馨元;韦姗姗;李礼顺;谢为舜;黄永生;陈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剖宫产和自然分娩产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产妇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后感染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产妇产后感染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满足条件的产科住院患者病例,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为剖宫产产妇,对照组为自然分娩产妇,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感染主要部位和因素,提出控制对策.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感染6例,感染率为6.00%;观察组初产妇和经产妇感染率分别为8.06%、2.63%.对照组产妇产后感染17例,感染率为17.00%;对照组初产妇和经产妇感染率分别为12.07%、23.81%.观察组总体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感染部位以宫腔、会阴切口、剖宫产切口为主,感染率分别为13.00%、6.25%和6.00%.结论 剖宫产较自然分娩在产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低,自然分娩后要加强对产妇会阴切口和宫腔感染的预防,规范化操作,以减少产后感染率.

    作者:杨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联合使用射频消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收治的64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将该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93.8%恢复窦性心率,术后12个月窦性心率维持率为65.6%,并发症发生率为6.2%;对照组相应数据依次为68.8%、43.7%、2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时采用药物联合射频消融手术方式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窦性心律的稳定性,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成星;胡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症丘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 对重症丘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选取丘脑出血并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00例,对其中55例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和培养并进行药敏性分析.结果 200名患者中55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7.50%;共收集到痰液标本292份,培养后共有409株病原体, 261株为G-菌株,占63.81%,其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5.67%)、大肠埃希菌(25.67%)和鲍氏不动杆菌(6.60%);100株为G+菌株,占24.4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16%)和表皮葡萄球菌(4.40%);其余48株为真菌菌株,占11.73%.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三种G-菌对氨苄西林均具有很高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完全敏感;铜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两种G+菌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 结论 我院丘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主要菌株为G-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

    作者:曹朝阳;雷晚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中医骨伤科9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敏感抗生素、改善循环及疮面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中医分期辨证论治予以中药内服外敷,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足部溃疡有效率达91.1%,对照组患者足部溃疡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显著效果,促进局部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可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治疔糖尿病足溃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华;何伟健;方玉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比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用于头颈癌化疗止吐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比较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用于头颈癌化疗止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头颈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相同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A组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止吐,B组应用昂丹司琼止吐,对比两组患者的止吐效果.结果 A组患者急性呕吐期和延迟呕吐期的止吐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头颈癌化疗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比应用昂丹司琼的止吐效果更好,且安全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止吐方案.

    作者:饶关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采用红外光谱对434例结石成分的分析报道

    目的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结石成分组成,为结石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通过体外碎石及住院微创手术治疗采集的结石标本434例,使用红外光谱法对标本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 鄂南地区泌尿系结石94.65%含草酸钙成份,其中53.94%为草酸钙结石并伴磷灰石,结石发病部位以上尿路结石为主,符合中国南方结石病发病大规律;肝胆结石成分中全部含胆红素钙,78.04%混含胆红素钙及胆固醇.结论 结石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准确了解结石化学组成,推测结石形成原因,系统调查流行学情况,为结石病预防和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是结石病治疗和研究的重要技术.

    作者:徐忠勇;石珺;秦萍;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价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59例经阴道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做综合分析,评价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出血时间、产检次数与产次等指标.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47例(79.66%);凝血功能差5例(6.33%);软产道损伤7例(11.86%).子宫收缩乏力和其他两种出血原因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时间<2h有46例,占77.97%;出血时间2~24h 13例,占22.0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产妇明显多于初产妇;产检次数<3次者明显多于产检次数≥3次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应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症状,并根据产妇情况给予护理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对产妇健康的危害性.

    作者:柯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