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痰病原菌分布与药敏分析

王剑;涂斌

关键词:慢阻肺, AECOPD, 感染, 痰培养, 药敏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痰液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性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进行痰培养,并对检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肺炎支原体感染率21.4%.讨论 慢阻肺患者易存在下呼吸道低浓度的潜在致病微生物定植,除革兰阴性、阳性菌外,肺炎支原体、病毒、真菌感染在AECOPD患者也占一定比例.建议临床一定要提高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痰培养送检率,依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报告合理使用抗生素.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芎注射液对顺铂耳蜗毒性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参芎注射液对顺铂致小鼠耳毒性拮抗作用.方法 将30只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连续7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kg-d);顺铂组(B组):连续7d腹腔注射顺铂4mg/(kg·d);参芎组(C组):先于第1、2d腹腔注射参芎液4ml/(kg· d),接着第3~9d注射顺铂4mg/(kg·d),注射顺铂30min后腹腔注射参芎液4ml/(kg·d).通过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观察各组小鼠听力的变化.应用显微镜观察耳蜗毛细胞损伤情况.结果 ①用药前,三组小鼠ABR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B组和C组ABR阈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1),但C组ABR阈值明显低于B组(P<0.01).②显微镜下显示:A组耳蜗内外毛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边缘清楚;B组耳蜗毛细胞破坏严重,肿胀、边缘不清楚、外毛细胞严重缺失;C组耳蜗外毛细胞损伤及缺失现象较B组轻.结论 参芎注射液可减轻顺铂所致毛细胞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顺铂的耳毒性.

    作者:张博;陈颖;黄喜;程胜男;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TNF-α和sEC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可溶性E-钙粘蛋白(sEC)的表达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检测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及50例健康人TNF-α、sEC和AFP的水平,分析术前TNF-α、sEC和AFP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TNF-α、sE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手术1周后TNF-α、sEC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前TNF-α水平与肿瘤分级、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与肿瘤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有无包膜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有无腹水无关(P>0.05).术前sEC水平与肿瘤分级、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与有无门静脉癌栓、有无包膜、有无腹水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TNF-α和sEC参与原发性肝癌的侵袭和转移,在肝癌的恶性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一种肝细胞癌预后和复发预测因子.

    作者:袁林;沈世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cro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microRNA (miRNA)是一类属于非编码区、内源性、长度较短(约为18 ~26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由前体单链RNA剪切而成,该单链RNA具有发夹环结构,长度为70~80个核苷酸.其功能主要通过作为RNA诱导形成沉默复合体(RISC),识别miRNA的3'端非编码区,引起该miRNA降解或者翻译抑制,从而负调控该基因,参与多种重要的细胞途径和生理病理过程[1].随着动脉搭桥术、器官移植等方法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的广泛开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fusion injury,IRI)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探讨mi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发病机制,减轻或预防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2].因此,miRNA可为IR中并发症的预测、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丽娜;叶华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压素1a受体敲除对小鼠自发活动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加压素1a受体(VlaR)在小鼠自发活动和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方法 同窝野生(WT)小鼠和V1aR敲除(KO)小鼠各10只,采用旷场实验检测两组小鼠的自发活动,采用新物体认知实验检测两组小鼠的记忆能力.结果 两组小鼠自发活动无明显差别(P>0.05),KO组小鼠的对新物体认知能力显著低于WT组(P<0.01).结论 V1aR敲除不影响小鼠自发活动,但损伤小鼠记忆能力,提示V1aR在学习记忆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郜伟莉;李向华;李炎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血清激素水平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司非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血清激素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各70例,小剂量组患者给予口服米司非酮10 mg/d进行治疗,常规剂量组口服米司非酮25 mg/d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及月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水平均低干常规剂量组,血清蛋白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P均<0.01);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小剂量组患者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显著缩小,月经量显著减少,行经期显著缩短(P均<0.01).结论 小剂量米司非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及月经情况,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汇;于学文;康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士长管理干预对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发生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护士长管理干预对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发生中的影响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200例为对照组,我院室自2013年1月开始实行护士长管理干预,按配对原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200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计划完成率、计划合格率、计划实施合格率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就诊环境、言行举止、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健康教育、护理效果等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护士长管理干预的应用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陈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0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增强护理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医院ICU重症监护室出现的6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所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在病情好转停用呼吸机后,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再次出现.结论 ICU重症监护室的环境情况较为特殊,患者的病情也严重而复杂,呼吸机的使用过程当中极易出现相关性肺炎,对患者生命健康危害极大.但通过悉心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余爱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晚期妊娠羊水过少78例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羊水过少输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晚期妊娠羊水过少78例,予以输液1500~2000ml治疗,1次/d,连续3次,3d后复查B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羊水指数达到8.0cm以上者为效果显著,共48例,占61.5%;达到6.0~8.0cm为有效,共13例,占16.7%;6.0cm以下者为无效,共17例,占21.8%.结论 输液治疗羊水过少效果显著,且避免了经羊膜腔输液的感染及损伤等风险,较其更为安全,在基层医院更加适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D-J管留置位置对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D-J管相关症状产生原因,分析D-J管膀胱内卷曲长度和肾盂内卷曲长度对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留置D-J管患者108例,根据卷曲长度分为2组,膀胱内卷曲长度≤4cm 68例,> 4cm 40例;肾盂内卷曲长度≤4cm 65例,>4cm 43例.108例患者随访4周,术前1d及术后4周拔管时完成输尿管相关症状问卷(USSQ)、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结果 108例患者均完成研究.按照膀胱内有效卷曲长度分为两组术后4周USSQ中的尿路症状评分、躯体疼痛症状评分、总体健康评分、工作能力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IPSS评分及OAB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照肾盂内有效卷曲长度分为两组术后4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膀胱内卷曲长度< 4cm对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肾盂内卷曲长度与之则无关.

    作者:孙刚;唐顺利;李凯;熊涛;黄顺坛;张楚龙;魏小娟;钟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10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宣传,患者的术前访视,术后的随访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通过术前访视,术后随访,使手术室对围手术期患者护理由被动变主动,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提高了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信任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结论 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桃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7例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生延误诊断的原因,探讨临床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误诊的27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中分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1例,急性胃肠炎9例,肠梗阻3例,肠系膜淋巴结炎2例,泌尿系感染1例,细菌性痢疾1例.结论 小儿阑尾炎容易误诊,需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体格检查,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明确诊断,减少误诊,避免病情加重.

    作者:黄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及肾内科收治的98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将采用协同护理干预的49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HOQPO-BEFF)生存质量量表评定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协同护理模式的干预,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显示观察者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融合了医生、患者、家属三方面的资源能极大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心里舒适度,进一步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吴丽民;袁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轻中度AngleⅢ类错(牙合)矫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轻中度安氏Ⅲ错(牙合)拔牙与非拔牙病例对比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探讨两种治疗方案的临界点,以达到佳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青少年轻中度错(牙合)畸形病例30例,将其随机分为拔牙组和非拔牙组,将两组各15例矫治后的软硬组织投影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的变化量对比只有上前牙轴-FH、下前牙轴-FH、下颌角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对轻中度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拔牙或非拔牙治疗可能效果差异不大,正畸前期可考虑不拔牙,后期拔牙必须根据X线投影测量及治疗中模型分析预测,面部软组织厚度及侧貌等的影响来综合决定.

    作者:郑细娇;胡杉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0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体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4年我院收治的10例小肠破裂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2例,年龄10 ~58岁,其中撞击伤6例,挤压伤2例,坠落伤2例.1.2 临床表现 全组首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有典型的腹膜炎症状者6例,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1.3 辅助检查 全组均行腹腔穿刺和X线腹部透视检查,腹腔穿刺首次阳性结果7例,再次穿刺阳性3例.腹部透视阳性结果5例.

    作者:柳绿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梅毒螺旋体Tp0453-Tp0257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及作为梅毒诊断候选抗原的初步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梅毒螺旋体Tp0453-Tp0257重组融合蛋白检测梅毒感染的可能性.方法 用基因合成的方法构建重组pET-28a-Tp0453-Tp0257质粒,重组融合蛋白的鉴定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重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用于ELISA实验,该蛋白的灵敏度用来自一期、二期、三期和隐性梅毒患者的血清(90例)进行评估,其特异性用正常体检者的血清(120例)评估.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证实了Tp0453-Tp0257重组融合蛋白能与梅毒阳性血清反应.该蛋白对梅毒诊断的总灵敏度为97.8%、总特异性为100.0%.结论 本实验Tp0453-Tp0257重组融合蛋白作为新的梅毒特异诊断的候选抗原,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有望进入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龙华;彭小丽;伍晓飞;吴文权;刘梦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几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前者给予口服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后者在口服孟鲁司特基础上再加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儿进行随访,观察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日间咳嗽与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情况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P<0.05),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日间咳嗽症状评分、夜间咳嗽症状评分、第1s用力呼气量及峰值呼气流速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1;P <0.01;P <0.05;P <0.01),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患儿3个月,观察组患儿哮喘平均发作次数以及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哮喘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吉朝利;刘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管理的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的控制效果、行为方式的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干预后的第6、12、18、24个月末,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的降压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行为方式各项目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助于改善患者行为方式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舒平艳;佘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将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强型麻醉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术后,观察组气管拔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实施麻醉护理,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使患者及早苏醒,降低患者生命安全风险.

    作者:朱宁;陈克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在小儿可疑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小儿可疑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可疑小儿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排螺旋CT影像学表现等资料.结果 32例可疑小儿支气管异物患者中,临床表现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为21例CT明确发现支气管异物的存在,并经支气管镜证实;11例CT耒明确发现异物,临床初步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经临床治疗后痊愈.结论 16层螺旋CT具有快速、无创及多平面重建等优势,且准确率高,可将其作为可疑小儿支气管异物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聂薇薇;贾岩龙;陈斌;余开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持疗法联合地西泮在第-产程中应用的效果观察(附30例报告)

    目的 分析并探讨支持疗法与地西泮的联合方法在第一产程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初产妇,依据产程中的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时,使用500ml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的氯化钾注射液10ml+ 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维生素C注射液2g,并给予10mg的地西泮静推,用药2h后,如果产妇的宫缩仍不理想,及时地追加10%的葡萄稽注射液500ml+2.5U的缩宫素静脉注射.对照组使用10mg的地西泮静推,用药2h后,如果产妇的宫缩仍不理想,追加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 2.5U的缩宫素静脉注射.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支持疗法与地西泮的联合方法在第一产程中应用的价值显著,能够显著地缩短产程,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红敏;李文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